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4-01-19 12:59葛孟玲
科教导刊 2023年31期
关键词:传播学媒介理论

葛孟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上海 200083)

“传播学概论”课系统讲述了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理论,是国内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一些未设置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中也作为基础课或者选修课开设,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传播理念、掌握传播规律、提高媒介素养。由此可见,“传播学概论”在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必须学好、学扎实的一门基础课。但是该课程也因为学科范式与流派复杂、知识点多、理论性强、主要研究成果均来源于国外,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何改革“传播学概论”的课程教学,让丰富的基础理论更接地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

1 传播学课程体系梳理与重构

1.1 厘清传播学与交叉学科的关系

传播学是一门站在十字路口的学科,很多学科与它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厘清传播学与交叉学科的关系十分有必要。

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自始就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传播学的诞生给予了新闻学无数的学术想象与学术滋养[1];反过来,传播学中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大众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报纸等)发展史,新闻专业素养等内容也深刻烙印着新闻学的痕迹,两者相辅相成。

心理学与传播学:心理学有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在理论心理学中又包括“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而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之中的两位——卢因、霍夫兰,分别是社会心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学家。于是传播学中的“把关人”理论、耶鲁学派的“劝服性传播”研究成果的诞生水到渠成。另外,自我传播(又称“人内传播”)中的自我意识、主我与客我,也是心理学中个人社会化的重要研究内容。

社会学与传播学:从传播学起源来看,传播学从诞生伊始就与社会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播研究的米德、库利、杜威和帕克是四位社会学家;从研究对象来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整体,尤其是人与社会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而传播学中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受众”,也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受众与其整体社会传播发生之前和之中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1.2 根据学科特点,梳理教材框架

按照传播学的学科特点,有两条清晰的教学脉络线。

一条是按照传播学研究领域教学。1948 年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发表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首次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5 个要素(简称“5W”模式)。同时,明晰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研究。这是一条非常清晰的教学脉络线。

另外一条是按传播学三大分支教学[2]。早期“传播学”传到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大众传播学”的专有名词,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媒介不断涌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开始被国内学者所重视。因此,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每一种传播类型都可作为独立的主题进行授课。

以国家级重点教材、21 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为例,该教材结合上述专业的特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整合后,全书共分十五章,涵盖基础概念、五大研究领域、三大分支等板块,全书的逻辑框架清晰明了,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掌握。

2 传播学课程教学设计创新

2.1 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播学概论”作为一门纯理论课程,如何吸引学生愿意去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生活化的元素,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更高效地掌握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生活当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例如,在讲解“沉默的螺旋”理论时,引入“同学聚餐”的生活情景——“在餐桌上有一位同学讲了一则笑话,笑话本身并不好笑,但我们看见周围的同学都哈哈大笑起来,于是也只能尴尬地跟着笑起来”,以此带出“群体压力”“从众现象”等学术名词并引出“沉默的螺旋”机制。在讲授“培养”理论时,引入“邪恶世界综合症”生活情景——“如果白天看了一部恐怖类型电影,当天晚上我们走夜路的时候会格外小心谨慎,总感觉在没有街灯的路口会突然蹿出一个黑影”,以此带出培养理论的课堂展开。以生活情景导入新课,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有代入感并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自然地接触理论知识。

2.2 小组讨论贯穿教学环节,启发学生提炼核心重点

小组讨论法,指的是由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学生以小组为一个学习单位进行讨论,学生之间相互探讨,表达自己的见解,总结出讨论的成果,进而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3]。小组讨论法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传播理论重难点的理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甚至是伙伴,而不是主导者。

例如,在讲解“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时,以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引出囚徒与岩壁上的影子,请前后左右4 位同学为一组并结合寓言中的对象“囚徒”与“岩壁上的影子”来探讨议程设置理论中“着眼于认知层面的效果”“媒体的建构功能”这两个特点。在讲解框架理论时,请学生小组讨论后选出著名的“传染病实验”治疗方案选项,以得出“文本表述框架会影响受众的决策方案”这一结论。

2.3 案例研究引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传播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前,教师精密策划与准备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在课堂中,教师结合本章节所述理论,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以及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特别注意案例的选择应结合当下的传媒现象和新闻热点问题,课堂上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材料呈现案例。一方面,建立传播学教学的案例库,注意案例的典型性与时效性;另一方面,通过案例研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开放的视野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知识沟”理论假设中,典型性案例重点分析“芝麻街”电视节目拉开了贫富家庭儿童在知识量差距上的原因,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讲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在于孩子的父母与家庭;时新性案例以上海的“垃圾分类”政策作为切入点,具体探讨分析社会经济地位、文化经济水平、感兴趣的领域范围对形成“知识沟”的重要作用。

