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韵
(贵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贵阳 550018)
教学效能感决定着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着英语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习水平。近年来,各大院校积极探究影响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提升的各项因素,结合国家教改需求,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为培养更多高阶英语人才提供思路。
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教师教学效能感可划分成一般教育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其中,一般教育效能感即指教师对教育工作在学生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形成的看法和判断,换言之,教师是否能够相信教育可以克服社会、学校和学生本身对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个人教学效能感即指教师认为自我可以有效指导学生,认可自身具有教授学生的能力。教师教学效能感是阐述教师动机的主要因素,影响着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努力程度等。[1]
现阶段,不同学者和专家对教学效能感拥有差异化认知,主流观点认为教师教学经验、言语劝说、校园环境、行为举止等因素会对其教学效能感形成产生直接影响。从特定角度来讲,教学效能感是英语教师坚定自我教学信念、完善知识体系的源头,其本身就囊括知识和信念的互动关系。所以,英语教师需要对不同信息展开加工处理,依托自身教学经验和知识结构,合理判断信息价值,结合判断结果客观评价自我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通过评价自我教学能力和分析英语教学任务,初步构成教学效能感。这种教学效能感的形成也会对教师英语教学努力程度、教育目标制定形成直接影响,决定着教学目标是否可以顺利完成。[2]教学目标完成属于外界信息源,会对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判断产生影响。总而言之,教学效能感形成属于闭环工作,可以推动英语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反之英语教学工作开展成效也会影响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
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讲,提高教学效能感是强化自身教学能力的基础。同时,它对推动英语课堂教学高质量开展也具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1)有利于帮助英语教师找准教学定位,唤起教师责任意识,使教师可以主动挖掘现实生活中隐藏的教育资源,根植教学大纲与教学要求,不断开发、整理英语课外资料,充实英语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有助于推动英语教师自我成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各国交往愈发密切,英语作为与西方国家联系的主要媒介,其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为此,英语教师需要积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学习现代知识,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依托教学效能感明确自身教学不足和弊端,从而有针对性、有方向性强化教学能力。(3)有助于英语教师保持积极教学态度。毋庸置疑,英语教学周期长,有些教师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或教学时间的增多,极易产生倦怠情绪,影响课程教学质量。但是,具有较好教学效能感的英语教师,可以明确自身担负的教育使命和责任,不断敦促自我,保持积极工作态度和热情,全身心投入英语教学工作,以培养更多现代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所需的优质人才。[3](4)有利于帮助英语教师快速适应教学新模式和新内容。英语知识相对灵活,且具有很强的发散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英语知识也得到有效扩充和更新。对于英语教师来讲,只有具备较好教学效能感,才可敏锐察觉新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判断新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并立足宏观层面掌握英语教学总体脉络,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英语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凸显时代发展特征,促使英语教学发挥最大效用。
社会因素是影响英语教师教学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包括社会文化、地区经济水平和社会资源支撑等多方面。从社会文化层面分析,教师薪资待遇、政治权利和职业声望等因素都会对其教学效能感产生很大影响。当前,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和国际化发展速度不断推进,中国英语教育地位得到提升,而英语教师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也越来越明显,社会各方鼓励和大力支持,促使教师更加从容、自信,可以安心投入英语教育工作,其教学效能感自然随之提升。从社会资源角度分析,其涵盖范围十分广泛,针对英语教师发展来讲,具体包括社会为英语教育事业发展所提供的文化建设、宣传和公共课程资源。基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当下,英语教师需要开展更具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工作,这不仅要依靠学校和教师的支持,也无法脱离社会方面的帮助。因此,社会方面要在英语教师地位提升上给予相应支持,知晓英语教师为国家英语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不可以偏概全。同样,社会也应给予英语教师实质层面相应支持,为教师提供宽阔发展空间,积极开发各类公共教育资源,这样除了可以推动教师更好开展英语教学外,也能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大力支持。此外,学校所处地区经济水平和地方政府组织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会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生成影响。
英语教师工作动力、教学归属感和幸福感等,均是以学校发展为基准所形成。高校教育风气、福利待遇、面向英语教师制定的考核标准和学生学习情况等,都会对英语教师教学工作及教学效能感提升带来影响。(1)学校管理。毋庸置疑,学校管理机制的创建和考评机制的设计,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师教学情绪、教学想法。高频率的赛课评比及课程教学检查,极易消耗英语教师教学潜力,使教师长期处于疲惫状态,久而久之对英语教学工作出现倦怠感。[4]同时,基础设施老化、管理不当也会加重英语教师教学负担,促使英语教师教学厌倦情绪愈发严重,最终生成职业倦怠感。(2)工作负荷。高等教育改革战略的推行,对英语教师教学提出更多要求,不仅要求英语教师拥有较好教育水平,具备最新的教学观念和高尚道德情操,也要承担好繁重复杂的工作任务。特别是针对有些院校来讲,一名英语教师需要承担多个班级教学任务,同时也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工作任务多,压力重。较大的工作压力,容易使英语教师对教学工作形成乏味感,缺少时间和精力照顾家庭,疲惫感明显。(3)评价制度。教育反馈制度是检验英语教师教学工作成效的考评方法,能够提醒教师严格要求自我,正确审视自我,了解自身不足和问题,有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案。诚然,完备的教学反馈机制,能够常态化提醒英语教师严格要求自我,但英语教师也有权利为属于自身的教学成果投票。这不仅是中国教育民主化推行的必然要求,更是让教师对自身进行肯定性评价的前提。事实上,教学评价工作可以及时反馈教师教学状况,在认可教师教学辛苦和努力的同时,鼓励教师客观看待自身教学问题,科学纠正,查缺补漏,提高教学效能感。
