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存,龙越洋
(1.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 430205;2.湖北师范大学,湖北 黄石 435002)
幸福是人们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教育事业的一项重大使命。教育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更需要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幸福感的提升。唯有如此,我们方能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主观幸福感是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部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生活质量做出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估,是一种主观评价。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学生的幸福感不是通过面部情绪简单展现出来的开心与快乐,而是学生在生活过程中认知活动和情感交流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一种积极、正面的情感认知和体验。[1]主观幸福感因人而异,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和定义都可能不同。幸福感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中学生正处于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相对而言还未达到成熟水平,由于心理调节能力的相对不足,中学生可能更容易感到困惑、焦虑和压力。同时他们还面临着学业困难、情绪波动、自我怀疑和人际关系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容易表现出强烈的心理冲突和挑战。学生幸福指数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关切,包含了学生发展的重要内涵。[2]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有助于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增强自信心和动力提高学业成绩,同时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3]中学时期的幸福感知会影响未来的身心发展以及行为举止。[4]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问题。《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学生抑郁表现逐级升高。有学者调查发现由于学业负担,许多中学生缺乏生气,时常情绪低落。[5]崔丽梅关于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6]心理健康问题在学生中日益突出,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也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带来挑战。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也越来越注重关注学生发展中除了学业成就外的非智力因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努力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措施来推动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也一直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已有研究基于PISA 数据对中学生幸福感现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四省市学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低于OECD 平均水平,虽然较之OECD平均水平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情感,但也表现出较高的消极情感。[7]但对学生幸福感影响机制的研究仍有不足。因此,探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如何促进学生幸福感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已有研究表明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家庭环境因素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至关重要。家庭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场所之一,父母则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主要陪伴者,他们可以为孩子提供安全、温馨和支持性的环境,并通过传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式来引导孩子成长。国外学者Koestner研究发现父母鼓励孩子的决定,孩子对于自主的需求得到满足将会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从而提高对生活的期待。[8]Mostafa指出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情感支持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心,当学生感到家长的支持时,焦虑便会降低。[9]父母的情感支持属于社会支持范畴,指的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通过表达关心、理解、接纳和鼓励等方式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一方面涵盖父母对子女养育过程中提供的鼓励和温暖,另一方面体现子女对支持的感知。子女能够察觉到父母给予自己的帮助以及与自己形成亲密友好的亲子关系。[10]父母的支持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增强抗挫折能力,并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研究发现,在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中,父母支持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为突出与稳固。当父母向孩子们传递更多的支持时,孩子们会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拥有更多的积极情绪应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11]这种正面影响可能是因为来自父母的支持可以帮助自己知道受到重视和认可。这种信任可以激发孩子们内在动力,导致其更有自信地投入到学习与生活等方方面面,并促进自身全面的发展。若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或者常被他人拒绝易导致学生心理发展逐渐扭曲,无法提高生活的满足,幸福感降低。[12]由此可见,父母情感支持与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已经得到验证,父母情感支持对学生的幸福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但其影响机制较为复杂。
父母情感支持究竟如何提升学生幸福感?其内在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存在哪些中介变量?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
心理学界并没对心理韧性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研究者一般把心理韧性看作是个体跨情境的一种心理品质,[13]通常是指个体在面对困境、压力等负面情绪经历时,能够恢复正常稳定的情绪并表现出较好的适应能力是心理韧性的主要表现。[14]
