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维品质是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现状,结合阅读教学的课例,探究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思维品质;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陆寅飞,苏州市吴中区临湖实验中学。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提升依赖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发展,而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对事物作出正确、科学的价值判断,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英语文学作品是提高英语学习者语篇阅读能力的重要载体,具有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独特功能。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现状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但是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不令人满意。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于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语篇信息功能和思维品质之间的关联。还有些教师设定的阅读教学目标较为单一,仅仅为处理语篇表层信息和语言知识点,忽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升。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虽有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识,但是缺少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使得思维训练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效果。此外,教师缺乏深入探究语篇信息的能力和活动设计的有效策略,导致学习活动流于形式或浮于表面,无法真正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阅读教学只有指向深度学习,才能让学生真正达到融会贯通、分析评价、综合创造的目的,才能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三、基于实践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下面以笔者的一节区级公开课为例来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本课例教学内容为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4“A good read”的课文“Gulliver in Lilliput”。该语篇为《格列弗游记》中的一个片段,主要讲述了格列弗在航海过程中遇险,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的海滩上,被小人国的士兵发现并捆绑起来的一段经历。教学中,教师依托格列弗经历和格列弗的情感变化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思考、解决、质疑和总结,最终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读前活动——巧用电影片段,激活学生思维
读前活动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热身运动,教师可以通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和学习经验,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读前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影视频引入本课背景信息,既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期待,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格列弗游记》这部小说的背景知识,如小说的作者斯威夫特、小说的主要人物格列弗,格列弗去过的四个国家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
【教学片段】在读前活动中,教师播放了一段电影《格列弗游记》的视频,呈现了格列弗被小人国士兵绑在地上的情形。学生看完视频后,教师提问“Do you know the name of the film?”,同时呈现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学生通过浏览小说封面来回答基本信息(见下图)。
【设计意图】小说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文学作品。为了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并让学生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在被绑过程中的情感变化,特播放电影中的相关片段,呈现了格列弗发现自己被绑后惊恐万分、不知所措的状态。由此引入本课的主人公格列弗,并介绍格列弗游历了四个国家。通过电影片段,教师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故事情境中,引导学生对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进行大胆预测,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期待。
(二)读中活动——巧揭情感主线,训练学生思维
读中阶段是阅读课的主体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核心阶段。在读中阶段,教师在指导学生仔细研读语篇的前提下,关注语篇的核心以及线索,通过定位、获取、分析、理解、加工、判断、推理、整合和概括来挖掘文本信息,更好地把握语篇的内在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1.检索语篇,定位提取信息。在阅读教学中,检索、定位、提取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阅读能力。英语教师在阅读课上,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检索、定位、提取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理解信息的能力。
【教学片段】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阅读语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并抛出语篇阅读任务。在阅读语篇前,教师提问“What happened to Gulliver before he was tied to the ground ? When did he get to the beach? How do you know that?”。
教师让学生在语篇中寻找关键信息,并补全下面这段話。
His ship_____ , So he had to_____.He _____after swimming for a long time. So after he reached the beach, he _____ . When he woke up, he found_____and _____ .
