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发现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4-02-01 10:09郑艳阳
新教育·科研 2024年1期
关键词:小学

郑艳阳

【摘要】“發现式”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挑战性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自主发现其中的信息和意义,该种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发现式”阅读教学模式

深度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只关注字词、句式、语段的学习模式,深度学习能够让读者与作者产生深度对话,激发读者情感共鸣,对文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更全面的理解。语文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桥梁,更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基础,语文教师要根据高年级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采取“发现式”阅读模式的优势,为学生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一、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发现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意义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发现式”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解决问题的能手。在“发现式”阅读教学中,学生会面临开放性的问题和复杂的文本,需要思考、分析和评估不同观点和信息[1]。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逐渐形成批判性思维,学会审视问题,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质疑。如果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或段落,也会主动寻找解决方法,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增强阅读自信心。教师利用“发现式”阅读教学模式时,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索和构建,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学生还有可能对文本内容提出新的见解和想法,循序渐进发现学习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而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阅读理解是语文学科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它涉及到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对课文的解释和背诵,忽视学生对于深层次理解的培养。而“发现式”阅读教学模式通过提供挑战性的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深度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教师会为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将不再局限于对表面信息的了解,而是逐步培养对文本深层次理解的能力,掌握作者的意图,分析文本的结构,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2]。在“发现式”阅读教学中,学生会通过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逐渐掌握一系列有效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断、归纳、判断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

阅读是一种思维活动,也是获取知识、拓展视野、丰富内涵的重要途径。在“发现式”阅读教学中,教师会选择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如优秀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兴趣和需求。再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或展开有趣的探究活动,学生将充满好奇心,渴望了解更多信息,从而主动投入到阅读中。课堂上,教师会与学生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推荐优秀的图书,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教师还会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阅读偏好,量身定制阅读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提升。

4.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语文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发现式”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深度阅读和独立思考,会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具竞争力。教师经常要求学生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更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合作阅读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合作精神也会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团队意识。

二、小学高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发现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问题

1.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较低

学生阅读兴趣的低下是当前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挑战之一。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学生更倾向于追求即时满足和娱乐形式的内容,对于传统文学和复杂的阅读材料产生抵触情绪。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有更多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学生会将阅读视为学校作业的一部分,而非主动的个人兴趣,这就使得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投入感,难以产生阅读的乐趣[3]。另外,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也应该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点,以确保文本内容吸引学生,这样才能发挥“发现式”阅读模式的优势。但一些小学语文教师选择的文本内容过于晦涩或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导致加深学生对阅读的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

2.学生理解长文本出现困难

六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不管是内容还是长度与其他年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也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很难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跟上班级学习进度。复杂文本中包含大量生僻词汇和专业术语,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会影响对整个文本的理解。另外句子结构较长,逻辑关系复杂,学生在阅读时难以准确捕捉句子的意义。新课标中也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明确要求,面对众多长文本,学生有可能产生焦虑和心理压力,这样也会影响阅读的效果和理解能力。

3.教师未重视教学方法转变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扮演着知识传授者和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而“发现式”阅读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但一些小学语文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灌输式的讲解方法,没有做好教学模式和身份的转变。在“发现式”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阅读任务和活动,选取合适的阅读材料,并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准备较传统教学更为繁琐,教学时间有限,无法顺利完成。还有一些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不足,课堂上只采用问题引导这一种方法带领学生学习,认为提出问题就是让学生发现新知识,对于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活动等没有灵活开展,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有所降低。

三、小学高段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发现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1.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和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效果,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和活动,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趣味性和挑战性。尤其是在选择文本时,教师可以选择有趣、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幽默故事或富有想象力的童话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选择一些涉及学生日常生活或感兴趣话题的非虚构性阅读材料,如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会在浓厚的兴趣中发现更多的阅读价值。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多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展示图片、视频或音频等丰富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草原》是一篇描写草原壮美景色的散文,体现出作者老舍对其喜爱之情。教师讲解时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和活动来激发学生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让学生主动发现文章的美,丰富阅读体验。在开始阅读《草原》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草原的壮美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自然景色和动植物,鼓励学生对文章进行预测和猜想。然后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全文,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受。接着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阅读文章的不同段落。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阅读的内容,并挑选出自己感觉最精彩的描写和句子,派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通过这样的多样化阅读任务和活动设计,学生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阅读文章,增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信息

