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甘草汤的组方、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024-02-16 18:00李卓浩陈璐张秋云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100069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赤芍白芍芍药

李卓浩,陈璐,张秋云(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1]该方由芍药、炙甘草组成,这一经典配伍在许多古方(如桂枝汤、小建中汤)以及多种现代中成药制剂(如葛根汤颗粒、健肝乐颗粒、桂龙咳喘宁胶囊)中均有应用。原文二药合用,酸甘化阴,肝脾同治,共奏调肝和脾,养血益阴,柔筋缓急之功。临床上运用芍药甘草汤可有效缓解患者肌肉痉挛、疼痛等症状。笔者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芍药甘草汤在临床上还有治疗其他病症的广泛应用,对于多种病症均有良好的疗效,现对该方的组方规律、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希望对该方的临床运用和研究有所裨益。

1 芍药甘草汤基本情况

1.1 芍药甘草汤组方分析 芍药甘草汤在《伤寒论》中用以主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诸证[1]。制作方法为“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然而,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时期,芍药尚未分赤芍和白芍,因此《伤寒论》原文中书写时仍为“芍药”,到宋代以后,才明确提出赤芍、白芍之分[2]。根据芍药甘草汤的主治病症,以病症推药物,方中芍药与甘草配伍后应发挥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之功,因此芍药甘草汤中芍药或为白芍。此在《症因脉治》[3]中,戊己汤(实为芍药甘草汤之异名[4])之白芍、甘草的配伍中得以体现。甘草汤中白芍味酸苦,微寒,是以酸敛苦泄,性寒阴柔,又因其归肝经,是以能养血敛阴血而柔肝,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方中炙甘草甘缓补中,是以补虚调和缓急,能和逆气而补脾胃,具有补脾和胃益气之功。二药合用,酸甘化阴,滋阴养血,肝脾同治,共奏缓肝和脾、养血益阴、缓急止痛之功。白芍与甘草配伍精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曰酸甘化阴,芍药味酸,甘草味甘,“酸甘相合,用补阴血”。二曰柔肝益脾,肝主筋,肝阴不足,风木无制,横乘脾土,筋系挛急。本方用芍药补肝柔筋,复用甘草补脾益气,实为《金匮要略·卷上·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一》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之义。正如《医方集解》所云:“此足太阴、阳明药也,气血不和,故腹痛。白芍酸收而苦涩,能行营气;炙甘草温散而甘缓,能和逆气;又痛为木盛克土,白芍能泻肝,甘草能缓肝和脾也。”[5]三曰缓急止痛,芍药、甘草均有缓急止痛功效,两者相伍,可发挥协同作用,使缓急止痛作用更强、更持久。四曰通顺血脉,破除血痹。

关于方中芍药是赤芍还是白芍,医家观点有所不同。比如,在曹颖甫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的一则医案中却出现了赤白芍同用的用法:“唯痛甚时筋挛,先用芍药甘草汤以舒筋。赤白芍各一两,生甘草八钱。二剂愈。”[6]《朱氏集验方》[7]中所载治疗脚弱无力,步履维艰之去杖汤,也实为芍药甘草汤:赤芍药六两,甘草一两。亦说明在某些情况下芍药甘草汤也可使用赤芍。在前述曹颖甫医案对病人的描述中提及病人“足遇多行走时则肿痛而色紫,始则右足,继乃痛及左足……”,可见患者疼痛较为剧烈。而在郝万山教授讲去杖汤(芍药甘草汤之别名)时也提到:“怎么能够把它叫做去杖汤呢?那一定是腿疼,用完这张方子以后腿不疼了……”[8]可以推测芍药甘草汤使用赤芍时可能属疼痛较为剧烈的情况,以赤芍活血之功使血液通过拘挛的筋脉而行其濡养之职,当属治标之法。而《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所治“脚挛急”则是用于甘草干姜汤之后。此时阳气来复,“厥回足温”。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此时失养的筋脉已得阳气之温养,再用芍药甘草汤补其阴,当属缓证,故用养血敛阴之白芍,养其血,柔其肝,缓其筋,属治本之法。如今也有医家认为芍药甘草汤中之芍药或为赤芍,如李晓刚[9]等人通过对仲景时期本草著作的分析得出方中芍药以使用赤芍为宜的结论。在临床实际中,陈亦人教授在临床运用芍药甘草汤时也认为,赤芍、白芍皆可随证遣用[10]。房定亚在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骨性关节炎时认为,可重用赤芍以增强活血之效,当疼痛明显时,亦可赤、白芍同用[11]。杜萌萌[12]等人在利用芍药甘草汤治疗镰疮时,总结崔公让教授经验,于方中使用赤芍,取其凉血散瘀止痛之力进行治疗。总之,在发病急骤、疼痛剧烈、血液瘀滞不行时使用芍药甘草汤,或可赤芍或赤白芍同用,在发病较缓或症状已稍得缓解后用芍药甘草汤,宜用白芍。

