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桢
(浙江财经大学 党委学生工作部,浙江 杭州 310018)
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思政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1]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学生思政工作,并且强调要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尺度与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人的全面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实践的过程。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并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教育是各教育主体交互、“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3],这种实践是“人对人”的,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性的。因此,现时代的教育应该是一种交往的教育、一种实践活动的教育,故而教育离不开生活世界,这要求课堂教学从“教室内”延伸到“教室外”。[4]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5]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6]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社会各界就近与高校对接,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7]2022年7月25日,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支持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要普遍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协调,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体系。”[8]
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背景下,实践教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要搞好思政课实践教学,光靠高校自身的资源与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广泛依靠社会各方资源与力量,社会协同势在必行。那么,什么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应该如何推进社会协同?本文拟就此开展探讨。
20世纪70年代,理论物理学家Hermann Haken提出了协同论,以研究性质完全不同的子系统通过怎样的合作在宏观尺度上产生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集中研究以其自组织形式出现的那类结构,从而寻找与子系统性质无关的支配着自组织过程的一般原理。[9]从协同论的应用范围来看,协同论已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具有普遍的适用性。1996年,刘纯娇将协同论引入教育学,提出“协同教育”概念,探索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子系统如何发挥各自的自组织能力,形成合作、协同、同步、互补的系统效应[10]。因此,教育领域的协同主要指行为主体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力量一致地完成某一教育目标的过程;社会协同则强调行为主体协调整合社会相关资源和力量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在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教育实践的指导下,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协同论为视角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的相关研究主要从扩展社会实践平台、创新社会实践教学方式或模式、完善社会实践育人机制等角度提出强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尚未有文献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的主要内容作系统论述。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即高校协调整合社会各方资源与力量共同开展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质言之,高校围绕思政教育总体目标,在协同校内思政课与专业课、思政理论课与实践课、思政课教师与其他类别教师关系、相关教学资源的基础上,与各级社会组织、各方社会力量、各种社会资源相互融合,一体化组织实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以达至高校内部及高校与社会元素在实践教学内容、形式、管理、机制、功能、保障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和融合。[11]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体现在高校内部资源力量的协同、高校资源力量与校外资源力量的协同两个方面。
第一,高校内部资源力量的协同。高校内部资源力量的协同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的基础。(1)思政理论课与思政实践课的协同,体现为如何协调处理好思政理论课与思政实践课在学分上的关系,如何做好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上的衔接。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思政课自身,还要延伸至第二、第三课堂,因此要基于广义的思政课即“大思政课”来统筹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时间和方式,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假期社会实践的功能。(2)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协同,体现为如何在“大思政课”的背景下通过发挥课程思政的功能达到强化思政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也即如何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融入专业的元素或在专业课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的功能。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设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例如,会计、统计、审计等专业更突出诚信教育,经济、金融、法律、管理等专业更突出公平教育,理工科类专业更突出科学精神教育。(3)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工作教师之间的协同,体现为这三支教师队伍如何组成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思政课教师应该具有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课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思政意识,学生工作教师应该把自己的专业背景与工作特点紧密结合。(4)校史馆、图书馆、特色馆、实验室、学生活动场所、“一站式”学生社区、创业园区等之间的协同,体现为这些校内资源如何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综合作用。
第二,高校资源力量与校外资源力量的协同。事实证明,实践教学只有走出校园才有活力、才可持续。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即学校资源力量与校外资源力量形成合力,促使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天地中获得锻炼,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最终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1)高校教师与学生家长、社会导师之间的协同,体现为这三者如何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从不同角度承担实践育人的角色。这实际上就是高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协同。家庭是学生接受各类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学生的最初教育者和终身关联者;高校是学生接受系统专业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生的专业教育者和成才引导者;社会是学生接受各种锻炼的大熔炉、大课堂,社会导师(1)社会导师一般是指学校聘任的来自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和社会组织等机构的实务型导师。从广义上讲,可以包括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各类人员。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把理论运用到实践、直面各种问题和困难的指导者、引路人。高校教师只有与学生家长、社会导师紧密配合,才能建立完整的实践育人链条。因此,高校教师要主动走出去,到社会大课堂接受锻炼,特别是到基层企事业单位、田间地头去调研挂职,参与实战,促使自己成为具有实践经历和经验的人。高校要积极把各类社会导师请进来,让他们成为学生“社会大课堂”的导师并走上讲台参与学校“小课堂”的教学活动;还要及时与家长交流分享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2)高校实践教学资源与校外实践教学资源的协同,体现为如何统筹整合并充分发挥高校、家庭和社会的功能,打造综合性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高校要广泛争取各种有助于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社会资源,包括各类博物馆、纪念场馆、企事业单位、社区、医院、农村、农场、军营等,建立系统化、多元化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并对其功能进行分类,既做到与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相衔接,又做到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相匹配,保证有充足的社会资源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需求。