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期制在普通高等学校的实施问题与优化路径

2024-01-22 13:30田长明
河南教育·高教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田长明

摘要:实施小学期制是高校适应学科融合发展趋势与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改革探索,小学期制的实行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需要,并有助于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办学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教学方式传统以及质量标准缺失等问题。对此,高校应在实施小学期制教学改革之前明确办学目标及实现路径,并结合自身特色创新小学期的课程体系、授课方式等,充分利用跨校、跨行业的优质教学资源,设计学校、教师与学生三方评教的评价体系与合理的教学质量标准。

关键词:高等学校;小学期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小学期制起源于美国高校,1736年威廉·玛丽学院为了适应工业革命背景下工人对新技能培训的需求,首次实行暑期小学期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康奈尔大学的带领下,美国高校普遍开始实施小学期制度。美国高校的暑期小学期根据时间安排与面向生源,可以划分为不同实施类型。在中国,小学期制是部分高校推行的一项高等教育学期制度改革试验,高校实行小学期教学实践活动,是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因为小学期的实施是对传统教学安排的突破,依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探索、改革和创新。

一、高校实行小学期制的意义

小学期制是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高校创新教学执行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探索。在学科融合背景下,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适应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实施,学科发展呈现出综合化、交叉融合的趋势,经济与技术发展对高等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新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之后,能有机会、有时间进行跨专业、跨院校甚至跨国的学习,小学期制的设置为满足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提供了可能。

(二)解决传统两学期制下难以实现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问题。小学期制的实施,方便国内一些大学邀请外地甚至外国的知名学者来校任课、交流,实现跨地域、跨校际、跨国际优质师资资源共享。对于一些实践平台建设滞后的地方院校,也可以在小学期实现学生的跨校流动,去相邻的或有合作关系的异地高校,利用其优质的实验教学资源,完成高质量的实践教学,缓解了部分高校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三)小学期的实践项目满足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的需要。傳统的高校教学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机会将其应用于实践,导致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不仅实践能力得不到拓展,求知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如果学校实行小学期制,在暑期集中开展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竞赛、科研项目、社会实习等活动,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一方面深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参与社会活动所需要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有助于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不利于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提升,导致学生求知意识、批判精神与创新思维不强,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这要求课程教学要采取多样化手段,比如小组讨论、模拟演示、场景教学、现场实习等形式。小学期制给跨国、跨校的优质师资交流提供机会,学校可以通过直接引入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名师授课提高课程质量,也可以通过开展名师交流、学习研讨等活动提高本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这都有利于打破本校的教学改革瓶颈,加快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二、小学期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高校实施小学期制,并在实施过程中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办学特色与优势资源,设计出小学期教学不同的运行模式。小学期制的实践探索,无论对于教学管理部门与师生,还是对于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一次观念上的冲击与变革。由于小学期制仍处于探索阶段,难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模糊与实践中的困惑。

(一)高校对小学期教学认识不到位。一些高校实施小学期制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并没有认真思考小学期的内涵、模式和发展建设思路,只是把实行小学期制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对于小学期教学的内容、特色、形式缺少顶层设计,对教学工作缺少全面的统筹,教学思路不清晰,导致教学安排缺乏设计,大量课程由辅修课、公选课构成,仍然是以单一理论授课为主、形式单一。不少学生把小学期变成集中凑学分的渠道,对小学期里的学习态度就是“随便选选课,不期待有什么收获,学分挣到了就行”,也有一些高校的学生表示在小学期里的收获其实“挺水的”。

(二)小学期办学特色不突出。目前一些高校小学期办学仍存在目标定位不明晰、办学模式趋同、缺乏特色等问题。小学期教学作为一项教育实践,应密切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与特色。长学期学时的压缩,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的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课时压缩基础上才实现的,这些都为小学期的课时增加、特色课程的增设提供可能。如果在小学期内以安排辅修课、公选课以及部分实践课为主,而不增设一些特色课程,不仅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也达不到小学期的办学初衷。因此高校应尽量选择能体现与增强特色优势的课程,不应将小学期办成其他学期的延续。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2012年开始开设“国际小学期”,从原来的二学期制变化为三学期制,结合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增设4周暑期国际教学,通过开设国际化课程、学术讲座、论坛研讨、教师培训、学生海内外交流等国际化活动,强化了其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色。

(三)小学期授课没有突破传统方式。小学期制的实施对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素质和教学设计有较高的要求。然而,有些高校的小学期教学和传统“大学期”的差别只在于时间上的缩减,课程仍然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或者直接把一些课时较少、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安排在小学期,这使学生对小学期的课程不够重视,预期的获得感并不强烈。学生选课也就比较随意,以此获得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由于小学期的教学缺乏系统组织与精心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呈现简单化、形式化和随意化倾向。一部分小学期活动甚至得不到教师的具体指导,由学生分散、自主完成,导致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

(四)小学期教学没有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一些高校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共享意识,导致小学期教学的师资、实践平台、科研项目等资源有限,小学期教学实践活动内容受限。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一些高校的跨地域与跨国际的资源并不充足,不太容易建立共享与交流机制;另一方面同地域的高校在发展中又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费时费力重复建设,拥有优质资源采用保护策略,不愿意提供给其他高校共享,校际缺乏合作与共享;同时,校企、校校之间的合作牵涉到利益分配、权责划分等问题,如果没有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以及合理配套机制的构建,小学期的教学效果很难实现。