在生活和工作中,心理韧性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品质,它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心理韧性越强的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和适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增强自我效能,并从中获得成长和进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者刘思琦认为心理韧性不仅能够提升个体的心理发展,也对于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产生重要的作用。其实验结果也证明,心理韧性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15]一项关于心理韧性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性,[16]具体来说,心理韧性越好,主观幸福感就越强。同时,有研究发现心理韧性又受到社会支持的影响,心理韧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能,社会上的情感表达、观点建议、资源帮助和社会认同都可以帮助个体在面对挑战和逆境时提升应对与适应能力,因此社会支持对心理韧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形成有诸多因素,其中家庭方面的因素最为明显。[17]因此,心理韧性是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键,而心理韧性又受社会支持的制约。
综上,家长情感支持、心理韧性和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影响关系已经有了确证性的研究。但三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影响机制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探明。为此,本研究基于PISA2018数据,提出研究假设与模型:心理韧性在家长情感支持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8 年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数据。数据对象来自我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的样本,获取有效样本量为12058。其中,男生6283人,女生5775人;被试中学生平均年龄为15.77岁(SD=0.29)。
自变量“父母情感支持”来自2018年PISA 学生问卷设计的ST123中“我的父母勉励我要有信心。”“在学习遇到有困难,家长会大力支持我。”“家长们对我的学习努力与成绩,给予了大力支持。”3个题项,回答“非常不同=1”“不同意=2”“同意=3”和“非常同意=4”,各题项得分合计。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到家长情感支持指数,为连续变量,该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908。
因变量“学生主观幸福感”,OECD 将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定义为“良好的心理状态,包括人们对生活的各种积极的和消极的评价,以及人们对自身经历的情绪反应”[18]。在PISA 2018分析框架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由2项指标衡量,分别是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19]生活满意度为单题测量,对应题项是ST016“你最近生活满意度是多少”用0 到10 分来评价,为连续变量;积极情感通过学生的情绪来评估,由题项ST186 中对于“快乐”“自豪”等5种积极情绪进行四点计分,回答“从来没有=1”“几乎没有=2”“有时=3”和“总是=4”,各题项得分合计为连续变量,积极情感Cronbach’s a系数为0.839。由于量纲不同,需经标准化处理,各指标值处于同一数量级别,可进行综合测评分析。因此将生活满意度变量与情绪变量分别进行标准化后处理得到主观幸福感变量,主观幸福感的评分指标为“生活满意度得分+积极情感得分”,为连续变量,包括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成分。
中介变量“心理韧性”来自PISA学生问卷中题项ST188中的“当身处逆境时,我总是能找到出路”“我认为自己能同时处理多件事情”等5道题,回答“非常不同意=1”“不同意=2”“同意=3”和“非常同意=4”,各题项得分合计。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到心理韧性指数,为连续变量,心理韧性量表Cronbach’s a系数为0.803。
本文使用SPSS27.0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并通过PROCESS v3.3插件进行假设中介模型的检验,即家长情感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心理韧性在家长情感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中存在中介效应。
描述性与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可知,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均分为(6.680±2.490),积极情感均分为(3.278±0.492),本研究中学生心理韧性平均得分为(2.950±0.481),父母情感支持得分为(3.332±0.641)。其中,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心理韧性与父母情感支持两两之间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积极情感与中介变量心理韧性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r=0.369;主观幸福感中积极情感与父母情感支持之间的相关系数r=0.261,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系数最高r=0.426;生活满意度与父母情感支持之间的相关系数r=0.262,与中介变量心理韧性的相关系数r=0.314;中介变量心理韧性与父母情感支持之间的相关系数r=0.291。
表1 各变量之间描述性与相关性分析
依据温忠麟中介效应检验三步骤[20],第一步检查父母情感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第二步检查父母情感支持对心理韧性的预测作用,第三步检查父母情感支持、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选用PROCESS v3.3 插件中的Model4,根据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 法(重复抽样5000 次)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检验
家长情感支持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309,p<0.001),并显著正向预测心理韧性(β=0.291,p<0.001),当家长情感支持与心理韧性同时预测主观幸福感时,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显著(β=0.344,p<0.001),家长情感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仍然显著(β=0.209,p<0.001)。中介分析的结果表明,家长情感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系数从0.309减少到0.209,减少的部分通过中介变量心理韧性来解释,中介效应量为0.209×0.344=0.100,结果如表2所示。因此说明心理韧性在家长情感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100,其95%Bootstrap置信区间为[0.238,0.289],总效应为0.30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2.4%。
心理韧性中介模型图见图1。
图1 心理韧性中介模型
