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玮,印利民(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400)
深静脉血栓(DVT)属于常见的静脉血栓类病变,其诱发因素很多,包括外伤、骨折、肿瘤、长时间卧床不起等,均会导致深静脉血流速度减缓,从而使血栓的形成概率大幅提升[1]。其中下肢DVT的发生概率更高,发病后不仅会出现下肢浮肿症状,且患者还会感觉肢体酸痛、运动功能障碍,进一步发展还会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甚至存在诱发截肢、猝死等风险。临床对于下肢DVT的重视程度极高,尤其是需长期住院卧床的患者群体,一旦发现就需要快速介入治疗,以避免病情的恶化[2]。其中抗凝、溶栓等治疗的效果突出,加之现在可运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配合导管溶栓的方式强化治疗,给药方式更加直接、见效速度更快,可进一步避免血栓增大或脱落的风险,控制相关症状对患者病情恢复和健康的影响[3]。本次研究针对2018年1月-2023年6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50例,分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管溶栓的疗效,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月-2023年6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共25例,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12例与13例,年龄16-80岁,平均(45.49±4.21)岁。观察组共25例,男性与女性例数分别为13例与12例,年龄18-80岁,平均(45.52±4.26)岁。纳入标准:①影像检查确诊下肢静脉血栓,且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腔内治疗专家共识》[4]中的诊断标准;②首次患病者;③同意参与研究并配合治疗者。排除标准:①存在溶栓禁忌者;②近3个月有外伤或外科手术史者;③精神方面异常者。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性(P>0.05)。研究取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案 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凝溶栓治疗方案,即单纯抗凝或(及)静脉注射治疗方案。先行为其提供尿激酶,每天给药剂量需控制在25万U-75万U之间,需根据血栓程度连续给药3-5d。选择在踝关节上、膝关节下的位置绑扎止血带,要求绑扎位置需在血栓所处位置的下游,以避免对药液流动的阻断。选择足背静脉进行穿刺,以匀速微量泵持续给药。待尿激酶给药完毕后,还需提供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新型抗凝药物给予抗凝干预,治疗期间需不断进行评估,直至华法林用量符合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为止。患者出院后还需持续佩戴弹力袜至少3个月,口服抗凝药物3-12个月,具体时间需根据患者定期返院检查时的血栓复发风险评估结果和INR指标而定。
1.2.2 观察组治疗方案 观察组实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管接触性持续溶栓方案,其中下腔静脉滤器选择伞形滤器科塞尔可回收腔静脉滤器(KVF40)、梭形滤器Cordis、可回收腔静脉滤器OptEase。溶栓导管型号则为麦瑞通一次性使用输注导管套件(FIS5-135-40SQ),所有操作均需参考相关手术操作规范和无菌操作标准实施。置入操作时,需先行开展局部麻醉干预,使用1%的利多卡因皮下注射,待麻醉生效后针对健侧的股静脉皮肤给予常规消毒,随后行穿刺并置入血管鞘。在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Artis Zee iii Ceil)下开展下腔静脉造影检查,确定双肾静脉后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根据术前下肢CTV检查双下肢深静脉的开口情况和血栓具体位置。行顺行或逆行置管溶栓,顺行置管溶栓一般采用盲穿腘静脉顺行将溶栓导管置于患侧股静脉内接触性溶栓治疗;逆行置管溶栓采用健侧翻山至患侧股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或者盲穿右侧颈静脉逆行至患侧股静脉置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并妥善固定。手术结束后对穿刺点给予加压包扎,并严格控制压迫力度,定时松解,观察局部血液循环状态,以避免加剧血栓程度。术后经过溶栓导管注射尿激酶,采取全天24h持续给药的模式,每天剂量控制在50万U即可,溶栓导管放置时间一般控制在7d内,在此期间,定时检查血栓溶解情况、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防止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生,待血栓大部分或全部溶解后拔除导管,取出下腔静脉滤器。溶栓治疗过程中需监测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的变化程度,当前者指标低于1.5g/L,则开始逐步下调每天尿激酶的给药量,当指标低于1.0g/L时则可停止治疗。在取出导管后还需进一步开展口服抗凝药物干预,具体出院时间、指标监测项目等判断标准和对照组完全相同。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总有效率:以患者治疗后影像学结果为依据评估疗效,分为显效(血管影像表现为阻塞消除,血流正常)、有效(血管影像表现为阻塞减小,血流缓慢)、无效(血管影像表现为阻塞仍存在,血流异常)三种情况,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总和。②大腿、小腿周径差与静脉通畅度评估:测量患者治疗前后大腿、小腿周径,计算差值:评估患者治疗前后静脉通畅情况,总计10分,0分为完全通畅,随着评分增长,静脉通畅程度越差。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27.0作为本次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结果以n(%)形式记录,经χ2验证;计量资料结果以()形式记录,经t验证;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以P<0.05形式反映。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经联合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数据所示。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大腿、小腿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比较 经测量,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大腿、小腿周径差低于对照组,静脉通畅评估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数据所示。
表2 两组大腿、小腿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比较()
表2 两组大腿、小腿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比较()
?
临床研究认为静脉壁的损伤、静脉内血流缓慢、血液的高凝血状态是诱发DVT的重要因素,其中下肢DVT的发生概率相对较高,这是由于相比于上肢,人类下肢日常活动频率更低,尤其是对于已经患病需要静养的群体而言。DVT的危害不仅在于影响下肢运动功能、导致下肢局部组织坏死,还可能因血栓脱落直接引起肺栓塞。大数据统计显示,75%-90%的肺栓塞患者是由于下肢静脉、盆腔静脉血栓脱落所引发,而肺栓塞本身可使患者猝死几率大幅提升[5-6]。
在应对下肢DVT时可采取抗凝和溶栓治疗方式,需以溶栓为主,抗凝为辅。传统溶栓治疗采取静脉注射给药的方式,利用静脉循环使药物到达血栓处,虽然可以起到溶解血栓的作用,但见效速度慢,且体循环过程中可能会对药物产生消耗,因此整体疗效难以满足现代的治疗需求[7]。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管溶栓属于新型治疗方式,前者对血栓具有拦截功能,可有效避免相关物质在下游的继续堆积,也能够控制脱落的血栓随血流进入肺部静脉;后者则可直接于血栓处持续注射溶栓药物,可达到快速和持续溶解的双重效果[8-9]。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静脉通畅度评分为(4.25±0.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96±0.38)分,且治疗后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该联合治疗方式可提升治疗效果,确保下肢静脉通畅度,还可更好地降低大腿、小腿的周径,缓解下肢肿胀程度[10]。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问题时,可首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置管溶栓的方式,相比常规足背浅静脉溶栓效果更理想,其可有效改善大腿、小腿肿胀问题,提高静脉通畅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