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双向协同育人功效的研究

2024-01-20 08:06李高峰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摘  要:“立德樹人”视域下,各类学校、各门功课都应充分发挥育人的价值功效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政治作为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与课程思政之间存在天然性的联系。鉴于此,应立足高中政治与课程思政的内在联系,把握两者之间的连接点,基于协同育人的价值,全面加强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文章以此切入,基于两者双向协同育人的价值功效展开了详细探究,以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高中思政;立德树人

目前,我国的课程改革工作逐渐进入新的阶段,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以真正实现三全育人。在这一背景下,高中所有课程都应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使学科教学与课程思政同向而行,逐渐形成一种协同效应。政治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之一,既具有学科性,又具有价值性,旨在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行为习惯等。鉴于此,本研究精准把握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构建双向协同育人的教育体系,旨在实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思政概述

(一)思想政治课程概述

思想政治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以思想、政治和道德观念作为载体,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最终使相关成员逐渐形成符合社会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

鉴于思想政治学科的内涵,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备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教育内容具备双重性。科学性、价值性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主要特点。从科学性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课程中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主题广泛,几乎囊括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社会等方面;从价值性的角度而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旨在培养学生了解世界,养成科学、务实、客观的思维方式;第二,教育目标具备综合性。政治核心素养是对思政教育目标的详细解释,倡导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指向学科素养的要求,将其相互融合到一起,从整体的高度统筹安排教学,旨在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第三,德育主体具备单一性。鉴于高中阶段的实情,思想政治课程成为对学生实施德育的唯一主体。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思政教师常常将重点集中到如何提升学生的成绩上,忽视了该学科的本质,致使立德树人的价值功效发挥不够。

(二)课程思政概述

课程思政旨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课程思政并非一门课程,而是以课程作为载体,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使课程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最终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出全员、全过程、全过程育人的新格局。基于诸多学者的研究,课程思政就是基于科学的育人理念,促进专业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联系,通过开发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开发育人平台等,形成学科和思政教育的合力,最终形成一个“思政共同体”的格局。

课程思政具备综合性和渗透性两大特点。其一,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德育过程、内容和方式、参与主体三个方面。从过程上而言,课程思政应从教育本质出发,将其与各个学科整合到一起,并且这一过程是连续、不可割裂的;从内容和方式上而言,课程思政整合了多种资源,坚持因课制宜、因材施教的选择,科学选择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从参与主体上而言,课程思政不是思政教师的孤军奋战,而是由各个学科、学校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其二,从渗透性上而言,课程思政教育倡导基于一定的载体,营造一定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通过感受和体会优化思想品行。因此,课程思政极具隐蔽性,它借助知识和环境这一载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地达到既定的德育目标。

二、高中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双向协同育人功效研究

(一)基于双向协同育人,形成正确的三观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高中政治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乃至人生的前途。但是对高中生而言,在成长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负面因素的制约,致使其“三观”偏离正常的轨道,如果教师不及时加以关注,就会导致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严重制约了学生的长远、全面发展。面对这一现状,构建高中思想政治和课程思政双向协同的育人体系,可基于协同效应,强化学生的政治觉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首先,从人生观的维度上而言,人生观主要包括人生目标、态度和价值方面的观念。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双向协同育人,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了解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又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正确人生观的价值、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同时思想政治和课程思政的协同教育中,还可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基于当前社会时代的背景,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努力成长为优秀的青年。其次,从世界观的维度上而言,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当前,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变,我国面临的西方攻击越来越严重。鉴于此,基于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协同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真正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最后,从价值观的维度上而言,基于思想政治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有助于学生对周围的事物、人进行客观评价,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坚定的民族自信心、社会主义自信心,并将自己的强国、爱国之心深植于行动中,朝着实现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努力、奋斗,并从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时,教师可引入一个经营案例:本地有一位商人,其产业在短短的几年内迅速发展壮大,他也成为当地屈指可数的富商。当有人探寻富商成功的秘诀时,富商总是毫不犹豫地说“诚信”。原来,富商以前只是做一些小产品的批发生意,由于他真诚、讲信用,短短几年内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诚信经营不仅博得了同行和客户的好评,还为商人的产品积攒了良好的口碑,使商人的产业迅速壮大。教师将具体的案例引入思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信用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二)基于双向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基于学科特点渗透课程思政,构建双向协同育人体系,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根本抓手。具体而言,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构建高中思想政治和课程思政双向协同育人体系,使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不再是“教书”,而成为“教书育人”,真正推进了“立德树人”的深度,有效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在思想政治和课程思政的协同中,弥补了两者在育人中的缺陷,并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真正形成了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极大地拓展了“立德树人”的深度。

