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具敏
(贵州省瓮安县中医医院,贵州 瓮安 550400)
剖宫产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案,主要应用于产妇妊娠末期或临产后,可经腹腔切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推开膀胱,切开子宫下段,娩出胎儿及其附属物,应用率比较高[1]。剖宫产可应用于存在骨盆大小异常、巨大儿、子宫收缩乏力、胎位异常、预计无法顺产等情况的产妇群体,促进产妇分娩,从而挽救产妇及新生儿生命,也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但是剖宫产也会给产妇带来不必要的创伤,相比于自然分娩来说,术后康复时间比较长,术后疼痛感也更加剧烈,对产妇舒适度产生不良影响[2],进而延长产妇术后恢复时间。因此,剖宫产产妇可通过术后镇痛减轻疼痛程度,促进术后快速康复。从剖宫产产妇的麻醉方式上看,静脉镇痛泵、硬膜外镇痛泵等镇痛方式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但是这些镇痛方式易引起不良反应,如呕吐等。腹横筋膜阻滞是一种新型麻醉镇痛方法,能通过局部神经阻滞起到镇痛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比较高[3]。本文主要分析对剖宫产产妇实施腹横筋膜阻滞对其术后快速康复的促进效果,报道如下。
选 择 我 院2022 年10 月 至2023 年10 月 接 收的剖宫产产妇80 例,经双盲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0 例。试验组:年龄为23 ~38 岁,平均年龄(28.46±3.04)岁;孕周为37 ~42 周,平均(39.87±1.85)周。参照组:年龄22 ~39 岁,平均年龄(28.02±3.42)岁;孕周为37 ~42 周,平均(39.28±1.49)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P>0.05。纳入标准:接受剖宫产分娩;单胎自然妊娠;知情同意参与研究;能够配合研究开展,能提供一般资料者。排除标准:存在认知、精神等方面损害或障碍;参与其他研究者;对本次研究用药存在禁忌证者;不符合剖宫产指征者;存在严重脏器功能损伤者。
产妇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监测后产妇常规采取左侧卧位,确定L3-4或者L2-3椎间隙的位置,使用正中入路穿刺蛛网膜下腔,见脑积液回流后(无血),缓慢注入含10%葡萄糖溶液的盐酸罗哌卡因10 ~15 mg。麻醉阻滞平面达到双侧T6则蛛网膜下腔麻醉成功。剖宫产手术均按照常规方式进行。
参照组接受常规自控硬膜外镇痛,使用225 mg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206;规格:10 mL:75 mg)+100 μg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国药准字H20054171,规格:1 mL:50 μg)+68 mL 的0.9%氯化钠注射液,背景剂量2 mL/h。
试验组产妇接受腹横筋膜阻滞,术毕引导产妇取仰卧位,将肋缘至髂棘间腹部充分暴露,将超声探头频率调整为6.6 MHz ~13 MHz,以横向方式置于腋前线、肋缘至髂棘间腹部。仔细辨别产妇的腹横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等,使用超声探头进行定位,通过平面进针法将针头置入到产妇的腹横肌与腹内斜肌之间,回抽确定没有误入血管后缓慢推注0.2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206;规格:10 mL:75 mg)20 mL,使用同样的方式将同等剂量药物注入对侧腹部。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间点镇静评分(术后2 h、术后4 h、术后12 h、术后24 h)、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术后2 h、术后4 h、术后12 h、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血压、头痛、呕吐)。镇静评分:采用Ramsay 镇静评分对产妇的镇静效果进行评估,分值为1 ~6 分,1 分为存在焦虑或烦躁不安症状;2 分为安静、合作、定向力比较好;3 分为嗜睡但是对指令的反应比较敏捷;4分为处于睡眠状态但是可唤醒,对于强声刺激反应比较敏捷;5 分为睡眠状态,对于强声刺激反应比较迟钝;6 分为处于深度睡眠当中,对于强声刺激并没有任何反应。1 分表明镇静不足,5 ~6 分则表明镇静过度。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式评估产妇疼痛程度,分数越高则疼痛程度越严重,最高分为10 分。
选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实施χ² 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产妇的术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术后恢复指标对比(d,± s)
表1 两组产妇术后恢复指标对比(d,± s)
门排气时间 首次进食时间 首次下床时间 住院时间组别 例数 首次肛试验组 40 1.28±0.46 1.58±0.46 1.43±0.38 6.52±1.49参照组 40 2.18±0.59 2.76±0.61 2.03±0.49 8.61±2.33 t 值 7.6084 9.7683 6.1197 4.7794 P 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试验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的镇静效果评分均比参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的镇静效果评分(分,± s)
表2 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的镇静效果评分(分,± s)
组别 例数 术后2 h 术后4 h 术后12 h 术后24 h试验组 40 3.16±0.54 3.35±0.61 3.15±0.37 3.05±0.42参照组 40 2.53±0.59 2.45±0.59 2.51±0.49 2.45±0.53 t 值 4.9818 6.7073 6.5923 5.6115 P 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比较两组产妇术后恢复指标(首次肛门排气时间、
