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宾
【摘 要】本文以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模仿”为研究主题,首先分析了高校舞蹈专业教学现存的问题,然后分析了舞蹈和模仿的关系,以及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模仿”的意义,最后探索出明确舞蹈“模仿”的内容、明确舞蹈“模仿”的阶段、丰富舞蹈“模仿”的对象、引入舞蹈“模仿”新方法、提供舞蹈“模仿”的机会、组建舞蹈“模仿”的小组、组织舞蹈“模仿”竞赛等模仿策略。
【关键词】高校 舞蹈专业教学 “模仿”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20-0098-06
舞蹈和模仿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舞蹈起源于模仿,模仿反作用于舞蹈,正因为舞蹈和模仿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引入“模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模仿”是舞蹈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提升舞蹈教学效率的关键。高校舞蹈专業教师需要明确舞蹈与模仿的关系,开展“模仿”教学,这有利于提升舞蹈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优质的舞蹈专业人才。
一、舞蹈和模仿的关系
舞蹈是一种肢体艺术,“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是个体自觉或不自觉重复他人行为的一种过程,舞蹈和模仿存在特殊关系,具体表述为舞蹈起源于模仿和模仿反作用于舞蹈。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古老的说法是古希腊时期的模仿说,即艺术源于模仿。模仿说得到了达·芬奇、狄德罗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传承和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对启蒙主义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古老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还没有“艺术”的概念,更不知道何为“舞蹈”,但是他们在观看树枝被风吹起、飞鸟在天上翱翔时,感受到了美,不自觉地开始模仿风吹树枝、展翅翱翔等姿态,这就是舞蹈的雏形。虽然模仿说遭到了众多学者的质疑,但学者们质疑的点在于“模仿是大多数原始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而不是动机”,并不否认模仿在舞蹈起源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舞蹈起源于模仿是有一定道理的。随着舞蹈艺术逐渐成熟,模仿又可以反作用于舞蹈艺术,进一步提升舞蹈艺术的观赏性。例如登上春晚舞台的舞蹈《只此青绿》便是对青山绿水的模仿;傣族传统表演性舞蹈孔雀舞便是对孔雀姿态的模仿。
二、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模仿”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吸收理论知识
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开展模仿式教学具有促进学生吸收舞蹈专业知识的意义,一方面,学生在模仿舞蹈教师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时,为了模仿得更像,会仔细观察和认真分析,从而掌握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模仿是学习的基础,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必须在模仿、实践的过程中深入体会所学知识,否则知识便只是知识,无法内化为学生的舞蹈素养。例如在开展中国舞身韵的基本元素教学时,舞蹈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提沉元素的要点,然后引导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和气息,从尾椎发力,一节节地带动整个上半身使其立起,最后通过胸部呼气一节节地带动身体沉下去。如果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在完成理论讲解后没有及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模仿训练机会,那么学生很有可能根本无法理解提沉。完成提沉训练后,舞蹈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舞剧《梁祝》,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专业舞者的动作,感受专业舞者的气息,从而对提沉元素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丰富舞蹈专业教学内容
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开展模仿式教学具有丰富舞蹈专业教学内容的意义,一方面,高校舞蹈专业教师摒弃传统的亲身示范教学模式,用微课教学视频为学生提供模仿对象,即教师提前录制舞蹈视频,在动作教学环节播放视频,要求学生模仿视频中的舞蹈动作,在此过程中,教师有更多时间观察学生的舞蹈动作是否标准,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动作指导,提升舞蹈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高校舞蹈教师在模仿学习理论指导下,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收集大量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舞蹈视频,一部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舞蹈视频用于课上播放,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另一部分与教学内容存在联系但是相关性并不特别明显的舞蹈视频用于线下学习,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舞蹈视频播放,并模仿视频中的舞蹈动作,实现查缺补漏和自我提升。
(三)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
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开展模仿式教学具有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意义。舞蹈艺术教育是一种培育人感知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审美教育,舞蹈专业学生通过参与舞蹈教学活动,不仅要掌握舞蹈相关基础知识,以及具备相应的舞蹈能力,而且应该通过舞蹈艺术实践活动获得审美认知能力,收获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在舞蹈剧目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给学生播放舞蹈视频,要求学生模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自然形象等艺术形象,引导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充分感受舞蹈之美,探索舞蹈之美的来源,从而提升自身审美感受能力。例如舞蹈教师为学生播放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片段《渔光曲》,引导学生透过舞蹈感受20世纪40—50年代的老上海气息,学生将舞蹈动作、表情和灯光等与观赏感受联系起来,逐渐形成通感,那么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四)提升学生作品模仿能力
