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个性化营养干预在近端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2024-01-23 01:50李佩佩左丹丹骆赟飞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2期
关键词:医护胃肠功能胃癌

李佩佩,左丹丹,骆赟飞

(上海市东方医院 上海市 200120)

胃癌是消化科较为常见且多发的恶性肿瘤,目前在我国发病率位居前列[1]。该病多发于胃黏膜上皮细胞,且具有较高病死率,可导致患者出现腹痛、饱胀不适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消瘦、厌食、贫血等,同时伴有吞咽困难,不利于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因此需及时就医,采取相关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临床对胃癌患者多采取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其可保留部分胃结构及功能,并能切除肿瘤,清扫淋巴结更彻底[2-3]。但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易改变胃部解剖结构,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相关并发症,因此需加强患者术后营养干预,提高其机体抵抗力和耐受力,促进术后康复[4]。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医护管理模式,通过医护协同合作,为患者制订个性化服务,提高患者配合度,促进术后肠胃功能恢复,避免胃乏力等并发症[5]。本研究对近端胃癌手术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个性化营养干预,探讨其对胃癌患者术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70例近端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预计生存期>3个月;②符合胃癌诊断标准[6];③签署知情同意书;④知情同意相关护理干预。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语言障碍,无法配合治疗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③依从性差及失访者;④严重代谢性疾病者;⑤合并肝、肾等器质病变者;⑥不能完整跟踪治疗过程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48~76(52.47±8.43)岁;临床分期:Ⅰ期6例(14.14%),Ⅱ期17例(48.57%),Ⅲ期12例(34.29%);肿瘤大小:<3 cm 8例(22.86%),≥3 cm 27例(77.14%)。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7~78(52.85±8.63)岁;临床分期:Ⅰ期8例(22.86%),Ⅱ期16例(45.71%),Ⅲ期11例(31.43%);肿瘤大小:<3 cm 10例(28.56%),≥3 cm 25例(71.44%)。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开展。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个性化营养干预。①建立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组员包括护士长1名、主治医师1名、营养师1名、护士5名,协同配合、相互学习,开展胃癌患者围术期治疗护理工作,对其进行统一培训并建立相关的奖励制度。②个性化营养干预:通过收集患者的饮食习惯、爱好等,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医生和护理人员讨论并制订个性化营养干预方案,编制合理饮食指导手册,内容包括每日主食、油、盐的摄入量,适当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合理选择蛋、奶及肉。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对自身的饮食情况及症状进行详细记录,如进食时间、量、食物种类、加餐情况。向患者说明预后与机体营养状况的关系,使患者重视并遵从营养方案,多与患者沟通,取得其信任和配合,缓解负性情绪,避免出现消极治疗的情况。患者出院前,嘱其严格依据饮食指导手册进行自主管理,告知患者饮食计划对康复的益处,使其遵守饮食计划,加快术后恢复。③疼痛护理:根据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自身耐受程度,对患者进行安抚及按摩,减轻患者疼痛感,如患者出现不能忍受的剧烈的疼痛,必要时需遵医嘱按时、按需、按阶梯进行镇痛药物治疗,并给予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程度。④延续性护理:采用微信、电话及一对一随访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恢复情况及出院后所遇到的问题,并给予解答;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服药情况及饮食计划实施情况,并提出建议,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给予情感及技术支持,指导家属家庭支持,积极调动家属主观能动性,鼓励患者行康复饮食及运动锻炼。

1.3 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术后胃乏力发生率:胃乏力判断标准[7]为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胃引流量≥800 ml/d,持续时间>10 d,且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证据;无其他药物或原因引起胃乏力;近期未服用胃肠动力类药物。②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指标:记录患者首次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③比较两组营养状况:采集患者静脉血(晨起未进食)3 ml,离心10 min(3000 r/min),取上清,采用罗氏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患者血清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进行测定。④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禁食8 h)静脉血5 ml,离心机离心(3000 r/min)10 min,取上清,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情况。⑤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O-C30)对两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评价[8],包括躯体、角色、认知及社会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⑥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满意度进行评价,得分≥9分为非常满意,7分≤得分<9分为一般满意,得分<7分为不满意。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胃乏力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术后胃乏力7例(20.00%),对照组发生术后胃乏力18例(51.43%),观察组术后胃乏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营养状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营养状况比较

2.4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2.5 两组QLO-C30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QLO-C30评分比较(分,

2.6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因素包括饮食与环境因素、宿主因素、感染因素等。多数胃癌患者确诊时处于进展期,临床常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其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后癌细胞易出现转移、侵袭,危及生命。因此,灭杀癌细胞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关键,术后化疗辅助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可增强灭杀癌细胞,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在胃癌术后化疗中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个性化营养干预,可改善患者营养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手术会破坏胃和食管完整性,导致患者内脏神经受损,残胃蠕动能力变弱,手术过程中牵拉胃壁,会导致毛细血管受损,胃血供应减少,易形成血栓,使胃张力暂时性减低,此时胃酸分泌减少,胃泌素的负反馈抑制作用变弱,胃泌素水平升高,胃肠功能受损,胃乏力发生率增高[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胃乏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是因为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个性化营养干预可提前对患者术后恢复状态进行预判,制订个性化干预方案,使患者的护理配合意愿提高,根据患者病情实施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加速其肠道功能恢复,降低胃乏力发生率。

胃癌会导致患者胃肠道功能降低,加上手术治疗会影响患者消化系统、化疗增加机体消耗,如不及时给予有效营养干预,将加重患者营养不良程度[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P<0.01),是因为个性化营养干预可制订针对性饮食计划,并通过护理人员的指导和督促,加强饮食管理,提升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满足患者术后营养需求,并逐渐修复肠胃组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手术治疗会对胃癌患者造成不同程度免疫功能破坏,加上术后化疗会损伤患者肠黏膜,机体出现轻度感染,导致免疫能力下降[12]。CD3+代表成熟T细胞表面抗原表达,CD4+可协助免疫性T细胞调节,CD8+T是毒性T细胞,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免疫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是因为医护一体化护理可对患者术后状况进行更安全、专业的评估,并制订个性化饮食干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确保饮食干预方案顺利执行,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加快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病痛及经济负担,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个性化营养干预可促进近端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胃乏力发生率,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医护胃肠功能胃癌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