问题引导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让学生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问题中能够产生更多联想,达到深度学习和思考[4]。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段落或重要内容,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可以询问学生对文本中描述的情感、景色和人物的感受,让他们发表个人观点并用具体细节支持自己的看法;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本的主题是什么、作者通过哪些方式传达主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文本细节来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可以询问学生是否注意到了文本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让他们理解这些手法对于文章表达的影响。

以《开国大典》为例,在学生阅读《开国大典》之前,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该文本的背景和历史意义,引发学生对此历史事件的兴趣,并理解文本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文本的结构、人物形象、场景描写等,帮助学生分析文本的情节发展、人物性格转变以及作者用词和修辞手法的特点,逐步让学生思考《开国大典》这篇文本的深层含义和历史价值。针对文章情节,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文中描写的重要场景和事件有哪些?它们对我国历史和人民群众有什么影响?文中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成长经历有哪些?你认为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教师要鼓励学生,认可学生,使学生持续提升阅读自信。

3.辅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针对长文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文本。鼓励学生在阅读前先预测文本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和自身知识推测词汇和句子的含义。或者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构建自己的意象,将文字转化为图像,帮助加深理解和记忆。讲解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观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思考文本背后的深层意义和启示[5]。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帮助每个学生克服阅读难题,提高阅读技巧。同时定期进行阅读测评,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技巧掌握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例如,教师在讲解《北京的春节》时,在开始教授这篇文章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春节的背景知识和相关习俗,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对这篇文章有所预期。提前展示文章的标题和一些关键词,鼓励学生根据这些信息预测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学生可以在心中或纸上提出自己的预测问题,为阅读做好准备。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并帮助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可以提醒学生关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及关键词。然后,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预测和感受。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阅读进行观察,发现学生的阅读问题或困难,同时,鼓勵学生在小组中积极提出疑问和问题。整个过程,学生能够发现作者笔下的春节和自己生活中的春节之间的差异,拓展学习视野。

4.本着理论实践互相结合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深度阅读中,采用“发现式”阅读教学模式时,教师可以本着理论实践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既发现理论知识学习的意义,同时也从实践活动中发现更多学习资源。实践活动可以是在课堂上进行,如游戏活动、小组讨论,也可以是课外的实践探索,生活调查,只要能够为学生搭建自由开放的学习平台均可有效利用。

六年级上册习作活动《家乡的风俗》是一项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教师就可发挥“发现式”阅读模式的优势,先为学生展示多篇关于风俗的文章,让学生主动阅读并产生合理的联想,为了完成习作目标,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查,让学生走访家乡的各个地方,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学生可以访问当地老年人、村长或了解家乡历史的人,收集关于风俗的故事和资料,或者参与家乡的传统活动,如庙会、农民画制作、传统舞蹈表演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家乡风俗的魅力。写作环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采取不同的辅导策略,让学生将这些珍贵的经历融入到习作活动中,使学生的习作更加生动、有趣和丰富。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成长在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发现式”阅读教学模式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其次,要从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氛围的构建、实践活动的组织等角度入手,使学生借助“发现式”阅读,掌握语文知识,感悟语文美感,提高核心素养。针对“发现式”阅读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积极创新,大胆探索,时刻立足生本理念的要求,助力新教育思想的落地开花。

【参考文献】

[1]朱自强.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阅读”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20(03).

[2]许燕.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5).

[3]陈汉武.发现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15).

[4]王霞.学习任务群视域下整本书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01).

[5]陈小粦.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学习共同体深度阅读课堂构建—以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11).

猜你喜欢
小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