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茜
作者单位: 435005 湖北省黄石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
溃疡性结肠炎(UC)是多病因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反应疾病,病程长、易复发,症状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等[1];多侵犯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病灶,并具有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严重时可导致结肠癌变。UC为一种多发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的慢性炎性反应疾病,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且在活动期会发生急剧变化。目前对于U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对UC常用美沙拉嗪等药物治疗,通过非特异性抗炎作用缓解疾病症状,达到长期慢性治疗的目的。研究显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UC疗效较好,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分泌减轻炎性反应,从而改善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肠道黏膜愈合[2]。但关于其结合美沙拉嗪在UC中的报道较少。本研究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UC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3月黄石市第五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UC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7~54(41.67±8.34)岁;病程2~5(3.61±1.45)年;初发型21例,复发型24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6~55(41.42±8.38)岁;病程2~3(3.54±0.32)年;初发型19例,复发型26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指导与自我管理丛书)》[3]中相关诊断标准;(2)Mayo分型:轻度~中度[4];(3)近1个月未服药其他氨基水杨酸、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排除标准:(1)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功能系统疾病或精神病史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3)重大疾病恢复期患者;(4)重度UC或病变处位于直肠者;(5)对研究使用药物有过敏反应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5 g口服,每天3次。定期监测患者的体征指标,指导住院期间饮食,通过心理沟通调节患者负性情绪。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生产)250~500 mg口服,每天2~3次,若患者病情出现急性发作,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师及时处理。2组均治疗15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肠黏膜屏障指标: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离心分离上层血清,采用酶学分光度法检测二胺氧化酶(DAO)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计算尿液中乳果糖与甘露醇排泄率比值(LAC/MAN)。(2)血清炎性因子:采用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检测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3)不良反应率:包括头痛恶心、头晕心悸、胃部不适及皮疹等。
1.5 疗效评定标准[5]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肠道黏膜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减轻,炎性因子水平下降>70%;有效:症状较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下降40%~70%,简化结肠炎活动指数<4分;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8,P=0.024),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肠黏膜屏障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SOD、DAO、MDA水平与LAC/MA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2组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DAO、MDA水平与LAC/MAN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指标比较
2.3 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IL-2、IL-10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2组IL-2、IL-10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42),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UC是一种慢性、不特异性的肠炎,其病灶多从远端结肠发展到近端,是一种黏膜损伤[6]。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肠道微生物的健康状况与U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7]。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产酪酸菌数量下降,使得肠黏膜的免疫反应受到细菌的刺激,导致肠黏膜出现损伤,这是UC的病因。因此治疗UC要注意两方面,一是提高肠道微环境,二是增加产酪酸菌,让肠道的免疫系统达到平衡。目前国内对UC的发病原因尚未清楚,研究表明,其病因与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有关。在活跃期和缓解期UC患者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下降,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消炎、改善肠道微环境、恢复肠道免疫系统的平衡。益生菌是一种对宿主有利、有活力的微生物,可产生精确的保健作用,提高宿主的微生态平衡。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是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和真菌。
美沙拉嗪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白三烯的合成缓解炎性反应,近而改善病变蔓延速率、保护肠黏膜功能[7]。研究报道,肠道菌群的活动对周围的炎性反应状况影响较大,通过健康的活菌可调节UC患者肠道和菌群紊乱症状,阻止病菌继续侵入;借助益生菌的作用不仅利于肠道消化,加快营养物质吸收,还能结合上皮细胞促进黏液分泌,有助于溃疡面修复[8]。
研究表明,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均会引起UC[9]。UC患者肠道内部菌群失衡,因此,治疗UC疾病的关键在于减少革兰阴性菌,增加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美沙拉嗪虽能缓解患者的腹痛、恶心等症状,但对于部分患者并无显著的疗效。活菌可使肠道释放活性菌,对人体内的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进行补充,从而达到平衡肠道菌群及抑制真菌的治疗效果。美沙拉嗪是一种氨基水杨酸制剂,进入回肠和结肠时会逐渐溶解,释放出有效物质,可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等合成和释放,减少自由基,降低对小肠的损伤和刺激,对轻度、中度UC和缓解期的维持治疗均有很好的效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是一种由酪酸梭菌、肠球菌和糖化菌构成的三联活菌,可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在肠道中建立强大的生物屏障和化学屏障,防止病原体入侵,还能抑制和清除肠道中的致病菌,降低肠源性内毒素的生成,促进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合成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提高机体免疫力。
活菌包括多种健康肠道的益生菌。慕奕彤等[10]认为活菌含有的益菌分泌物可改善肠道菌群,减少埃希菌、梭菌属、拟杆菌属等有害菌数量,通过生物夺氧的效果维持肠道低氧环境,拮抗酵母菌、葡萄球菌等需氧致病菌,抑制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间接调节炎性因子、免疫细胞亚群的平衡状态,阻止机体免疫下降发生的炎性反应,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活菌与美沙拉嗪联合可进一步减轻肠黏膜炎性损伤状况,有利于改善组织病理结果和溃疡症状[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DAO、MDA水平与LAC/MAN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2组血清IL-2、IL-10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说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UC的临床疗效较好,可降低炎性反应,促进肠黏膜功能恢复。分析原因,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中含有的菌群恰当,在肠道中发挥的作用良好,使得SOD水平升高,DAO、MDA水平与LAC/MAN下降。
目前治疗UC的首选药物是氨基水杨酸类,5-氨基水杨酸类制剂是目前治疗的首选药物。美沙拉嗪不含磺胺吡啶,在局部缓慢而有效的释放,可在回肠末端和结肠内释放。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具有抑制炎性反应,调节上皮细胞和局部特异微生物的作用,调节机体的免疫细胞活性,调节细胞间信号传导等,从而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可强化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病原菌的入侵起到阻断作用,维持肠道正常pH值。UC呈现出延顺性、频繁性的特点,又因其发病病因复杂不明,故临床通常采用药剂药物辅助治疗,其中美沙拉嗪联合活菌效果更好[12]。美沙拉嗪因其特有的化学机制已被作为临床常用的药物,其可缓解机体炎性症状、抑制病理组织蔓延,达到“正面”治疗的目的;而活菌中包含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有益菌,可刺激肠道活性菌大量释放,调节肠黏膜炎性反应,达到“侧面”治疗的目的,二者联合应用于UC中效果突出[13]。两种药物本身毒性含量小,联合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少。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段婷娜等[14]研究结果相符,说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UC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炎性反应状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