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对策研究

2024-02-13 00:00:00李和勇韦小利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摘要】本文探讨了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各种策略,以应对如何吸引具有不同兴趣的学习者参与数学学习的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情境教学、游戏化、真实世界应用、探究式学习、分层教学以及使用多媒体营造动态互动学习环境的有效性。通过对勾股定理、平行线、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主题的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说明了这些方法如何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容易吸引人。本文分析了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鼓励探索和创造以及照顾个人学习风格的重要性,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还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持久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2-0004-03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真正兴趣是一个关键环节,会对他们的学业和未来的职业道路产生重大影响。这一阶段也面临着挑战,因为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理论和运算,这些理论和运算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好奇,也可能会让他们不知所措。因此,教师面临着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设计既能提供信息又能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将数学的互动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潜在的忧虑转化为好奇心和欣赏力,鼓励学生探索课堂之外的数学,并将其视为不仅是一种学术要求,更是一个迷人而有价值的知识领域。

一、创设情境教学

在初中数学中,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是一种利用真实世界的情境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当学生能够看到学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时,学习才是最有效的。通过将数学概念置于熟悉的情境中,教师可以使抽象概念更加具体易懂,这种方法也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即强调通过体验建构自身理解的重要性。情境教学鼓励学生探索、质疑和应用数学概念,从而促进学生与教材建立更深层次、更个性化的联系。它摒弃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转向更具活力和互动性的学习体验,这对保持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这种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教育者有能力设计既相关又具有挑战性的情境,既能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又能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

以“三角形”为例,学生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园。在这个情境中,学生必须运用三角形的知识来规划公园的不同区域,比如为树木、操场和步行道分配空间。教师先向他们介绍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及其特性(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不规则三角形),然后要求他们考虑这些特性如何影响公园的设计和功能。例如,学生可以利用等边三角形设计美观的花坛,或利用不规则三角形为野生动物规划形状不规则的区域,这个实践项目不仅让学生看到三角形在环境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还鼓励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应用数学解决问题。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学生们会参与讨论,绘制设计草图,甚至使用软件将他们的计划可视化,从而使学习过程具有互动性和多维性。

二、游戏化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游戏化是一种创新方法,它将游戏设计元素融入教学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激励动力,如积分、关卡、挑战和即时反馈,使学习更有吸引力,更令人愉悦。游戏从本质上鼓励解决问题的心态,而这正是成功学习数学的必备素质。通过在游戏框架内呈现数学概念,学生很可能会减少与传统数学学习相关的焦虑,并提高自我效能感,这种方法还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意识,因为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应对挑战,并能获得即时反馈,这对于从错误中学习并加深理解至关重要。因此,游戏化不仅使数学学习更有吸引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成长心态,将挑战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取得成就的障碍。

以“轴对称”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轴对称概念教学游戏化,该游戏旨在通过互动挑战帮助学生理解对称性。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会看到各种形状和图案,他们的任务是找出对称轴或通过画线创造对称图形。游戏可以从正方形和圆形等简单图形开始,逐渐增加复杂程度,包括更复杂的图案甚至现实世界中的物体。随着游戏的进行,学生可以为正确答案赢得分数或徽章,并获得即时反馈以纠正错误概念。例如,游戏的一个关卡可能涉及调整对称线,以确保形状的两边完美地相互映衬,而另一个关卡则让学生使用一组给定的形状创建对称设计,这种互动体验不仅使对称的概念更加具体,而且还能让学生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进行尝试。游戏还可以包括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关卡的功能,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更深入地理解对称的概念。

三、引入实际应用

将实际应用融入初中数学教育是一种策略性方法,通过展示抽象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的相关性,使其更易于理解和吸引学生。当学生能够看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时,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它与体验式学习理论相一致,后者强调创造与现实世界直接相关的学习体验的重要性。通过向学生展示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局限于课本的学科,而是一种可以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工具,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种方法还能解决学生常见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个?通过提供具体的答案,突出数学在工程、建筑、技术甚至日常决策等不同领域的实用性。此外,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鼓励跨学科学习,让学生看到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不仅增强了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也为他们在各种情况下解决复杂问题做好了准备。最终,通过弥合理论概念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教育者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更深刻的领悟,从而激励他们在 STEM(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领域继续深造和就业。

以“勾股定理”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为残疾人设计坡道的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学生的任务是计算坡道的必要长度,以满足特定的高度和角度要求,确保坡道安全并符合法规。通过应用勾股定理,学生确定了坡道的长度(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高度(其中一条垂直边)和底面(另一条垂直边)之间的关系。这个项目不仅强化了数学概念,还强调了其在工程和设计中的实际意义,特别是在创建无障碍环境方面。学生首先测量台阶或平台的高度,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实现缓坡所需的坡道最小长度,这项活动还涉及材料、成本和美学设计等方面的考虑,进一步加强其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通过这个实践项目,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还培养了同理心和对设计包容性的认识。通过在对人们生活有直接影响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学生们可能会发现这门学科更有趣、更有意义,从而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学习数学概念。

