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花棚表演形式的历时嬗变

2024-01-20 21:52:13舒群
艺术评鉴 2023年20期
关键词:表演形式嬗变

舒群

【摘   要】跳花棚是一种古老的民俗祭祀仪式性舞蹈,明末清初从福建传入,现仅存于化州地区。其表演形式从原始的祭祀仪式发展到现今广场舞式的表演形式,内容本质上的嬗变反映着本地区的发展与群众文娱意识的转变。本文以跳花棚表演形式在不同时间阶段的嬗变为切入点,通过其表演场地、道具、服装、主题和形式的改变,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成因与人类发展需求的共时改变。

【关键词】跳花棚  表演形式  嬗变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20-0044-06

广东茂名化州的跳花棚,又名“跳棚”,明末清初从福建传入,是当地一种用于年例祭祀时戴着面具的仪式性舞蹈。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俚语:冬大过年。由此可见跳花棚之地位。

一、跳花棚的定义

(一)跳花棚的源

“跳花棚”“跳棚舞”原称“跳棚”,明末清初(据姚氏族谱记载,约明朝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丙子年),从福建省福州府蒲昌县珠玑巷大并头村移居到化州长崎镇长崎村。①经考证对比分析,因迁徙时间与明倭寇剽掠騷扰沿海居民有关,两者时间均为明朝洪武1396年,故种种重合非偶然。化州“跳棚”一事,据当地志明、清两代地方记载:“觐光门外沙洲为棚,城乡社会择善歌者,着童子傀衣、傀巾,夤夜持铃合歌合舞,奏鼓乐,上下坛场缓步。”

“跳棚”一般在晚稻收割后的农历“小雪”“大雪”期间,由阿公看日子择个“吃艺日”,在两村共有的接壤地——“跳棚坡”(长尾公村和卷塘尾村的半山坡)举行。《茂名市志》载:仅“年例”独在粤西鉴江、罗江流域村寨,清代已盛行于当地。为属地民间祈求祭祀、祈祷社稷、保佑一方安康、兴旺业牧、敬神游神之事等,是民间群众自发组织的祭祀活动。年例是囊括各个传统纪念节日在内的综合性节日,其中包括祖先迁移、落脚等纪念日在内。

(二)跳花棚的流

1952年、1977年是跳花棚历史发展的两个断代点。化州因先后不同建置区划分,1958年与吴川县合并,改名化州县。吴川县1961年析置,始称化州县。其间,先后被划入高雷区、粤西行政公署和湛江地区管辖范围。1983年实行市管县建制后,划归茂名市管辖。1994年化州撤县建市,遂以化州县名“化州”命名为化州,“化州”由此得名。②1952年,据长尾公村历时老人姚日胜(1946年—)口述:“1952年,‘条棚还去了湛江演出,化州当时还属于湛江,去了茂泰(姚茂泰)、仕泰(姚仕泰)、翰园(姚翰园)、广华(姚广华),茂泰、仕泰是主角,成泰(姚成泰)作主持。1953年,六岁看过,在卷塘尾搭棚,木头搭的戏台子,有一斤的米籺作为酬劳。杀鸡宰猪,妇女和小孩不能参加,有喃唱按科本进行,晚上大家去看戏带着被子,进行一天……”此后20多年销声匿迹,直到1977年,化州“跳花棚”现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振谦③在化州文化馆任辅导组长时,偶然从文档中发现了一份蜡刻的文件资料“跳棚舞”,是广东省有关部门编印的。此后跳花棚在张振谦挖掘、整理、创作、编排、传承、发展之下得以保存,并贯彻“理顺浓缩、借鉴融合、增减变通”的民间艺术三原则,成为今天大家所看到的跳花棚。

(三)跳花棚的性质

跳花棚现仅存位于化州茂名一带的姚氏村庄——长尾公村和卷塘尾村。因地域局限性,所知者较少,相关研究论著也不多,主要集中于当地学者和研究者,以及其他相关研究人员。公众普遍认为,跳花棚是一种粤西“傩舞”④。根据跳花棚的科本,跳花棚具有祭祀酬神、祈求丰收的愿望,带有原始宗族社戏的生产性、社会性和娱神性,本质非舞蹈,而是原始宗族社戏的一种。

