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子
[摘 要]为了全面客观地掌握延边大学科技创新成果情况,从专利视角挖掘延边大学创新发展能力,文章对1992年至2022年期间延边大学的专利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梳理延边大学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特点和问题,并提出有助于提升创新质量与价值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延边大学;专利;科技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21.048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1-0164-05
0 引 言
专利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标志[1]。延边大学作为延边州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主阵地[2],是专利创新主要执行者,加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数据库对延边大学专利成果进行多方面、多维度统计分析,系统展示延边大学专利发展现状,剖析专利发展趋势,发现专利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优化专利发展工作建议,为进一步掌握和挖掘延边大学专利创新实力和水平,规划专利创新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为促进延边大学专利创新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专利质量进一步稳步提升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延边大学专利发展现状分析
1992年至2022年,延边大学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有效专利量、在审专利量、失效专利量分别为753件、467件、245件、146件、362件(见表1),分别以8%、6%、8%、24%、6%占比均列延边州同类申请人榜首。
1.1 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分析
我国专利法实施于1985年4月,当年,全国专利申请量为13 152件,其中14%的专利申请来自高校,吉林省共有9所高校参与专利申请。延边大学第一件申请专利是1992年7月申请的发明专利“电话欠费自动通知系统”;第一件授权专利是2002年4月申请的发明专利“降血脂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延边大学专利工作在全国高校中虽然起步较晚,但初期专利申请大多为发明专利,知识含量较高。1992—2022年延边大学专利申请和授权趋势如图1所示。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992年至2007年为第一阶段:萌芽期。延边大学开始探索性创新工作,专利申请从无到有,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只有个位数,专利类型以化学类和医药类的发明专利为主,实用新型多为物理类。
2008年至2015年为第二阶段:过渡期。延边大学专利创新工作初见成效,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有所增加,处于低位小幅波动期,申请活动不够活跃,但较为平稳,专利类型以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为主,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多于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多为医学类、测量类,发明专利以医药类、化学类、物理类为主。
2016年至2022年为第三阶段:稳步发展期。延边大学专利创新工作进入成熟期,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和32%,具有较强的增长趋势,2021年和2022年略有下降,主要是受疫情影响所致。该阶段发明专利以医药、测量测试、有机化学为主,实用新型以医学、测量测试、物理装置为主。
延边大学专利申请按专利类型分,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占比分别为56%、43%、1%;专利授权按专利类型分,发明、實用新型、外观设计占比分别为30%、68%、2%。延边大学专利申请中外观设计较少,表明专利申请创新起点较高,知识含量多,基础专利扎实,且应用较为广泛。
1.2 有效专利拥有情况分析
在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5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有效专利是指已授权且缴纳年费仍维持有效状态的专利,能够准确反映权利人对专利权的实际拥有量。与申请量和授权量不同,有效专利量是存量数据而非流量数据。截至2022年,延边大学有效专利量占延边州有效专利总量的8%,占吉林省有效专利总量的0.2%。在延边大学有效专利中,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占比分别为45%、52%、3%。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反映一个地区的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的重要指标。截至2022年延边大学有效发明专利占延边大学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26%、占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78%,占延边州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22%,占吉林省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4%。截至2022年,延边州有效发明专利保护期超过10年以上的专利有138件,延边大学未能列入其中,表明延边大学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能力、储备虽然较强,但专利创新价值或技术生命周期未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1.3 专利法律状态情况分析
通过专利有效、失效、在审等状态的占比分析,可以衡量专利活跃程度。通常情况下,在审状态的专利占比越大,反映近期创新活力越高。延边大学专利申请中的有效、失效、在审专利占比分别为33%、48%、19%;发明专利申请中的有效、失效、在审专利占比分别为26%、39%、35%。延边大学有高达48%的失效专利,其中,因未缴年费而失效占56%,驳回和撤回各占17%、18%,保护期满或其他原因占9%;其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失效原因则集中在未缴年费而专利权终止。专利权授权后发生转移的专利为6件,其中有效专利为3件,专利申请时权力发生转移的专利为4件,其中有效为2件,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专利尚无。表明延边大学专利转让率较低,高校产出专利的根本目的是创造有市场前景的成果和技术,通过转让或实施带动产学研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
1.4 技术创新优势领域情况分析
按照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对延边大学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延边大学专利申请和授权覆盖了专利分类表中的所有技术领域(见表2)。
1.4.1 从活跃领域分布情况看
延边大学创新活动最活跃领域分布在“人类生活必需”领域,其次为化学冶金、物理及作业运输领域,电学、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和固定建筑物领域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创新活动最弱的技术领域是纺织、造纸;有效专利最多的领域为人类生活必需领域,以下依次为化学冶金、作业运输、物理、电学领域,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领域和固定建筑物领域有效专利数量相同,纺织、造纸领域有效专利量最少。
1.4.2 从技术产业分布情况看
