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诵读,据本想象,深度感受
——第一学段古诗教学例谈

2024-01-12 18:55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王玲惠
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33期
关键词:鹳雀楼学段古诗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 王玲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针对第一学段古诗词教学,设定了教学目标: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这就需要教师依据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开辟“诵读”的渠道,搭建“想象”的平台,架设“感受”的桥梁,体会古诗词的内在魅力。笔者以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尝试和思考。

一、开辟诵读渠道,感受古诗词的内在节奏和韵律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不仅是学生逐步接近古诗的重要方式,更是探寻内在诗境、体悟内在诗情的重要策略。教师可以先从题目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大意并相机辨析:究竟是“登鹳/雀楼”,还是“登/鹳雀楼”?从而正式迈进古诗诵读的教学板块。

(一)设置鲜明层级,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音韵变化

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古诗词语言简练,具有极强的跳跃性,诵读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强化自身的示范和指导,不要急于求成,应设置逐层升级的阶梯。

首先,尝试停顿诵读。即在整体性理解和把握诗歌大意的基础上,依循古诗的内容,依照固有理解和习惯,自主性尝试节奏的停顿。其次,尝试延长诵读。古诗词有其独特的言语节奏和韵律,五言诗和七言诗都有基本的规律可循。同时,诗句在古诗不同的位置,彼此之间也有抑扬顿挫的要求。如处于首句的“白日依山尽”,就可以将最后一个“尽”字拉长,一方面展现落日靠着山脉徐徐下落的绵长与悠远,另一方面与第二句诗形成声断气连,避免因为太快而忽略了古诗内在的节奏之美。最后,尝试理解诵读。这就需要学生将已经理解的故事大意,融入自身意识,形成独特的感受和情愫,继而将这种情感巧妙而自然地转移到诵读中,通过语气语调,将自己的感受与理解展现出来。

通过停顿诵读,初步触摸古诗节奏;通过延长诵读,把握古诗内在韵律;通过理解诵读,展现古诗内在情韵。诵读, 成为走进古诗、感受古诗、洞察古诗的重要抓手。

(二)巧借身体语言,诵读中感受古诗的节奏变化

在初步诵读中,第一学段的学生已经对古诗的韵律形成了一定的体悟,但还没有真正融入自身的意识。具身理论告诉我们,生命个体的内在意识与外显身体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身体的律动对思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诵读古诗时,不妨运用肢体语言,如与手势结合起来,紧扣古诗词“平上”的节奏变化,从另一个维度感受诗词的内在节奏。

一开始,由于学生不太适应,耗费的时间相对较多,但随着学生诵读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对古诗词的深入了解,他们积累了相应的经验,这种“具身”状态下的工作,就能顺其自然地镌刻在学生的意识中,从而转化为自觉。

二、搭建想象平台,创设古典诗词的鲜活情境

第一学段的学生思维以直观性、形象性为主,因此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其本质就是培养他们的具象化的想象能力,即将古诗词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鲜活的画面,借助鲜活可感的情境,激活原始体验,从而展现从语言表层无法获取的认知。

(一)借助直观情境,想象中浮现画面

情境的价值,在于将原本僵硬、机械的学习任务,转化为学生心中的认知所需。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两个步骤:

其一,利用课件出示黄昏时分,夕阳傍山而落的图片,组织学生将自己看成诗人王之涣,以角色置换的方式猜想,说一说诗人可能会看到些什么,想要表达些什么——在新颖的形式下,角色的调整和置换,真正激活了学生的原始体验,为学生感受和再现图片内容提供了切入口。

其二,组织学生将自己想象到的内容,通过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太阳的具体形态、颜色,与山之间的位置关系,将原本轮廓型的画面,以更加细化的方式展示——这一过程,是画面想象之后的思维“雕饰”。

试想,如果没有情境和任务之间的协调,直接布置任务,很多学生都不感兴趣,画面的感知和想象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强化拓展补充,想象中填补空白