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开展模仿教学具有提升学生作品模仿能力的意义,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形成作品模仿技能是舞蹈传播和行业变化的需求,作品模仿能力是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的重要职业能力。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舞蹈传播由原来的言传身教拓展为多渠道,如:VCD、DVD等,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通过网络传播,如此迅速的传播速度要求舞蹈从业人员掌握利用声像资料模仿作品,并将其展现在舞台上的技能;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娱乐需求的发展,人们对舞蹈作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舞蹈产业化趋势形成,演出市场对不同类型舞蹈作品的需求迅速增大,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舞蹈从业人员必须利用尽量短的时间学习新的舞蹈作品,并在舞台上进行展示,或者传授给学习对象,可以说,作品模仿技能已经成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求职竞争力的表现之一。
三、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模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模仿”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当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模仿”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对教材中的舞蹈曲目、舞蹈动作等进行练习,学生可模仿的内容较为局限,拓展、创新较少。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对舞蹈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认识不够明确,没有准确把握舞蹈专业学生通过“模仿”而需要提升的核心素养,在寻找“模仿”教学内容方面存在“无从下手”的问题;二是部分高校舞蹈专业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没有有意识地引入课外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积累模仿素材。丰富的“模仿”教学内容不仅有利于提升舞蹈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而且有利于助力学生实现综合能力发展。综合来说,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积极引入课外教学资源,灵活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新媒体平台等收集课外“模仿”教学资源,提升“模仿”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帮助学生积累更多模仿素材和舞蹈经验等。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模仿对象较少
当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模仿”过程中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在模仿教学过程中突出自己的主导地位,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舞蹈专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类别,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功底,而且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舞蹈领悟能力,所以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舞蹈专业的学生大多不是一张“白纸”,基本对舞蹈有比较主观的认识。如果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自身的权威性,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则很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可模仿对象减少,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不利于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氛围。另外,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舞蹈专业需要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的舞蹈人才,即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不能只会模仿,还要会分析舞蹈、创新舞蹈等,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综合来说,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可模仿对象,鼓励学生创新创造,培养高质量舞蹈人才。
(三)“模仿”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当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模仿”教学存在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舞蹈专业教师通常对学生开展示范教学,由于在示范教学过程中很难对每个学生的舞蹈能力进行准确判定,且同一班级内学生的舞蹈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一方面,导致学生无法获得与自己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学生无法获得针对性的指导,不利于学生提升自身舞蹈素质;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学到的东西比较片面,无法学习到实质性知识,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舞蹈艺术水平。另外,部分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传统“教师讲/示范,学生学/模仿”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这类缺少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综合来说,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了解适合舞蹈教学的教学方式,根据执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形成具有班级特色或个人特色的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驗。
(四)教学观念不够先进
当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模仿”存在教学观念不够先进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高校舞蹈专业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在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模仿教学观念,没有及时引进先进的模仿教学观念,模仿教学观念不够先进会导致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当教学观念与时代风气偏离,新时代的学生很有可能对模仿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由于学生在教学中具有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会对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有非常显著的消极影响;二是舞蹈教学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高校舞蹈专业教师没有及时了解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掌握更科学的教学方式,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错误的指导,则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伤。另外,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部分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对“舞蹈模仿”存在错误认知,认为模仿与创新具有不可调和性,从而在教学中排斥舞蹈模仿教学,没有合理运用“模仿”这一简单且朴素的“自学”手段。综合来说,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及时了解舞蹈教学新观念,在舞蹈教学新观念的指导下优化教学方式和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科学、更先进的舞蹈学习体验,提升舞蹈教学效率。
