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燕,魏引廷
(1.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内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 ;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连云港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特征是腹部疼痛或不适,导致排便习惯不规律,包括排便频率的增加和粪便形状、质地的改变[1]。其中,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l irritable bowe syndrome,IBS-D) 主要表现为腹泻反复发作,同时伴有排便急迫感[2]。这种腹泻发作可能与进食有关,因而也被称为餐后腹泻[3]。IBS-D 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有研究认为,IBS-D 患者的肠道运动异常导致食物通过肠道的速度加快,从而产生腹泻[4]。同时,当神经调控和脑-肠轴出现异常时,也可能导致肠道对刺激过度敏感[5]。西医治疗IBS-D 主要使用抗腹泻药物(如洛哌丁、右美托咪定)、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5- 羟色胺3受体(5-HT3)拮抗剂(如阿洛西非)、胃肠道钙离子拮抗剂(如匹维溴铵),然而治疗效果有限[6]。为进一步探究中医药在IBS-D 中的治疗效果,我院对2021 年3 月 至2023 年7 月 接 诊 的86 例IBS-D 患 者进行研究,分析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治疗IBS-D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选取我院2021 年3 月至2023 年7 月接诊的86例IBS-D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详见表1。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纳入标准:(1)符合IBS-D 的临床诊断标准,存在腹泻频繁、腹痛不适等症状;(2)年龄>18 岁;(3)每日腹泻频率≥3 次;(4)患者及家属均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严重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2)既往有精神病史或存在严重意识障碍;(3)对参苓白术散、匹维溴铵等药物有过敏反应。
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北京福元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33036;规格:50 mg)治疗,3 次/d,50 mg/ 次,连续用药2 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治疗,组方:山药、神曲、党参、陈皮、薏苡仁各12 g,炒白术、石榴皮各15 g,木香、芡实、茯苓、炙甘草各8 g,鸡内金、乌梅肉、苍术、诃子各10 g。用2000 mL 清水煎煮,煮至1200 mL后关火,1/ 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每次各服600 mL,连续用药2 周。
(1)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经治疗患者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明显减轻,腹泻频率明显降低,每周腹泻频率≤3 次,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有效:经治疗患者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有所减轻,腹泻频率有所降低,每日腹泻频率≤1 次,生活质量有所改善;无效:经治疗患者的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未减轻,每日腹泻频率≥3 次,生活质量无改善。总有效率= 显效率+ 有效率。(2)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我院自制的中医证候积分评价表对两组的神疲乏力、腹部隐痛、食少纳呆、大便溏泄症状进行评分,各症状按照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0 分、3 分、6 分、9 分。(3)神经递质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的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 送检,检测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YP)、5- 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P 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
采用SPSS 26.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 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行χ²检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神疲乏力、腹部隐痛、食少纳呆、大便溏泄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疲乏力、腹部隐痛、食少纳呆、大便溏泄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对比(分,±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对比(分,± s)
组别 神疲乏力 腹部隐痛 食少纳呆 大便溏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3) 7.54±1.26 4.84±0.98 7.28±1.42 4.76±0.95 6.42±2.03 3.13±1.05 6.05±1.82 2.95±0.87观察组(n=43) 7.43±1.19 4.32±0.82 7.21±1.53 4.24±1.01 6.32±2.14 2.62±1.13 6.10±1.74 2.52±0.92 t 值 0.416 2.669 0.220 2.459 0.222 2.168 0.130 2.227 P 值 0.678 0.009 0.826 0.016 0.825 0.033 0.897 0.029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水平的对比(± 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递质水平的对比(± s)
组别 NYP(ng/L) 5-HT(ng/L) SP(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43) 82.36±12.35 66.03±13.16 45.79±11.32 34.31±12.36 120.06±22.34 110.24±10.34观察组(n=43) 82.51±12.14 60.34±12.57 45.82±11.47 28.51±12.59 119.52±23.64 102.36±11.25 t 值 0.057 2.050 0.012 2.156 0.109 3.382 P 值 0.955 0.043 0.990 0.034 0.914 0.001
匹维溴铵是西医治疗IBS-D 的常用药,属于胃肠道钙离子拮抗剂,可通过抑制钙离子流入肠道平滑肌细胞而发挥治疗BS-D 的作用。但单用此药治疗IBS-D 的疗效仍有待提高。传统中医理论认为,IBS-D 的中医证型包括脾虚湿困证、肠痞证、气滞血瘀证和湿热蕴结证[7]。脾虚湿困证主要表现为腹泻频繁、脘腹胀满、舌质淡白、食欲不振;肠痞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大便不畅[8];气滞血瘀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甚至出现大便带黏液血的症状,与情绪不宁有关[9];湿热蕴结证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黏腻、腹痛、口苦口干等[10]。中医常采用具有调理脾胃功能、疏畅气机、祛湿化痰功效的中药方剂治疗IBS-D 的,并辅以针刺、艾灸等治疗[1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的参苓白术散能够治疗由脾胃虚弱、湿热蕴结所导致的腹泻。为了进一步探究该方的临床应用价值,我院遂开展了上述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这与董燕等[12]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IBS-D 患者服用参苓白术散后,脾胃功能得到增强,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减轻或消除了腹泻症状。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疲乏力、腹部隐痛、食少纳呆、大便溏泄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贾小萌等[13]人的研究结果近似。说明参苓白术散能有效改善IBS-D 患者的症状。本方中的白术、苍术、茯苓具有健脾胃、祛湿化痰、固表止泻、宁心安神的功效,有助于缓解脾胃虚弱和湿热蕴结所引起的腹泻;乌梅肉、石榴皮、芡实具有收敛固涩、涩肠止泻、补脾固肠、益气健脾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腹泻症状;木香、鸡内金具有疏肝理气、和胃化湿、调理气机、补益中焦的功效。该方诸药合用,共奏调理脾胃、祛湿化痰、固涩止泻之功。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NYP、5-HT、SP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徐思思等[14]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参苓白术散能改善IBS-D 患者NYP、5-HT、SP 等神经递质水平,进而调节肠道功能。方中的白术、茯苓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合成酶的活性,如调节酪氨酸羟化酶(TH),从而影响NYP 的合成;脾胃功能改善后,也减轻了对NYP 的过度刺激;同时,茯苓等药物的抗炎作用减少了5-HT 的释放源,如肠道黏膜上的炎症细胞,进而降低了5-HT 水平;乌梅肉和石榴皮等中药通过调节肠道兴奋性,减缓神经冲动的传导,进而有效调节了肠道黏膜细胞中SP 的释放。
综上所述,参苓白术散联合匹维溴铵治疗IBS-D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内脏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