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情境设计路径探析

2024-01-17 00:00:00周巧玲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12期
关键词:层级初中语文文本

摘 要

大单元教学是以教材单元或重组单元为学习单位,将整个单元内容统筹整合,进行整体设计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能将阶段学习内容集零为整,是当前推进语文学科整体化教学的高效路径。设计具有整体性、梯度性、趣味性的单元教学情境,是提升单元教学质量的重要支点。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单元教学 情境设计

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手段。崔允漷教授指出:“只有在真实情境下运用某种或多种知识完成特定的任务,才能评估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当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设计往往仅服务于某一教学环节,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而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要求通过设计大情境,整合学习要素,将单元内容嵌入大情境,通过层进式情境任务,统领课堂,促进学生真正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依托校内外语文实践活动,设计具有整体性、梯度性和趣味性的单元教学情境,助力学生深度解读文本、获得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提升单元教学质量。

一、设计有整体性的单元情境

单元教学强调连贯性与完整性,因此情境设计需要贯穿单元各环节,避免出现松散结构。情境设计应以单元目标为依据,建构网状知识结构,并通过情境增强知识点间的联系,使学生在完整情境中掌握知识脉络并提升素养。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小人物,大境界”为主题,聚焦小人物的优秀品格。《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四篇文章题材不同,但都指向人文主题。执教教师结合校园活动,设计了贯穿单元的情境任务框架(如下页表1)。

此项任务的设计,将常规文本分析嵌于制作校园电子期刊活动之中,通过情境、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文本内容。学生习得的内容互相关联,指向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情境的设计让语文课堂生活化,实现“教学做合一”。在情境和任务的统领下,学生能灵活运用课堂上习得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真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把教师的教、学生的做融合起来。由此可见,完整的单元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素养的条件,是落实单元目标的重要载体。

二、设计有梯度性的单元情境

情境设计应注重梯度性,体现由浅入深的逻辑进阶。通过设置复杂且有冲突的情境任务,引导学生逐步突破认知障碍,激发潜能。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一个关于演讲的“活动、探究”单元,本单元的教学要以活动的方式开展,主要任务有:总结演讲词特点,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本单元四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同学们学习演讲的“导师”。为完成核心任务,执教教师在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按照“梳理鉴赏”“迁移运用”“交流展示”三个层级展开教学流程。这三个层级之间呈现一定的梯度,为递进关系。第一层级,学生通过对四篇文章《最后一次演讲》《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研习梳理,初步掌握演讲词的特点,归纳总结演讲要素。具体情境为:“走进导师演讲现场,合作填写‘演讲基本信息记录表’(如表2)内容,并总结演讲风格。”

第二层级需要在完成第一层级的基础之上,继续研读四篇文章,提炼概括四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列出演讲词的提纲。具体情境为:“在聆听四位‘导师’演讲的过程中,列出导师的演讲提纲,总结演讲词结构,撰写一篇演讲词。”

第三层级需在前两个层级完成的基础之上,参加实践活动演讲比赛。经过前两个层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演讲要素和技巧,并且可以根据给定的主题,拟写演讲提纲,完成演讲稿的创作;对照具体的评分细则,优化演讲的具体表现。具体情境为:“报名参加演讲比赛,上台展示自己,彰显自己的舞台表现力,邀请大家为你打分!”

本演讲单元的教学,不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敷衍的简单模拟,而是在真实情境中,结合具体的校园活动,让学生来了一次“实战”。学生通过完成有梯度的情境任务,逐渐加深了对演讲这一活动的了解,发展了核心素养。该单元严格遵循层进式的教学思路(如图1),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理解所学内容,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三、设计有趣味性的单元情境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当下热门的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等教学理念,都强调从宏观着眼,在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的情况下设计教学。但语文教学同样离不开对单篇文本的细读精读,不能忽略从微观视角解读文本的方式。温儒敏教授指出,有时候“情境”就是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语境”。选入教材的单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语境”,所以,语文教师仍然需要带领学生从细微处着手,感知单篇文本的特定语境。

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感受到作者创设的特定语境,他们往往会收获更真实的阅读体验。那如何架起单篇课文和语言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师需要发挥教育智慧,创设宽松、和谐、有趣的学习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即将开展的学习服务。这样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课堂也从少部分学生的主场,转变为大部分学生自发投入、主动参与的阵地。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修身正己”,其中课文《驿路梨花》借助两次误会和三次悬念表现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和不计回报的公德之美。执教教师在设计《驿路梨花》的教学时,考虑到单篇教学既要紧扣弘扬美德的主线,又要消除学生对文本的陌生感,所以设计了以下情境:“学校在三月学雷锋活动中,打算拍摄《驿路梨花》公益微电影,宣传雷锋精神,弘扬中华美德。为保证拍摄活动顺利开展,现招募一批志愿者,担任导演、编剧、演员等职务,在正式拍摄之前,需参加剧本围读会,就拍摄的顺序、主角的身份、作品的主题进行研讨。”

在作品围读会上,班级男生组和女生组分别就小屋修建时间顺序和人物出场顺序复述了情节,并且进行了小小的辩论。真实的实践情境,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调动了起来。在确定拍摄主角的环节,执教教师要求学生任意扮演文中的一个人物,并为自己扮演的人物竞选电影主角;在陈述竞选理由时,要充分结合文本关键语句。此环节的设计,既强化了学生略读文本的方法,又分析了人物形象,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的艺术,在于教师竭尽所能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以上活动全部以真实情境为载体,让学生将有距离感、时代性的文本,和高效时尚、贴近实际的探究活动相融合。通过完整的、有梯度的、有趣味的情境活动,让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探究表达能力、阅读鉴赏能力得到提升,构建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以情施教、合作共赢的课堂样态。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以真实情境为载体,以任务活动驱动学生探究,帮助学生实现从会解决学习上的考题,到会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的能力跃迁。从大处着眼,从细处感知,设计有层级的学习情境,通过情境赋能,促使核心素养培育生根开花。lt;E:\初中生\教科研\教科研 12月\尾标.tifgt;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研究,2019(4):1.

[2]张悦彤,苏凡,刘杨.超级演说家: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22(Z2):76-81.

[3]温儒敏.守正创新用好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J].人民教育,2020(17):51-57.

[4]余维清.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21):45-47.

[5]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2019(2):11-15.

[6]钟启泉.单元设计:理据、目标、课题[J].基础教育课程,2017(21):86-87.

本文系淮安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2GH24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第四开明中学)

猜你喜欢
层级初中语文文本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