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 畅
(江汉大学 人文学院,武汉 430056)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公开场合强调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必须持续加强思政教育的建设,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武汉地方文化为切入口,结合武汉地方高校对待地方文化的态度和将其引入课堂的具体措施,分析其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方法与路径,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育人效果,既使地方文化得到更多关注而重获生机,又使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得以实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怀。
一般认为,地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文化。地方文化既包括区域内物质性的建筑、器物,也蕴含非物质的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等,例如武汉的黄鹤文化、赣南的客家文化、岭南的广府文化。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地方文化均是积极向上的,其中往往也会夹杂着些文化糟粕。故而,我们应当以理性客观的眼光去对地方文化加以区分和辨别,摒弃其中糟粕,吸收其中优秀的精华部分,为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智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1]因此,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时,应当积极地将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文化融入课程之中。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学思政课堂,不仅能够真正夯实文化发展基础,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推动思政教育持续走向深入。
作为华中重镇、九省通衢的武汉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其中与地方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相契合的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当代文化三类。
武汉是雄浑的北方文化形态与灵秀的南方文化形态的交汇之地,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既有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又有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还有乐观豁达的市井文化。武汉依水而兴,因商而名,创化而兼蓄的精神贯穿了地方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传统文化的积蓄和流传奠定了武汉地方文化的底色,也培育了武汉城市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辛亥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武汉北伐战争的胜利、武汉保卫战等历史进程中,武汉始终与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紧紧相连,产生了众多的红色文化资源。有为纪念辛亥革命而存续的辛亥革命起义纪念馆,有为纪念“二七”大罢工而修筑的二七纪念馆,有被历史学者称为“首义胜利开端”的起义门,有无数革命志士发动农民参与国民大革命而形成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有历经历史风霜而留存的中共五大旧址,有风云际会中的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这些红色遗址的存在奠定了武汉红色文化的基础。在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共同浸润下,形成了武汉生生不息的当代文化。无论是改革开放中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率先改制的魄力和担当,还是九八年抗击特大洪水中的坚决果敢,亦或是新冠病毒疫情大考中的勇毅和刚强,均展现出武汉地方文化中“敢为人先”的当代文化精神。正是在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当代文化三者的共同浇筑下,武汉的地方文化更显宏阔而具有时代气息。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何推动思政课和日常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不仅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支撑。[2]事实上,将优秀地方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融合,不但有利于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也与国家层面的价值导向具有一致性。武汉优秀地方文化所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与高校思政教育在价值导向上深度耦合。例如,伯牙子期以琴相遇相知,留下了浪漫传说,展现了人与人彼此间的互信、互爱。此种中华民族精神瑰宝的流传,利于培养学生友善诚信的精神。又如,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之下,一批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革命志士以强烈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发动武昌起义,最终终结了腐朽的封建帝制,促进了中国人民新的觉醒和中国社会的新发展。革命先烈这种忘我革命的精神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发扬,逐步形成了武汉地方文化中的首义文化,此种“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再如,以叶挺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北伐战争中克复武汉三镇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展现了具有先进性的共产党人改造国家的急迫愿望,这些仁人志士展现的牺牲精神与奉献精神无疑与我们当下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适应。总括而言,武汉优秀的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其有着宝贵的精神内核,契合时代发展的主题,也与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发挥教书育人的真正功效。