试验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比参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分,± s)
表3 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分,± s)
组别 例数 术后2 h 术后4 h 术后12 h 术后24 h试验组 40 2.65±1.12 3.48±1.12 4.23±1.21 4.35±1.04参照组 40 3.78±1.21 4.52±1.05 5.52±1.05 5.72±1.27 t 值 4.3345 4.2844 5.0926 5.2785 P 值 0.0000 0.0001 0.0000 0.0000
试验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参照组低(P<0.05),见表4。
表4 比较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例(%)]
剖宫产能有效解决产妇在阴道分娩过程中出现的难产或胎儿窘迫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母婴安全,是一项比较常用的手术操作,但是由于手术需要切开的组织比较多,对产妇的创伤比较大,产妇术后会出现剧烈疼痛症状,也会影响到产妇术后康复进程,因此需要加强产妇的镇痛处理[4]。在既往的镇痛方法当中,通常是应用镇痛泵进行处理,能缓解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但是这一方式的应用易导致产妇出现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不利于产妇术后康复。随着麻醉学不断发展,超声技术不断完善,目前大部分医院都会应用腹横筋膜阻滞方法进行麻醉,主要是在剖宫产手术操作完毕之后在超声引导下将麻醉药物注射到产妇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从而对这一平面的腹壁神经产生阻滞作用,最终起到镇痛作用[5]。
从研究结果上看:试验组产妇的术后疼痛评分比参照组低,P<0.05。说明剖宫产产妇接受腹横筋膜阻滞有助于减轻疼痛程度。相比于常规硬膜外自控镇痛来说,腹横筋膜阻滞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因此能有效抑制疼痛信号传导,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有效的麻醉药物,应用于产妇的腹横筋膜阻滞当中有良好的麻醉效果,除此之外,应用于外科手术中也有一定作用,也可应用于急性疼痛控制当中,可采用持续硬膜外输注或间歇性单次用药方法,有良好的应用效果[6]。结果显示:试验组产妇的术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腹横筋膜阻滞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镇痛中能促进其术后恢复。剖宫产手术给产妇带来的创伤比较大,会引起严重内脏疼痛,同时还会引发严重焦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恐惧等情况,对产妇的呼吸情况造成不良影响,延长胃肠功能指标的恢复时间,降低产妇舒适度。腹横筋膜阻滞的应用则能有效缓解产妇的内脏疼痛症状,改善肌肉松弛度,产妇也能更好地休息,有助于保持产妇的身心健康,帮助产妇术后恢复[7]。另外,罗哌卡因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对改善产妇的应激反应也有一定作用。腹横筋膜阻滞可有效阻滞交感神经通路,从而避免产妇产生比较强烈的应激反应,抑制儿茶酚胺与应激激素释放,预防凝血系统被激活。疼痛本身会给产妇带来应激反应,促使皮质醇、肾上腺素等指标水平上升,对子宫收缩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产妇术后恢复,通过腹横筋膜阻滞的应用则能有效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保证产妇安全,提升产妇用药安全性[8]。
从安全性方面分析:试验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参照组低,P<0.05。由此可见,腹横筋膜阻滞应用于剖宫产产妇镇痛中的安全性较高,原因可能在于腹横筋膜是位于腹横肌与腹外筋膜之间的薄腱膜,属于腹内筋膜总层的一部分,将麻醉药物注入这一部位之后能充分抑制前腹壁神经痛觉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当中,不仅镇痛效果比较好,能满足剖宫产麻醉需求,还能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从而减轻麻醉药物给身体带来的不良损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9]。腹横筋膜阻滞中使用罗哌卡因作为局部麻醉药物,这一药物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有良好的感觉神经阻滞作用,对于心血管的影响相对较小。国外有研究认为,罗哌卡因这一局部麻醉药物有比较低的脂溶性与比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因此将其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镇痛当中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这也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原因之一。腹横筋膜阻滞阻断的是感觉神经分支,并不会影响到这一节段的运动神经,术后产妇能尽快下床活动,对促进产妇术后康复也有一定作用,符合现代快速康复理念。随着超声技术不断发展,将其应用于腹横筋膜阻滞当中能以超声作为引导开展相应的阻滞,可视化神经阻滞技术逐渐成熟,且逐渐应用于临床当中,能进一步提升阻滞定位准确性,配合超声技术可明确进针情况,了解到产妇的麻醉深度,无需使用神经刺激仪帮助操作者定位阻滞区域,可进一步增强阻滞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剖宫产产妇实施腹横筋膜阻滞的效果显著,不但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还能减轻疼痛感,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