1.2 古近代文献中芍药甘草汤扩展应用 芍药甘草汤除用于治伤寒误汗伤阴之脚挛急外,也可用于脚弱无力,湿热脚气,如宋代吴彦夔[13]的《传信适用方》用芍药甘草汤治湿气,腿脚赤肿疼痛,及胸膈痞满,气不升降,遍身疼痛,并治脚气。宋代魏岘[14]《魏氏家藏方》载:“治热湿脚气,不能行步。”芍药甘草汤亦可用于治腹痛,古代医家认为该方有“甲己化土”之妙,《丹台玉案》[15]曰:“凡痛宜用芍药甘草,乃腹痛要用之药,盖芍药味酸,能于土中克木;甘草味甘,甘先入脾,而能缓痛。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稼穑作甘,甘者己也,甲己化土,此仲景之妙法也。”明代李中梓[16]的《医宗必读》用其治“腹痛烦躁,小便数……”清代程国彭[17]的《医学心悟》认为,该方止腹痛如神,指出脉迟为寒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此外,李中梓、朱丹溪等人还认为芍药甘草汤可用于治疗咳喘病,如《医宗必读》[16]中用于治咳嗽,尤治肺咳久不愈所致的“小肠咳”,朱丹溪则提出“小肠咳,咳而失气,宜芍药甘草汤”[18]。《证治准绳·杂病诸气门》指出芍药甘草汤可用于治心咳日久,邪传小肠之小肠咳[19]。芍药甘草汤亦有用于治皮肤病的记载,如《景岳全书》[20]云:“芍药甘草汤,解痘毒,及阳明经痘出不快。防风、芍药、甘草等分。”《医学纲目》[21]亦有相关记载:“四肢出不快,防风芍药甘草汤。”清代邹澍[22]的《本经疏证》记载;“芍药……合甘草以破肠胃之结”,认为该方可用治便秘。《伤寒广要》[23]认为“有脉数心烦而燥,至夜不宁者,为血虚,芍药甘草汤”,用以治疗血虚所致烦躁不宁。此外,古籍中记载,芍药甘草汤还可治疗多种儿科疾病,其中腹痛下利最为突出,如明代万全的《万氏家藏育婴秘诀》[24]和王肯堂[19]《杂病证治准绳》以及《幼幼集》中均有相关记载。