(五)质量标准缺失。教学效果需要一定的考核要求与质量标准的实施来保证,有些高校的教学实施过程过于随意,其原因在于小学期内的教学质量标准不明确、评价体系不完善、考核结果未受到重视。小学期教学实施方式与教学内容存在多样性,但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大多受制于僵化的传统制度,难以做到因人制宜、因事制宜。比如对于校际交流师资的理论教学,考核方式不能等同于本校教师,考核结果的应用持续性与质量提升效果也必然不理想;而对于应用实践性教学,有些学校也制定了相应考核指标,但这些考核侧重于归档材料的规范性,对于教学实施过程缺乏质量控制手段。

三、小学期制有效实施的建议与对策

(一)明确小学期制教育改革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目前小学期教学作为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指引下的一种教学改革方向,在国内一些高校的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高校盲目模仿就可以复制成功。高校应对小学期教学开展充分的调研,结合自身办学目标与特色,明确小学期教学拟达到的教学目标,是着重于体现国际化还是行业性,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还是实践应用拓展。高校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并结合办学目标设计具体落实路径,包括师资保障、课程设置、时间规划、教材选用、配套设施、后勤保障等各方面,这不仅需要各教学单位的分管领导与一线教师的参与和重视,更需要校级层面的协调与引导,因此对于小学期制的有效实施,高校必须事先做好从目标到路径的整体设计,并明确具体事项负责人的职责权利。

(二)结合自身特色创新小学期教学设计。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经过多年的积淀,具备特定的内涵与实现形式,具体体现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环节,既有一些经验值得推广,又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革与突破,小学期教学的整体设计应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不能一味模仿其他高校的做法。这要求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深入了解本校的发展状况,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和优势,发展优势、补足短板,把小学期制真正办成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教学改革举措。

(三)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小学期课程的教学方式与课程安排应考虑课程的多样性来进行分类设计,密切结合不同教学目标与课程授课对象的特定需求。针对课程类别来说,科研创新类、辅修补修类、实践拓展类、知识拓宽类等各类课程应采取不同授课方式。比如科研创新类课程可以采用课题组活动、前沿专题讲座、学术交流会议等形式展开;辅修补修类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拓展类以分散实习、职业技能大赛、产学研交流等形式展开;知识拓宽类的课程可以通过向跨专业学生开设优质通识课、专业选修课等形式开展。针对授课对象来说,本校学生、留学生、访问学者、在职学生对于小学期课程具有不同的要求,在课程时间、课程内容与考核方式等方面要合理安排,考虑每一类人群的需求。

(四)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小学期制教学的初衷之一就是加强高校之间的教学研合作与交流,促进校企之间的交流,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知识结构更为合理、社会适应性和社会竞争力更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为此,高校要利用小学期的集中交流期内共享办学平台,充分挖掘与利用其他高校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一是高校之间可建立共享联盟,构筑基础设施共享机制,在暑期可向联盟成员的学生开放图书馆、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等公共设施。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后进学校的资源短板,另一方面又可以充分利用优势学校的优质资源,降低双方的办学成本。二是建立师资共享机制。聆听名师教诲是每个大学生心中所愿,知名教授、名师大家的影响力更不应受校园围墙的限制。这些名师在完成本校教学任务之余,在小学期内向更多地区、高校的学生授课,是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明智之举。三是开放区域优质精品课程,建立跨校区的科研教研团队,共建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加强校际教学经验交流,既能满足其他院校大学生选课需要,又利于推广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五)合理设计暑期小学期的教学评价体系。设计合理的课程考核与教学评价机制,是促进小学期教学的保障机制,更是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提升的保障。首先,从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方面,应尽量结合课程类别特征创新测试方式,制定多样化成绩评定与考核办法,并解决好课程互认和学分转化问题,以促进跨校际、跨专业的选课积极性。在实践中应严格执行课程测试与成绩评定办法,避免“放水”倾向。其次,从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学校应从教学督导、同行互评与学生评教等多个角度对课程开展评价。完善教师激励机制,避免评价与考核流于形式,评价结果用于教师业绩考核、开课资格评定等方面。对于大学生喜爱的优秀课程和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应大力推广,而对于一些评教结果较差的课程应该淘汰,以此督促小学期的任课教师的工作投入主动性与教学积极性。

总的来说,开展小学期教学是高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又邁出了新的一步,必须认识到这是一项综合多方利益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三学期制教学安排会对教师、学生的正常学习工作计划带来冲击;另一方面会给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带来额外任务,也对食宿、校园交通、安全保障、医疗卫生等后勤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践中难免会遭到一定的阻力。这要求高校提前对这项改革措施进行深入思考,明确改革目标并设计改革措施的具体落地实施路径,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创新、教学评价体系设计等方面充分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突出特色教育,探索跨学科、跨地域的专业“融合”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小学期制教学,在没有硬性的学科整合或学科改编的情况下,达到培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师桂桢,陈兴.美国高校暑期小学期制度研究分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9(5).

[2]单春晓.高等院校小学期教学实践及其可持续发展路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

[3]赵妍,王若兰.高校实行小学期的实践与意义[J].中国西部科技,2014(10).

[4]郭玉芝.“应用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探索与应用:以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

[5]龚月娟,袁艺,彭开松,等.普通高等学校实行小学期制的成效及存在问题: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1(33).

[6]张静.小学期制的优化与完善[J].教育观察,2019(23).

[7]杨娜.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J].中国市场,2016(40).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