四、鼓励探究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鼓励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转变,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好奇心和探究精神驱动着学习过程。当学生积极参与探索、质疑和解决对他们有意义的问题时,他们的学习效果最佳。探究式学习强调发展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记忆事实和程序。它营造了一种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进行实验并反思自己的发现。通过让学生参与探究式活动,教师让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和对学科的兴趣。此外,探究式学习通过教导学生如何学习、批判性思考以及在各种情境中应用知识,为学生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做好准备。

以“平行四边形”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在结构上包含平行四边形的风筝,这个项目要求学生运用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包括了解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等性质。学生首先要研究不同的风筝设计,然后绘制风筝原型草图,突出设计中使用平行四边形的位置和方式,确保平行四边形有助于风筝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在整个项目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尺寸和角度的平行四边形,以确定这些变化对风筝飞行的影响,这种基于探究的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还让他们看到了这些数学概念的实际应用。通过参与真实世界的项目,学生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以及数学与日常物品的相关性。

五、分层次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分层教学是一种差异化教学策略,旨在解决同一课堂中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能力和兴趣。一般而言,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和学习风格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划分为多个难度等级,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作业。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以个体为单位建构知识的,而维果茨基的概念则认为,当任务的设置刚刚超出学生当前的独立能力水平,但在适当的支持下又在其能力范围之内时,学习效果最佳。分层教学可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既容易接受又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从而避免产生厌倦和挫败感,从而促进公平。分层教学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和水平进行学习,以满足他们的个人需求,同时还能实现核心学习目标,从而鼓励学生参与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以“直线”为例,应用分层教学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一系列活动。对于初学者来说,重点可能是了解直线的基本性质,如识别和区分各种类型的直线(直线、平行线、垂直线)。中年级学生可以探索更复杂的概念,如相交直线形成的角之间的关系或斜率的概念。高年级学生则可以应用这些概念,如利用直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几何构造。例如,关于这一主题的分层活动可以从所有学生识别日常物品中的线条开始,然后根据他们的层级进行。第一层可以是在作业本上画线和识别平行线与垂直线。第二层可以要求学生使用数字工具创建几何图案,展示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性,并结合基本的代数原理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三层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建筑模型(使用软件或实物材料),其中包含平行线和垂线的使用,要求计算以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功能性。

六、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是一种动态的方法,它整合了各种形式的媒体,以此丰富学习环境,满足了不同的学习风格。利用多媒体教学要以多媒体学习理论为基础,该理论认为当信息通过语言和视觉渠道而不是通过单一媒介呈现时,个人的学习效果会更好。视频、交互式模拟和数字图形等多媒体工具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有形的、引人入胜的学习体验。通过整合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感官的学习体验,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保留数学概念。多媒体教学可以满足视觉、听觉和动觉学习者的需求,以最适合他们学习偏好的方式呈现信息。此外,在数学教育中使用多媒体可以使学习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通过动画、模拟和可视化,复杂和抽象的数学思想变得更容易理解,让学生在可控的虚拟环境中探索和实验概念,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鼓励他们更深入、更有创造力地学习数学。

以“平行线”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虚拟操作和模拟来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动画视频,介绍平行线的概念,包括平行线的定义和特性,如平行线无论延伸多远都不会相交。视频结束后,学生可以参与互动模拟,在网格上操作一对线段,实时观察改变线段之间的角度对其平行性的影响,如绘制横线和测量对应角、交角和同内角的工具,强化横线与平行线相交时的角度关系。为了加深理解,教师还可以加入类似游戏的活动,让学生利用平行线的知识来解决谜题或引导角色通过迷宫,其中包括与平行线性质有关的挑战。例如,他们可能需要调整线的方向,以创建通向目标的平行路径,这项活动不仅能强化数学概念,还能促进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七、结语

总之,培养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一项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创新的教学策略,以吸引不同的学习者。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融入游戏化,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应用联系起来,鼓励探究式学习,通过分层活动进行差异化教学以及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数学课堂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励的环境。这些方法不仅使数学变得更容易接受,更令人愉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根深蒂固的欣赏力。

参考文献:

[1]陈晓丽.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J].中学数学:初中版,2022(6):60-61.

[2]武晓梅.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教育:文摘版,2022(3):68.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9:44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8:24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6:18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5:36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2:24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9:34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