2 芍药甘草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2.1 内科疾病

2.1.1 消化系统疾病 芍药甘草汤具有减轻胃肠道平滑肌痉挛,解痉镇痛的作用,对多种胃肠道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5]。在临床上,芍药甘草汤可用于治疗胃脘痛、消化系统癌性腹痛等疼痛病症以及小儿腹泻、急性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其他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南化兰[26]分别运用芍药甘草汤加味和吗丁啉治疗胃脘痛,结果表明采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的患者,其疼痛症状消退较吗丁啉快,且可防止病情加重,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改善其生活质量,疗效显著。陈秀敏[27]等人利用芍药甘草汤加味用于治疗均有阴伤挛急表现的胰腺癌和食管癌术后的腹痛,疗效确切。高志刚[28]等人将60例小儿腹泻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单独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又接受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57%,对照组为80.12%,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解文国[29]的临床研究证实,急性胃溃疡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能显著增强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临床效果显著。储文梅[30]将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维酶素、黄连素联合治疗,治疗组以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结果显示芍药甘草汤疗效较常规疗效显著。张中新[31]等人在治疗65例肠梗阻时发现,芍药甘草汤能够对肠黏膜组胺水平的升高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让胃肠平滑肌的痉挛、腹痛、腹泻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芍药甘草汤养血柔肝、缓肝和脾,除在中医用于治肝之病外,也用于治疗多种西医范畴中的肝病。在对芍药甘草汤进行关于肝病的现代文献基本特征的分析中,利用“‘芍药甘草汤’and‘肝病’”“‘芍药甘草汤’and‘肝炎’”和“‘芍药甘草汤’and‘肝衰竭’”进行检索,在中国知网共检索到文献10篇,在万方中检索到文献11篇,在维普中检索到文献6篇,在Sinomed数据库中检索到文献17篇,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到文献2篇。其中有关临床疾病的研究中包括肝病腿痛2篇,胆汁性胆管炎1篇,乙型病毒性肝炎5篇,未检索到芍药甘草汤治疗肝衰竭的相关文献。在芍药甘草汤现代制剂——健肝乐颗粒的文献检索中,共找到临床研究文献14篇,其中有6篇研究对象是关于CHB,3篇研究对象是关于结核性药物所致的肝损伤,2篇研究对象是药物性肝损伤,1篇研究对象是乙肝肝硬化,1篇是晚期血吸虫肝病,1篇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2]。可见目前芍药甘草汤在肝脏疾病上的应用研究多集中于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上。李玢玢[33]、梁红梅[34]等人经临床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联合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均优于单独使用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阻断病情恶化、恢复患者肝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这可能与芍药甘草汤中芍药苷(TGP)等成分抗氧化反应,减轻肝细胞损伤以及甘草黄酮抗肝纤维化作用有关。此外,芍药甘草汤的现代制剂——健肝乐颗粒也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廖楚[32]通过专家共识法得出健肝乐颗粒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多种肝病引起的肝功能异常,认为健肝乐颗粒可以降低患者转氨酶指标和胆红素水平,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提出健肝乐颗粒(芍药甘草汤)中有效成分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等可能通过调节IL-17、TNF等细胞因子,作用于MAPK3、MAPK1、JUN、TP53等靶点,发挥减轻肝损伤、抑制肝癌等作用。

2.1.2 神经系统疾病 在治疗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上,如神经性头痛、难治性膈肌痉挛等,有学者采用本方加减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剡建华[35]等人将121例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使用氨酚羟考酮片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头痛程度及发作次数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使用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张惠荣[36]等人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经解痉、健胃及针灸治疗效果均不满意的难治性膈肌痉挛30例,结果显示服药<3剂治愈者18例(60.0%),服药4-6剂治愈者9例(30.0%),服药8剂仍有偶发者3例(10.0%),效果良好。王传光[37]等人研究发现加味芍药甘草汤能有效减轻神经病理疼痛伴抑郁患者的疼痛,且能够有效地抗抑郁,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2 妇科疾病 白芍被称之为“女科之花”,其不仅具有滋阴、补血和调经的作用,且对子宫挛急也有所缓解,能够起到有效止痛的效果[38]。赵凤荣[39]将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味和消结安胶囊治疗,结果表明芍药甘草汤止痛效果较消结安胶囊显著,可见芍药甘草汤能够较好地发挥治疗痛经的作用。楚丽杰[40]利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证明芍药甘草汤在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BMI、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多毛和痤疮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朱静静[41]利用加味芍药甘草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明显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参数,缓解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研究表明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本方与熟地黄、当归配合使用,具有肝肾并补、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效[42]。且逍遥散、四逆散、温经汤等以芍药甘草汤化裁的一些经典方剂都是在治疗妇科疾病时使用几率较高的方剂[43]。

2.3 儿科疾病 芍药甘草汤也可用于多种儿科疾病的治疗,倪珠英教授曾应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类百日咳综合征、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枢性协调障碍、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肌张力增高等病症,以及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慢性咳嗽等疾病,临床应用卓有成效,也展现了活用经方、异病同治的思想[44]。

2.4 骨科疾病 宋卫平[45]针对肩关节周围炎,选择自拟芍药甘草汤,组方包括桂枝、当归、羌活、黄芪、白芍和炙甘草,并辨证加减,痛甚者,加延胡索15g、官桂9g、没药20g;偏寒者,加桂枝9g、姜黄9g;偏湿者,加薏苡仁15g、砂仁15g,总有效率达到了95%;陈进城[46]等人使用芍药甘草汤对兔颈椎病进行治疗研究,通过ELISA法检测用药后兔血清多项炎症指标降低,受炎症损伤的兔颈后肌细胞得到了明显改善。何坚[47]等人也发现芍药甘草汤可通过抑制NF-kB通路减轻颈椎间盘的炎症损伤;葛平玉[48]等人把90例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分别采用了芍药甘草汤加味和盐酸坦索罗辛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在缓解疼痛或不适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更明显的效果。由此可见,芍药甘草汤在治疗本病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且疗程也不长,没有明显副作用。

