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2024-01-27 22:33郭莹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建设工作师德师风

摘  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了专章说明,再次强调党和国家对教育、人才的重视。我国高等教育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核心目的,而高校教师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主体。新时代背景下强调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关乎学生健康成长、未来成才,与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密切相关,也关系着是否能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文章基于新时代教育背景,围绕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各大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展开深入探索。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4-0113-04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领路人”。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也要真正意义上做到“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有较高的品格。师德是承载教师道德意识、行为活动及人际关系的职业道德,师风则是教师人格品德、品质作风的一种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教师素养、办好教育事业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名利逐渐掩盖住师德师风的高尚光辉,误导人们忽视了教师素养与职责操守的重要性。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对教育的更高需要,都对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出更高要求。而高校师资团队受到师德师风建设不足的限制,无法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基于此背景,探索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路径是当前教育事业中尤为重要的一项任务。

一、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评价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首要标准

新时代背景下推出了一系列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强调应以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教师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推动者,也是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基石。教师作为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传授知识,更肩负着培养人才的职责。优良的师德师风能够有效推动人才培养,在“教书育人”的教学任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建设师德师风是组建高素质教师团队的现实需要。当前社会不断发生变革,需要大量人才支撑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更加重视。高校教师是指引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者,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当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的第一标准,让教师的德行成为高等院校的“敲门砖”。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引导者,更是品行指导者,教师的言行举止被学生看在眼里从而潜移默化地效仿。高校教师队伍品行道德是否端正,对塑造学生“三观”具有重要的影响[1]。因此,教师的德行对学生的未来影响深远,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进程,对教育事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需要

传统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已经与时代脱轨,当前各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我国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新时代应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人民提供满意的教育,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有高素质的师资团队作为支撑。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更肩负着民族的期望。高校教师不再单一地“传道”,只注重为学生“授业解惑”,不只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而是要带领学生走向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引导学生走向成长道路。教师应设定健康的情感思维与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看世界,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价值,更加有效地达成育人目标。

师德是教育培养与自我修养共同形成的。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应当积极修养自身师德,进一步提高職业道德水平,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贯彻新时代教师的十大职业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我、自觉强化道德意识,以自身蕴含的品行道德和知识底蕴培育学生。

(三)响应时代号召增加教育价值的需要

当前有很多重要论述都是从新时代视角提出对教师提出期望,如“四有好老师”等。国家顺应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新要求,文件中强调应加强建设师资团队,重点关注师德师风的进一步建设[2]

高校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是否能为社会培养优秀有用的栋梁之材,重点在于教师。教师自身的德行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从而影响培养人才的质量。学校的教育水平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师的专业能力、德行素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综合能力中师德师风是重要的体现,学校能否贯彻落实师德师风的有效建设,关乎高校能否培养出与新时代发展相匹配的高质量人才。

二、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主体意识有待提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铸造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定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身,使学生能够“亲其师而信其道”。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然要将高尚的品行融于教学。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觉性,当前大部分高校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理解不到位,对建设师德师风不重视,一些教师仍然存有责任观念弱、作风浮躁的此类问题。没有意识到教师这个岗位的职责所在,教育过程中缺乏热情,缺少爱岗敬业的精神,为人师表的意识比较薄弱。部分高校教师虽然意识到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面临各种压力与诱惑,缺少育人精神。在“教书育人”中更加注重教书这一项内容,课堂倾向理论知识的教授,无法为德育提供实施阵地,无法高效地渗透立德树人教育观念在教学整个过程[3]

(二)高校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高校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聘用教师时采用严格的标准,能够有效促进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以考核的角度来看,高校通常会考核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等方面考评,没有将师德师风纳入考核范围内,忽视了师德师风对教师考核的必要性。一部分高校即使在考核体系中列入师德师风方面,但由于缺乏相关制度经验,可行性、可操作性不高,高校也没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落实相关要求,制订文件缺乏针对性的有效措施,致使难以实行师德第一标准,对师德师风建设流于形式,并没有重点关注师德师风的推进过程,无法实现相应的建设效果。以招聘与引进人才方面角度来看,大多数高校在招聘教师、引入教学人才时,仍然单单依据文凭、成绩、科研成果等方面来设定聘用门槛,没有在聘用教师过程中纳入思想政治与师德要求。

(三)相关部门未有效落实责任机制

近年来,综观各大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能够积极响应相关建设要求,科学合理地落实相关文件内容,基于新时代背景,在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采取合理措施,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脚步。但是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例如,相关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沟通,没有完善的相应机制,在师德师风过程中,未能清晰划分部门职责,出现管理人员杂乱、责任落实不到人等问题,致使相关责任机制无法有效落地,使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效被一定程度上弱化。

三、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方法

(一)强化高校教师主体意识,促进教师师德师风修养

人的行为取决于思维动机,若想要教师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必须激发高校教师的自身意识,从教师的根本认知中加强师德师风修养。高校应当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积极发挥文化价值与力量,以文化激发师德师风的涵养功能,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并且将其科学地融入教育教学全方面。重点强化教师队伍的师德理论知识,开展组织教育活动,积极引导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培训。高校应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尤其是高校中的年轻教师,应当给予教师充足的发展机会,让教师在校园中体会教育的快乐,在良好的校园风气下树立积极的思想观念。组织开展精彩多样的校园活动,增添校园活力与文化氛围,要求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让学生立足于教师视角,深入感受教师工作,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提升学生心中教师的形象。可以组织优秀教师定期给其他教师分享教育经验,传授立德树人的教育方法,带动其他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4]