这样的实践教学平台或基地应该是开放式的。(3)高校教师、社会导师、学生家长与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之间的协同,体现为教师、导师和家长如何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让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活起来、用起来。无论是思政育人还是实践教学,主体都是人,离开人的作用,实践教学资源不会自动产生育人功能,只有做到人与资源的协同,才能真正做到社会协同。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就是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为了有效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而整合校内外教学元素、教学力量与教学资源的过程。它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因此,全社会都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要求,加强沟通、深化理解、相互支持,共同演奏好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奏曲,使之成为“大思政课”中的璀璨篇章。
第一,思政课实践教学区别于一般实践教学。后者是针对性很强、阶段性特征明显、比较单一的专门化(专业化)实践活动,以强化专门知识为主要目的;前者紧扣“思政育人”的总要求,按照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总方案和思政课程体系的总安排,以社会实践活动巩固和强化思政课育人成效为主要目的,它更注重思政元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时代性,也更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第二,基于社会协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区别于一般实践教学平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后者是前者的表现方式之一,但参与的社会元素比较固化,实践教学内容也相对稳定,但也更容易组织实施;前者的表现方式比后者丰富,参与的社会元素更广泛、更多元、更动态,实践教学内容也可以更灵活、有更多选择,但组织实施难度也更大,因而更具有挑战性。学生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成年人。因此,在社会协同过程中要设计符合他们特点的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既要有别于中小学生,又要体现循序渐进,以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各高校越来越了解社会协同的内涵、越来越重视基于社会协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效果显著。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都有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分,其中,第一课堂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或者是思政实践课;第二课堂是学校组织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基于社会协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否还存在需要加以改进的方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例如,“一些地方和学校对‘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开门办思政课、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有的课堂教学与现实结合不紧密”,“有的学校第二课堂重活动轻引领,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12]笔者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并以浙江财经大学“百名学子寻访”系列实践活动为例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模式进行分析,发现一些需要关注和改进的问题。
本次调查共向12所本科高校发放问卷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35份。参与调查的学校中,理工科类高校3所、农医类高校3所、师范类高校2所、财经类高校2所,调查对象主要为大二、大三学生,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30.06%和42.35%(见表1)。
表1 样本特征统计表
在调查中发现以下问题。第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影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首位因素。在“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预期效果的主要因素”的问题中,有75.14%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与当前社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见表2)。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有45.83%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内容、主题仅仅流于形式,与社会紧密度不够高(见表3)。第二,实践环节未落实、实践教学形式手段单一、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和评价方式存在局限性,这表明组织管理还不够精细严密。针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有28.7%的学生认为当前实践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安排不规范。通过对“为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学校需要如何改进”和“你对本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哪些期待”两个问题进行统计,发现有61.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完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关组织和管理机制,有46.7%的学生认为需要在学校建立多部门协作的思政实践活动机制,共同推进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第三,缺乏社会力量或社会资源是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成效的最主要因素。对于学校是否有社会实践基地,有不少同学表示“不清楚”。有59.02%的学生从未经历过社会协同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在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类型中,课堂实践占82.87%,社会实践仅占6.08%。在“你认为学校思政课所开展的实践教学存在哪些问题”的统计中,有61.49%的学生认为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相对单一,社会资源参与程度不高。第四,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成果的作用。在“参与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后提交的主要成果有哪些”的问题中,有87.62%的学生选择了“调研报告或实践报告”,其中有高达92.5%的学生认为调研报告或实践报告是“用于最终成绩打分”。在开放性反馈中,通过统计“你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什么期待”和“你对本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什么建议”两道开放性填空题,发现大学生对于参与思政课社会实践有更高的要求,希望产生更加积极和广泛的实际价值(见表4)。
表2 影响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表3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表4 你对本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哪些期待
为了发挥社会协同在创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平台、激发大学生理想追求与价值选择等方面的作用,引领学生深切体悟新使命与新担当,浙江财经大学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从2017年开始,学校已经连续4年开展了基于深度社会协同的“百名学子寻访”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和育人成果。浙江财经大学“百名学子寻访”系列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主题鲜明,时代性强。2017年,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确定了“治污水”这一主题;2018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13]的指示精神,确定了“美丽乡村”这一主题;2019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和“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14]的讲话精神,确定了“民营企业”这一主题;2020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15]的讲话精神,确定了“智能制造”这一主题。这样,就比较好地避免了“主题思想不够契合社会热点”的问题。
