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国华 臧延恺 董宁 杨义 图|赵艳
长深高速天津北段中心桥收费站
智慧交通风口下,高速公路“智慧”升级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目前,各地结合高速公路实际运营情况,不断探索收费站“智慧化”“无人化”建设,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收费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
驾车通过长深高速公路天津北段中心桥收费站(以下简称“中心桥收费站”)的智慧云化收费车道,就能体验到智能收费机器人、云客服取代原有的车道收费员人工收费。这里便是在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和公路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大力协助下改造完成并通车的天津首座、北方首个智能云收费站——长深高速公路中心桥收费站。中心桥收费站新建智慧化云收费和智慧化云客服两大系统,利用智能收费机器人、云客服代替传统车道收费员,通过站级云收费软件代替传统车道软件……为公众提供了美好的出行服务。
中心桥收费站设有“4进7出”共计11条车道,车流量较大(2022年统计出入口250万辆次),且货车比例较高,超过50%。结合高速公路的收费、运营和管理需求,遵循交通运输部标准化收费站的技术路线,天津新展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运用“云-边-端”协同架构,积极推动行业智能化、数字化创新升级,通过“后台云服务+站级边缘计算节点+车道智能终端和智能节点”整体化设计,以收费站为单位进行收费软件架构设计,采用高度集成化、智能化、IP化、轻量化的车道设施,在系统软件、车道外设和用户服务等方面探索实现标准化,构建了全功能智慧云收费方案。
在中心桥收费站无人值守的混合车道伫立着一个个“新收费员”——收费机器人。当非ETC车辆进入收费岛亭感应区域后,自助终端会根据识别车牌车型自动发出通行卡,司机取卡后,栏杆机便自动抬杆放行。当车辆驶出收费亭时,司乘人员将卡放入回收卡槽,再通过移动支付缴费,车辆即可驶出。
与传统车道收费系统相比,智慧云收费系统基于“机器人+云坐席”以站为单元的集中收费值守模式,通过交通轻量化设计理念,采用标准化车道布局、标准化软硬件设备,以及标准化标识标线,使收费车道能够同时具备ETC专用车道、无人值守混合车道、有人值守混合车道的多重功能,仅须一人即可实现对多条车道的管控,且各种车道模式之间可通过配置参数进行调整,实现了收费站的“无人值守”。
在收费站出入口操作遇到问题时,司乘人员按下“求助”按钮,即可联系到后台客服。中心桥收费站云客服系统通过可视对讲的方式,实现客服与司乘人员的远程在线交互,协助司乘人员完成车辆特情处置。在实现收费车道无岛化、无人化值守的同时,大幅提升了收费站的通行效率,有效降低了收费运营成本。
该系统通过收费业务上云,结合自助终端、移动收费终端、收费特情自动化处理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收费运营效率。
中心桥收费站车道设备采用软硬件一体化、高度集约化的品牌全IP智能设备,统一尺寸(宽400毫米)、统一结构设备思路、统一外观设计,以及统一的边缘计算服务能力(边缘小站)支撑,通过与原有业务系统充分融合,构建了整站式全套智能设备的快速交付及在线运维支持模式,实现了收费站和收费车道系统整站式交付,大大提升了收费站改造工程的实施效率,降低了建设成本及运维成本。该设备能够实时在线,相比传统设备可靠性提升25%。
用户体验更顺畅 智慧云收费站重新定义了车道软硬件系统,提高了车道交易准确性(车道队列精准控制)、交易顺畅性(双天线交易、自动吐卡、电子开票)、交互友好性(语音、视频双向交互)、系统健壮性(降低特情率、降低故障点、加强系统容错),多维度提升车道通行能力,使收费通行更顺畅,收费体验更亲切,平均ETC交易时间缩减60毫秒。同时,入口自助发卡速度相较人工发卡速度提升30%,出口自助交费速度相较人工收费速度提升48%。
“机器人+云坐席”收费模式
用地资源更节约 车道岛面统一采用400毫米宽的机电设备,可安排更多更窄的收费岛,节约广场用地和收费站征地面积大于17%。
碳排放量更低 以双向流量每年250万辆次为例,按每小时油料1.5升,每小时碳排放3.5千克测算,中心桥收费站每年绿色减排总体节省油料96.75吨,减少碳排放287.63吨。
天津市公路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新杰介绍:“长深高速公路中心桥收费站通过不断的迭代升级,充分体现了未来收费站关于建站轻量化、车道少人化、收费云网化、诱导智能化、服务人性化的建设理念。未来,天津高速公路将以智慧化收费站为契机,不断推动我市高速公路运营智慧化转型,促进高速公路智慧化场景高质量、精细化发展。努力打造实时畅通的路,充满智慧的路,享受温馨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