校本研修提升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4-02-13 00:00:00陈月娇陈大阗林计兴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关键词:校本研修专业能力小学班主任

【摘要】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提升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的重要策略,具有深远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如何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关键课题。校本研修的实施,旨在通过校内资源和专业指导,鼓励班主任掌握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等关键技能,从而促进其专业成长。这不仅有助于班主任更有效地履行其教学和管理职责,同时也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此外,该研究为如何通过校本资源支持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有助于推动教育系统内班主任专业能力培养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校本研修" 小学班主任" 专业能力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中小学德育课题“校本研修提升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ZXDY146)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5.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2-0031-03

在教育领域,班主任的角色日益重要,他们不仅负责教育教学工作,还需要管理班级,与家长沟通。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班主任在专业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亟需加以提升。这一现实状况催生了以校本研修为主线的专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在广东省等地的推动下,校本研修日益受到重视,期望通过系统的在职培训模式,针对班主任的实际需求,助力其职业成长。同时,现有研究显示,部分班主任对于传统的培训方式缺乏兴趣,认为无法匹配实际工作需求,故寻求更切合实际,能够真正提高班主任工作效能的校本研修方法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本研究旨在剖析校本研修在提升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方面的具体途径和影响,以期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并指导实践。

一、校本研修对于提升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的重要性

在提升小学班主任的专业能力方面,校本研修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教育部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多项指导意见,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既是对班主任个人职业生涯的重要投资,也是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未来社会主体的关键环节。通过细致的实践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校本研修能够切实提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校本研修的目标是以“四有”好教师标准为基础,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然而,面对部分班主任缺乏学习热情的现状,如何有效地通过校本研修激发班主任的学习热情,成为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关键。通过对一所小学的班主任队伍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校本研修通过整合学校内外资源、专家引领和团队培训等方式,有效提升了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例如,通过组织班主任沙龙和参加班主任技能大赛等活动,不仅增强了班主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让班主任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了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的有效方法。通过参与由校方组织的校本研修项目,班主任不仅更新了教育理念,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了解决班级冲突和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与家长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渠道,这大大增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总之,校本研修对于提升小学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更新班主任的教育观念,优化知识结构,也能通过实际操作性的培训活动,提高班主任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校本研修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小学班主任队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

二、校本研修提升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措施

(一)实施个性化校本培训计划

个性化校本培训旨在通过量身定做的方式,聚焦每位班主任的需求和成长潜力,从而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首先,为确保培训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应进行全体班主任的能力评估,包括教学能力、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等多个方面。通过评估,明确每位班主任的优势和需要提升的领域,从而为每一位教师制订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其次,学校需整合内外资源,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和优秀班主任进行指导和分享。实施个性化培训计划时,应重视各种培训形式的灵活运用。除了传统的讲座和研讨会外,更应注重实践和体验式学习。例如,通过模拟教学、角色扮演等形式,让班主任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制定反馈和评估机制也是个性化培训计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定期的反馈会议和能力评估,不仅能够让班主任了解自己的成长进步,也可以为培训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确保培训内容始终贴合班主任的实际需要。最后,激发班主任的内在动力是实施个性化校本培训计划成功的关键。除了设计符合班主任兴趣和需求的课程外,还应建立激励机制,如表彰优秀班主任,提供专业发展的进一步机会等,都是增强班主任参与热情、推动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2]。

(二)加强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技能培训

必须明确培训的目标和内容,确保每一位班主任都清楚培训的重点,尤其是在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这两大关键技能上。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通过对班主任的前期评估,了解他们在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方面的具体需求和不足,然后根据这些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提升方案。这种做法可以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使每位班主任都能从中受益。此外,采用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同样重要。除了传统的讲座和研讨会,还可以引入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互动和实践性强的培训方法。这些方法能够让班主任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练习和提升班级管理与家校沟通的技能,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训的持续性和阶段性。将整个培训计划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在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后续的培训内容和方法。这种循环往复的培训机制能够确保班主任持续地学习和提升,不断适应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工作的新要求。为提高培训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可以通过设置奖励机制来激励班主任积极参与培训。最后,加强对班主任实际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培训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学校应安排有经验的教导主任或优秀班主任作为导师,对班主任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3]。

