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华印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教学对学生爱国情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形成各项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小学生阅读量少、面窄,阅读能力比较弱,基于此,对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加以探究,打通课内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宽广的阅读世界。
关键词:大单元 多文本阅读 教学策略
一、以本为本,确定议题
语文大单元教学就是将大单元视为一个整体,从而对大单元内各部分以及各要素进行梳理与整合。统编语文教材采用了“双线组元”,兼顾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在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明确了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比如五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唤醒学生的爱国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统编语文教材还划分了课型。从三年级开始,课文分为“精读”“略读”,加上“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让学生由老师的教,走向自主的读,从而达到从阅读中学会阅读。因此在“双线组元”与“三位一体”的要求下,语文教学要采用多文本阅读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多文本教学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复杂的阅读情境。[1]
比如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导语页提出的语文要素和习作的要求如下:1.一边读一边预测,根据故事的情节去猜想;2.掌握预测基本方法;3.尝试续编故事。第一篇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教读课文,老师可以带着孩子通过助读系统学习预测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教材后的泡泡图中就提示到“文章的题目、插图、内容等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后面教材又设置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两篇自读课文,运用前面学习到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故事与续编故事。
二、大单元视角下的多文本阅读教学策略
(一)运用组文策略,为学生提供阅读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往往面对的不是单一的文本,而是一组、一群或整本的文章,所以多文本阅读教学还原了真实的阅读情境。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类型和文本结构,从单元主题出发,运用组文策略,从而实现多文本阅读的有效结合。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神话,我们以此为出发点,丰富单元主题,选择了《大禹治水》《杜宇化鹃》《李冰斗蛟》三篇文本,以“神奇的洪水神话”为议题,通过多文本的阅读,让学生学会思考神话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采用多文本阅读组文策略进行教学,既可以为学生提供阅读场景,又可以加强文本与教材之间的联系。
(二)文本的选取要紧扣议题实施多文本阅读
在确定议题之后,文本的选取尤其重要。文本选取可以兼顾名家与时文、兼顾中外古今,但有一点必须牢牢把握,那就是所有文本必须紧扣议题,这样才有利于组织开展多文本教学阅读。比如“爱国主题”这一议题,选文时可考虑爱国情怀,比如课文中关于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我们可以多拓展一些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梁启超先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的目标要具体而明确
有了一以贯之的学习目标,课堂的思路才会流畅,才有利于给学生留出读书、思考的时间。多文本阅读既然要选取一组文本,我们就一定要找出这组文本在内容、写法上的共性,就其中一点作集中突破、深入探究。比如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重点讲说明文,因此要关注说明方法,通过说明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有取有舍,完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目标的确定,可侧重人文,也可侧重写法,最好能两者兼顾,这样就落实了语文这门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四)课堂的容量要适中
一个议题下篇目数量的确定一定要考虑到文本的难易程度,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要保证学习的质量、学生的朗读时间,因此课堂的容量要适中。
三、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阅读能力,拓宽视野
多文本阅读内涵不仅包括多篇阅读、一篇带多篇、主题带多篇,更含议题、文本、意义建构。议题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核心,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供师生展开讨论的话题和语文要素文本,是活动的资源,为意义建构提供材料。意义建构作为多文本阅读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包括学生自主阅读中的个体自主建构和交流互动中的群体共同建构,包括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多个回合。立足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结合社会生活、学生兴趣与需求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使文本融洽,实现文本来源多样化。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文本应以课文为核心,以群文为辅助。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一个明显的提升,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2]
(二)多文本阅读是统编语文教材的有力补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应该完成不少于400万字的阅读量。显然,只靠教材是不可能完成的,教材中的文本是有限的,因此统编语文教材提出了多文本阅读教学理念,而且多文本阅读契合了统编语文教材的教学理念。多文本阅读的“文本群”,契合了统编教材提出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形态,扩充了阅读量,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文本之间的关系,构建系统的思考。
(三)为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提供策略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出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多文本阅读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从多文本阅读的文本组织来看,它是由单个文本走向多个呈现结构化的文本,也就是说这一组文本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多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与学习方式看,多文本阅读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对比、联结、统整、构建等策略。联结,就是要去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统整,就是把零散的单个文本梳理出来的内容共同建构一个模式,构建一个认知,有利于学生从表象到本质的认知。一般多文本阅读教学都要经历自读、共议、共享、达成共识。学生在共议和共享的过程中,需要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自己的判断,而这个判断就是价值判断,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3]
参考文献:
[1]徐林珍.运用群文阅读教学开展小学语文大单元设计策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1):149-151.
[2]王启锐.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8):25-26.
[3]徐艷霞.群文阅读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实践——“从三首词看李煜的诗词人生”教学设计[J].小学生世界:小学教学研究,2020(10):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