根据上面这段话的最后一句,教师提问“When did he get to the beach? How do you know that?”。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搜索关键信息的能力,为回答第二个问题作铺垫。通过格列弗醒来已是早晨,推断他是晚上到达岸边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字里行间的信息,剖析语篇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
2.搞清指代,理解背后深意。阅读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指示代词,搞清楚这些指示代词具体指代语篇中的什么信息,对于理解语篇内容,把握主题思想有着深远的意义。英语文学作品中,作者通常会使用各种代词来指代上文出现的人物或具体事物,以此使表达更加简洁。读者明确文章中各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有助于其理解语篇信息。
【教学片段】教师让学生阅读下列语句“Then I felt something on my leg.It moved up over my stomach and neck until it was standing near my face.I looked down and a very small man.”,并抛出问题“What does‘itrefer to ?Why did Gulliver call the tiny person ‘itinstead of using ‘heor ‘she?”。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弄清楚这几句话中,it指代的是爬到格列弗身上的小人,突出小人之“渺小”,同时凸显出格列弗在小人面前的“庞大”,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关系,并暗指格列弗对这个小人的轻视和蔑视,小人在格列弗面前的微不足道,但是这个小人并不惧怕被捆的身躯庞大的格列弗。人物身材大小的对比、心理方面强弱的对比尤为突出。
3.转换角度,梳理故事情节。小说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梳理主要故事情节和内容,明确文章主线。本文为小说的节选部分,可以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确定文章主线,可称之为明线。细细品读后不难发现,其实文中还隐含着另一条线索,那就是格列弗情绪情感的变化。
【教学片段】教师通过展示格列弗在小人国的遭遇,让学生梳理格列弗情绪情感的变化:格列弗到达岸边时的筋疲力尽,被捆绑起来时的惊恐、震惊,看到小人国士兵在他身上时的愤怒,看到一大群小人国士兵在他身上游走时的恐惧,他想尽快逃跑却无能为力的心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展示格列弗到达小人国后,沉沉睡去,表明格列弗筋疲力尽;他醒来时,发现被捆绑,心中无比震惊;他看到一大群小人国士兵爬到他的身上,内心无比恐惧;他想逃跑的内心独白,表现出格列弗无助、绝望的心理。对格列弗情绪情感变化的梳理,使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三)读后活动——预测故事发展,拓展学生思维
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是学生习得和发展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依据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法,可以把知识的习得划分为六个层次,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其中,记忆与理解属于思维的浅表层次,应用、分析、评价及创造属于思维的高阶层次,它们不仅涉及知识的获取、储存和理解,更注重知识的运用和问题的解决。 这样分类不仅符合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目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提升。
【教学片段】在读后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品读“‘I must run away from them,I thought, but I did not know how to get away.”,然后提问“Could Gulliver run away from the tiny people? Why?”。有的学生说,他可以趁夜深人静的时候逃走。有的学生说,他无法逃走,因为内心已经绝望和无助。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以一个开放式问题为基点,以格列弗的所见所闻所感为载体,要求学生运用本课所学内容,大胆地对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故事情节进行预测。教师帮助学生得出结论:遇到问题时,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之一。本环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使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注意事项
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读语篇,充分挖掘思维训练内容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逻辑起点,有什么样的文本解读,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在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语篇解读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解读标题和插图,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二是解读语篇结构,把握文章脉络,理清段落间的关联,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Gulliver in Lilliput”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语篇主线——格列弗在小人国的遭遇,更要留意语篇暗线——格列弗情绪情感的变化。三是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推断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心理变化。四是研读文中的留白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提出有别于常人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和方法。在阅读和学习完本课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情节进行大胆预测。
(二)精设学习目标,使思维品质培养目标具体、直观、可操作
只有设定符合学情的课堂学习目标,才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思维目标的培养要基于学情,细化到各个环节,通过记忆、观察、分析、理解、推理、判断、应用、评价和创造等多种策略,让学生能够提升阅读高度,挖掘阅读深度,感受阅读的温度。例如,在本节课中,笔者设定了“了解并感受格列弗被捆绑时的情绪变化”的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体会格列弗遇险时愤怒、恐惧、紧张等一系列不同的情绪。
(三)以学生为主体,活动设计贴近学生实际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和学力,科学、合理地设置思维品质培养内容与目标。同时,教师要关注语篇内容与思维品质培养、语言运用的关联度。因为思维需要语言作支撑,需要内容作基础,更需要时间去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和表达观点,使他们的思维品质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本课的读后环节,笔者提出“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meet with some difficulties?”这个问题,以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初中英语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充分掌握学生学情,深度钻研语篇信息,把握语篇内在关联,设置符合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要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这样才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认知能力。从语篇表层信息的处理到语篇深层内涵的挖掘,从分析人物关系到体验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从简单处理一些生词到读写共生的英语阅读课,使得学生能够在大量语言输入后进行语言输出。这样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文学作品成为学生语言输入的最佳材料,更为重要的是使文学作品成为学生语言输出的有效促进者,促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語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鲍闽芳.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2):12-17.
[4]葛小花,王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8):50-55.
[5]戴军熔.英语文学作品阅读的价值探索与策略追寻[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8):7-12.
[6]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7]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8]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