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嫚,盖娟
(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神经内科,贵州毕节 551700)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2013 年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达1.23%,且临床5 年累计复发率>30%[1]。 脑卒中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常见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等,此外,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等也是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因素[2]。偏瘫是脑卒中病发后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肢体功能,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等。因此,积极研究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常规康复训练能给予患者肢体早期康复训练,但临床康复效率较低,患者恢复期较长[3]。电刺激通过低频电流刺激患者肌肉及神经,能促进平滑肌收缩,从而使患者肢体恢复运动功能[4]。 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由多个学科合作进行治疗护理,能为患者院内及院后提供全面、优质、连续的诊疗与护理服务,提升临床护理质量[5]。 本研究以该院2021 年1月—2023 年1 月收治9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象,探讨电刺激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以该院收治的9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脑卒中临床研究规范共识》[6]中脑卒中诊断标准,经颅脑CT 等检查确诊,伴有偏瘫症状;(2)年龄≥45 岁;(3)认知较好,精神意识正常;(4)改良Ashworth(MAS)分级[7]≥1 级;(5)患者知情本研究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既往存在运动功能障碍或伴有其他疾病所致偏瘫肌痉挛;(2)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3)存在先天残疾或合并其他脑部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对照组男27 例,女18 例;年龄49~77 岁,平均年龄(65.61±5.02)岁;左侧偏瘫21 例,右侧偏瘫24 例;脑出血11例,脑梗死34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20 年;年龄46~79 岁,平均年龄(64.93±5.73)岁;左侧偏瘫20 例,右侧偏瘫25 例;脑出血13 例,脑梗死32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 患者住院期间,护士采用一对一方式向患者讲解脑卒中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鼓励患者及家属学习疾病相关知识。 患者卧床期间,护理人员间隔3 h 协助患者翻身1 次,并采用肢体按摩方式加速患者肢体血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协助患者进行床上移动、健侧位翻身等训练,结合患者的情况过渡至坐位行平衡训练,2 次/d,30 min/次。 患者出院当天,由护士叮嘱患者院后加强适当的运动与康复训练,清淡饮食。
观察组患者采用电刺激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 (1)电刺激: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使用电刺激治疗仪 (广州龙之杰科技有限公司, 粤械注准20162090278,型号:LGT-2320D)进行康复训练,对电极片与患者上肢三角肌、上肢腕背伸肌、下肢胫前肌、下肢股四头肌进行充分消毒,并于患者上述位置粘贴电极片,设置频率30~50 Hz,强度选择0~40 mA,脉宽200~300 μs,通断比设置1:3,采用双相脉冲波进行刺激训练, 以患者耐受程度为准调节参数,1 次/d,20 min/次,6 次/周,连续3 个月。 (2)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①成立多学科合作团队,纳入神经内科专科护士5 名,护士长1 名,神经内科医师1 名,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及心理咨询师各1 名,团队内小组会议1 次/周,共同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制定个性化延续性康复训练计划,并落实患者院后随访护理等。 ②患者住院期间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采用思维导图、知识手册及科普视频强化健康知识教育;联系团队营养师给予患者针对性饮食干预,鼓励患者多摄入牛奶、鱼肉等高蛋白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结合患者好转情况制定动态化饮食方案;联系团队心理咨询师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采用暗示性语言鼓励患者,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关心与爱护,组建病友互助小组等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患者出院后基础护理,护理团队采用电话、微信或家访方式随访,心理咨询师及康复医师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患者院后专业化护理指导,如护理人员上传视频至微信群或公众号,采用微信视频方式询问患者康复情况,团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给予患者出院后动态化饮食干预及心理疏导。 出院前1 个月,2 次/周;出院>2 个月,每2 周随访1 次。③患者住院期间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由神经内科医师评估患者病情, 强化医护之间的联系,结合康复医师及内科医师等综合性意见,落实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师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早期康复训练方案,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患侧卧位与健侧卧位交替训练,并给予患者肢体按摩、温水擦拭及被动关节屈曲训练,60 min/次,1 次/d。 后期协助患者进行床上翻身训练,双髋于两侧摆动、半桥训练等,1 次/d,30 min/次。 患者出院后康复训练,出院前1 个月叮嘱患者1 次/周前往医院复查并接受康复训练, 由医师及康复治疗师评估患者出院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制定动态训练方案,由护理人员落实,使用沙袋绑于患者上臂或前胸位置行阻力训练,20 min/次;行重心转移、强化肌力与步行训练,关节活动范围、活动度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30 min/次。 出院2~6 个月,微信视频随访2 次/月, 由康复治疗师及护理人员带领并监督患者行康复训练,30 min/次,并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
两组均干预6 个月。