优化教师考核制度、监督制度等方面,运用多样化手段激发教师主体意识。建议有关部门针对教师社会地位提升采取举措,关注教师的实际利益,为教师提供合法的权益保障,提升高校教师的岗位待遇,使教师在满足自身生活的基础上,注重精神世界的投入,从而激发高校教师对工作的积极和热情,促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同样重要,应当在整个社会中大力倡导尊重教师、尊重教育,传扬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如建立健全科学的法律法规,把握好互联网新时代,开发利用新媒体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师德师风的宣传,树立人民心中的师德师风典范,充分发挥典范的导向作用,利用社会的监督作用,有效监督高校教师的自身言论与行为。社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社会风气,可以提升教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5]

(二)构建科学考核评价体系,规范高校教师职业行为

教师的职业行为是否规范,需要依据考核评定的结果来看。高校纳入教育工作者时应当了解其自身情况,根据教师的职业操守、专业能力、师德修养等方面综合考量,再考虑是否纳入高校教师队伍。高校构建科学健全的考评机制能够有效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发展,使教师的职业行为更具规范性、标准性,有利于高校整体教师的师德师风修养提升。高校应当进一步完善教师准入制度,高校在引进教师人才时应当将师德师风相关考核纳入其中,提升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准入标准,通过多元化手段深层了解招聘对象的专业能力与品质德行,构建科学完整的教师准入制度,确保高校引进人才都具備高素质、高修养、责任感强的特性,真正做到师资力量强大、教师德才兼备。还应当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针对教师的自身特点,确立考核评价的目标,制订明确的考核评价标准,在教师考核中纳入师德师风,构建可行性强、实效性强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日常教学、科研活动、教学管理及教育服务等方面中融入师德师风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以教育评价的结果为重要导向,全面督促教师的德行、能力、廉洁各方面提升,在教师档案中列入考核结果,以师德师风考核成绩优秀教师为典范,给予一定的嘉奖,并且将其作为正面教材广泛宣传,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引导高校教师向典范积极学习、积极靠近。考核结果需要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参考,依据考核结果决定教师年度考核、教师评优等方面,师德师风考试未及格的教师,推行师德师风在教师考核中的一票否决权,对于不及格教师应在岗位聘用等环节一票否决[6]

(三)建立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强化相关部门责任意识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以建设教师师德师风为重点内容,应构建各个部门齐抓共管的有效协同机制,创建具体的责任落实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促使各个部门能够统筹合作、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机制。师德师风建设应以党委教师工作部为主要领导,依托于工作部颁发的各项要求。将党建纲领深化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优化组织领导,专门设立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的小组,设立学校第一负责人责任制,小组由学校党委进行直接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起到协同配合作用,由党支部以及党员教师一同参与协同管理。建立多元化部门共同管理的体系,积极响应当前形势的号召,满足新任务提出的要求,清晰了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工作,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理念、体系与机制等方面的变革,积极改进相应制度体系,凸显当前时代中师德师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时代性特征,使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规范化、具体化和精细化,将建设工作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使高校教师对此行为准则产生认同感。

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落地实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建设工作规划、制度及组织等方面工作,及时掌握学生与社会反映的师德师风失范现象,对突出问题重点关注、重点处理,深化各个部门领导的责任意识,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针对问题及时找出有效措施,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更加高效、更加规范。相关职能部门还需要明确自身责任意识,了解各部门责任分工,担负起自身所需承担的职责与任务。由党委工作部构建教师师德师风平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成效。若是出现师德师风建设严重问题拒不上报,不及时报告或阻挠他人报告的情况,相关责任人要受到责任追究。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了专章说明,再次强调党和国家对教育、人才的重视。高校教师作为高等院校的强健力量,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目标,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影响着全民族学生的品质素养。现阶段,加强对高校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工作,是高校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环节。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活动,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新时代背景下探索师德建设新路径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课题,师德师风的建设需要教师、学校、相关部门的共同协作,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共同实现。

参考文献:

[1] 张殿锋.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农业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为例[J]. 吉林教育,2022(32):3-4.

[2] 曹孟焦. 新时代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D]. 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22.

[3] 董春阳. 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J]. 北京教育(德育),2022(11):68-71.

[4] 刘翔璐.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挑战和路径探究[J]. 大学,2021(05):12-14.

[5] 刘志礼,韩晶晶.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意蕴、现实困境及破解之道[J]. 现代教育管理,2020(09):67-73.

[6] 朱芳转. 基于“五个着力”做好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3):218-221.

(荐稿人:罗会德,上海健康医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编号:2019BKS009)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郭莹(1984—),女,复旦大学博士在读,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建设工作师德师风
基于移动平台的幼儿园家园互动系统建设初探
对新时期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析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的重要作用
论民族体育与校园文化
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
浅析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