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语文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有效策略

2024-01-24 16:11刘耀贤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阅读策略语文阅读

刘耀贤

摘  要:语文教学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文本为载体的阅读教学,其目的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然而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显然不足,还需要课外阅读作为补充。农村学校学生阅读量小,教师欠缺指导学生阅读的能力。文章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指导策略,即从阅读教学辐射到课外阅读,利用课外阅读回归到课堂教学,从而实现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

关键词:语文阅读;农村中小学;阅读策略

语文教学中识字是基础,阅读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学生口语交际、写作能力、语文实践、文学欣赏等语文素养,都是在阅读中培养和提升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诗文8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2-3部名著,建构整本书阅读经验;每年写作不少于14次,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寫作等。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写作必须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之上。阅读是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和心灵碰撞的过程。只有学生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自己思想和见解,从而形成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表达。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学生语文阅读面窄,阅读书目过少,缺乏阅读环境,教师为了提高成绩单纯增加背诵内容,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兴趣。且家长不支持孩子阅读,学生玩手机、打游戏浪费了过多课余时间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和阅读素养提高。基于此现状,本研究总结了以下课内课外阅读策略。

一、以单篇阅读为中心,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单篇阅读是指除课本篇目之外的单个文本素材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进行单篇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文本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单篇阅读技巧。刚开始阅读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单篇阅读,包括如何做阅读笔记,如何理解文本内容,如何掌握作者表达的观点和情感,如何布局等,逐渐在阅读中让学生增强成就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在阅读中尝试写作。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两大抓手,也是当下语文考试重点,内容多、分值大,而且试卷中出现的阅读篇目很少是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教会学生基本阅读方法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师要指导学生学的方法,让他们在教学中学会自己阅读,之后运用这些方法再进行课外阅读。首先,教师要学会示范,以教材文本为范例,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素材的结构段落、思想、用词、准确的理解和表达等;其次,在完成教材篇目教学的同时,可以推荐相关素材进行阅读训练,鼓励学生尝试用教师示范过的方法进行解读,提升学生文本分析能力;最后,从考试角度分析如何快速捕捉信息,提炼中心,把握主旨,达到高效、准确解题的目的。

二、以群文阅读为基础,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阅读是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核心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基础。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阅读分为三个层次: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表达。基于此,语文教学中提倡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一种新的语文阅读方式,指多篇或者同结构、同主题内涵的文章组合在一起,让学生阅读多篇类似文章,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表达方式、主要内容和思想,达到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语文学习本身就是点滴积累的过程,语文教师切不可照本宣科、拘泥于课本素材,一定要让学生欣赏课外的浩瀚书海。不仅如此,还要指导学生群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分析比较、总结归纳、快速阅读、化繁为简的基本能力。

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三单元为例,《次北固山下》《观沧海》《春》这几篇诗歌和文章都描写的自然美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写春、夏、秋、冬季节的文章进行整合对比,加深学生对描写四季不同写法的理解,从而领略不同文章的美妙。如《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自然理趣;《观沧海》以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的景象;《春》一文中表现出了春雨的细密、绵长。教师还可以拓展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这篇散文,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群文阅读指导,比如“从哪些方向对文本进行比较?文本都是写季节的,写法上有什么异同、侧重点是什么?”只有学生得到阅读的清晰指令后,才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达到预期目的。

群文阅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对比学习,学的过程就是思维发散提升的过程。学习方法是快速浏览文本、迅速找到文章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理解之后再进行比较分析,这是一个脑力活动的过程,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比较至关重要。教师将群文阅读方法运用到阅读教学中,结合课内、课外阅读,便能达到快速提高学生阅读量,促进其发散思维,提升阅读能力的效果。

三、以整本阅读为突破,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试问,养成读书的习惯,不教他们读整本的书,那习惯怎么养得成?”从这句话语里,可以明显感知到叶圣陶先生对整本阅读的重视和对现状的担忧。现实中很多教师将完整的素材肢解得七零八碎,将语文教学停留在字词、划分结构、总结思想、积累好词好句的低层次上。这些内容不是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整本文本,具体要用哪些阅读方法,以便学生快速、准确了解整本素材的大致意义。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二单元为例,该单元主要以传记和回忆性散文为主,单元目标是了解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的特点,从中学习人物描写手法,提高文学艺术鉴赏能力。教师除了推荐学生阅读《居里夫人传》之外,还可以推荐《爱因斯坦传记》让学生进行整本阅读。《爱因斯坦传记》向读者披露了爱因斯坦令人惊异的个性、不为人知的细节和成功历程中的挫折,展示了这位伟大科学家不屈服、叛逆的天性以及好奇心、激情和超然于世的生活态度。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可以了解爱因斯坦成长、成功的经历,还可以感受“上帝关上一扇门,一定打开另一扇窗”的道理,相信只要不放弃、不断坚持,总会“天生我材必有用”。