(1)肢体活动功能: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估患者肢体活动功能,各单项评分0~2 分,其中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总分66 分,下肢功能总分34 分, 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肢体活动能力越好; 采用改良Barthel 评分评估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包括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能力,评分维度10 个维度,满分为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肢体活动能力越高。
(2)患侧下肢表面肌电图:干预前后,患者取仰卧位,使用软垫确保患者膝关节屈曲120°,采用表面肌电分析仪评估两组患者偏瘫侧下肢的H 波最大波幅(Hmax)、M 波最大波幅(Mmax),并计算H 波/M 波最大波幅(H/Mmax)。
(3)希望水平:干预前后,采用Herth 希望水平量表(HHI)评估患者希望水平,HHI 包括对现实与未来积极态度及采取积极行动等维度,12 个条目,1~4 分评分标准,总分12~48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希望水平越高。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以n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FMA、Barthel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MA、Barthe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分]
表1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Barthel干预前干预后images/BZ_66_1067_2269_1105_2306.pngFMA(上肢)干预前干预后images/BZ_66_1670_2277_1709_2313.pngFMA(下肢)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 值P 值44.03±5.32 44.02±4.42 0.246 0.831 86.45±6.56*73.52±5.73*7.056 0.000 23.52±5.62 23.02±5.63 0.376 0.749 58.74±6.01*40.45±5.72*7.619 0.000 13.97±6.03 14.07±5.78 0.334 0.757 30.52±3.03*25.58±3.66*6.391 0.000
干预前,两组Hmax、Mmax、H/Mmax 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 两组Hmax、Mmax、H/Mmax 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表面肌电图比较()
表2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表面肌电图比较()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Hmax干预前干预后images/BZ_66_1087_2996_1126_3033.pngMmax干预前干预后images/BZ_66_1672_2995_1711_3031.pngH/Mmax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 值P 值2.51±0.32 2.54±042 0.146 0.895 1.29±0.06*1.79±0.03*3.931 0.000 1.72±0.02 1.72±0.03 0.011 0.996 1.20±0.04*1.50±0.02*2.619 0.001 1.49±0.03 1.51±0.04 0.134 0.893 1.03±0.03*1.18±0.02*2.243 0.003
干预前,两组HH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HI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希望水平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希望水平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 值P 值20.63±4.32 21.02±4.01 0.469 0.593 41.91±3.51*37.52±3.73*4.034 0.000
偏瘫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下肢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肢体正常功能,易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下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此外,偏瘫进展可对脑干部及基底节等运动神经通路产生损伤,易加重患者病情,不利于患者预后[8]。 强化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是临床脑卒中围术期康复训练中重点关注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FM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max、Mmax、H/Mmax 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刘华等[9]研究结果一致,提示电刺激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改善患者预后。究其原因可能为,低频电刺激通过对神经肌肉产生作用,能恢复肌肉及神经兴奋状态,促进肌肉节律性收缩,缓解机体痉挛的程度,同时能对相应拮抗肌产生刺激作用,促进痉挛肌群恢复平衡状态, 因此改善患者患侧下肢表面肌电图指标[10]。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可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康复训练指导,针对患者不同阶段实施针对性康复训练能进一步促进患者肌肉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患侧肢体功能。 此外,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重视院后长期随访护理,由团队内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及营养师等给予患者院后个性化、 专业化指导,能改善患者院后预后情况,提升整体护理质量[11]。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干预后HHI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电刺激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能提升患者希望水平,这可能与电刺激提升肢体康复训练效率,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强调心理护理干预,能为出院患者提供后续个性化专业康复训练指导等因素有关[12]。强化健康知识教育及心理咨询师针对性干预能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疾病,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确保患者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治疗及护理的希望水平。
综上所述,电刺激联合多学科合作连续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肢体功能及患侧下肢表面肌电指标,提升患者希望水平,综合干预价值高,建议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