四、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模仿”的策略
(一)丰富舞蹈“模仿”的内容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明确舞蹈“模仿”内容,引导学生明确模仿范围,提升模仿全面性,提升模仿学习效率。首先,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应该模仿肢体动律和面部表情,其中肢体动律即舞者的舞蹈动作和舞蹈节奏,面部表情则是舞者舞蹈表演的魅力所在。在模仿舞者肢体动律的过程中,舞蹈动作最重要的是舒展和美观,所以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在模仿舞者肢体动作和舞蹈节奏时应该将模仿重点放在舞蹈动作的连贯性、舞蹈姿态的舒展性和舞蹈气息的流畅性上,不能亦步亦趋,削足适履,流行于戏曲界的名言“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在舞蹈教学中仍然适用。在模仿舞者面部表情时,高校舞蹈学生必须发自内心地演绎,假笑和真心实意的笑会产生不同的感染效果,观众的观赏体验也存在差异,所以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在模仿舞者面部表情时,应该将模仿重点放在舞者面部表情后的内在情绪,即要求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表演素质和人文素养,能够理解舞蹈背后的情绪,并通过自然的表演感染观众。其次,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应该模仿舞蹈风格和意蕴。不同舞种拥有独特的风格,且将会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例如在芭蕾舞教学中,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模仿优秀舞者的挺拔身姿,以及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高贵典雅气质;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模仿优秀舞者细腻圆润、刚柔并济的身体姿态,以及手眼身法步完美谐和且高度统一的美学特色;在民族舞教学中,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模仿优秀舞者自由活泼的态度和即兴发挥的传统。最后,高校舞蹈专业学生应该模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学生学习舞蹈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对舞蹈的独特观念和正确态度,可以在正确的舞蹈观念指导下实现个性发展。
(二)明确舞蹈“模仿”的阶段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明确舞蹈“模仿”的阶段,并为处于各阶段的舞蹈专业学生给予针对性的模仿,提升学生的舞蹈模仿效率和质量。对于舞蹈学习者来说,其会经历四个学习阶段,分别为模糊性阶段、辨别性阶段、提升性阶段和突破性阶段,其中模糊性阶段是针对业余舞蹈爱好者或初学者而言的,这一阶段的舞蹈学习者对舞蹈的了解比较粗略、浅显,舞蹈模仿学习具有印象性、框架式的特点;辨别性阶段是针对已经学过一段时间舞蹈,并且已经具备一定舞蹈功底的舞蹈学习者而言的,这一阶段的舞蹈学习者已经积累了一些正确的舞蹈知识和技巧,但经常会受到原有“自我表演模式”的阶段性干扰,很容易在模仿学习过程中出现动作僵硬、表情不自然等问题,具体表现为越模仿越不会跳、越跳越难看;提升性阶段是针对已经接受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学习、进入舞蹈学习中高级阶段的舞蹈学习者而言的,这一阶段的舞蹈学习者已经具备比较稳定的舞蹈基本功和良好的舞蹈艺术表演状态,舞蹈技巧比较好,但是艺术处理、情感表达还有待提升,开始模仿一些技巧较复杂、表演难度大的舞蹈作品,可能会在模仿过程中产生力不从心、望而却步、模仿信心不足等消极心理;突破性阶段是针对已经在舞蹈学习中突破自己的舞蹈学习者而言的,这一阶段舞蹈学习者的模仿由“形似”转为“神似”,已经摆脱了模仿的桎梏,在模仿中融入自己的个性和观念,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特舞蹈表演风格,实现了模仿学习的最高境界——创新。对于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来说,其在入学前已经具备较为丰富的舞蹈经验,所以处于辨别性阶段、提升性阶段和突破性阶段,高校专业舞蹈教师应当明确学生所处阶段,为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模仿建议,例如处于辨别性阶段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利用具体的舞蹈形象引导学生感受正确的肢体和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模仿中的问题;建议处于提升性阶段的学生借助各类音像资料观摩优秀舞蹈家表演,储备丰富的艺术风格、技术类型经验;鼓励处于突破性阶段的学生大胆创新,利用著名傣族舞蹈表演艺术家刀美兰等人的创新事迹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在“模仿—创新”的过程中寻找自我、塑造自我和突破自我。
(三)丰富舞蹈“模仿”的对象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丰富舞蹈“模仿”的对象,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提升舞蹈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营造积极向上的舞蹈学习氛围。首先,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可以将自己作为模仿对象,在为学生做示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自己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根据自己的舞蹈经验指导学生找到最舒展、自然的身体姿态。一方面,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阶段引导学生模仿自己,在观察学生模仿效果时指出学生动作、表情等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出针对性的舞蹈建议;另一方面,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录制微课教学视频,要求学生课后利用微课教学视频模仿自己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等。其次,高校舞蹈专业教师树立与时俱进意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舞蹈模仿素材,例如高校舞蹈专业教师为学生放映桃李杯、荷花杯等专业比赛的视频;例如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利用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平台搜索舞蹈作品,下载适合学生模仿的舞蹈视频,上传至视频共享平臺,或者直接将视频链接转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后观看视频,开展模仿学习;例如高校舞蹈专业教师指导学生下载中舞网、有心跳舞蹈等舞蹈教学软件,鼓励学生利用软件中的舞蹈资源实现课后自学;例如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利用大麦App等线上购票软件,关注当地舞剧演出情况,及时统计班级学生的观看需求,线上统一买票,为学生提供现场观摩优秀舞蹈家表演的机会,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专业知识,提升艺术修养。最后,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创新性地组织“模仿自然”教学活动,例如高校舞蹈专业教师组织学生模仿动物形象开展舞蹈练习,一方面令学生体验到优美的身体姿态和动作的节奏感,另一方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储备想象素材和创造灵感。