随着时代进步,我国教育组织开始在全社会积极弘扬、传播尊师敬长的新风尚,不断提高现代教育工作者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使教师能够拥有一定社会声望,这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更是促进教育强国攻坚的主要条件。同样,我国教育者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也会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自豪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形成较大影响,强化教师教学满意度,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诚然,教师社会地位的不断提升也能使英语教师获得亲人、社会成员和朋友的鼓励,自觉承担英语教学工作和任务,提高自身教学效能感。在这一过程中,国家教育组织还应积极培养英语教学名师,扩大英语教师社会影响力和感染力。虽然教学名师在我国各阶段教育均占有重要位置,基于国家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方向,倘若各大院校拥有一定教育名师,定然可以获得较好社会效应,切实提高自身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生报考。[5]具体落实中,若想培育更多英语教学名师,首先需要培养一线教师,在一线教师中筛选专业教学水平高、综合能力强、教育品质高尚的英语教师。其次,将这部分英语教师列入名师培养储备库进行重点教育,并在技术和经费层面给予充足支持。这样,社会大众不仅可以了解英语教师的魅力和教师的专业性,也能知晓教师为英语教育事业建设作出的贡献,从内心深处尊重教师、爱戴教师,其社会地位自然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从表面来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开展看似轻松、自在,实则十分繁琐。虽然大部分英语教师在刚开始参加教育岗位工作时都会拥有美好憧憬,但长此以往定然会出现职业倦怠感,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大大下降,影响教学质量提升。面对这一问题,大学英语教师要强化自我职业奉献意识和奉献精神,借助这种精神完善自身,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效化解英语教学开展面临的各项问题,促进学生更好学习。但是,上述目标实现只依靠英语教师个人远远不够,需要学校给予相应帮助,通过创建良好工作环境,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此外,学校有些制度的设计也会对英语教师发展带来一定限制,使得英语教师在工作环境中缺少归属感和幸福感,很难全身心投入英语教学工作。因此,若想保证英语教学质量实现最大化,提高英语教师教学实践的专注度,学校需要积极改善校园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立足学校层面给予英语教师相应关怀。[6]首先,学校领导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同英语教师进行深度沟通,了解英语教师内心想法与思想动态,知晓教师工作顾虑,有效调整工作制度。其次,学校应按时面向英语教师开展心理疏导活动,或组织关于释放工作压力和负担的咨询活动,让英语教师可以快速排解自身工作郁结。与此同时,还要树立积极奉献、努力向上的模范典型,让英语教师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耳濡目染,接受熏陶,形成良好职业奉献精神。另外,在制度建设上,学校也要充分考虑不同英语教师的教学情况与教学特点,落实人性化建设理念,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根本。譬如,针对请假制度来讲,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切忌盲目用制度约束教师,应给予教师最大程度的人文关怀;在培训制度制定方面,要为英语教师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和外出学习机会,帮助英语教师全面提高自身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上述措施的有效落实,除了可以优化英语师资团队外,也能让英语教师在岗位工作中感受到他人的体谅和关照,如此自然可以提升教师教学效能感以及归属感,继而全身心投入英语教学工作,培养更多优质英语人才。
积极心理是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前提,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分析,教师教育价值观包括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和严谨治学等多方面。由此,教师应以积极的心理看待英语教学工作和学生,不为一时成功而过度欢愉,同样也不会因为一时挫败而丧失信心。实现上述目的,应从以下几点着手:加强情绪管理,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坚持终身学习,将提高专业素质与学术水平作为核心任务,坚持不懈,无私奉献,积极投身于英语教学事业。美国知名学者认为,由于教师职业发展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职前关注期、第二阶段关注生存期、第三阶段关注情境期、第四阶段关注学生期。尽管各阶段关注重点、核心不同,但因学历、教学风格和归因方式等因素影响,定然会产生差异化教学效能感。[7]面对各方带来的挑战,英语教师应重视自我心理调适,依托教学需求加强归因训练,重视自我,悦纳自我,深挖自我潜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尤其是面对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慕课、翻转课堂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影响,英语教师更应主动关注教育领域发展变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实现高速发展。此外,教学实践经验是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发展的主要因素,若想提高教学效能感,需要英语教师自主学习,丰富知识储备,强化专业技能,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比如,尝试运用新的教育手段、教学策略与技术,不断参加教改研究,提高教学效能感。在此基础上,还要创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所需、所想,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获得学生信任及尊重,进一步提高教学效能感。
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行为、思想状态受到多元因素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因素就是工作量大且经济收入少。与此同时,有些院校过于重视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导致文化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占比失衡,致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英语教学。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担负较重的教学压力和负担,且无法获得较好教育成效,削弱了教师教学热情和自信心。同其他文化课程进行比较,英语属于语言课程,独立存在,很难将教学内容同学生学习兴趣相联系,往往需要学生耗费诸多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知识。但是,由于学生对英语缺少重视,加之学习兴趣不足,使得英语教学无法发挥最大作用,何况获得较好成效。上述诸多因素,都会诱发英语教师出现心理问题,影响教师教学热情。为此,若想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必须从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解决方面入手。鉴于此,学校需要重视英语教师的心理变化,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及时帮助英语教师解决日常教学遇到的各类问题及困惑,缓解教师教学压力。这样才能让教师在英语教学工作开展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自然而然可以提升其教学效能感。[8]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育质量和效率同教师教学效能感息息相关。基于学校和社会等多元因素影响下,不仅限制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与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对学生人格完善、学习水平提高产生较大影响。故此,学校应立足多元角度,从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校园环境和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等维度入手,切实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推动英语教学事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