3 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新进展

芍药甘草汤具有确切的疗效,多年来,诸多专家学者均对芍药甘草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展开了相关研究,下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3.1 化学成分 目前已在芍药甘草汤中发现74个化学成分,主要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单萜糖苷类化合物、小分子酚酸类化合物、鞣质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以及其他1个化学成分[49]。其中以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单萜糖苷类化合物三类居多。黄酮类化合物包括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刺果甘草素、芒柄花黄素等38种化合物。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包括甘草酸、甘草次酸、甘草皂苷A、甘草皂苷B2等14种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方中甘草。单萜糖苷类化合物包括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羟基芍药苷等8种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芍药[50]。上述成分经分离纯化,可得到芍药甘草汤有效成分群芍甘多苷(DSM),含芍药总苷、甘草酸和总黄酮苷,总计54.7%。

3.2 抗炎、改善微循环作用 在对方中主药白芍及赤芍的药理研究中发现,白芍含有较多芍药内酯苷,其补血作用优于芍药苷[51]。此外,白芍主要具有抗炎、镇痛、养血等药理作用[52],尤其是白芍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cAMP/cGMP水平,增强肝组织中抗氧化酶和乙醇代谢酶活性,从而减轻肝细胞受到的氧化应激损伤和酒精性肝损伤,发挥改善肝阴虚证的作用[53],这与白芍在芍药甘草汤中发挥的养血平肝敛阴的功效相匹配。而赤芍总提取物则在抑制血小板方面优于白芍提取物,且其抑制大鼠足趾肿胀的效果优于白芍[54]。贾敏[55]等人发现赤芍总苷对内皮完整肠系膜主动脉有明显的舒张作用,而白芍则无此作用。章丽[56]等人发现赤芍改善血瘀模型大鼠异常的血液流变性作用较白芍强。由此可见,白芍在抗炎和护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赤芍在改善微循环、舒张血管及缓解血管痉挛方面较白芍有明显优势,这也对前述芍药甘草汤随证遣用白芍或赤芍的结论具有参考意义。

芍药苷(Paeoni Florin,PF)和甘草酸(Glycyrrhizin Acid,GA)可能是芍药甘草汤中发挥抗炎作用的药理成分[57]。陈莉[58]、陈谱[59]等人均证明PF可以下调IL-6、IL-1β、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这或与PF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肖刚[60]等人发现GA具有下调大鼠脑组织IL-1β、IL-6、TNF-α等炎症介质的水平,对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Yao[61]等人通过OVA构建小鼠慢性哮喘模型,发现GA能使血清IL-4、IL-17、IL-13表达明显降低,进而改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

3.3 解痉作用 芍药甘草汤能解除躯体、四肢、各种平滑肌性脏器组织(如胃肠、膀胱、尿道、胆囊、子宫、输卵管、气管、血管等部位)的挛急[62]。田丰玮[63]等人发现芍药甘草汤能够对改良吴氏法痉挛模型大鼠的痉挛状态起改善作用,增加上肢伸直幅度。此外,芍药甘草汤对动情期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收缩强度的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在间情期对收缩频率则只有抑制倾向,但对收缩强度有显著抑制作用[64]。杨晓溪[65-66]等人将芍药甘草汤作用于利用结扎单侧输尿管的家兔复制的输尿管急性梗阻动物模型,发现芍药甘草汤能明显降低家兔梗阻输尿管内的基础压力,验证了它对输尿管平滑肌痉挛的解痉作用,且其作用强度与剂量大小呈正相关。吕小利[67]和林恺[68]等人通过口服加味芍药甘草汤以及制作芍药甘草汤中药眼贴的办法,发现芍药甘草汤可以缓解睫状肌痉挛,进而缓解和调节眼部痉挛,改善近视症状。