要想明晰跳花棚的本质属性,一定要先弄清楚跳花棚科本中“十八科”的基本内容和其基本表演形式,分别为起始迎接神明的接神科、神明到来落座的安座科、告知一众表演准备开始的开棚门科、祈佑多子康健的小孩儿科、佑保物阜四季更迭的道叔科、祈愿圣贤多出人杰的秀才科、愿景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后生唱歌科、表露真情心愿生活日常的依前科、威震邪恶充满戏剧的陈九科、耕织劳作护佑顺遂的锄田科和钓鱼科、美好希冀公正无私的判官科、监查还愿神明离席的监棚科、万物有灵远离虫害的送虫科、表情达意进退有度的量棚科、送迎生灵情意真切的参八仙科、唱演拆棚喜庆热闹的拆棚科、边吟边跳傩面道袍的“独脚和尚”。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主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以及除邪镇恶、消灾祈福的心理。

1952年之前的跳花棚表演状况今天再难呈现,根据现存科本、遗存老人、纸媒影像记载,以及当地文化馆保存资料和当地县志等资料,还有传承人张振谦的挖掘纪录结合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舞蹈史⑤等历史资料横纵多维度的对比分析,跳花棚于明洪武1396年因沿海地区倭寇剽掠骚扰从福建福州府蒲昌县珠玑巷大并头村迁居到化州长崎镇长崎村。姚氏家族在其迁徙行列,师祖为陈宝学和李德胜。其成为民间古老的祭祀社祭,集祭祀、戏曲、喃唱、舞蹈、音乐、氏族、地缘关系于一体的基层聚落活动。1952年之前,以社作为基层乡村组织为年节前后的一种群众娱乐方式,后因迷信仅存姚氏族群的长尾公村和卷塘尾村。1977年后因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结构的调整,以及更好地传承保护跳花棚,对其进行了“三原则”⑥改革,以其全新的面貌和表演形式重新“活”在舞台上。

二、跳花棚表演形式的嬗变

跳花棚原称“跳棚”“条棚”,化州茂名当地有俚语“吃了条棚又吃冬,有女嫁到长尾公。”后来1988年专家核定,正式改名为“跳花棚”。

(一)传统

传统“跳棚”的表演形式是在演出前四天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在两村中间的跳棚坡上定点,然后用竹木搭成框架,上面用禾草搭成高一米、宽五米、深四米台面规格的跳棚台。一幅“表示七十二兄弟手挽手相互连接的纸人”高三十三厘米的剪纸横挂在跳棚台的正门上方位置,用几许红纸扎成的花堆在台前门下的下方位置,当地民间信仰供奉的神仙:土地公、康公等悬挂于棚壁幕布上。棚前是看客,祖先神座的棚在后方。活动由道士主持,道士先从村中供奉的神庙中将神请出,将神像抬请坐至观众后面的神座棚。另一位道士口吟诵经、焚香迎拜,这里“十八科的接神科”与“安座科”的祈拜众神安坐,道士礼拜口复喃唱,燃烧纸钱和鞭炮宣告仪式开始,此时跳棚台上帷幕拉开“开棚门科”,由“五鬼仔”(沙刀、耙头、缨枪、钺斧、纸钱)分别手持沙刀、耙头、缨枪、钺斧、纸钱于台门前面的地下跳演,接着根据固定的科本次序,分别完成了“小孩儿科”“道叔科”“秀才科”“后生唱歌科”“依前科”“陈九科”“锄田科”“钓鱼科”“判官科”“监棚科”“送虫科”“量棚科”“参八仙科”“拆棚科”“独脚和尚”等整套科本的仪式活动。表演人数根据各科需要,一人、两人、多人不等。表演时各科人员头戴樟木雕刻而成的且绘制不同的面像,共计三十六个人物角色。如:道叔、陈九、判官等。头包红布头巾,身穿朱红色滚白边中式对襟上衣,衣领与衣襟镶黄色边、红布扣,下穿黑色中式裤,腰间系红绸腰带,脚穿白布鞋。

其中“道叔科”由两个道叔、纸钱、耙头、缨枪、沙刀、鉞斧共七个角色表演。两个戴“道公”面具手握红绸的舞者先行从台两侧“大八字步半蹲”跳动至台中央面对1点;然后两个道叔边唱《鬼仔调》唱词一跳“道叔”四遍向前后自然步回原位;再边唱第二段唱词边跳“道叔”,右侧上台道叔跟随左侧上台道叔跳动向左侧台下场。接着纸钱从台右侧做“撇里撇外”“拉乱抛果”跳至台中央转身1点,再面对1点做动作(动作相同、跳跃四个方位共三十六个动作),分别是基本动作“撇里撇外”、基本动作“跪斗”、基本动作“转身托腮”、基本动作“拉乱抛果”、基本动作“指月”、基本动作“磨谷”、基本动作“斩手”、基本动作“踢球”、基本动作“插花”,俗称“跳四门”。

