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芳,余 铮
(华中科技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武汉 430074)
随着当前国际形势的转变以及我国国际交流的深入发展,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通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体现中华精神内核的民俗文化实践,能够促进国际学生间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龙舟文化实践”作为在长江流域具有千年历史积淀的民俗文化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借助这一优势探讨如何在国际学生中开展跨文化传播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将有助于国际学生的人才培养,有助于国际教育人文内涵的提升,更有助于引导国际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国情,进而实现中华文化认同的最大化。
文化认同是人类对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能够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结合地域文化基础,构建传统民俗文化与全球文化认同的契合点,抓住跨文化认知焦点,开展生动有趣的文化实践活动,可有效吸引国际学生的目光,激发认知欲望,提高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在感知和学习中消除文化偏见和文化障碍,也有助于增强国际学生个体的跨文化适应能力、文化认同能力以及汉语言文化的学习能力,从而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价值。
“龙”文化存在于很多国家和地区,但对于龙的内涵和理解,又有着多样性的解读与认知,成为中西方跨文化认知的焦点。有别于西方文学将龙视为邪恶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承载着人们对于祥瑞安康的寄托和追求,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图腾。龙在中外不同地域的历史演变中承担了正邪不同文化角色,影响了人们对于龙文化的认知理解,也制约了国际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以龙文化为底蕴的中华民俗文化龙舟活动,传承和发扬了我国奋进向上的民族文化精神,寄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实践载体。因此,利用龙文化这一跨文化认知焦点,组织国际学生参与民俗文化活动龙舟文化实践,能够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理解中建立认知的桥梁,感受文化差异,消解文化误读,形成国际学生学习汉语、认知中华文化、理解中国人文情怀的粘着剂,推动中华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在人类文化实践中形成的,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可以通过参与性较强的文化实践活动,激励其产生对中华文化倾向性的认可。龙舟文化历经了千百年的民族传承,从最初的祭神、娱神、拟神的自然崇拜仪式发展到现在的具有同舟共济、一往无前精神内核的“龙舟竞渡”民俗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导的学习认知方式不同,组织国际学生参与龙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更符合其乐于接受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直观性强、自主性强的学习模式,参与感与体验感更强,学生能够在直观立体的真实实践中感知龙舟文化中的同舟共济、百舸争渡等文化意蕴,理解民族文化内涵,进而产生对中华文化的倾向性认可。因而龙舟文化实践具有推动国际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积极意义。
在对部分高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拓展、国际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现状分析时发现,当前高校在推动国际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方面,尤其是文化实践方面仍有不足,须深入寻找中华文化实践探索的路径,发挥教育育人、以文化人的作用,培养国际学生良好的中华文化认同感。
在对华中地区部分高校2012年至2022年十年开展的国际教育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模式的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模式为课上课下体验剪纸、书法、中国结、武术、京剧等传统技艺,或者参观历史文化遗迹,学生们会留下一些关于这些文化符号的跨文化趣闻以及不够深入的传统文化知识,但对于这些文化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深层社会价值,以及与当今中国所坚持的睦邻友好“和”理念的关系等,由于缺少必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实践拓展,国际学生往往是一知半解,认同教育模式过于表面化。国际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培养不足,无法议古论今,正确认知传统精神对当今中国快速发展的巨大影响,更无法深入客观地讲述、传播真正的中国故事。
在调研中发现,围绕国际教育中华文化认同所开展的文化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语言认知的问题。尤其是参观文化景点或者进行文化活动时,媒介语言的使用不够专业,仅仅是模式化的文字介绍翻译,使得很多活动流于走马观花式的猎奇体验。在媒介语言的介绍、讲解里,缺乏足够人文内涵的融入、文化精神的导向,缺乏文化实践活动背后的历史传承、人文情怀的传播,呈现出浅质化特征。正如学生听懂龙舟运动的讲解,知道如何划龙舟,却不能深入理解由此引申的中国所秉持的“合”的跨文化理念,不能达到教育育人深入性的学习目的。