其次,促使“立德树人”的落实。在推进思想政治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时,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基于思想政治的相关概念、知识点进行拓展和融合,真正实现“以小见大”。同时在协同育人体系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学校的管理者,都从中获得了提升与发展,促进了“立德树人”的有效落实。

最后,有助于提升“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教师必须坚持高效率的原则,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教师可以基于课堂渗透和拓展,将“立德树人”教育的指标和效能发挥到最大程度,真正提升了“立德树人”教育的实效性。

(三)基于双向协同育人,强化政治课程效能

思想政治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承担着学科教育和“立德树人”教育的双重目标。但在传统的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制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极强的“应试性”,只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成绩为标准,忽视了思想政治学科中蕴含的育人价值。在这种错误的认知下,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知识灌输,致使培养出的学生只会做题、不会做事。针对这一现状,基于思想政治和课程思政双向协同的育人体系,可以有效转变思想政治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深挖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家国情怀教育点,在详细讲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而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自主创业 公平竞争”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熱点,渗透思政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将教材中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实现思想政治和课程思政双向协同育人的目标。如在每年的“618”“双十一”“双十二”等电商活动中,许多商品迎来了大幅度的折扣,给消费者带来了真正的实惠,许多人喜欢“拆箱”的感觉;同时,各个商家也纷纷开展了“好评返现”活动,消费者只要对购买的商品给予好评,就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现金返还。此外,还有少数商家以各种名义向消费者索要好评。这样,本来是为了更好地反映消费者体验的真实评价活动,却因商家的不良操作导致评价失真,严重影响了商家的信用,没有真实地反映出消费者的意愿。“好评返现”不仅不利于商家的发展,而且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这看似是商家与消费者“双赢”,实际却造成“双输”的结局。那么,如何正确看待“好评返现”的现象呢?基于双向协同育人的理念,教师引入现实中的例子,能够让学生综合运用教材中的政治原理进行分析和解答,将理论联系实际,更有利于发挥政治教学的价值,以及高中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双向协同育人的功效。

(四)基于双向协同育人,完善政治课程体系

思想政治作为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课程,是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鉴于传统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构建思想政治课程和课程思政双向协同育人体系,促进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优化,极大地推进了课程体系的完善。

一方面,从课程内容上而言,在协同育人视角下,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学视角随之拓展,不再局限于教材中,而是基于课程思政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将其中的人文素养、家国情怀等内容进行整合、补充等。这不断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促进了政治课程体系的丰富、完善。

另一方面,在协同视角下,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的灌输中,而是基于丰富的教学方式强化教育效果。例如,教师可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课程思政内容呈现出来,以此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思考、交流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实践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启发。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而言,思想政治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促进了政治课堂教学的创新,使思想政治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和课程思政之间犹如“骨骼”和“血液”,两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促进两者的有机结合、构建双向协同育人模式,可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三观,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并促进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完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鉴于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唯有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寻找出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想的契合点,构建两者同向协同的育人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德明. 议题式教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J]. 中小学班主任,2022(24):4-8.

[2]李高峰. 普通高中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双向协同育人功效的实践探索[J]. 求知导刊,2022(29):107-109.

[3]丁秀美. 基于课程思政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新路径[J]. 求知导刊,2022(15):41-43.

[4]石意明. 基于课程思政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新路径[J]. 知识窗,2020(11):130.

[5]迟美楠.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J]. 文教资料,2020(33):113-115.

(责任编辑:张涵淋)

*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普通高中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双向协同育人功效的实践探索”(课题编号:GS[2022]GHBZX079)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