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桂芳,王素云,蒋 岩,蔡甜甜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山东青岛 266035)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护理队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提升,也对护士培训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入职护士培训作为全国卫生技术人员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事业长足发展的保障[1]。为推进我国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2016年发布的《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2]对新入职护士培训内容、方法、考核等作出了规定。在国家各级文件的指导下,我国三级综合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覆盖率达到91.6%,但培训现状与大纲要求仍有差距,新入职护士培训期间存在身心疲惫、归属感缺失、职业自信心不足、带教需求未满足等情况[3],需要科室管理者、带教老师提供更多支持[4]。多家医院对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培训方法、考核方式进行了探索,但缺少对培训全过程推进的探究[5]。本研究以岗位胜任力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通过三级管理推动培训内容系统化和形式多元化,护士长、带教老师及新入职护士三级联动进行双向评价、积分制奖励和面谈机制,在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同时重视磁性支持和正性反馈,提升新入职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利用整群抽样法,选择本院2019年新入职护士68名为对照组,2020年新入职护士66名为干预组。纳入标准:①取得护士资格证;②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研究期间内辞职者;②临床护理工作年限≥2年者。干预组男5名、女61名,年龄21~27(23.39±1.82)岁;受教育程度:大专6名,本科56名,硕士研究生4名;入职时理论考核成绩(66.56±13.52)分,操作考核成绩(69.98±10.43)分。对照组男7名、女61名,年龄21~28(23.26±1.76)岁;受教育程度:大专6名,本科59名,研究生3名;入职时理论考核成绩(66.92±13.90)分,操作考核成绩(70.19±10.33)分。两组护士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资料以及培训前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后对照研究,干预组采用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开展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要求,所有纳入人员均已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1.3 教学实施 新入职护士由护理部依据《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5]制订培训方案,开展为期2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分配至各专科由带教老师进行专业理论和实践“一对一”带教,培训时间为24个月。
1.3.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培训方式。轮转期间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临床学习与实践,定期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培训,每个月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每个科室轮转结束时,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考核内容由科室拟定。护理部定期组织护理通识知识讲座以及常见操作的演示,理论知识随堂考核,操作技能于培训后1周集中考核。完成2年培训后,由护理部组织结业理论、操作和床旁综合能力考核。
1.3.2 干预组 在传统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应用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开展培训。三级是指在整体培训中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联动,在轮转培训时落实护士长-带教老师-新入职规培护士三级管理;双向是指在培训过程中强调信息双向传递,一方面传承了既往培训模式中培训内容的系统性,另一方面通过关注培训过程中新入职护士、带教老师和护士长的信息反馈,及时发现培训中的问题并进行持续改进。成立研究小组:由护理部组织成立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研究小组,小组成员共12名,其中护理部培训组成员4名(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教学护士长及干事各1名)、护士长6名、护理带教老师2名。主要负责确立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的实施方案,明确该模式中各成员的职责,制订培训计划,由培训干事利用甘特图推动该模式的实施。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的实施:①制订系统化培训内容:研究小组按照大纲要求,确立培训目标,共同拟订各级培训内容。轮转期间由护理部开展护理学通识(人际沟通、患者安全管理、护理质量管理等)和常见操作的培训,各科开展专科知识和技能培训,病区则重在专科知识和技能的临床应用以及床旁综合能力的提升,护理部、大科和病区共同制定个性化、专业化的培训方案并逐级落实。②利用多元化培训方式:采用护理部、大科、病区三级管理模式,线下课堂、雨课堂和护理部网络培训平台相结合,综合使用翻转课堂、情景模拟、床旁综合能力培训等方法,全面提升新入职护士的评判性思维和核心能力。③实施因地制宜考核:各级按照培训内容制订考核方案,护理学通识由护理部利用问卷星考核或雨课堂随讲随考;操作培训项目为各科室上报的专科操作技术,采用现场演示或视频的方式培训,由带教老师追踪新入职护士的实践情况,并由科室总带教老师考核。轮转结束前进行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将新入职护士置于临床真实情境中,对其信息收集、专科知识、沟通能力等进行考核。④实施护士长、带教老师及新入职护士三方双向评价:每个科室轮转结束时,护士长、带教老师及新入职护士三方扫描护理部提供的问卷星问卷互评,分别评价三方的科室管理能力、临床带教能力、护理服务能力。⑤考评结果:由科室和新入职护士双向分析,护士长提交科室考评情况分析报告,新入职护士提交成绩反思日志,双方以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培训干事收集并反馈意见。护理部和科室每半年进行专项查检,运用PDCA循环进行提升培训质量。⑥开展新入职护士、带教老师、护士长三级联动积分制奖励机制:该机制将护士长、带教老师、新入职护士三方的奖励绑定,以新入职护士各项考核成绩为奖励依据,考核成绩80~89分各奖励1分、90~95分各奖励2分、>95分各奖励3分,每年评选优秀护士长、优秀带教老师和优秀新入职护士,充分调动三方的主动性。⑦建立护士长-带教老师-新入职护士深度访谈机制: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分别于入科前期、入科中期及出科前进行面对面访谈,以此考量该护士的学习能力、辩证思维及心理状态,现场记录并于结束后汇总分析,动态了解新入职护士专业知识技能、培训需求及身心健康状况。
1.4 评价指标