3 传播学课程教学内容拓展与延伸

3.1 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应用

“传播学概论”教材中大量的理论晦涩难懂,且有多种“舶来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经典著作、通史著作等渠道收集素材,补充到各个理论讲授过程中,解决传播学基础理论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脱节的问题。要想达到好的效果,教师可对理论的来龙去脉进行讲解,讲清楚理论缘起、发展脉络、所处流派,如何用这项研究分析实际案例,这项研究后续都有哪些发展等,将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分析传播现象,掌握传播规律。

例如,“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受众行为研究理论,但有些教材中也将其放到大众传播效果章节中探讨。它是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考查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及需求是否得以满足来作为衡量大众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这一研究开始于20 世纪40 年代,随着收音机的普及,当时的人们期待通过广播来提升大众的文化水平,但调查发现听众收听广播主要是用来娱乐的,于是学者开始研究受众使用各种媒介的动机(广播、报纸、书籍、电视等)。20 世纪70 年代该理论由卡茨等人进一步发展。“使用与满足”经历了从媒介使用动机研究―基本框架确立―传播效果考量的整个发展历程。那么现代人为什么离不开手机,为什么喜欢观看某一档综艺节目,互联网技术的互动性特点对“使用与满足”实现过程的修正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内容的拓展将教学与实践同步发展,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的信息传播现象。

3.2 研究学术前沿论文,鼓励学生勇攀学术高峰

当下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以数字化、平台化和深度媒介化为特征的大转型。人们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都高度依赖媒介。媒介和传播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生成和塑造人和组织的身份、关系和行动。了解与掌握传播学专业中的理论前沿、热点问题就尤为重要。

媒介领域的研究是目前传播学的一大研究重点,这一部分内容在教材中一般重点介绍麦克卢汉的“媒介三论”,但仅仅了解这些内容远远不够。在麦克卢汉之后,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的莱文森提出“媒介人性化发展趋势”“媒介补偿性功能”“新新媒介”“三个地球村”等观点。还有,着眼于“认知”层面理解媒介的尼尔 波兹曼,着眼于“情境”层面理解媒介的梅罗韦茨等,这些内容的扩充不仅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媒介,比如解释近几年元宇宙火爆的原因,在使用媒介(如电影、电视、短视频软件)时,人经由界面卷入一个丰富的表征世界,暂时脱嵌于媒介外部的现实时空,这一过程正好成就了内容之于媒介的独特性[4],而且可以运用理论预判未来媒介发展的趋势。

传播学经典理论的前沿探索,是目前传播学研究的另一个重点。例如,“把关人”理论的新发展。早在20 世纪40 年,传播学四位奠基人之一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的流通渠道时首次提出“把关人”的概念。20 世纪50 年代,怀特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提出了新闻传播中“把关”的过程模式。后续,麦克内利的“多个把关人”模式,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记者与编辑的双重把关),休梅克的综合把关研究(五个层面),到如今,“把关人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一是“把关人”角色趋向多元化,从专业把关人转换为“专业人士与网民的协同把关”;二是“事前把关”到“事后把关”,网络传播环境中,个人更注重事后对信息的过滤、转发,再以传播者的角度发表言论、观点、评论社会事务,对自己的言论进行把关;三是“人工把关”到“机器把关”,算法把关与人机协同作业成为信息社会中把关的必然趋势,由此在提供传播效率的同时又带来“信息茧房”“群体极化”“网络巴尔干化”等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学习“把关人”等相关的学术前沿论文,通过评价研究论文,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讨论[5],并将撰写论文评价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以培养学生对学术前沿热点的敏感性,“生生互动”的合作性、独立探究的创新性能力。

4 结语

基于学科建设与理论建构的重任,“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除了强调理论素养之外,更需要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在教育目标上,立足传播学教育的批判立场与理论视角,加强对学生的理论训练、理论积累与学术培养。在课程教学设计上,综合运用生活情景导入、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重难点的把握。在教学内容上,补充经典理论形成的社会与历史背景,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应用,带领学生共同研究学术前沿论文,鼓励学生勇攀学术高峰。

猜你喜欢
传播学媒介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