目前国际学生的文化实践平台和渠道主要为高校组织的校内课程学习和课下校园活动体验,以及学校组织的校外文化景点旅游、企业文化观摩、传统文化活动体验等。虽然形式多种多样,但平台和渠道依旧略显单一,影响力有限。如像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世界影响力巨大的高校赛艇友谊比赛,国内较少开展。推动国际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不能只依靠学校的力量,还需借助社会资源,扩大社会平台,让形式、资源多样化。龙舟文化在长江流域流传千年,历史底蕴丰厚,社会基础好,借助高校、社会等多样化资源,可扩大这一文化实践活动的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国际目光,让这一传统的民俗文化被更多国际学生了解认知,以文化人,培养更多认同中华文化的爱华人士。
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制约认知的因素往往与“源文化、认同途径、目标文化”有关。因此,以文化符号性强的龙舟文化实践为抓手,解析源文化基础,分析推动国际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生成途径,可实现中华文化认同的目标,构建符合国际学生教育实际情况与客观需求的中华文化认同之路。
文化认同是以个人为基本载体,对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形成归属感,从而构建并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因此,在推动文化认同的进程中,首要考虑的就是个体差异。龙舟文化实践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其源文化属性为中华民族文化,是具有中国龙文化底蕴的特色文化。因此,不同国家的国际学生在源文化对比中具有明显差异性,但正因为有差异才有了进一步沟通交流的空间。另外,从共性文化的角度出发,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大家对“兼容、协作、奋进”的精神追求是一致的,龙舟文化实践所具备的凝聚、激励功能能够内化差异性个体。因此,我们应搭建国际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基底,将其对龙文化的差异性理解和对龙舟精神内核的共性认知进行融合,尊重文化差异,扩大认知基础。
同时,还应注意语言的差异性及融合性学习。龙舟文化实践是一项讲求团队协作的集体运动,需要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来自不同母语环境的国际学生因语言文化的不同,对龙舟文化实践的理解与体会也不同,会存在交流沟通的障碍,破除这一障碍的最佳选择不是使用不达龙舟文化要义的英语翻译,而是应尽量做到形成大家共同认知的汉语学习,以便于最直接有效的沟通。通过参与龙舟文化活动,加强汉语学习以及中华文化的深度认知,从而使其在感悟龙舟文化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内在精神的同时,加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从根本上实现求同存异、共性文化与特色中华文化深度融合。
国际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教育,尤其是龙舟文化实践,其教育培养的模式有别于中国学生。不像中国学生从小已进行了中华文化的知识学习并对民俗文化有耳濡目染的了解,国际学生对于中国文化及龙舟活动的认知较为浅薄和片面。尽管有部分学生接触并学习了一定的汉语知识,对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等有所了解,但尚不足。很多国际学生只是简单地将龙舟运动视为一种中国的竞技体育运动,没有深入了解其精神文化内涵与历史传承意义,没有系统性地学习龙舟文化的理论和实践,并且大多缺少以直接的体验形式来感知龙舟文化的教育环节,即理论知识与文化实践相结合,指导应用并认知反思的过程较为薄弱甚至有所缺失。
以龙舟文化实践为抓手推动国际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需要强化其学习动机,在理论学习中融入汉语言输入,更重要的是加强龙舟文化实践的民俗文化涵义的解读。第一,“兼容”的文化涵义。根植于多民族团结土壤的龙舟文化自身便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包容性的象征。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这种包容性和凝聚力已经跨越了国界而成为全人类的兼容并蓄,人们在互相尊重彼此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共同完成着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和谐共生,同舟共济。第二,“协作”的精神内核。作为集体参与的运动,龙舟文化价值取向的底蕴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无我无私美德,与有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理念不同,龙舟活动在相互协作、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中体现个体与集体的融合,因而能够培养参与者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更进一步认同中华文化。第三,“奋进”的拼搏品格。龙舟文化具有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拼搏品格,无论是在刻苦的训练中还是在竞技中,只有参与者们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发挥团队力量。同时这一奋进的拼搏品格也能够完善参与者的个体品格,使其具有克难攻坚、追逐梦想的精神力量,也使其更加理解中华民族激流勇进、不惧困苦的意志品格,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另外,国际学生大多会因跨文化适应性问题而易出现非自觉意识的社交限制,即总是倾向于把交际范围缩小限定于在本国留学生及少数临近地域的文化圈内。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接触,无论从数量上还是时间上都不足以形成对中国人以及中国文化客观、全面的认识,所以国际学生的认同路径还需构建更为清晰的知识学习转化为实际体验的文化实践活动。龙舟文化实践集参与性、观赏性、可操作性于一体,是文化符号性较强的民俗文化,也是国际学生感知中国的良好渠道。通过参与龙舟文化实践,能够突破自身的社交限制和文化休克,更多地了解中国人的思维准则和价值取向,了解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的“和”“合”内涵,在此文化交流的过程也增进了汉语的学习和个人全面的发展。此外,通过参与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文化实践,还能使国际学生进一步强化前期的理论学习与文化知识输入,激励其主动参与探寻知识的实际体验中,在文化实践中进行理论重现,完成知识的二次学习,形成理论学习指导实践应用、实践认知又促进知识内化的教育闭环。