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朱 荧
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撰史书所用的指向性材料,是后人研究真实历史的有力依据。史料按照来源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指直观从历史中诞生或创造的事物,更具参考价值;后者则指后人结合一手史料创造出的诠释类、解析类内容。通常,在历史领域,二者的界限难以明确区分。但不可置疑的是,史料在历史学科教育中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常见的史料包括书籍、报刊、图片、实物等。在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需慎重。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将史料实证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培养项目之一。课标中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学生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真实性史料,还要教会学生辨析史料真伪的方法,使学生初具史料实证素养,为后续深度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基本依据,分析或引领学生分析史料的可信性,提升史料价值。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时,教学重点围绕“秦国统一中国的意义”以及“秦始皇的功绩”两个维度展开。前者包含秦灭六国的经过以及秦统一中国对后世的影响;后者包含秦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过程、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的意义。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以“培养学生甄别史料真伪能力”为目标,找到真假史料如下所示:
1.《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初并天下,令丞相……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2.出土于晚清时期的文物“商鞅方升”“秦权”的三维立体图片。
3.《大秦直道》《秦始皇》等历史纪实类影视作品剧照与片段。
教师请学生尝试自主甄别上述史料的真伪。学生小组查阅教材内容,将史料中的细节与教材中的结论进行对比。经慎重探究,确定1、2为真实史料,3不属于史料范畴,缺乏真实性。学生小组的结论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进一步为学生普及史料的甄别依据及判断方式。教材内容为甄别史料提供了参考依据,在教材内容与细化教学作用下,学生能初步探明史料真伪,提升史料教学的有效性。
培养学生积极价值取向和个性品质是初中历史教育的德育目标之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立德树人是我国全学科的根本任务,是优先于所有教育的首要目标。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需注意将学生身心健康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尽量选择积极向上的史料内容,以引导学生正向思维。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史料中的励志人物传记,以榜样力量激励学生奋进;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中国历史长河中独具特色的史料,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等等。
以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教学为例。本课教学重点为: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隋唐时期与各国友好往来的文化交流情况,结合史实分析隋唐时期外交频繁的原因,以及这种友好文化交流对后世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在本课教学中,教师以培养学生积极个性品质为目标,为学生提供的史料如下:
1.《日本书纪》: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2.《鉴真东渡日本》:唐高僧鉴真,本姓淳于……翌年于奈良东建戒台,授戒法。
3.唐代招提寺图片。
上述史料着意展现出中日历史上文化交流的融洽场面。学生能借助中日现存的文字史料窥见隋唐时期鉴真东渡、各国在我国文化交流的繁荣场面,从中体会到“文化无国界”“交流有利于共同发展”等共和理念。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呈现史料时,教师需注意体现史料的真实性、趣味性、积极性和多样性。同时,教师还需注意史料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契合度,结合史料设计与之关联性强的教学活动,以此提升史料的教育价值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质史料的渗透能启迪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使学生能自主查阅、甄别、引用史料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正确的自主学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