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岳巍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会议同时强调,把教育强国建设作为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工程,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是受规模影响比较大的事业,办学规模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实施学校兼并整合,严禁违规提前招生、超计划招生、跨区域招生,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意义之一就是保证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规模处在合理区间,使教育处在良性发展的通道中。
当前,人口发展新形势将深刻影响教育发展,教育事业则需要主动变革、前瞻布局,以顺应人口发展新形势,拓展人口红利,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这是一个宏大的课题,也是一个焦点难题。面对人口新形势,我国既面临教育资源结构性调整的刚性需求,也显现出更好更快实施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机遇窗口。有关研究指出,我国基础教育学龄人口总规模在2021—2023年呈增加趋势,从2.16亿增加至2.20亿,之后将持续减少至1.62亿,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学龄人口将分别在2023年、2026年、2029年达到峰值,之后快速减少。同时,人口结构变动与教育区域供给发展的不同步依然是长期存在的现状。全国城镇人口不断向发达地区、经济活跃地区转移,生源与教师资源均会出现“城挤乡空”趋势加剧的问题。
在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大背景下,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需要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载体。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与人口新形势相匹配,尤其是区域教育发展要找准以下平衡点。一是找準科学规划教育事业与学龄人口变化预测的平衡点,加强人口与教育数据的信息融合、监测预警和趋势研判,建立不同来源学龄人口数据共享机制。二是找准出生率短期波动及中长期趋势和教育政策中长期规划的平衡点,提前研判学龄人口变动对教育资源供给产生的冲击。三是找准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间的平衡点,推动城乡、区域义务教育资源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四是找准教育资源数量需求下降与资源质量需求上升之间的关系,探索低生育水平下教育资源整合、转化、提升的有效路径。
责任编辑田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