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海强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趋势,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双减”政策强调“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知识、建立数学体系的关键课程,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教学过程,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有效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是教師创新教学方式的重要路径。在“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高效课堂平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实现课内外同步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要树立“以学定教、自主探究”的教育教学理念,利用信息化智慧教育平台,设计课前预习单,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例如,在教学“认识角”时,教师可以在线上教学平台设计导学单,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角,并通过互联网资源,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角。信息技术手段能让学生的学习实现“从课本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引入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高效,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探究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首先,笔者可以抛出问题:“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让三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验证自己的种种猜想。其次,提前准备木棍,让学生分别试着用三根长短一样的木棍和长度悬殊较大的三根木棍拼成三角形,在实践中进行操作体验。最后,借助多媒体工具,展示不同线段拼成三角形的过程,引出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够拼成三角形。
(三)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应与生活紧密结合,通过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课堂变得生动直观,让学生领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以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为例,在讲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时,笔者出示这样的问题:“强强要去超市买一支1元的铅笔,但是他只有面值1角的钱,应该给营业员几张1角的钱呢?”学生通过购物操作,能透彻理解“元、角、分”三者之间的进率。同时,学生也能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之间的联系,并学会在生活中正确运用数学知识,有效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概念、定理与公式。同时,依托信息技术,学生能实现实物和模型的对比,从而立足现实和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效激活已有知识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有效资源,培育学生的模型思维。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实践应用的能力,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二、“双减”政策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一)合理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是一种信息技术教学的典型工具,是教师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呈现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及结构化的数字资源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呈现重点内容,使学生获得更直观、清晰的体验,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相较于其他教育教学资源,微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反复观看,能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推理”一课时,教师可以上传“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微课,让学生自主观察生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推理判断来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相关的推理知识,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运用慕课,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慕课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慕课让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更加多样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慕课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参考慕课的考核方式,将学生的课堂发言情况和活动参与度纳入考核中,制定量化的评价标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问题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教师可以利用慕课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将每种求解方式制作成一个个小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的学习,了解各类解题方法并完成练习,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互联网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切实可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要结合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单,进行自主学习,这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直接讲授,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陷入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长此以往,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制作一个小视频,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知识,再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过关斩将”的游戏,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翻转课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利用信息技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让教学省时、高效,还能让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直观,富有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作为新时期的数学教师,我们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把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建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胡婷,吴祥祥.“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智能化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2023(6):70-72.
[2]王晓丽.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0(2):61-62.◆(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潭口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