整本阅读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如在阅读过程中如何使用批注、如何实现精读和略读、如何有效整理分析、如何概括归纳等。让学生在整本阅读中填补知识空白,扩展视野,激发阅读兴趣,感悟文字的精美,从而陶冶情操、提升修养。

四、以教材文本为依托,推荐课外相关素材

语文知识相对比较零散,学习主要靠日积月累,单靠教材文本显然不够。以教材文本为中心,辐射课外素材必不可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素材,实施拓展阅读对语文学习非常重要。课外阅读内容和课堂教学密切相关,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掌握,还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以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以一个孩子和亲人的视角,回忆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了魯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由于鲁迅先生距离现实生活比较远,学生接触鲁迅先生的作品也比较少,所以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着力打开学生的视野,推荐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呐喊〉自序》片段。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先生为什么会选择弃医从文,选择通过文字讨伐当时一些人麻木、冷酷、愚蒙的现状,从而了解和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思想,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再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六单元《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太阳吟》《死水》《静夜》,让学生感受作者伟大的精神追求,触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借助名著导读模块,精选课外名著阅读

名著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时间筛选的典范之作,往往具有深刻的思想和巨大的艺术魅力。如果青少年时期接受过名著的熏陶,就可以有效培养阅读兴趣、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提升人文修养。纵观人教版和部编版的名著推荐书目,可以发现教材推荐书目基本上基于本册课文篇目,教材范文是经过专家学者仔细推敲、适合此年龄阶段学生阅读、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但是仅靠这些名著阅读,显然达不到拓宽学生视野、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编者的意图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借助名著导读模块,适当为学生再精选、推荐一些名著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参考阅读。

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阅读课标必读名著之外,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还可以选择推荐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名著阅读书目。如七年级推荐:《毛泽东传》《林肯传》《草房子》《红与黑》《莫泊桑短篇小说选》《射雕英雄传》《堂吉诃德》《文化苦旅》《中外巨人传——司马迁》《巴黎圣母院》《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共11册;八年级推荐:《拿破仑传》《菜根谭》《居里夫人传》《狼图腾》《麦田里的守望者》《史铁生自选集》《围城》《周国平散文集》《梵高传》《人生》《毕淑敏散文精选》共11册;九年级推荐:《老人与海》《蒙田随笔全集》《明朝那些事儿》《莫言作品精选》共4册。当然这些名著只是为学生推荐阅读,并不是要求所有学生必读。在实际中,教师可以利用午读和阅读课组织学生一起阅读,让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目和精彩的片段,也可以通过读书会、竞赛等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六、开展练笔,实现以读促写

初中语文教材涉及的文体大致有散文、记叙文、诗歌、文言文、议论文、说明文这六种。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不同文体进行阅读,同时开展写作训练。教材选取的各类文本素材,不仅语言优美,情感表达和写作上都可以称作佳作和经典,若教师运用好这些范文,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如果再进行写作训练,便会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在义务教育阶段文本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记叙文阅读和写作接触比较多,但是对说明文、议论文、诗歌的练习较少,这部分需要进行强化阅读和写作训练。

例如,《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类说明文,作者采用分类说明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按逻辑顺序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在结构上,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关系,体现了科普类文章准确性的内容及形象生动的描绘特点,同时展现了作者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写作风格。学习课文后,教师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关于天气的谚语,同时选择其中一个进行简单练笔。例如“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让学生借助网络查阅资料进行写作。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单凭教材文本学习,若不能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就需要再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如果在阅读过程中能适时增加写作的训练,就会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目的。当然,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学生有兴趣、不过分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让阅读和写作“比翼双飞”,真正起到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作用。

七、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考试方式的不断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阅读教学只有将课内、课外相结合,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有效的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开展必要的写作,让读写相得益彰,才能让农村学生在课内有所得,在课外有所获,真正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朱蓉. 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D]. 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22.

[3]高淑敏.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生课外阅读策略研究[D]. 延安:延安大学,2019.

(责任编辑:淳  洁)

* 本文系2022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五项管理背景下农村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研究”(课题编号:GS[2022]GHBZ1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阅读策略语文阅读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