延边大学专利申请量排名靠前的领域依次为:医学领域、测量测试领域、有机化学领域、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领域、农业林业畜牧业领域;有效专利量排名靠前的领域依次为:医学领域、测量测试领域、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领域、有机化学领域、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领域;有效发明专利排名靠前的领域依次为:医学领域、有机化学、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领域、无机化学、测量测试领域、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领域。综上表明,延边大学创新优势和活跃范围的产业主要分布在医学、测量测试、化学及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领域(见表3)。
1.5 专利申请合作情况分析
延边大学在申请专利过程中,主要合作单位和个人分别有21家、8人。按合作单位性质分:与大专院校、企业合作申请专利各为8件,与科研院所合作申请专利4件,与机关单位合作申请专利1件;按地区分:与州内单位合作申请专利8件,与州外省内单位合作申请专利5件,与省外单位合作申请专利7件,与日本高校合作申请专利1件。其中,日本合作单位、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截至2022年,在中国申请专利共有223件,其中学校独立申请专利占21%,其余专利申请均为合作申请,且合作申请单位和个人合计高达260个。综上表明,延边大学调动创新活动积极性、传播性较为活跃,但不够深入广泛。
1.6 专利发明人情况分析
延边大学专利申请数量超过15件以上的发明人排名依次为李东浩79件、金永镐40件、朴相范39件、姜男哲22件、郭建鹏21件、孟万18件、历新宇17件、全哲山16件、孟龙月16件,其中,发明人所在学科为化学学科4人、工学学科3人、药学学科2人,发明人单位均为延边大学。李东浩、朴相范、孟龙月的专利多在测量、测试领域;金永镐的专利多在电学领域,实有新型较多;姜男哲、孟万、历新宇侧重于无机化学领域;郭建鹏和全哲山侧重于医药领域。他们是延边大学专利创新的引领力量(见图2)。
2 专利发展优势
2.1 技术创新主导地位突出
延边大学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有效专利量、有效发明专利量、在审专利量均位居延边州第1位,显示出强劲的技术创新活力和主导力量,同时也是延边州核心专利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延边大学发明人李东浩以参与83件专利发明或设计位居延边州发明人之首。
2.2 技术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延边大学专利申请工作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较快。近十年,延边大学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均以25%的年均增速增长,比延边州同类专利年均增长率分别高出19%、18%,显示出较为强劲的技术创新活力。
2.3 技術研发能力扎实广泛
延边大学专利申请以发明专利为主,实用新型次之,表明延边大学专利技术能力扎实,知识含量高,应用范围广泛,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研发能力、科技储备能力及技术创新质量十分稳定。
3 专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技术创新方向有待明确
延边大学有高比例的专利因未缴年费而造成专利权终止,表明专利需求度不高而被放弃,并反映出专利创新方向和要求与市场所需有所差异,容易造成人才、资金投入产出比偏低。
3.2 技术创新价值有待提升
在有效发明专利中,能够维护10年以上的专利,往往涉及核心技术,具有较高创新性及商业价值。截至2022年,延边大学维护10年以上的专利尚处空白,延边大学技术创新价值有待提升。
3.3 技术创新合作有待加强
延边大学专利申请数量占延边州申请总量的8%,延边大学与州内企业合作专利申请数量占延边大学专利申请总量的1%。表明,延边大学所拥有的智力资源惠及当地发展比例极少,与实现协同创新、实现共赢、创新动能源于客户理念具有一定距离,对学校高质量发展及辐射带动延边州创新发展的作用有待加强。
4 优化专利发展工作建议
2022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次对“高价值发明专利”做了官方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明专利、在海外有同族专利权的发明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实现较高质押融资金额的发明专利、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或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并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延边大学专利创新工作应与时俱进,以创造“高价值发明专利”为发展目标,纠正专利价值取向偏差,大力优化专利产出环境,以专利导航、专利运营、专利信息利用为策略,实现专利利益最大化。
4.1 纠正专利价值取向偏差
专利应该分开来看,专和利,最终要落到利上,专利不是为技术而生,而是为市场而生。专利最终目的不是拿到证书再交费维持,应是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技术保护范围布局,实现垄断产业链最大化,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此要改变“为了专利而专利”的思想。
4.2 优化专利产出环境
引进和培养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专利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前期需要在各类产业中科技创新,后期需要在国内外市场中经济运作,即需要文理交叉、科技与法律并举。推行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将知识产权管理有效融合到学校的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中,实现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让学校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全流程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有效,进一步激发学校创新活力,增强学校创新能力。建立筛选机制奖励政策,从注重数量转到注重质量,重点奖励专利的转化,促进专利工作的良性发展。
4.3 建立专利导航机制
以专利信息资源利用和专利分析为基础,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助力科研团队建立专利创新决策,强化创新方向、加入创新热点,持续孕育高质量专利,使专利创新布局真正进入企业和市场,技术领域竞争地位更加巩固,实现专利需求最大化。
4.4 完善专利运营机制
将产业和市场作为专利创意来源和成果运用终点,将专利作为一项经济资产。明确专利创新优势和潜力,定期开展发明专利披露、技术推广、价值评估、项目推介、对接盘活、“零门槛”“先使用后付费”等活动促进专利产业化落地提速,使现有有效专利成果走向市场,实现专利价值最大化。
4.5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建立有学校特色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扩大校内外合作领域,促进发明人之间形成合作,在原有的专利基础上开展更高层次的创新;建立开放式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进行精准匹配和推送,持续推动学校与企业供需对接,提高专利转化率和实施率,推动科研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中小微企业,实现专利使用最大化。
5 结束语
延边大学具备学科、人才、信息和学术环境优势,在延边州知识产权生产及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专利发展科学导向、价值导向,实现专利利益最大化,延边大学必能激发延边州创新发展新活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郝力.关于黑龙江省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3(7):135.
[2]楊芳,王晓蕾,齐再前.应用型大学城教融合育人路径探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3,37(2):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