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肌力训练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4-01-26 02:54李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肌力偏瘫脑梗死

李梅

(徐州管道医院内科,江苏徐州 221004)

脑梗死又名缺血性脑卒中,65%~82%的脑梗死存活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且有20%~25%的患者难以自理[1]。 脑梗死偏瘫患者遗留的肌肉无力及肢体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同时也是阻碍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可导致患者出现平衡、负重、迈步三要素无法协调,严重影响其肢体功能及平衡能力,降低其生活质量[2]。 现阶段,临床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多以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步行及负重训练、协调性训练、平衡功能训练及中医外治法为主,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进而改善其运动功能,但疗效并不显著,尤其是对平衡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局限。等速肌力训练作为等速运动的重要训练措施,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偏瘫、骨折等多种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3-4]。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 年3 月—2023 年3 月徐州管道医院收治的70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分析等速肌力训练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徐州管道医院收治的70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对照组(n=35)。 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5]中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存在单侧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发病时间<6 个月;处于脑梗死恢复期;年龄≥18 岁;病情稳定;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合并脑肿瘤、脑出血或脑外伤者;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有开颅手术史者;合并皮肤损伤或对研究药物过敏者。

1.3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协调性训练、步行及负重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推拿、针灸及物理因子治疗等,2 次/d,训练时间为90 min/次,持续训练8 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等速肌力训练。使用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苏州好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食药监械20100101),嘱患者取坐立位,调整靠背和座椅的角度与位置,告知其将大腿伸直平放在座椅上,腘窝紧贴座椅边缘,使用安全带将患者躯干固定。 将设备参数调整为向心模式,将角速度调整为60°/s,将膝关节屈曲0°设置为解剖零位,活动范围为0~90°,30 次/组,共5 组。 训练1 次/d,持续训练8 周。

1.4 观察指标

(1)运动功能。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4、8 周后,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量表包括运动、感觉、平衡、关节活动度、疼痛5 个领域,其中上肢运动包含33 个项目,下肢运动包含17 个项目,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肢体功能越好[6]。(2)平衡能力。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4、8 周后,采用Berg 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量表包括单腿站立、双足前后站立、双足并拢站立、闭眼站立等内容,分值为0~56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平衡能力越好[7]。(3)日常生活能力。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4、8 周后,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8]。(4)生活质量。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8 周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为0~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9]。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FMA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性别等计数资料用n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肢体功能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FM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 周后,两组的FMA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时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FMA 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FMA 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干预前干预4 周后干预8 周后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 值P 值8.47±1.25 8.21±1.37 0.876 0.384 14.24±2.68*10.35±4.64*4.171 0.000 16.51±3.23*12.12±4.12*5.237 0.000

2.2 两组平衡能力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BB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 周后,两组的BBS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时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BBS 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BBS 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干预前干预4 周后干预8 周后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 值P 值33.96±5.21 32.91±6.32 0.370 0.963 43.06±5.13*38.57±4.15*8.343 0.000 49.27±3.34*41.36±4.44*7.433 0.000

2.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M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 周后,两组的MBI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时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MBI 评分对比[(),分]

表4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MBI 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干预前干预4 周后干预8 周后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 值P 值29.35±3.14 28.37±3.17 1.203 0.234 53.02±4.43*45.54±7.54*29.480 0.000 64.27±3.26*51.00±5.34*25.563 0.000

2.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WHOQOL-BREF 中各维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 周后,两组的WHOQOL-BREF 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WHOQOL-BREF 评分对比[(),分]

表5 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WHOQOL-BREF 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心理干预前干预8 周后images/BZ_77_876_2271_915_2308.png生理干预前干预8 周后images/BZ_77_1330_2268_1369_2305.png环境干预前干预8 周后images/BZ_77_1799_2270_1838_2306.png社会干预前干预8 周后观察组(n=35)对照组(n=35)t 值P 值55.23±8.35 56.11±9.52 0.381 0.705 98.62±8.24*70.25±7.32*6.172 0.000 57.83±7.37 57.31±8.36 0.256 0.799 86.26±9.42*73.51±8.37*5.499 0.000 61.23±7.36 61.26±8.22 0.015 0.988 91.62±13.66*79.26±9.35*7.528 0.000 65.36±7.47 65.25±6.83 10.060 0.952 96.26±7.37*81.62±6.73*8.546 0.000

3 讨 论

脑卒中偏瘫是患者在脑卒中后身体一侧出现肌肉无力或麻痹的症状, 对其生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何尽早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平衡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成为脑梗死偏瘫的研究重点之一。有研究指出, 偏瘫的最佳康复时期为发病后6 个月内,一旦超过6 个月,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很难恢复,因此,需尽早指导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以降低或减轻其致残情况[10]。 既往临床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的康复训练过分强调了下肢的协调能力和稳定性,忽视了肌力的相关训练,因此对于肢体功能及平衡能力恢复的干预效果有限[11]。等速肌力训练能依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针对性地对其实施抗阻训练。该训练可通过提升拮抗肌和主动肌肌力,增强患侧下肢的膝关节屈伸力量,改善肢体功能及平衡能力。 此外,该训练可通过客观数据比较了解患者的肌力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达到康复训练的最佳效果[12]。 过往研究发现,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而言,力矩曲线的改变主要是因为关节伸展过程中,达到某一特定角度产生的抑制[13]。 这种抑制主要是因为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肌肉抑制反应和肌力突然下降所致,如果继续伸展关节进行训练,肌力会上升,所以力矩曲线会呈现出双峰样改变。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4、8 周后,观察组的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肖乐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证明等速肌力训练可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干预4、8 周后,观察组的BB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等速肌力训练可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干预4、8 周后,观察组的M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等速肌力训练可提升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干预8 周后,观察组的WHOQOL-BREF 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等速肌力训练可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能是因为等速肌力训练将训练重点放在股四头肌、腘绳肌的力量训练上,患者在训练期间,各关节角速度均维持不变,仅进行向心运动,可使患肢控制力不断增强,进而有效预防膝关节过伸、提高平衡及肢体运动能力。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多角度等速向心肌力训练,可反复缩短与拉长肌肉纤维,在增强关节活动能力的同时, 逐渐提升步行运动的左右步幅差,改善肢体功能及平衡能力,继而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平衡、生活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肌力偏瘫脑梗死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