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是第1 个被发现和分离出来用于医疗的抗凝药物,是目前仍在临床使用的最古老的药物之一,于1937 年首次用于人体。随后,在1954 年华法林开始用于某些患者的抗凝治疗。到20世纪70 年代后期至80 年代初期,低分子肝素出现,开辟了抗凝治疗的新途径。1990 年,静脉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开始应用于临床。2001 年,首个选择性Xa 因子间接抑制剂黄达肝葵钠上市,它的发现提示Xa 因子是抗凝治疗的良好靶点。自2004 年以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艾多沙班陆续上市。
从整体发展历程上看,抗凝药物的发展是一个从间接抑制作用到直接抑制作用;从多靶点到单靶点,从非口服到口服的优化历程。寻找更加安全、有效和方便使用的抗凝药物,是抗凝药物发展的主线。
肝素类药物分为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化学合成肝素。作用机制:①肝素是通过与抗凝血酶结合而间接发挥作用,并不是直接与凝血因子结合。②肝素与抗凝血酶结合后,抗凝血酶构象发生改变,精氨酸活性部位暴露出来,与含有丝氨酸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Ⅻ)结合,使这些凝血因子失活。③肝素可以使抗凝血酶的抗凝活性增强1000~4000 倍。④肝素分子具有较强的负电荷,可以被带有强正电荷的鱼精蛋白中和,使其迅速失效。因此,临床常使用鱼精蛋白来逆转肝素的抗凝作用。
出血是所有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比如牙龈出血、结膜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因此,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要密切观察,如果出现严重的出血,需要及时就诊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