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 研教结合 锻造良师
——化学专业师范生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路径研究*

2024-01-29 13:13廖立敏周文俊
云南化工 2024年1期
关键词:化工学院中学化学师范生

邹 宁,廖立敏,周文俊

(内江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四川 内江 641100)

高校中的不同专业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当大学生步入校园之后,其应该参加的课外活动也应该更加多样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将所学专业中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为国家以及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1-3]。大学生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利于学生提前进入到社会当中,体现其自身价值。高校始终将培养综合型人才作为根本目标,既要培养人才具备专业的能力,还要培养人才的实践技能,这样人才在未来步入社会中的适应能力才会增强[4-8]。通过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提高其实践技能,在其毕业之后也更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可。

2014年8月18日,教育部下发 《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并就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9-11]。2014年9月,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全面启动,卓越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的建立,对于我国培养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卓越教师具有重要意义[12-15]。内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一直都在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图1),先后出台了《内江师范学院化学专业校外导师管理办法(试行)》和《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已经在省内建有多个师范生教育实习基地作为专业学生教育实践场所。如内江市东兴初级中学校等已经成为学校化学专业师范生稳定、优质的校级教育实践基地。

图1 “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

内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院校两级主动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学合作,搭建师生专业发展平台,2020年成立“化学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形成了“双向”“互助”和“共赢”的合作共同体。近年来合作建立多个平台:

教师“双向”培养平台。化学化工学院每年选派学科教学法教师进入中学参加实践锻炼和教学方法培训,同时中学化学教师也可利用化学化工学院的实验平台提高实验技能。

教研合作“互助”平台。聘请中学一线化学教师担任学生校外导师,入校讲课,将中学优质化学课例融入我院学生课堂,为化学专业师范生上示范课、指导学生试讲、竞赛和学业规划,担任实习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进行常态化指导,巩固提升学生教学技能。选派化学学科教学法教师赴中学一线实践锻炼,为中学分担任务,同时提升教研教学能力。学院化学专业教师与中学一线化学教师共同参与了多个项目研究,如省级项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和“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现代实验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校级项目“地方高校协同培养化学卓越教师模式探究”“‘中学化学教材解析’在线开放课程开发”和“‘高校-中学’协同培养化学师范生示范基地”等,分别有成都龙泉中学、内江六中、内江一中、内江市教科所、宜宾市教科所等单位人员参与。

教师职后发展“共赢”平台。召开了“川南中学化学教师培养与发展研讨会”“基础化学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发展研讨会”和“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讨会”等会议,助推了中学化学教师与我院教师的深入交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截止目前,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整,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内江师范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内江师范学院教育专业管理办法(试行)》和《化学化工学院教育实习实施细则》保障了实践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本文就师范生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路径展开讨论,对于地方师范院校实践基地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建设路径

1.1 建设思路

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本着“相互支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化学化工学院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完成本专业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助实践基地单位培养人才和进行科技咨询与开发、文化建设、共同教研等。依托实践教育基地优势,推进建设和完善“全程递进式”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化学化工学院负责对实践基地进行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争取学校加大投入,重点用于支付基地人员报酬和举办有关会议、联系工作、调研检查、共同教研等费用,保障实践基地的日常运行,促进我院和实践基地共同发展。

1.2 主要举措

完善管理制度,合理、科学地制定建设规划。为适应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定,使之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实践基地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化学专业发展规划、专业特点和优势,制定化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实践基地建设目标、内容和进程,同时确定实践基地建设责任人,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图2),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锻造基础教育的良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2 “评价-反馈-改进”闭环

实践基地建设突出师范特点。与实践基地学校一起研究建立和健全教育实践保障体系(包括教学、生活等保障),探究“菜单式、模块化”实践模式,开发各实践环节教程读本、案例读本,力争实现各实践环节课程化。

通过协助实践基地学校开展学科建设、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科学研究等形式为实践基地学校提供智力支持,特别是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充分发挥高师院校的专业引领作用,把实践基地建成我院教育科学研究和实验基地,并努力使之成为本地区的示范学校。

加强与本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行业的沟通,努力争取各方面特别是本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

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水平。学院每年定期召开实践基地负责人、主管部门领导参加的专门会议,研讨当年实践工作;倾听意见,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促进实践基地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渐形成“协同育人,研教结合,锻造良师”的良好发展态势。

2 结果与讨论

2.1 充分调动了“三位一体”模式下中学教师教研的积极性

中学化学教师长期在教学一线,注重高考成绩,对科研前沿动态较陌生,科研项目研究偏少。通过化学专业师范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调动了一线中学化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

2.2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制度建设

学校之前建立的实习基地,虽然能够满足实践教学需求,但对基地的常态化管理、专项性考核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地学校大多没有把师范生见习、实习纳入他们的绩效考核中。通过化学专业师范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完善了实践基地、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保障师范生实践的顺利进行。

2.3 形成了“菜单式、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

目前多数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实践环节中低年级学生以体验式为主,高年级学生通过沉浸式的实习较为全面的了解中学运行(内容一般是听课、讲课、批改作业、配合班主任做少量的班级管理、策划一两次主题班会活动或团队活动等)。在深入细致地做中学生的思想工作、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家访等,较难落实。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逐步形成了“菜单式、模块化”的实践形式(图3),针对不同年级的模块化实践任务,开发了菜单式的实践内容,学生根据需求选择相应内容进行实践。

图3 “全程递进式”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2.4 进一步完善“多维度、常态化”校内外双导师制

进一步完善了“多维度、常态化”的校内外化学专业双导师制(图4),新生入校期就配备一线中学化学老师为校外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加强专业水平,同时促进了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

图4 “多维度、常态化”校内外双导师制

3 结论

通过优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了有效的“多维度、常态化”校内外双导师制,探索出“全程递进式”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在“菜单式、模块化”的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发课程化的教程读本、案例读本,构建可复制、推广的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师范生的见习、实习、研习的质量。提高了双方教师水平,通过“教师互派”、协同合作授课、课程化教程读本、案例读本开发、合作申报项目等方式,提高了双方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推动了专业建设,通过邀请实践基地的教师参与化学等专业授课、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研讨,助推化学等一流专业的发展。促进了实践基地的发展,通过协助实践基地学校开展学科建设、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科学研究等形式为实践基地学校提供了智力支持,促进了实践基地成为本地区的示范学校。

猜你喜欢
化工学院中学化学师范生
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学习中心列表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链接】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和化工学院学习中心(第四批)名单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国家开放大学批准石油和化工学院建立第三批学习中心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化工学报》赞助单位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