(三)建立班主任成长支持系统

要有效地提升小学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建立一个系统化的班主任成长支持系统至关重要。此系统应当以促进班主任个体发展为核心,做到科学规划、资源整合,以及实施和反馈有效性结合。首先是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班主任成长的领导小组,由学校管理层、教研骨干及优秀班主任组成。小组的任务是监督计划的执行,协助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定期就班主任的成长情况提供反馈与评价。接下来要做的是依据个体差异制订成长计划。通过深入了解每位班主任的实际工作表现、学科专长,以及个人职业规划,将培训内容个性化,形成一套针对性强的提升路径,并定期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确保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持续成长。同时,为班主任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至关重要。学校可以建立一个线上学习平台,将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包括视频讲座、在线研讨、优秀案例等,使班主任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自主学习。另外,建立起班主任的互助共享机制也很关键。通过组织定期的主题研讨会、案例分享会等形式,鼓励班主任们交流各自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困难,不仅增强了班主任之间的合作精神,还能提高班主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反馈机制。通过设立奖项,如“优秀班主任奖”,褒奖那些在工作中表现卓越的班主任。同时,通过定期进行评估与反馈,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到自身的成长进度和所需改进之处[4]。

(四)促进班主任参与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

要有效促进小学班主任参与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首先应确立鼓励机制,让班主任认识到参与教育研究对个人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构建开放、互助的学习氛围,班主任能够主动探索和实践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具体来说,学校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教育研究基金,用于支持班主任开展小规模的教学实验和研究项目。这些项目可以是课堂教学改革、班级管理优化、家校合作深化等方面。通过定期向全校师生展示研究成果,不仅能激发更多班主任的参与热情,还能促进校内外的知识交流和共享。此外,学校可以为班主任提供专业培训和工作坊,邀请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来校交流,分享最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这些活动可以帮助班主任拓宽视野、更新知识,同时也能提供一定的研究方法指导,为他们后续的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建立校内研究团队或学习小组也是一种有效方法。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加入不同的团队或小组,与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研讨和探索教育问题。学校应鼓励班主任将研究成果向外发表,这不仅是对班主任个人研究成果的肯定,也能激励其他班主任投身于教育研究和实践中,同时增加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最后,对参与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表现突出的班主任,学校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或职业发展上的激励政策,如晋升机会、进修机会等,以此来充分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提供定期的反馈与专业发展评估

在提升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的过程中,提供定期的反馈与专业发展评估是一个关键环节。这不仅能帮助班主任了解自身在职业发展中的位置,还能为他们指明成长方向。根据这一目标,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可被实施以确保系统性和实效性。首先,建立一套全面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这一体系应涵盖班主任的各个方面,包括课堂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参与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通过设定明确的评价指标,班主任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待提高的地方。定期进行评估是提供反馈的基础,学校应确保至少每学期组织一次专业发展评估,由专家团队或教学领导小组进行。评估过程可以采用观摩课堂教学、查阅工作记录、学生和家长反馈等多种方式,确保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评估完成后,及时提供具体而详细的反馈至关重要。这一反馈应包括班主任的优势、需要改进的地方及具体的建议。反馈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个别访谈、书面报告或者小组讨论会,以适应不同班主任的需求和偏好。此外,建立个人发展计划(PDP)是帮助班主任实现专业成长的重要工具。基于评估反馈,每位班主任应与辅导员或教育领导小组一起,制订一个针对性的PDP,明确短期和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步骤和策略。这一计划应定期回顾和更新,以确保其持续性和有效性。为确保上述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学校还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包括专业发展培训、访问外部专家资源、参与交流会等。同时,鼓励班主任之间的互助与共享,比如建立学习小组或导师计划。通过定期的反馈和专业发展评估,加上系统的规划和全方位的支持,可以有效地推动班主任在职业道路上不断前进,同时提升其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效的学习体验[5]。

三、结语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本研究表明,校本研修在提升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个性化的成长支持系统,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学习到了如何更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此外,参与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也使得班主任能够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吸收新知,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通过这一过程,他们不仅提升了个人的教学和管理技能,更为小学教育整体的进步与革新做出了贡献。未来,校本研修的不断优化,将为班主任专业成长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为小学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谢婧,刘锌,牛永生.教师技术能力提升:区域校本研修生态构建新视角[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Z1):51-53.

[2]樊亮.校本研修打底 双线双培提质——乡村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4(Z1):80.

[3]黄勇.创新校本研修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新课程研究,2023(28):88-90.

[4]张丰胜.以校本研修促进骨干教师研究能力提升[J].中国教师,2023(9):87-89.

[5]江晓韦.基于校本研修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和测评研究[J].教师,2023(19):120-122.

作者简介:

陈月娇(1971年9月—),女,汉族,广东阳西人,高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德育。

猜你喜欢
校本研修专业能力小学班主任
基于分享 孕育成长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21:09:54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01:21:10
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自在成长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4期)2016-12-20 20:22:29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于中教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22期)2016-11-28 14:45:56
浅析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1:11:39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22:56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2:08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35:24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