接着面从7点依次做“撇里撇外”“拉乱抛果”至台左侧下场。耙头、沙刀、缨枪、钺斧按顺序依次出场,在舞台中央表演,依次跳起基本动作“撇里撇外”、动作“垃乱抛果”、动作“指月”、动作“榄角”、动作“跪斗”、动作“磨谷”、动作“斩手”、动作“踢球”、动作“插花”等,一招一式跳动。刀按基本动作“撇里撇外”、动作“垃乱抛果”、动作“指月”、动作“磨刀”、动作“磨谷”、动作“削刀”、动作“斩手”、动作“踢球”、动作“插花”一一跳动。枪依次按基本动作“撇里撇外”、动作“垃乱抛果”、动作“指月”、动作“跪斗”、动作“磨谷”、动作“斩手”、动作“踢球”、动作“插花”逐一跳动。斧动作同枪。每个角色做完全套动作后,均做动作“撇里撇外”“垃乱抛果”从台左侧下场。

接着由两道叔并列带领纸钱、耙头、缨枪、沙刀、钺斧从舞台左后方上场。纸钱站在第一排,耙头、缨枪并列站在第二排,沙刀、斧并列站在第三排,七人同做动作“撇里撇外”“垃乱抛果”由台左前侧斜向后反向至台中央顺时针反向呈“圆”。

再七人同唱《鬼仔调》唱词一,两位道叔相对做四遍“道叔”由台前侧跳至台后侧,纸钱做“道叔”至台前侧跳至台中央再原地转一圈,耙头、钺斧做“道叔”沿顺时针方向自转一圈至台右方中后侧;缨枪、刀沙做“道叔”沿逆时针方向自转一圈至台左方中后侧。

接着七人同唱唱词二,纸钱原地做动作“道叔”,耙头、沙刀向2点反向做动作“道叔”,缨枪、钺斧向11点反向做动作“道叔”,两位道叔分别向4点和8点反向做动作“道叔”。

再七位角色同做“撇里撇外”反方向回原位置。

接着边唱唱词三,道叔一、耙头、沙刀顺时针向8点方向,道叔二、缨枪、钺斧逆时针4点方向,两组均做动作“撇里撇外”两遍行至台后侧。

接着边唱唱词四,纸钱向6点方向、两位道叔分别向2点和10点方向,沙刀、钺斧6点方向、耙头、缨枪原地均做动作“跪斗”形成两横排。

接着边唱唱词五,纸钱、缨枪、耙头向6点方向后行、两位道叔分别向3点和9点方向、钺斧向2点方向、沙刀向10点方向均做“转身托腮”。

最后边唱唱词六,七位角色面向1点同做“拉乱抛果”。

七位角色舞动完毕,再次于舞台上方重复蹲着再次跳一遍地下动作,唤作“长道叔”。演到沙刀的位置时,舞者纸钱手里拿着一只鲜活的公鸡,一边跳,一边用右手拔鸡毛向四方丢撒,口中念念有词,最后把鸡头扭断,丢弃在地下(称“扭鸡卦”),以此来表达驱除邪祟、免除灾祸,祈祷太平、求得安康,迎接祥瑞、纳得福寿的愿景。至此,“道叔科”结束。

按照“十八科”的顺序依次表演,如“秀才科”祈愿子贤多出;“后生唱歌科”关于歌唱生活和爱情的内容;“陈九科”镇邪祟除恶灵;“锄田科”和“钓鱼科”为平安歌唱祝祷;“判官科”祝福和憧憬的美好;“送虫科”除虫保丰收等。到“拆棚科”唱演时,由一个舞者一边唱演一边拆台,歌毕舞完,拆台拆得就差不多了。其后是头戴傩面、身着道袍的独脚和尚科环抱着交叉双手,一只脚单独跳动,三下向前跳动,三下向后跳动,边跳边吟。随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跳棚即告结束。