第二,组织严密,成效突出。“百名学子寻访”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由校党委直接领导,校团委牵头组织,各学院相关教师和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参与,牢牢把握实践教学活动的政治方向、育人功能和教学成效,采用项目化管理,分为策划与组织、实施与控制、评价与总结三个阶段。策划与组织阶段包括成立机构、确定总体活动方案、组建团队、形成团队具体实施方案和开展培训五个步骤,实施与控制阶段包括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和调整控制三个步骤,评价与总结阶段包括提交实践报告、组织评审、鉴定、表彰、提炼并出版实践成果、成果交流与经验推广等步骤。实践教学行前培训由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负责,实践过程由学校辅导员和社会参与者共同指导,实践教学总结和成果推广由学校与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参与者共同承担。由于组织严密,“百名学子寻访”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例如:学生在寻访百名负责江河溪湖治理的河长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治理污水的艰巨性;在寻访百个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城乡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在寻访百位民营企业家的过程中,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这句话的深层含义,[16]感受到民营企业发展的艰辛和民营企业家的辛勤付出;在寻访百家智造企业单位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巨大价值和产业优化升级的紧迫性、必要性,感受到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带来的深刻变革。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增强了“四个自信”,也更明白了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三,社会协同,深度融合。“百名学子寻访”系列实践教学活动之所以能够延续下来,除了教学内容紧扣时代主题、深受学生欢迎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获得社会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比较好地解决了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实践教学空间不足的问题,做到了高校与社会的协同,形成了合力。学校确定好暑期社会实践教学主题后,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省政府相关厅局办对接,共同讨论拟定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通过联合发文或其他方式获得乡镇社区企业的支持。例如,“百名学子寻访百名河长”实践活动,获得浙江省“五水共治”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和相关处室同志的指导,确定了100多名河长名单、寻访内容和寻访方式,并事先与所有被寻访河长取得了联系,获得了他们的支持;“百名学子寻访百美乡村”实践活动,得到浙江省农办的大力支持和相关乡镇的密切配合,受到被寻访村庄的热烈欢迎;“百名学子寻访百家民企”实践活动,得到了浙江省工商联的全力支持,双方共同讨论拟定了访谈问卷,确定了寻访的企业并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肯定;“百名学子寻访百家智造”实践活动,得到了省经信厅有关处室的指导,由各个学院分别根据实际情况联系对接访谈对象。
第四,及时总结,展示成果。“百名学子寻访”系列实践教学活动非常重视总结与评比,在肯定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查找缺陷和不足,并提出整改方案与意见。在个人提交实践教学体会、小组提交实践教学报告和学院开展实践教学总结的基础上,评选出“优秀团队”并予以表彰;在筛选、整理的基础上,将调研报告编辑成册公开出版,并寄送给每一个寻访对象,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举办“实践育人”成果分享会,由师生讲述在寻访过程中发生或发现的真实故事及其感受,进一步扩大实践育人效果。宣传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国家和地方官方媒体宣传报道实践教学成果,提高社会声誉与影响力。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参与下一年度实践教学活动的热情,同时参与实践教学工作的校外人员也获得了成就感,从而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成果运用不够充分、社会辐射不够广泛”的问题。
“百名学子寻访”系列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模式,以政府参与为主要特征,兼具多元化、综合化特征。从四年的实践经历来看,有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实践教学内容既要符合学生需求又要切合社会热点,这样高校与社会容易达成协同,学生在实践中可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升真才实学、践行党团员标准、体悟榜样的力量。
第二,梳理思政课与实践教学、思政课与专业课、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高校教师与社会导师之间的关系,形成合力、构成有机整体,从而为社会协同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实现思政小课堂牵手社会大课题的必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理论思政教育到实践思政教育的延伸。
第三,高校要主动走出校门,争取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支持,包括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团体等。学校一方面要向他们宣讲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针对实践教学内容提出社会协同方案,特别是要与各方做好沟通,让他们了解学校希望获得何种支持。这是落实社会协同的关键一步。
第四,社会协同要采取项目化、系列化管理,以使每一年的实践教学活动既有主题又有特色,不同年度的实践教学活动之间形成关联、构成主线。这样不仅能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而且能保持其生命力。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对“百名学子寻访”系列实践活动的分析,发现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方面还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主题思想还不够契合社会关切。邓小平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17]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18]因此,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就必须基于“大思政课”建设确定实践教学内容。思政课实践教学应该更加突出党和国家重要战略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密切联系基层群众愿望等方面。只有主题思想符合时代主旋律,才能通过实践教学更好地凸显育人效果。否则,就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也就难以落地,社会协同就会缺乏核心。
第二,组织管理还不够系统精细严密。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精心设计,更要严密组织、严格管理。尽管高校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但如果缺乏顶层设计、组织管理和过程指导,就容易让“实践教学”走过场。因此,如果高校没有系统设计思政课实践教学,没有充分整合校内外力量与资源,临时随意安排学分、人员、经费、实践教学场所,忽视过程控制和教学评价,那么就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就不能获得实际锻炼、提升思想认识。缺乏社会各界的认可,社会协同就会缺乏基础。
第三,教学过程还缺乏社会力量的支持。目前,一些高校的实践教学活动,特别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还停留于校区、生活园区和学校周围区域,深入社区、企业和乡村的实践活动还不够丰富、不够广泛。虽然每所高校都有一些社会实践基地,但数量有限,有的还仅仅停留于书面上。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就不能给学生创造更多了解社会、体验社会的机会,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破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高校不主动寻求社会力量支持,那么实践教学活动空间就会受到限制,社会协同就会缺乏保障。
第四,成果的运用还未充分发挥辐射功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实践教学成果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既是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结晶,也是开展后续实践教学活动的鲜活教材,理应总结好、展示好、应用好。但一些高校没有充分总结、展示和运用实践教学成果,也没有向社会推广。例如,有的只要求学生提交一份实践报告,有的不及时召开总结评估和经验交流会,有的不整理和保存实践教学总结材料,有的总结得非常好但没有发挥成果的辐射效应。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学生就不能充分感受到参与感和获得感,社会也不能了解高校的思政实践教学,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削弱社会参与实践教学的动力,社会协同就会缺乏持续性。