3.4 对肌张力的双重调节作用 芍药甘草汤对肌张力表现出双重调控的作用。如乐永红[69]等人通过兔离体肠管实验,发现芍药甘草汤全方及利用其有效部位群制备的含药血清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平滑肌均有兴奋作用,且大剂量的芍药甘草汤有效部位群还对家兔离体回肠具有兴奋作用,而全方却无此效果,说明芍药甘草汤有效部位群能增强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和回肠的肌张力,且作用优于全方。而王景霞[70]等人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能够降低线拴法所致的脑卒中恢复期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大鼠模型的肌张力。

3.5 镇痛作用 近现代医者多数认为,芍药甘草汤具有缓急止痛作用,可治诸种痛证[62]。邱明义[71]等人使用醋酸复制小鼠疼痛模型,使用二甲苯复制小鼠耳肿胀模型,发现使用芍药甘草汤可以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减轻耳肿胀程度,镇痛率为58.58%,肿胀抑制率为45.68%。凤良元[72]等人通过研究表明,芍药甘草汤可使冰醋酸致痛小鼠血清和脊髓中的一氧化氢与前列腺素E2浓度明显降低,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浓度明显升高。前列腺素在疼痛的产生与传递中起重要作用,组织损伤或炎症时,机体局部产生和释放前列腺素等致炎因子,芍药甘草汤可以降低血清中的致炎因子含量。一氧化氮作为第二信使神经递质在外周及中枢痛觉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芍药甘草汤可以降低血清中的一氧化氮分压。氧自由基在外周与脊髓中均有致痛作用,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拮抗此致痛作用,芍药甘草汤可以通过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氧自由基的生成,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3.6 平喘 董雷[73]等人对大鼠腹腔注射卵清白蛋白(ovalbumin,OVA)联合氢氧化铝,使其致敏后再联合使用雾化吸入激发制备哮喘大鼠,后用芍药甘草汤干预,发现芍药甘草汤能抑制哮喘气道重塑的进程,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哮喘模型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 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 Metallopeptidase Inhibitor 1,TIMP-1)水平及二者之间的平衡有关。何飞[74]等人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可防治卵白蛋白诱发的支气管哮喘模型,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哮喘大鼠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Tregs)/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 17,Th17)比例失衡作用有关。

3.7 其他作用 芍药甘草汤有效部位群芍甘多苷(DSM)具有抗乙肝病毒、利胆退黄以及保护肝细胞,减轻其损伤的作用。同时芍药甘草汤对四氯化碳及多种药物所致急、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75];研究还发现,芍药甘草汤有效部位群芍甘多苷能够增加正常大鼠胆汁流量,降低异硫氰酸-1-柰酯黄疸模型小鼠总胆红素、1min胆红素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表现出利胆退黄作用[76],并且可明显抑制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77]。在动物实验研究中还发现,芍药甘草汤有一定通便作用[78],并且对乙酸溃疡型模型大鼠的胃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79],并能够增强系统性红斑狼疮转基因动物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80]。

4 小结与展望

芍药甘草汤组方中,白芍味酸苦,微寒,入肝经,是以酸敛苦阴柔,炙甘草甘温,入脾胃,是以补虚调和缓急,二药合用,酸甘化阴,肝脾同治,使肝木不乘脾土,共奏缓肝和脾,养血益阴,缓急止痛之功。但方中白芍亦可更换为赤芍,用于剧烈痛证中先行治标,起到活血通络、舒张血管平滑肌以及减轻血管痉挛的作用,这为临床更精准地运用芍药甘草汤提供了重要参考。

芍药甘草汤在临床内、妇、儿、骨科中广泛运用,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目前芍药甘草汤在临床尚无成熟的中成药制剂[81],这对芍药甘草汤临床应用的推广存在一定的阻碍。药理研究发现,芍药甘草汤具有解痉、增强肌张力、镇痛、抗炎、平喘、通便、抗病毒、保护肝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但对于芍药、甘草中上百种的化学成分而言,芍药甘草汤中仍有大量的化学成分有待继续查明,这或与药物相互作用或方剂煎煮方法有关[82-83]。因此,研制更有效的中成药制剂并加强药理研究,推进临床疗效的机制探索,将对芍药甘草汤的推广和应用精细化起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赤芍白芍芍药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陆抑非《芍药》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白芍与不同中药配伍减毒作用浅析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大黄、赤芍对肝衰竭大鼠血清NO合成和分泌影响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白芍配方颗粒中5种成分
白芍花开
不同干燥方法对白芍中6种化学成分的影响与评价
新疆赤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