在龙舟文化实践参与中直观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能够促使其将对中国的认识转化为参与性文化实践的认知,最终上升到对龙舟文化活动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龙舟文化实践推动国际学生文化认同所要实现的目的与归宿是通过建立参与性强、意义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体系,构建从学校到全社会的文化平台载体。一方面,促使国际学生全方位地吸收和学习汉语言文化,感知学校家园归属文化。另一方面,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与国情,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与复兴,客观地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认同中华社会整体文化,最终培养成为知华、友华、爱华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结合以上目标文化设定,在文化载体创设中开展多样化的文化实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构建学校家园文化。发挥学校的教学优势,开展与龙舟文化相关的课堂教学、文化讲座、学术沙龙,创建中外学生交流龙舟文化实践与中华文化的阵地。同时针对国际学生的汉语基础,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趣味汉语课堂,加强汉语学习,提高使用汉语进行文化交流、生活学习交流的能力;发挥学校的组织优势,开展龙舟文化的体验活动,组织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龙舟训练、比赛、表演和观摩活动,为国际学生创设更多的与中国师生交流沟通的机会。通过龙舟系列文化实践活动,在校园大环境中感受团结和凝聚的集体主义精神,感受学校趋同化的、兼容并包的文化语境,感受学校精神家园的力量,将大学精神融入他们的文化个性中,强化学校家园文化归属感。第二,构建社会整体文化。社会环境对于国际学生正确认知中国与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环境不只是城市形象的展现,也是社会文化的彰显。开展龙舟文化实践,可以拉动社会资源,组织开展与当地生活习俗相结合的文化体验活动,比如结合端午节日的龙舟文化节;融入与龙舟文化相关的丰富多彩的当地风俗文化,如赛龙舟、编彩绳、包粽子、做香囊、喝雄黄酒,让国际学生在体验龙舟竞渡之余,了解更多的中华民族风土人情,更好地体验和融入中国社会文化,培养国际学生对中国社会的整体认知与认同。
龙舟文化实践,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国际学生认知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在推动国际学生正确了解中国、认知中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与困难。转化挑战,推动国际学生认知中华文化,建设走向世界的文化强国,需在教育策略上做出以下几种探索。
以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生龙舟文化实践为案例,国际学生在参加之初便面临着语言与文化的沟通理解差异。队员们来自不同国家,语言沟通上中外队员相互交流是英语为主、汉语辅助,在训练中常出现词不达意,尤其是一些相对专业的词语解释,教练到队员常有解释不畅的情况,这给团队间的配合和团队精神的培养都带来了挑战。同时,不同地域的国际学生对于“龙”的内涵理解各有不同,如何形成共同的认识,也是开展龙舟文化活动之初必经的挑战。放眼未来,以后开展龙舟文化实践,一方面可加强汉语学习,提高汉语水平,加强深层次的文化解读;另一方面可强化师资建设,尤其是教师、教练们的外语沟通和文化阐释能力,以此确保龙舟文化实践能够在语言沟通、系统性体验及针对性教学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限制。
龙舟文化实践是一项需要体力和集体智慧投入的团队活动,对身体综合素质以及参与时间有一定要求,但大多数的国际学生有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如何在确保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完成龙舟文化活动的参与、学习和教育,是一个需要多方协调的工作。加之训练场地多为室外,受天气影响较大,更加大了队员参与的时间困难。只有强化文化活动的体验性、实践性,协调各种主客观条件,建立满足国际学生实际需求的弹性训练方案,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为国际学生的参与提供相对灵活的时间和场地,才能确保其参与的延续性。
目前国际学生参与的龙舟文化实践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竞赛形式为主,但以龙文化为底蕴的龙舟文化实践活动其呈现形式远不止于此。从最初祭祀自然的图腾崇拜到后来楚人纪念先人的礼仪教化,再到同舟共济、奋勇争先的当代民族精神,其内涵的深远应与广阔的社会文化呈现形式相关。因此,拓展龙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可关联龙文化课堂教学、学术沙龙、文化讲座,也可关联校园龙舟体育竞技、龙文化歌舞文艺活动、话剧表演、书画摄影作品等多种可直接参与的校园文化体验活动,还可关联校外文化实践。华中科技大学的龙舟文化实践活动,其校外训练场地坐落于美丽的武汉东湖湖畔,风景优美且荆楚历史源远流长,每年与武汉大学在此地共同举办“同城双星”龙舟表演赛等活动,是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型高校龙舟文化品牌。未来龙舟文化实践活动的发展,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与其他高校、其他地区,甚至其他国家高校间国际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以此为基础,扩大龙文化的影响力,让国内外更多目光聚焦中华文化。同时,通过龙舟文化实践引领国际学生了解体验中国文化,为学校国际化品牌建设添砖加瓦。
以“龙舟文化实践”为抓手推动国际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是一种崭新的尝试,既是国际学生的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是文化认同途径的创新。迎接挑战才能拥抱未来,今后高校应该求同存异、完善教育、创新方式,以学生为本,以文化为纲,充分拓展龙舟文化实践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强化国际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实现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