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圻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科学;减量增效;作业实践
引言:作业是一种具有检测性的练习,可以检测到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情况,准确评估学生的能力水平,随后利用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科学作业的减量增效,直接关系到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能否走向更大的成功。所以,教师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科学作业进行减量增效,使得新时期的小学科学教育特色尽显,受到全体学生的一致欢迎。
“双减”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升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落实各项教学计划,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科学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科学作业减量增效的意义,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整理习题,分类习题,构建数字化的习题库,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创编一些趣味性、操作性、启发性、实践性等特征兼备的作业任务,以分层发布作业任务的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收到适合自己的作业,能够边做作业边巩固科学知识,及时进行知识内容的“查漏补缺”,对于后续的科学教学活动充满期待[1]。另外,科学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耐心,要耐心指导学生登录习题库,挑选自己喜欢的作业,通过完成“拔高题”,让自己的学习质量更上一层楼,通过完成“基础题”,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努力探寻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笔者会在数字化的习题库中设置多个项目化作业,其中包括“比较种子的发芽情况”“为蚯蚓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绿豆芽生长过程的观察”等,并且为每项作业搭配多个微课视频,确保学生能充分理解作业的要求,能高质量完成作业任务,能够实现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有效发展。与此同时,学生可以在线提出自己的作业疑问,可以通过线上的交流,全面梳理重难点和关键点,形成自己的学习节奏,顺利走近科学的世界。
“研究型”科学作业的提出,是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会充分拉近生生之间的距离,强化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得越来越好,学习热情变得愈发高涨[2]。因此,科学教师要多设计“研究型”的科学作业,如《研究植物的一生》《研究土壤的类型》等,要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了同一目标而努力,灵活运用科学知识,快速完成作业任务,发现科学与生活间存在的有效联系,学会共享研究经验、实验方法、学习心得等,在共同进步中成为更好的自己。学生完成“研究型”科学作业的过程,不论是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还是学科的核心素养,都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以此为前提,让他们继续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不同的科学问题,正确解释科学现象,加入新的研究项目,学生的创新创造力明显增强,才能轻松内化科学知识,更快达成个性化发展、多元化发展等目标。
“双减”政策的全面落地,真正意义上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和学习压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幸福感,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科学教师应严格控制作业量,有效开展實践活动,让科学作业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学生提供“玩中做”和“做中玩”的机会,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摘得丰硕的学习成果[3]。在具体实践中,科学教师可以多带学生户外探索,让学生多接触自然界中的新奇事物,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将自己的观察发现记录下来,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去寻找不同的证据,对科学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此外,科学教师可以沟通学生家长,建立新型的家校合育模式,在各位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安排亲子实践类科学作业,方便父母和孩子一起做科学小实验,如“制作漂亮的彩虹雨”“拉不开的两本书”“五颜六色的娃娃菜”“生气的瓶子”等,多角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消减学生的畏学情绪,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实用性。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极大地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教师继续进行科学作业的减量增效,探索多元化的教学路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充分发挥科学教育的本质功能,培养出大批有本领、有追求、有理想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明月.减量增效:“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作业实践[J].湖北教育,2023(16):32-34.
[2]蔡丽瑶.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作业的设计与实践[J].科普童话,2023(23):70-72.
[3]林信华.“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科学作业创新设计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2(32):85-88.
(作者单位: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大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