整体表演风格粗犷简单、诙谐夸张;与宗教相结合,采取舞、唱、喃、念、吹、打等形式,全方位地进行综合形式的表演。动作形式以马步为主,“蹬”“跳”“深”“平”“稳”“沉”为“大八字半蹲”的动作特点,其目的是祈神护佑、祈保平安,是当地集祭祀、祈愿的自发性基层群众性组织活动。

跳花棚主要由二胡、秦琴、唢呐和堂鼓、中钹、高边锣等击乐伴奏,根据演出的需要灵活掌握音乐速度,渲染现场气氛。

跳花棚在1952年后停止活动,在“文化大革命”中所有服饰、道具与面具均遭毁灭。1979年后恢复,今天的跳花棚按“三原则”(理顺浓缩、借鉴融合、增减变通)删减,在继承其古老质朴的风韵上,增加了歌唱农业丰收的新内容,成为化州村民喜庆丰收的民俗活动。

(二)现时

现今跳花棚的表演形式是在舞台、广场、公园、街道、巡游等场地进行的民俗表演活动,表演时有两位手举简易旗杆“七十二兄弟手挽手相互连接的纸人”剪纸,代表了跳棚台的舞台形式。道具在原有道具基础上删除红稠、纸钱,增加锄头、镰刀、牛角、麦穗。服装变为仿古唐装的武士式,多布纽扣套褂和衣,衣和领、襟、钮中间用红、黄、青、白、灰、黑等多种颜色相互调换嵌镶;腰间扎黑白格布腰带(仿当地当年群众劳动时佩戴时兴的“水腰”布);小腿系白脚绑带(白色套带);脚穿仿古花草鞋。面具变为稻草编织,按不同道具角色划分,增加锄头、镰刀、牛角、麦穗。整体表演风格淡化宗教迷信色彩、舞台艺术化、表演化。动作形态保留原以“大八字半蹲”的马步与其动作特点,加入后踢步、磋步,加强动作流动性。音乐伴奏则以锣鼓基本乐器配以和弦电子乐为主加上歌词。科本内容现仅在道叔科的基础上删减表演,表演人数20—60人不等,其更多的为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群众自娱自乐性表演活动。

今化州跳花棚仅存于化州地区,更是仅仅在姚氏族村内——长尾公村和卷塘尾村两村之间存在,展现了化州跳花棚的独特性。化州跳花棚的特有文化是千百年来的积累,是地区人民长期智慧的发展和累积,是很难被复制和取代的,这种独特性凸显了化州跳花棚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另外,化州跳花棚在1979年之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适应时代发展,在表演形式中增加了时代元素,加入现代电子乐伴奏。这种做法保留了原始曲调的传统,融入现代气息,使大众更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跳花棚原生形态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发生了巨大的裂变,甚至改变了其原生性质,究其成因,无疑是社会功能的改变、丧失。

三、跳花棚表演形式历时嬗变的成因及思考

(一)跳花棚表演形式历史嬗变的成因

1952年之前,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结构主要是农业生产,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基层群众活动可以寄托祈愿、消灾佑福,这也是当时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因此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祭社活动“跳棚”得以生存发展,凸显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

从跳花棚的十八科内容可窥一斑,每一科的基本内容独立又互为联系。内容涵盖了自然生态、生活生产、男女情事、生活趣谈等方方面面,是一部详尽的化州地区农耕文化的历史缩影。科本以繁体字记录,喃唱时配以地方方言和小调,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价值。第一科“接神科”恭请各仙降临、驱鬼避害、迎祥纳福;第二科“安座科”为降临众仙安排好神位;第三科“开棚门科”众表演者带上樟木雕刻面具随科本而始,承上启下、拉开大幕;第四科“小孩儿科”寓意小孩平安健康;第五科“道叔科”描述道叔人物形象活动,四季迭替、祈求神仙来年收成丰收,多福多寿;第六科“秀才科”寄望多出圣贤;第七科“后生唱歌科”表现青年人热爱生活、向往幸福、愿来年好运;第八科“依前科”描写百姓日常生活,包含广泛,如:升职入迁,生衍繁殖等;第九科“陈九科”主要是以陈九为主角的戏剧情节表演;第十科“锄田科”耕织劳作,勤劳创丰收;第十一科“钓鱼科”结网打鱼的劳动场面;第十二科“判官科”铁面无私父母官为民做主,百姓内心的期望捏造出的判官:第十三科“监棚科”监棚还愿、神祇离席;第十四科“送虫科”万物皆有灵性,送走灾虫迎祥瑞;第十五科“量棚科”祈福还福进退有度,跳花棚活动近尾声;第十六科“参八仙科”与第二科头尾呼应,送神回庙;第十七科“拆棚科”边演边唱至棚拆完舞蹈完;第十八科“独脚和尚科”傩面道袍口喃单跳。

