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川北薅草锣鼓》作者:文超胜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ISBN:978-7-5177-0439-3出版时间:2016 年1 月定价:40 元
薅草锣鼓是劳动人民在农耕劳作中所创造的艺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劳动歌曲,是一种有趣的民间艺术形式。川北薅草锣鼓的形式一般是“歌郎”二人,一个人敲锣,一个人打鼓,两个人配合轮流对唱,薅草者则在队伍中伴随着薅草锣鼓辛勤耕作。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的形式一般是一至三人自击锣鼓自唱,伴奏乐器有锣、鼓、钹等,最常见的表演形式是一锣一鼓,二人演唱,薅草者进行耕作。薅草锣鼓的产生或许正是文学劳动说的印证。鲁迅曾解释文学的劳动说:“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是‘杭育杭育派’”。
薅草锣鼓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四川东北部山区农村的群众性民间文化。盛夏时节的川东北,暑气袭人,农民辛勤劳作,忙着栽秧打谷,锄玉米草、黄豆草,掰包谷……山歌薅草锣鼓不仅能保证除草的进度和质量,还为这枯燥无聊的农业活动带来了乐趣。如:薅草锣鼓表演者对薅草劳动队伍中落伍的人进行锣鼓猛敲,对贪快忽略质量的人以歌词相讥,让劳作者因羞愧而改正,以保证薅草队伍团结一致地有序劳作。文超胜主编的《川北薅草锣鼓》介绍了川北薅草锣鼓起源、特点、唱本和原生态民俗文化,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薅草锣鼓。笔者基于川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开江民歌薅秧歌搜集、整理与研究”(编号:2022YB11)的研究并结合该书内容对民歌薅草锣鼓在巴蜀地区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探究。
目前薅草锣鼓在川北地区的传承谱系有三种:一是以歌郎李兴舟为代表的茅坝李氏薅草锣鼓谱系,二是以歌郎陈少新为代表的板桥乡陈氏薅草锣鼓谱系,三是以歌郎张德生为代表的青溪镇张氏薅草锣鼓谱系。在川东地区的传承以歌郎袁诗安、袁诗平为代表。薅草锣鼓明快简洁的音乐语汇中保留了大量古代体力劳动中的音乐文化信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薅草锣鼓在巴蜀地区的传承情况却不容乐观。首先,劳动方式的改变对民歌薅草锣鼓在巴蜀地区的传承构成威胁。如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业变革产生影响,人们可以借助机器进行劳作,大大减轻了劳作的负担,并且很少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劳动,因此民歌薅草锣鼓的必要性大大减弱。其次,娱乐方式的改变也是导致民歌薅草锣鼓在巴蜀地区传承现状不容乐观的重要因素。当今的娱乐方式多种多样,人们在劳作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听的任意歌曲,薅草锣鼓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再次,农村现实生活现状不利于薅草锣鼓在巴蜀地区的传承。老年歌郎相继过世,大量中年人移居城市,年轻人外出务工且大多没有亲身劳作的经验,对薅草锣鼓不感兴趣也无心继承。最后,民歌薅草锣鼓本身的特性也制约了其在巴蜀地区的传承。民歌薅草锣鼓具有民间民俗性,没有特别严格和传统的唱词唱法,歌郎们对薅草锣鼓一般是即兴创作和口头传承,缺乏确切的文献记载,所流传下来的资料并不多。因此,对当前民歌薅草锣鼓在巴蜀地区的传承现状必须予以重视,探究发展的措施。
薅草锣鼓的保护者需要创新其表演形式、传播途径等,使其得以发展。首先,保护者们可以对民歌薅草锣鼓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创新。以前的题材大多为民间传说、故事,如《二十四孝》《孟姜女哭长城》《八仙图》等,其中不乏有一些糟粕和腐朽落后的文化因素。新时期的民歌薅草锣鼓一方面要剔除其糟粕,另一方面可以结合新时代的新故事创作新的内容,如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故事等。其次,在民歌薅草锣鼓的演唱方式上可以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创作成歌曲、话剧、舞蹈剧等多种形式,扩大接收人群和范围。最后,保护者们必须从传承者和继承者身上下功夫。一方面,政府和当地民众需要重视对老一辈传承者们所掌握的薅草锣鼓进行资料记录,同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采用录像、录音、电子光盘等记录以前薅草锣鼓的具体情况,包括仪式、唱词等;另一方面,保护者们需要让老一辈的传承者心口相传并实时记录,培养新一代的年轻人,同时为年轻一代传承者争取更多的福利政策。此外,还需要大力宣传薅草锣鼓对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川北薅草锣鼓》一书还详细介绍了川北薅草锣鼓韵文、段子、歌头、扎盖子唱词和正歌长篇故事唱本、正歌中篇唱本、耍歌歌词,及经典唱腔选段和主要锣鼓牌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总的来说,该书不仅具有文化学意义,还具有音乐学意义,为后续学者及爱好者对川北文化的研究和对川北薅草锣鼓的传承都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