(四)引入舞蹈“模仿”新方法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引入舞蹈“模仿”新方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舞蹈教学赋能增效,激发学生参与舞蹈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升舞蹈教学效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平台的崛起,舞蹈作品的传播速度加快,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和舞蹈专业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直播教学或录播教学,一方面,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利用微课教学视频、直播软件等开展模仿学习,例如教师申请新媒体账号,与学生约定直播时间,要求学生在约定时间进入直播间开展模仿学习;另一方面,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剪辑舞蹈教学视频,给学生提供重点更加突出、模仿更加方便的教学视频,例如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将重难点动作教学视频片段做降速处理,方便学生看清动作要点。另外,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可以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自己的舞蹈动作和模仿对象舞蹈动作之间的差异,从而针对性地调整动作。
(五)提供舞蹈“模仿”的机会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舞蹈“模仿”机会,包括课上模仿机会和课下模仿机会,一方面,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在完成基本动作教学后,要求学生展开模仿学习,在模仿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舞蹈动作的不标准之处,指导学生及时改正,避免错误累积。另一方面,高校舞蹈专业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后模仿任务,为了督促学生及时且高质量地完成课后模仿任务,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模仿学习后录制模仿视频,并将其上传至视频共享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营自媒体账号已经成为高校舞蹈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工作之一,教师要求学生将舞蹈视频上传至视频共享平台,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前掌握自媒体账号经营技巧,积累部分粉丝,甚至帮助学生获得比较好的就业机会,例如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在刷到云南艺术学院发布的学生舞蹈视频后,为该学生递上橄榄枝,邀请该学生到自己的舞团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学生为了获得网友的认同和夸奖而提升表演质量,从而确保了课后模仿任务的完成质量。
(六)组织舞蹈“模仿”的竞赛
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模仿”竞赛,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挑战意识,活跃舞蹈教学气氛。一方面,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可以组织以个人为参赛单位的模仿竞赛,要求学生自选舞蹈作品并模仿,教师根据学生的模仿效果为其打分,评选出“优秀模仿者”,为获奖学生提供精神激励或物质奖励。为了引导学生实现“模仿—创新”的突破,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可以在评选标准中加入创新性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创新。另一方面,高校舞蹈专业教师可以组织以小组为参赛单位的模仿竞赛,引导学生自由组合成多个模仿小组,模仿大型组舞,实现个体模仿到群体模仿的过渡。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指导、共同进步,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舞蹈模仿能力和舞蹈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形成集体观念,这对于组舞表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五、结语
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存在著教学观念不够先进、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上述问题导致高校舞蹈专业教学质量存在比较大的提升空间,鉴于舞蹈和模仿的特殊关系,将模仿教学引入舞蹈教学,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且能促进学生吸收理论知识和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进一步提升舞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锐.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普通高校舞蹈课程改革探析[J].艺术评鉴,2020(20):85-87.
[2]赵宇.甘肃省高师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实施现状研究——以甘肃省S大学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
[3]王杰,彭妮.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整合式教育理念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02):99-105.
[4]牛世杰.试论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模仿”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23(15):150-152.
[5]严琪.高校体育舞蹈线上教学实效性提升研究——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例[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23年.
[6]李雨桐.后疫情时代高校舞蹈教学新模式探索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2年.
[7]姚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才智,2020(26):135-136.
[8]晁慧敏.反思性教学理念下舞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以福建省两所高职院校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