如前所述,武汉地方文化作为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有着极高的思政功用,体现出丰富的思政内蕴。然而,囿于资金、政策、方式方法等方面的缺憾,武汉地方高校运用本地文化资源充实思政教育仍存在一定边界和限度。
地方文化因子经过社会生活方式的演变与革新渗透进武汉城市肌理,形塑了武汉流动、包容和开放的文化秉性。然而,在这样一个得到习近平总书记赞誉“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历史上从来没有被艰难险阻压垮过”[3]的城市,武汉地方高校虽然要求思政课教师注意在课堂中向学生介绍武汉地方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去凝练地方文化特色,展现江城魅力,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但课堂效果仍未得到显著提升。
武汉地方文化是非常贴近生活的,然而武汉地方高校却并未将其作为思政教育的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加以凝结,亦未意识到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对思政教育的推动性作用。如上文所述,武汉有着数目众多的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这些场所事实上均能为大学生提供具象化的思政教育空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生动且极易获取的教育资源。尤其通过场馆专业讲解员的解说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为武汉地方文化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所感染,从而对地方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地方红色资源形式多样、功能独特,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源的不竭源泉。不过,受制于经费不足和思想观念尚未转化等不利因素,很多高校并未组织学生深入这些场所调研、学习,也没有注意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以增进思政教育实效。如此一来,地方文化资源中的优秀元素也就无法经由实践真正内化为接受教育者的自我思想。
笔者曾围绕思政课程与武汉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向武汉地方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做了问卷调查。问卷反映出武汉高校中部分思政教师能够自觉地将知音文化、张之洞与武汉现代化、首义精神等蕴含武汉地方文化精华的内容以讲案例、讲故事的方式与思政教育紧密联结,并注意将武汉地方文化与教育部对于思政课的要求互相参照,使教学内容既符合教学要求,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不过,更多的思政课教师仅仅只是在近代史纲要课程中的辛亥革命等章节向学生提及武昌起义的重要历史意义,并未深入探究其展现出的地方文化特质。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是无法让学生真正通过了解地方文化爱上武汉这座城市,爱上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的。何以如此?虽然当下湖北地方高校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大多已经具备博士学位并拥有了一定的教学水准,但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并不一定对地方文化尤其是武汉地方文化的内涵、特色有所了解,这就导致思政课教师难以真正通过案例式教学、情景式等方法真正将地方文化内核与思政课课程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无法有效带动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大学生是接受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也是党和国家重视思政教育的最重要因素。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需要尽可能与学生生活相契合。[4]然而,在笔者以地方文化与思政教育为主题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武汉地方高校中大部分学生并不真正了解何谓地方文化,更不用说了解何谓武汉地方文化。一般来说,作为学校育人工作核心阵地的高校思政教育想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取得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多方支持。现下的武汉地方政府虽然十分重视对武汉城市文化的宣传,尤其注重对“大江大湖大武汉”、“敢为人先”等城市精神的宣传,但大学生往往更多只是看到了这样的标语,并未围绕标语做进一步的思考,也不了解此种文化的来龙去脉。同时,受制于经费、教学计划等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无法经常性地前往博物馆、纪念馆、名胜古迹等场所学习,切身感受武汉地方文化的雄浑。此外,地方高校虽然将思政教育摆在了学校教学的突出位置,鼓励教师能够发挥育人的主体作用,但很多时候思政教师依然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课程对学生吸引力较低,学生仅仅只是将学习思政课作为获取学分的途径,能动性较低。此外,在具体推进思政教育不断走向深入,推动思政课精细化、生动化、时代化的过程中,武汉地方高校缺乏统一的指导,缺少整齐划一的培养方案,往往陷入各自为政、各说各话的场景,既不利于学生形成一套对地方文化的稳定了解,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限制了课程思政的运用实效。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因地制宜”的重要资源,具有充实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吸引力的重要价值。[5]作为课堂节奏的把握者和知识的传播者,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利用地方文化中的丰富实践素材,将其与思政教育的方针与政策相匹配,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使学生真正接受和汲取地方文化中的精髓。具体而言,可以从加强政策支持、增补教学内容、调整课程模式等方面入手予以改进与提升,形成思政教育与武汉地方文化相融合的协调发展的新的思政教育路径。