本研究发现,父母情感支持、心理韧性与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父母情感支持能够正向影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父母在学生生活与学习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父母的鼓励与支持可以促使学生发展自我特性,应对挫折。当学生得到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时,他们会更有信心与动力去追求目标,克服困难,减轻负面情绪,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已有研究结论表明,被父母理解支持的高中生更能形成良好的心理特质例如自信、乐观、向上等性格,以及更高的心理韧性应对压力。[21]因此,父母情感上的鼓励与支持对学生的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建立情感连接,子女能够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塑造自主认知、增强自主性和成就感,降低压力和焦虑,形成对于父母可依赖的表征,从而体验到更多的爱,获得更多的幸福感。[22]本次研究同时发现在父母情感支持与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之间,心理韧性起部分中介作用,证实了前人的研究。曾玲娟等人关于对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中的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有显著的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3]张佳慧等人通过研究证实,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24]
同时,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所感受到的情绪情感以及所采取的行为行动等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进一步说明学生的幸福感的程度可以通过对外界的支持环境进行内部心理情绪调节。中学生尚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身体和大脑正在快速发育。这种发展使得他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更为敏感。但是很多情况下外界的环境因素我们无法去改变,若父母不提供鼓励与支持,家庭环境比较压抑,长此以往学生严重缺乏安全的情感体验,若是无法进行情绪调节,那么性格往往会变得自卑、不安、逃避,将不利于学习生活,大大降低幸福指数,因此有必要提升学生自身的心理韧性能力。学者宋佳萌认为,个体通过利用社会支持改变了生活中的一些情感体验,从而提升自己的满足感、归属感,增强其生活的控制感[25],进而影响关于生活的满意程度。但是这种影响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有研究者发现成长型的思维的发展可以帮助学生降低失败恐惧,提升生活满意程度。[18]郑婉莹通过研究指出,希望也可以在父母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产生作用。[26]学生的心理品质也能在学校场域内影响主观幸福感[27],比如教师与同学的鼓励、关心也会对校园生活的满意程度产生预测作用。[24]因此,仅将心理韧性作为中介变量,缺少其他相关数据与变量的解释也是本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总而言之,父母的支持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来影响他们的幸福感。父母的支持可以增强学生应对困难的能力,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塑造自我效能感,并增强逆境适应能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学生建立更强大的心理韧性,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父母应当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支持。中学生正经历身心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在探索自己的身份和未来,在面对学习、生活等挫折时,难免会产生诸多焦虑与迷惘,此时急需情感需求与表达,因此对应的亲子关系需适时作出调整。首先,父母可以在孩子面临困难、挫折或情绪低落时,给予情感支持和鼓励,通过积极的语言和肯定的态度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父母可以倾听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使用开放的对话,并展示对孩子情感的接纳和支持,减轻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情绪,提高幸福感;其次,创设支持性情境,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家庭氛围。通过建设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互相包容并理解,避免争吵与批评,学生更容易感到被理解、体验到幸福;再者,父母也可以积极地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中学生褪去了小学时的稚嫩,开始腼腆不善于表达自己,不会主动与父母进行互动。因此父母要主动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和理解,更投入地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之中,重视他们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的喜怒哀乐,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家人间的关爱。也可以安排一些家庭活动和共同的休闲时光,增进亲子间的亲密感。学者林崇德认为恰当合理的亲子互动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以及学业发展。[28]
另一方面,需提升学生自我的心理韧性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提升面对压力和挫折的韧性。首先,学校可以经常举办课外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放松,培养积极情绪;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也可以为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幸福感提升的项目,使学生可以在这些项目中专注于积极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体验[29];其次,教师应教会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幸福的。[30]中学生常常容易情绪波动,开始更深入地思考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体验。与其被动接受挫折,不如积极主动地面对失败强大自我的心理韧性。[31]学生自己应当学会自我调节,培养乐观的态度应对挫折和压力,看到问题和困难中的机会和成长潜力,正面思考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不是陷入消极被动的循环思维;也可以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制定实际可行的计划和步骤,学会从困境中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灵活地思考和应对不同的情况,逐步实现目标,这有助于建立自信心和动力,从而体验到成功和成就感。此外,培养自我效能感也很重要,自我效能感帮助个体提升信心。当一个人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更积极的认知,有助于个体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并在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中更加成功。当然也可以主动寻求一些社交支持,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经历可以减轻心理负担。通过外界提供的支持、认可和鼓励,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能够增强自我的心理韧性,并促进幸福感的增长。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教育者、家长和社区协同起来共同努力,创造支持性的环境和文化,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有助于构建更加人性化、关爱型的教育环境,推动着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