古诗词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就在于其能够运用精简的文字,展现丰富的内涵。同样,这对第一学段的学生,也提出了阅读、理解和感知的全新挑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据本”想象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探寻古诗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在拓展和补充的过程中将想象落实到位。

如在上述环节的教学中,学生在结合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已经对第一、二句话所描绘的画面进行了想象。据此,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展开补充性想象:你有没有站在高处向着远方看的经历,假如你看到这样的场景后,会联想到哪些具体的事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兴趣一下子就激发了出来。他们纷纷通过想象,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进行拓展和补充。教师组织学生在上一板块绘制的画卷上,再将自己拓展补充的画面添上去,最终完善一幅“鹳雀楼秋景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理解和想象的过程中,学生最终完成的这幅“鹳雀楼秋景图”不仅完整再现了诗歌原本所展现的画面,同时也将自己曾经见到的、想到的、听到的,以及经历的融入其中,包含了自己的创造和补充。正是有了想象,学生才能对古诗形成独特的感知与体验,从而促进理解和想象能力的协同发展。

三、架设感受桥梁,把握古诗词的情韵内涵

一般古诗都能反映当时的创作背景、文化特质和诗人内在的即时心境,对古诗的理解和品析,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大意、想象画面、体悟内涵的层面上。因此,即使是低年级学生,也要走出纯粹理解和机械感知的泥潭,而要从诗人的生平经历,结合具体的背景,洞察诗歌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刻主题。

(一)借助资料呈现,把握诗歌的创作背景

把握了诗歌的创作背景,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古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了诗歌是怎样来的,从而能够站在诗人的视角解读、思考,与诗人同频共振,相机形成认知上的共鸣感。

鉴于此,在教学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时,教师可以补充诗人王之涣的生平:王之涣小时候就非常聪慧,才华横溢,后来为官时,遭人陷害,于是弃官游览,广交好友。当然,教师不能生硬机械地直接灌输这些资料,而要从第一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引导学生置换体验,才能使这些材料在学生的意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换作是你被人冤枉诬陷了,你会如何做?当你带着这种体验,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如此壮观、美丽的景象,你又会想些什么呢?这一问题的设置,为资料拓展和知人论世的板块开展提供了支架。在学生结合自身认知发表出种种感慨后,教师再相机引导学生关注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与自己的认知形成对比。

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学生有了自己的认知,此时再研读诗句,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更懂得了王之涣在经历了千难万险后,那份坚持不懈和锲而不舍;能够借助生活和大自然的外界事物不断勉励自己,真正感受到诗句中所传达的豁达开朗、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二)链接生活实际,发掘故事的内在哲理

由于学生的原始积累相对欠缺,认知能力还相对薄弱,对于王之涣背景中所涉及的抱负追求还不太理解,教师就要将其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勾连,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古诗教学的知人论世真正落到实处。

如在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所蕴含的道理时,教师就选择了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举了一个例子:小安是班级中的一名学优生,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在一次活动中,小安得到了一等奖,同学们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而他却说:“我还有很多不足,要想取得更大进步,就要像王之涣所说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诗不是在写登鹳雀楼吗?怎么会跟小安得奖、努力学习有关呢?你觉得小安这句诗用得对吗?

教师一改传统教学的常态,不是机械追问,而是借助贴近学生生活的小例子,将学生的思维从诗歌的内容,扩展到生活层面、学习层面,让学生逐步懂得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中华古典诗词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强化“文化自信”和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依托。教学古诗词,教师要从第一学段学生的原始经验和认知能力出发,依循这一学段学生基本的认知规律,通过诵读、想象和感受三个不同的维度和层次,引导学生借助古诗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内在力量。

猜你喜欢
鹳雀楼学段古诗
抱憾鹳雀楼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登鹳雀楼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登鹳雀楼
蒋昱欣??《登鹳雀楼》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