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道路交通工具的增加,公路噪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近30%的城市居民受到了噪声污染的困扰,而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比例甚至高达50%。我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26亿辆,使得噪声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道路交通噪声受众面广、危害范围大、影响程度深,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最严峻的交通环保问题之一,也是城镇化发展、营造和谐美好人居环境,有待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国于2021年最新修订的《噪声法》明确,“鼓励、支持噪声污染防治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也提出了“降低交通沿线噪声、振动”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加,重型车、大型车比例的不断增大,道路附近噪声等级呈逐渐上升趋势。交通噪声已成为道路两侧住宅、单位的主要声音污染源。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与各地声环境功能规划的噪声限值要求,道路两侧交通噪声敏感点夜间超标严重,交通噪声影响程度较高,大部分都需要采取降噪措施进行治理。
然而,当前的降噪技术往往只针对某一特定环节或因素进行治理,如声屏障仅针对道路两侧的噪声传播进行阻隔,但交通噪声的产生和传播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车辆类型、速度、道路结构、建筑物及环境等,因此,单一技术很难全面解决公路噪声污染问题。此外,某些降噪技术的实施成本较高,诸如全封闭声屏障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等,这使得这些降噪技术在大规模应用时面临经济性和实用性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公路院”)创新团队提出了综合降噪技术理念,即通过科学的检测分析与协同降噪设计,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公路交通降噪技术,实现了交通噪声的有效消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20余项、专利50余项,公路交通噪声控制技术推广超过200公里,在江苏、四川、河北等多个省份得到成功应用,有力推动了公路交通噪声控制技术领域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