原始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的流失导致跳花棚在当下社会必须適应时代的发展,使得今天看到的跳花棚以全新的模样出现在大众面前。

(二)跳花棚表演形式历时嬗变的思考

“跳棚”从带有浓厚宗教、迷信色彩的祭社活动发展成为今天主要以舞蹈形式为表演的广场舞式的跳花棚。其间嬗变的成因除社会大潮下文化与人类发展需求的改变之外,社会功能与生产结构的变化、生活环境与文化语境的开放是否也是其重要原因。

今天广场式跳花棚中最为显眼的角色为白胡子长老,与传统跳棚第一、二、四、十二科呼应均有敬祖祭孝的含义,表演时演员手持各种道具,有麦穗、锄头、镰刀等,人物不再与传统跳花棚区分角色,转而由老、中、青不同生理年龄代替,呼应第三科的内容,契合万物有灵、和谐共生主题。传统跳花棚中从科本的第七、八、十二、十四、十五科中就可以看出当地百姓为人淳朴真实、向往美好生活,进退有度,与有灵者为善。在如今的跳花棚中,表演中的舞姿不论哪一组手持何种道具都有一个共性的特征,那就是基本步伐为马步位移动,这一舞姿配合上身不同组别动作完成。原初含义为扎根土地,稳中求进,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增添了一种热情奔放、洒脱直爽之意。在化州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当地居民的思想都相对保守,男担家女主内,重视后代繁衍,夫唱妇随。在传统跳花棚科本中,第八科就带有如此鲜明的风格特征,而今对比现时跳花棚虽不浓郁,但在人物年龄安排上,面具体现和整体舞蹈风格上还是映射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在传统与现实跳花棚中都有这样劳作意味十足的动作,如“磨谷”“踢球”“磨刀”等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劳动时的常见动作。传统科本和现时歌词、道具的使用更加充分地验证了这一点。

化州跳花棚从明末清初至今,百余年间,虽中间承接断层,但是在祖辈一代代的传承和残缺科本的记录,以及张振谦的再次挖掘整理之下,其传承的不仅是歌词与曲调、科本和舞姿,更多的是日常生活文化的缩影和道德伦理的内核文化传递,是价值理念的延续。

四、结语

跳花棚是化州茂名地区仅存的传统民间舞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形式的嬗变及其文化内涵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跳花棚的原生形态表演艺术具有强烈的封建迷信色彩,在1979年经由张振谦老先生挖掘整理之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保留原生风格的基础上,改编创新,由原本一天一夜按科本顺序的演出改为今时广场式约6分钟主题的舞蹈。传承内容的变化势必会带来表演形式的变化,传统原生形态的跳花棚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中显然是不符合时代潮流的。所谓扬弃,留其精髓、保其特有,结合时下思潮加以创新协和发展,在不背离原有文化内核和风格的基础上删减变通,但是浓缩在其中的历史缩影及文化内涵深深扎根其中,带给历代人民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大众以及社会欣赏鉴赏能力的提升,跳花棚的传承发展创新展现出共时性、借鉴性。

参考文献:

[1]张振谦.我与跳花棚[M].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3.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6:447,448.

[3]倪彩霞.道教仪式与戏剧表演形态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22.

[4]化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化州县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2.

[5]郑苏文.广东化州“跳花棚”性质再认识[J].文化遗产,2019(04):68-76.

猜你喜欢
表演形式嬗变
朝鲜族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集方式的嬗变
科技传播(2016年16期)2017-01-03 21:21:11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13:18:30
基于审美角度分析藏族舞蹈的表演形式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21:21
关于衡州花鼓戏的嬗变及传承探微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45:08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8:27:43
陇南羊皮扇鼓舞的表演形式与祭祀思想探析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8:14:19
香港黑帮电影的叙事嬗变与未来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50:58
浅谈土家族茅古斯的艺术价值及传承保护
戏剧之家(2016年17期)2016-10-17 11:44:37
我国原创音乐剧民族化发展的路径探析
戏剧之家(2016年9期)2016-06-04 11: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