总之,高校要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学校与社会的双主体作用,补短板、强弱项,形成思政育人的协同合力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机制,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的有效方式,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走深走实。
思政育人永无止境。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对学校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的做法表示肯定。2021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要求“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则从“总体要求、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拓展工作格局和加强组织领导”七个方面,对“大思政课”建设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方案[20]。这对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深化社会协同育人提出了新的方向。
高校要进一步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深入到群众生产和生活中去”[21]的指示,以及《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构建实践教学工作体系”[22]的要求,进一步认识和强化社会协同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作用。[23]要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思政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融入实践教学全过程。要以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为指引,紧扣时代发展主题,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要通过社会大课堂让思政课的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促进科学理论与生动实践相结合。要根据本校实际制定相应的指导性文件,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工作领导小组,[24]构建和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机制和管理体系,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总课时与学分占比,使社会协同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和明确的制度保障。要不断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给予差异化的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
高校要根据思政课的特点和教学计划安排,合理有效对接思政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了让思政课教学效果最大化,真正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都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浸润在社会大课堂之中,让思政教学看得见、摸得着、接地气。那么,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对接两个阶段(第一、第二课堂)的教学?这就需要统筹好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关系,包括实践目的、依据和取向,必要性、合理性和方向性,[25]最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领会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工程,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意义。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第一阶段在学期内安排理论课堂教学;第二阶段在暑期安排寻访红色英雄人物、红色纪念馆及相应的红色影视分析、史实分析等实践教学。这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完善,是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的有益尝试[26],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整体推进和改革探索。高校还要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深化拓展群众性主题实践”的要求,不断拓展课堂空间和课堂资源,灵活开展实践教学活动[27]。要充分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社会协同育人功能,使其成为有效对接第一、第二课堂的重要场所。
高校要合理利用不同类型思政课教师的不同特点,发挥各自优势[28],合力确保思政课这一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育人效果。《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打造专兼结合的工作队伍,配齐配强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充实优化兼职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工作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全员培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改革,培养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29]目前,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安排实践教学活动[30],而且大部分教师局限于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尚未达到实践教学活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因而导致个别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效果不佳[31]。实践教学过程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言更加复杂烦琐,一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对此产生抵触心理[32]。因此,高校要根据思政课教学需要,进一步整合课程教学相关力量。例如,由思政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共同承担相关思政课的教学任务,前者负责课堂理论教学,后者负责带队指导社会实践;前者负责讲授思政理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后者负责引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两支队伍各有分工、各有侧重,互相协调配合,发挥各自所长,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拓展思政理论教育渠道,这既能发挥理论课教师在知识传授和启发教学方面的才能,又能发挥辅导员在组织、引领和协调实践教学等方面的优势作用。
高校要领会《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分工负责、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33]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和社会资源的配合,有效构建起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协同大课堂。要按照《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积极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主动对接各级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开发现场教学专题,开展实践教学。要与有关基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研究和资源开发,协同完成好实践教学任务。[34]为此,高校一方面要推动实践教学内容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相结合,与当地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需求保持一致,以便得到社会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另一方面要会同社会各界一起研究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找到双方协同的共识点。只有充分利用好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种社会力量与资源,高校才能扩大实践教学空间,增强实践教学实力,从而构建起有厚度、有维度、有温度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大课堂。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各专业的学生特点,在教学案例、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和挖掘丰富的社会资源,因为思政教育素材如盐溶于水无处不在。这样,思政教育才能体现专业特色和行业精神,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掘和运用理论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才能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学生所学的思想方法、道德修养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