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

2024-01-18 17:10张玲
村委主任 2023年11期
关键词:优化路径乡村振兴

张玲

摘要: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內容,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激发基层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迈上新的台阶。文章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存在基层群众的治理主体意识欠缺、治理模式过于分散和零碎、人才外流现象愈加突出的困境,提出了进一步丰富乡村治理视角、完善和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引进优秀人才、扩展治理效能、实现理性借鉴和创新运用相统一的对策,以确保乡村治理现代化更为高效的进行。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现代化;优化路径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1-0032-03      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      文章标识码:A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始终把“三农”问题摆在关键位置,要集聚全党和全社会的力量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从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1]。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强调“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2]。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3]。由此可知,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更加重视乡村治理工作,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框架体系中,乡村治理现代化是重要的构成内容。全面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更是党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具体体现。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从各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同时紧跟政策方针,对具体的治理方法进行优化和完善,进一步缩短城乡发展差距,加快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

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意义

1.1   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可以大大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第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可以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传统的乡村治理工作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信息的传递、决策的制定、资源的配置等方面,导致最终的治理效果差强人意,而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模式,通过对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的运用,使政府部门对基层乡村事务的监管和协调能力得到提升,信息的传达也会更具有时效性,从而使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落实更为科学,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也会更加精准和优质。第二,乡村治理现代化可以提高基层群众的参与度。传统治理模式中忽视了基层群众的参与,基层群众的参与度很低,导致很多决策从制定到执行脱离了乡村实际,而现代化治理模式注重信息的公共和透明,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鼓励基层群众参与乡村事务的管理,这也体现了治理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助于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

1.2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第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能够使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在农业生产中引进现代化生产技术和农机设备,可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得以提升,这也大大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以显著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第二,乡村治理现代化可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鼓励和引导基层农民开发本地特色农产品,发展新兴农业,从而使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有效提升。

1.3   推进乡村生态建设

第一,乡村治理现代化重视和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结合乡村生态环保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和评估机制,因地制宜地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并科学利用农村资源,最大程度防止农村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第二,乡村治理现代化可以加快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通过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使地方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得到恢复和保护,从而提高乡村旅游资源的对外吸引力,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乡村生态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三,乡村治理现代化可以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对乡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对农村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科学规划,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困境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性规划,它的实施包括多个方面,例如,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等,也包括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规范化、有序化,也就是乡村组织振兴。因此,要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高质量推进,就必须要重视和解决乡村治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突破治理瓶颈,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作用。

2.1   基层群众的治理主体意识欠缺

一直以来,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都是国家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乡村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基层群众是治理的主体,而很多地区的基层群众缺乏治理主体意识,主要精力仍以“小家”为主,对于村集体“大家”关注度很低,参与热情也不高影响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因此,提升基层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2   治理模式过于分散和零碎

从治理情况来看,很多地区在治理模式上仍然存在“分散化”“零碎化”的问题,缺少强有力的、规范的应对机制,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也需要完善。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基层群众产生抵触情绪,矛盾被激化、被放大,从而使乡村治理工作停滞不前[4]。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乡村治理现代化工作,就必须要正视和解决治理模式的弊端,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化、规范化进行。

2.3   人才外流现象愈加突出

我國基层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问题严峻,人才外流严重,乡村治理现代化人才不足,导致缺乏建设农村的力量,这给乡村治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不论是在经济建设,还是文化振兴方面都很难有出色表现,治理工作难以取得突破。除此之外,在当前信息技术广泛普及和应用的形势下,一些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需要人才作保障,人才缺失也就直接导致治理工作和时代发展趋势相去甚远,难以取得新的治理成绩。人才的外流包括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等,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并不是单一领域的现代化,而是要求各方面统筹推进,而人才外流使得很多工作难以有效推进。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必须要重视和解决人才外流问题。

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这一矛盾的解决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基层农村地区表现更为明显。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就需要对现有乡村治理模式进行创新,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任务和目标,制定和实施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