1.4.1 理论、操作和床旁综合能力考核成绩 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轮转科室的考核,包括专科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床旁综合能力评价,理论考核由科室根据培训内容设计,共50道题,通识题目和专科题目分别占30%和70%,满分100分;操作考核分为常见操作考核和专科操作考核,常见操作考核成绩即护理部操作培训后的考核成绩,专科操作考核由科室根据专科特点设定,满分均为100分,操作考核成绩取二者的平均值;床旁综合能力考核由新入职护士自主选定专科性强、症状典型的病例作为考核对象,进行护理评估、病史汇报及现场提问的解答,各病区护士长和带教老师依据护理部统一下发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二是护理部组织的结业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共设置题目100道,满分100分;操作考核由2项必考操作(心肺复苏和静脉输液)和1项选考操作(各专科常见操作随机抽取)组成,成绩取3项平均分。新入职护士理论和操作最终成绩为轮转科室和护理部考核两部分成绩的平均值,床旁综合能力考核成绩为各次考核平均值。
1.4.2 护士岗位胜任力 采用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可作自评或他评,由胡波等[6]研制,包括良好的个人特质、临床护理能力、支持和人际沟通能力、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专业建设与发展能力5个维度,共42个条目。由评价者通过观察和感受判断被评价者对该项目的认可程度,采用Likert Scales形式,从“不具备”到“完全具备”分别赋值1~5分。量表总分210分,得分越高表明新入职护士的岗位胜任力越好。本研究中,对30名新入职护士预实验测得量表Cronbach′s α为0.87。
1.4.3 新入职护士培训满意度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测量,问卷包含培训资源配置、培训师资、培训内容与形式、组织培训与管理、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护理职业发展规划6个维度,共15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分别赋1~5分,总分15~75分,得分越高则满意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 α为0.81。
2.1 培训前后两组新入职护士理论、操作及床旁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两组新入职护士理论、操作及床旁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比较(分,
2.2 培训前后两组新入职护士核心胜任力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两组新入职护士核心胜任力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新入职护士培训满意度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新入职护士培训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1 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 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应用于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新入职护士培训效果。培训后,两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均提升(P<0.05),且干预组在理论水平、床旁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可以提升新入职护士培训效果。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传统培训方法存在培训内容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培训过程监管不力、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利用护理管理体系和轮转科室培训管理链推进培训进程并实施过程监管,重视新入职护士、带教老师和护士长的培训反馈,考核成绩由科室和新入职护士以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形成规范化培训闭环管理,持续改进培训质量[7]。该模式下,护理部、科室和病区的培训内容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培训内容均可在临床学以致用,操作培训完成后由科室完成追踪考核,强化了培训效果[8];培训模式灵活多样,现场教学和网络培训平台相结合,情景模拟、病例讨论等多元化方式提升了培训质量[9];考核方式因地制宜,在科室考核中增设综合能力考核,强化了专科知识的直观应用,提升了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也增强了其工作自信[10]。此外,该培训模式通过新入职护士、带教老师、护士长三级联动积分制奖励机制将三者的评价与奖励绑定,通过团队激励调动三方的积极性,对培训质量提升大有裨益。
3.2 将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应用于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胜任力 随着护理范畴的深入拓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其胜任力与核心能力,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也需注重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核心胜任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可提升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胜任力。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病例式教学培训等多元化培训方式,强化各专科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临床情境中不断巩固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强化了新入职护士的评判性临床思维和临床护理能力。此外,本研究建立了护士长-带教老师-新入职护士面谈加深度访谈机制,不仅能全面了解新入职护士的培训需求、知识掌握程度及心理动态,还可深入探讨专业建设与发展议题,拓展其专业认知维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
3.3 将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应用于规范化培训可提升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满意度 本研究中,干预组培训满意度问卷总分及除培训资源配置外的各条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新入职护士对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较高。该模式中,培训的组织管理架构明确,培训过程有序推进,培训及考核方式清晰,可较好地指引新入职护士培训,得到较高评价。培训师资经过层层筛选,纳入了历年优秀护理带教老师作为骨干师资,且每季度开展护士长、带教老师及新入职护士相互评价,严格把控带教质量;此外,推行的三级联动积分制奖励机制和深度访谈机制,增加了护士长、带教老师对新入职护士的关注度和三者的联结,帮助其明确培训目标和职业发展思路,增加新入职护士的归属感,增强了新入职护士培训满意度。
综上所述,双向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可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核心胜任力,改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满意度,并能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临床借鉴意义。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研究对象来源于同一家三级医院,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可开展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验证该模式的应用效果,同时建议将各医院探索出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进行整合后推广应用,为我国护士事业的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