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腿凉腿疼要格外重视

2024-01-26 22:01樊炜静柳国斌
家庭医学 2023年23期
关键词:坏疽泡脚脚趾

樊炜静 柳国斌

入冬以后,随着气温的降低,不少人感觉腿凉腿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就算盖上再多的被褥也没办法暖和起来。想出门溜达溜达,腿脚不允许,在家坐着不动也不舒服。为什么我们在冬天更容易出现四肢尤其是腿脚的发凉甚至疼痛呢?我们都知道自然界热胀冷缩的道理,血管也是一样,到了冬天气温下降,血管就会相应地发生弹性收缩,变得更细,通过血管到达四肢末端的血液也相应减少。我们全身的营养和体温都是靠着不断循环流动的血液来维持,四肢末端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和能量,温度自然会下降,出现发凉甚至疼痛的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瘦弱的女性,本身下肢血管就纤细,一旦发生收缩,症状会更加明显。

寻因:下肢缺血导致腿脚凉疼的常见疾病

动脉硬化闭塞症动脉硬化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一旦发生就是全身性改变,因此心脑血管存在问题的老人一般下肢血管都不会很好。虽然下肢动脉硬化没有心脑血管动脉硬化那么危及生命,但是其引起的下肢缺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睡眠,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截肢的发生。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仅有一些下肢发凉、发麻的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到第二期,走一段路患者会觉得腿发沉、小腿肚子胀,休息一会儿就好,这叫间歇性跛行。疾病发展到第三期,患肢冰凉,不走路脚趾也会疼,往往疼得夜间难以人眠。第四期为坏疽期,脚趾发生坏疽或溃疡。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因为高血糖导致周围血管和周围神经发生病变的疾病,其症状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类似。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足患者因为伴发周围神经病变,大都伴有下肢麻木的症状,对外界的伤害感知迟钝,因此要格外重视对下肢尤其是足部的保护。发现足部有破溃应尽快就诊,一旦溃疡加深、不愈合,会增加截肢的风险。

雷诺病好发于冬季,以20~40岁女性多见,手指和脚趾均可发生。典型症状是患者在受到低温或情绪刺激时肢体末端小动脉发生痉挛,导致肢体缺血,表现为手指或脚趾相继出现苍白、发绀、潮红等颜色变化,伴有局部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溃疡或坏疽。

如何自我检查下肢缺血呢?可以让家人帮忙感受一下两只脚尤其是脚趾的温度,如果两只脚温度有明显差别,或将两条腿抬高时,两只脚脚趾末端发白并且在脚放下后长时间不能恢复颜色,就有必要对下肢血管进行检查。

预防:下肢血管的保护尤为重要

注意腿部的保暖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应注意血压、血脂的控制;吸烟者要警惕烟草对血管内皮的损害,尽早戒烟。糖尿病足患者应避免穿着太紧的袜子,最好选用纯棉袜子,并将袜口橡皮筋挑断,避免袜口过紧影响足部血液供应;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足部的温度和湿度,尤其是北方冬季较为干燥,要避免皮肤皲裂诱发溃疡。

运动是最好的锻炼方式适量运动对缺血性疾病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对老年人而言,散步、太极拳、八段锦这一类养生为主的、较为和缓的功法更合适。冬季运动前要做好熱身和拉伸,同时注意安全,避免摔伤。

科学泡脚不少老人习惯睡前泡脚。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如何通过泡脚对下肢血管进行养护呢?首先要注意哪些患者可以泡脚。只有疾病早期,还处于间歇性跛行阶段,未出现静息痛的患者可以泡脚。这一类患者血管有轻度狭窄,但是还未发生闭塞,通过水温和药物的刺激,可以帮助缓解症状,治疗疾病。但是血管已经发生闭塞的静息痛患者,泡脚只会增加足部的耗氧量,加重足部的缺血。泡脚时应控制好水温,以40摄氏度左右为宜,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以内,尤其是糖尿病足患者,要注意避免因对水温感应迟钝而烫伤。也可以适当放置少量中药材.例如桑枝,能够祛风通络、利关节,对下肢发凉疼痛有比较好的治疗作用。

适当药膳也是冬季非常好的补养方式。通过中药和饮食的搭配,温补阳气,疏通经络,能明显改善下肢血管的狭窄状态,减轻腿凉、腿疼的症状。粥和汤对老年人是较为合适的饮食方式。羊肉是冬季温阳补肾的佳品,有很好的补气养血、驱寒、抗疲劳的功效,羊肉粥也是比较经典的药膳(羊肉500克配伍萝卜100克,加少许当归、生姜、陈皮,大火熬制30分钟,加大米100克转小火30分钟即成)。食补也要注意阴阳调和,可以适当加入滋阴的食材,如甘蔗、木耳、无花果等,以防阳气过燥。此外,西兰花含有较多类黄酮,能有效清除血管内的胆固醇;核桃、玉米含有亚油酸等,可以软化血管;西红柿含有较多番茄红素,能抗氧化、恢复血管弹性;紫菜、芦笋等含有较多牛磺酸,能保护血管内皮。这些食材均可用以煲汤。

冬天里,下肢缺血的患者虽然很难熬、很辛苦,但只要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多加注意,悉心呵护四肢血管,最终会迎来一个温暖的春天!

猜你喜欢
坏疽泡脚脚趾
手指和脚趾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夏季别忽视了泡脚
泡脚可以加点药
泡脚驱寒消百病
花椒泡脚好处多
调皮的脚趾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