3.1   进一步丰富乡村治理视角

结合乡村治理工作的推进情况来看,必须要丰富治理视角,实现多元治理主体和多措并举相结合。从多元治理主体视角来看,构建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必须要发挥基层群众的作用,激发和带动基层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基层群众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维护基层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治理工作全面开展。从多措并举视角来看,地区要从组织、文化、资源等方面引导和鼓励不同主体参与到乡村治理工作中,以问题为治理导向制定针对性措施,同时还要将教育引导、制度保障、实践养成等相融合,促进乡村治理实效性的提升。以德治为例,在乡村治理工作开展中,可以引用本地德治案例,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基层群众以学明德;汇聚社会力量,以家庭为单位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基层群众的治理主体意识,起到以文化德的作用;在社会举办好邻里、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让基层群众在切身参与中以评立德;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组建志愿者队伍,做到以行养德[6]。总而言之,从多元化主体出发,多措并举,可以大大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使乡村治理的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3.2   完善和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乡村发展实际情况,对现有乡村治理模式进行创新和完善,解决传统治理模式存在的“分散化”“零碎化”问题。建立科学规范的应对机制,并确保该机制能够得到强有力的执行,提高对治理过程中各种问题解决的时效性,同时还要对相关制度进行补充和健全,完善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为基层群众的参与提供制度保障,提高基层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和谐的村民关系,营造良好的治理氛围,从而使治理工作更有效开展。

3.3   引进优秀人才

针对当前农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现象,要解决人才流失问题,一是需要政府部门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更多的优秀毕业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将知识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根据本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在经济建设、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等方面发挥自己的力量,为乡村治理注入新鲜血液[7];二是要加强和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结合本地乡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引进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文化人才等,并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健全相关信息基础设施,为人才作用的发挥提供基础支持。解决人才不足问题,可以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使各项工作更有效开展。

3.4   扩展治理效能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基层乡村地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要做到振兴,物质生活要满足,精神文化建设也不可落下,这就需要乡村治理效能进一步扩展。一是完善和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基层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基层群众治理主体的地位,在利益导向和联结机制相融合的机制下,可以使乡村治理效能得到延伸和扩展[8]。二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具有的经济功能作用下,通过经济关系来带动非经济关系,从而激发出基层群众的内在动力,自觉参与到乡村治理工作中。三是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乡村治理共同体的互联网平台,并积极引进智慧管理系统,对乡村治理的过程进行动态检测和量化分析,从而实现动态化监督以便于及时调整治理措施;四是重点落实网格化管理,将网格化管理理念引入到乡村治理工作中,可以起到提质增效作用。

3.5   实现理性借鉴和创新运用相统一

在乡村治理工作开展中,治理环境复杂化、多样化要求不能盲目地采取措施,务必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方针政策。对于地区来说,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大好发展机遇下,充分吸收和利用其它地区的优秀经验,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乡村治理的模式和具体方法进行创新,实现理性借鉴和创新运用相统一,在实践中探索适宜本地的可推广、可持续的治理模式。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运用,灵活调整,对于地区政府部门、社会单位来说,也要在乡村治理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起到有力的支持,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携手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9]。

4   结束语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乡村治理向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转变,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的重要举措[10]。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指引下,乡村治理现代化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道路,对于地区来说,就需要立足于本地实际,调动各方面发展资源,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一良好机遇,切实解决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乡村振兴工作达到预期,从而带动基层乡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02-21)[2021-02-21].http://www.moa.gov.cn/ztzl/jj2021zyyhwj/zxgz_26476/202102/t20210221_6361865.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EB/OL].(2022-03-01)[2022-03-01].http://www.moa.gov.cn/govpublic/FZJHS/202203/t20220301_6389886.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提出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EB/OL].(2023-02-13)[2023-02-13].http://www.moa.gov.cn/xw/zwdt/202302/t20230213_6420446.htm.

[4]董一飞.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02):136-139.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杨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研究[J].农家参谋,2022(23):13-15.

[7]安娜.全面乡村振兴视域下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理论[J].农家参谋,2022(17):7-9.

[8]陈维杰.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思路探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2(01):88-91.

[9]颜婧.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究[J].戏剧之家,2020(08):199-200.

[10]于杰,韩越.新发展阶段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2023(12):110-113.

猜你喜欢
优化路径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结构化面试困境及优化路径分析
信息安全下企业经济信息管理分析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及优化路径探索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