高校思政教育想要开展得顺利必须得到充足的经费和各方面的配套支持。充分吸收地方文化作为思政因素既然能够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丰富其内涵,那么高校就要想方设法将更多力量引入进来,推动二者的融合发展,切实拓宽思政教育的广度。以武汉地方高校为例,首先高校可以通过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优秀教学案例评选,选拔并培育一批充满思政元素和发挥思政功能的优秀课程,并在思政专项项目或教学项目中拿出部分指标向那些将地方文化与思政结合的选题倾斜,加大相关项目的培育力度,鼓励思政教师在实现一定的项目完成度后申请更高级别的项目,提升项目水准,并利用高水平项目反向推动教师进一步完善自身教学,实现良性循环。其二,思政教师甘于奉献的精神固然值得提倡,但高校仍可以考虑在职称评审方面给予完成地方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项目的思政课教师以一定优待,并在绩效方面给予一定物质鼓励,通过职称评审和物质鼓励等重要指挥棒,鼓励更多的思政教师投入到相关领域的教学实践中来。其三,充分借助社会的力量,与地方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机构建立起广泛的合作,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并邀请此类机构部门的专家直接参与思政课程,通过他们的专业讲授提升学生上课兴趣,提高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此外,在国家加快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武汉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和依托武汉地方传统文化基地、非遗研究机构等部门,将思政教育寓于产教互动之中,通过加强院校与政府、企业的之间合作交流,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
地方文化融入进思政教育应当切实从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出发,真正涵育学生思想。不过,生搬硬套是无法真正将二者做到有效融合的,高校和授课教师应当依据教学的不同专题和侧重来进行课程内容的编排。[6]首先是应当在遵守国家关于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的情况下,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需要,组织思政教师编写弘扬地方文化的教材。例如,武汉地方高校可以编写以“知音文化”“首义文化”等为主题的教材,既为思政课程的教材注入新的血液,又让学生对武汉地方文化有更为直观的认识。此外,高校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为在校大学生举办地方文化专题讲座,并结合教情学情,使地方文化的内核能够真正与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契合。其次是灵活使用地方文化资源,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事实上,只要思政课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遵照新时代思政课的基本授课要求,就应当拥有授课方式和内容上的灵活度。如此一来,授课教师能够灵活取用地方文化中的优秀因子,使地方文化契合思政教育,真正实现对学生思想的砥砺和熏陶。例如,武汉地方高校思政教师在讲授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一相对宏大主题时,可以利用武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资源,由教师带队前往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等纪念地(馆)参观,使学生能够实地了解革命先烈的抗日事迹。这种让学生由小处着手,直面历史场景与历史对话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让学生理解思政教育所期待塑造的价值观、世界观,还能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总之,授课教师应当将思想政治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地方文化,再将经过锤炼过后的地方文化反过来融入思政课程的教学环节,使优秀的地方文化能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一般而言,思政教育往往是以理论灌输、知识讲授作为授课方式,课程经常是偏理论的。缺乏必要的实践活动就成为当下思政教育的缺陷。再加上部分教师以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理论层面的单方面输出,授课内容完全照搬教材,与学生缺少课堂互动,致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如前所述,将地方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能够通过思政教师的讲授将更多鲜活的案例在授课中分享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真正了解地方文化这种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文化意涵。此外,思政课堂应该是在师生互动基础上不断提升授课效率的。比如,江汉大学等高校开设了“认识武汉”课程,以相对新颖的“互联网+”模式吸引学生关注,系统介绍武汉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演进脉络,增强学生对武汉地方文化资源的了解,提高思政育人效果。地方高校还应当鼓励思政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将地方文化融入思政元素,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实施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讨论式、案例式、参与式、混合式等教学模式。[7]积极贯彻OBE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提升课堂讨论交流的效率与质量。此外,思政课教师也可以将地方文化中蕴含的实践性特征融入思政课程,在课程设计时注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江汉大学、武汉商学院等校即开设了“产学研”课程,既保证课程内容的充实,又使课程模式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将探寻武汉历史文化资源与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武汉地方高校还应当鼓励思政教师在课程授课过程中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承载地方文化的纪念馆、博物馆,使学生切实感受武汉地方文化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地方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也应当被利用于思政教育之中,以便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其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决心。具体实践过程中,以武汉地方高校为代表的学校组织虽然在理论和实践上距离充分融合思政教育与地方文化上仍有一定差距,但通过路径革新以及多方面的努力积极改变现状,充分利用和发挥好武汉地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可以为地方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提供实践案例,探索相关课程的改革路径,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贡献践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