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2024-01-10 05:10赵兰芳赵华安陈晓斌王创宇黄家程
师道·教研 2023年12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赵兰芳 赵华安 陈晓斌 王创宇 黄家程

摘要:本研究对广东10所高校4000多名师生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学生总体认可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采用新媒体辅助的实践教学深受学生欢迎。但也存在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期待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矛盾等问题。通过剖析原因,建议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育人的保障机制;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扩充思政育人的深度;推进多种实践模式融入思政课堂,提升思政育人的广度;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主体的参与度。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对于“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学术界认为实践育人是实现思政教育价值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属性的本质要求,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破解课堂枯燥困境的有效途径。本研究调研了10所高等院校来了解广东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情况。

一、广东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

(一)调研方法及其基本情况

研究采取对比分析法、抽样调研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随机抽样广东10所高校4000多名学生,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结合座谈、电话微信访谈及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开展调研分析。调查问卷由28个封闭式问题和2个开放式问题组成,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进行。

接受调研的学生专业以理工类为主,占60.09%。文史哲类占25.61%。艺体类占14.3%。接受调研学生年级包括本科一至四年级及研究生,其中大学本科一年级占54.18%,本科二年级占30.47%,本科三年级占10.21%,本科四年级占0.47%,研究生占4.71%。

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授课情况反馈、课内实践教学开展现状、学生上课感受、学习积极性、参与度、影响因素、思政课改革的建议等方面,其中收到2道开放式问题的相关建议2543条。

(二)广东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

1.采用新媒体开展实践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技能

调研显示,多数思政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教学实际主动提升教学技能,努力提升教学质量。特别是采用新媒体等信息技术辅助开展实践教学,其中常用的新媒体的使用频率依次为微视频占57.31%,PPT占50.55%;微信占42.9%;flash动画占29.19%;微博占28.92%。

调研显示,学生信任教师,课堂遇到疑惑主动请教的占89.13%。不同年级、学科背景的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要求有些区别,总体是希望提高时效性,授课形式多样化。希望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阐述现实时政热点的占86.76%;运用红色视频、红色影音等红色资源辅助教学的占85.96%;结合党的历史讲解清楚相关理论的占74.86%;指导学生调研并进行报告展示的占33.76%;其他占18.76%。比较受欢迎的授课形式是结合多媒体展示,引用更多新鲜材料,如时事热点、影视视频等来辅助说明理论知识。其中,希望结合时政热点开展教学,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是学生的关注点。理工类学生对历史故事、红色资源阐述等的关注度高于艺体和文史类学生,他们希望实践课程多些党史故事,多结合红色资源开展教学。文史类学生对时政热点的关注度最高,高于理工类和艺体类学生。

2.结合时政热点开展课内实践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调查显示,学生总体认可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的成效。认为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占55.03%;有很好指导作用的占29.66%。对于期待能为自身带来帮助方面依次为了解时事热点的占82.31%;掌握历史和党史知识的占57.27%;提升爱国热情的占39.62%;增强对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了解和自信的占30.86%;培养逻辑思维占28.89%;提高表达能力占20.43%;提高考试分数占11.57%。受学生欢迎的实践活动依次为新闻播报占67.67%;主题教育占51.65%;演讲故事(四史教育)占39.02%;经典原著阅读占38.75%;微电影微视频占12.47%;调研报告汇报占11.94%;小组讨论占8.43%。其中,学生对于了解时事热点、开展新闻播报等关注度高,学科背景没明显变化。另外,文史类的学生对分数、绩点、逻辑思维培养等的关注度高于艺体类和理工类的学生,此外,文史类学生希望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教学的愿望高于其他两类学生。

3.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沉浸式的实践教学

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师布置的实训作业、踊跃展示成果,活跃实践教学课堂。多数学生认为开展教学实践改革能有效提升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希望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如开展课内实践、校内实践、社会实践和网络实践等。调研显示,92.56%学生希望走出思政课堂,走向社会进行知行合一的实践活动,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解决现实问题。但社会实践受多重因素困扰,认为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改革是切合形势的,课堂实践能提高分析问题等多方面能力。其中,認为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后,锻炼学生的联想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较明显的占76.35%;提高学习能力明显的占72.83%。认为采取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上课后,学习效果较好以上占63.22%,没变化一般的占36.78%;小组合作学习后,学习兴趣增高了的占57.72%,没变化的占42.28%;完成实训项目后,积极和比较积极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的占71.91%,不敢、不想参与的占28.09%。对比三类学生的结果发现,文史类的学生较为喜欢展示,思维逻辑虽细腻,但完成作业的行动力落后于理工类。理工类的学生较为积极落实任务,行动力高于文史类和艺体类。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主要问题

1.课堂枯燥、实践内容重复陈旧、理论与现实脱节

调研发现,思政课的育人效果还有提升空间。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的教学讲解不够生动,多照本宣科,缺乏趣味性。认为教学内容枯燥的占65.66%;理论与现实脱节的占60.38%;社会实践少,无法知行合一的占56.97%;教学手段单一的占49.35%。此外,还存在一些实践教学模式单一,课程内容空洞,实践内容与现实脱节、主题重复、内容陈旧等的现象。理工类学生表示,思政课枯燥乏味、理论多、讲解不到位,考试只能死记硬背,希望课堂能多讲时事热点,多举例子,进行案例分享。

一些学生认为思政课内容重复性高,导致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探究心及学习兴趣降低。文史类学生认为,一些内容与中学的政治课和历史课等部分教学内容重合,另外,大学课堂教学任务重、通篇一律说教式的讲解让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度低。关于影响思政课堂积极性的原因依次为:教学模式单调的占78.4%;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的占68.64%;听不懂,不理解的占47.07%;课程本身价值较低,学了没用的占20.23%;教师个人魅力不足占20.46%。相当一部分理工科类的学生认为,思政知识实用性不强,对学生吸引力低。

2.教学方法亲和力不足,教学平台融合度不高

研究发现,一些实践课堂存在教学方法亲和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照本宣科等问题。实践教学课堂存在实效性不强,对学生吸引力降低等问题。学生水平不均衡,不少理工类和艺体类的学生表示,课堂听不懂,实践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研究发现,多数受访对象希望思政教学内容能结合时事回应现实。新媒体时代,学生希望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教授他们如何用辩证法看待和解决现实问题,可以就某个热点事件鼓励同学发表意见,教师及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解惑,把理论和现实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对现实热点问题的价值判断力;希望教师注意课堂信息化的使用,多运用新媒体辅助讲授有关知识例子,提高案例教学的成效。

(二)原因剖析

1.教改模式多样,相应的保障机制有待配套完善

近年来,广东高校高度重视提升思政育人的成效,鼓励教师开展思政课的教改模式探讨,积极培育教改成果。实践课教学模式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课内实践有采取对分易、小组讨论、新闻播报、经典研著分享、社会调研、微视频微电影展示等。课外实践有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开展志愿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多数教师在开展教改过程中重视应用新媒体,结合网络+课堂开展教学改革。但因处于探索阶段,相应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规范秩序等有待配套完善,因教改方式多样,课堂授课效果存在不均衡现象。

2.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均衡,课堂授课质量良莠不齐

有些高校采取专兼职结合方式补齐教师数量,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背景的,也有非思政类其他专业背景教师。但因短期内增加队伍人数,思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有待提高。兼职教师精力有限,时间投入不足。不少思政教师同时承担全校好几门思政课,教学任务繁多,往往疲于应付。课堂存在一些教师授课方法、教学技能不熟练,共情、互动等氛围营造和把握不足,授课措词不够通俗易懂,对课堂节奏等掌握不够娴熟等现象,教师整体水平不均衡、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升。教师对新媒体使用水平有待提高,实践教学中未能有效利用智慧校园、智慧课室、虚拟仿真等现代化教学资源及信息化平台所带来的便捷性、高效能。

三、改革创新与策略生成

(一)用好实践教学的政策措施,完善实践育人的保障机制

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逐步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划出2个学分、以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相统一”教学要求。[2]2021年11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指出,要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将生动鲜活的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将课堂设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全面提升思政育人效果。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加快建设实践组织管理机制、实践考核评价机制、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实践问题反馈机制、实践活动保障机制和综合能力培养机制等,为实践育人提供重要保障。

(二)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扩充思政育人的深度

結合1∶350师生比的相关要求落实思政课专任教师三年建设规划,配齐配好思政队伍。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组建一支业务精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队伍。各高校需要结合实际,兼顾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思政教师职业素养提升、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技能培训、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等力度。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加强学术交流,开展教研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深化国内外访学制度的内涵,拓展各种挂职锻炼、支教支困活动。在职称评聘、培训晋升、科教融合等各领域加大保障力度,提升教师队伍总体素养,不断扩充实践育人的深度。

(三)推进多种实践模式融入思政课堂,提升思政育人的广度

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清楚讲透彻,需要将灌输性教育和启发性教育结合起来。可采用VR体验馆、智慧教室、虚拟仿真等现代化教学资源,综合红色资源,探讨推进多种教改模式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采取专题辩论、情景模拟、时政评论、课堂演讲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四)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主体的参与度

构建科学合理、系统完备的评价体系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育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监督和引导作用。首先,要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加强实践教学的考核。在考核过程中以思政课教师评价为主导,同时将实践实施主体的学生代表纳入评价体系,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指标。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多方面的评估,适度量化实践结果,从参与程度、实践过程、思想状况等多方面进行考核,综合考察学生理论掌握及应用水平和行为能力表现。第三,进行动态化和双向化考核。坚持过程考核、阶段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教相结合,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对实践教学情况的反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在实效性和针对性上多下功夫,改善教学中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R]. 教社科〔2008〕5号,2008-09-23.

[2]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8(3).

【注:本文系基于智慧教室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互动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成果】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