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样态与路径

2024-01-09 15:53司晓宏魏平西
人文杂志 2023年12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新型城镇化

司晓宏 魏平西

内容提要 振兴乡村教育面临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两大宏观政策背景。其中,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既给乡村教育振兴带來了巨大的动力和机遇,也给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了严峻的压力和挑战。通过深入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农村社会变化带来的客观影响与趋势,文章对未来乡村教育振兴的基本样态做出以下展望:“量少质优”“城密乡疏”将成为乡村教育的基本格局;县城和建制镇将成为农村中小学的主要承载地;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将成为乡村中小学的新常态;质量提升、内涵扩充将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主要标志。循此出发,在选择和制定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与策略上,应坚持城乡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结构;健全教师流动机制,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关键词 乡村教育振兴 新型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12-0100-09

一、问题的提出

振兴乡村教育是新发展阶段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也是弥补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短板的攻坚领域。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社会因素和宏观政策的制约。就现阶段来看,在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必须首先充分认清、综合考量其所面临的两大时代背景: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从乡村教育振兴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来看,二者存在着方向上、内容上的一致性,发展农村教育、振兴乡村学校,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和有机内涵,又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与路径。从乡村教育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关联性,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核心,坚持“四化”同步,主张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这无疑给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机遇;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又将进一步加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推动农村人口包括青少年儿童不断向城市迁徙,这自然又给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了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教育振兴的内在关系,继而科学地厘定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与策略,便成了亟待破解的问题。

纵观学术界关于城镇化与乡村教育的探讨,一是集中在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教育发展带来的客观影响上。不少学者认为,城镇化加速使得农村在校学生人数迅速减少,造成了农村学校规模效益的降低和办学质量下滑;①城镇化进程使农村教育面临着激烈的城乡文化冲突,农村教育的文化根基不断被削弱并日趋衰落和边缘化;②城镇化产生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其面临着学习滞后、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等严重的教育问题。③ 此类研究更多聚焦于城镇化对乡村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冲击,并据此提出了应对策略,但其缺乏城镇化尤其是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教育振兴带来的积极因素和影响的认知与探讨。二是集中在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振兴样态的争论上。面对汹涌的城镇化浪潮,一种观点认为农村教育应顺应土地、劳动力、家庭等城市化的客观趋势顺势而为地实现城镇化,主张农村教育的希望不在乡下而在城镇;④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农村教育不能一味城镇化或过度城镇化,而应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社会、产业和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探索符合乡村儿童经验特点的在地化发展模式。⑤ 此类研究从城镇和乡村的各自立场出发提出了城镇化趋势下乡村教育振兴的样态与愿景,但其缺乏从城市与乡村双向发力、融合统一的维度去展望乡村教育的振兴。三是集中在对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路径的探讨上。有学者认为我国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背景下呈现出三种较为典型的发展路径,即以城带乡之路、特色化发展之路和直接进城之路,并在综合考量其各自优势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指出应大力发展小城镇教育;⑥也有学者认为未来乡村教育既要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顺势而为”,又应把握“乡村振兴”的契机回归“乡土本位”,实现城乡教育现代化一体化发展;⑦还有学者主张未来农村教育要摒弃单纯的“城本主义”抑或“农本主义”取向,而应在乡村社会人文重建的基础上,走与现代城市文明有机结合的道路。⑧

纵览以上研究,学者们从多维度、多层面对城镇化进程与乡村教育振兴的关系以及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的现状、困境、路径进行了大量的阐释和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其更多的是立足于传统城镇化视域下对乡村教育发展所做的思考与探索,而对于步入新发展阶段以来,国家在出台了推进新型城镇化政策后其给乡村教育发展带来的积极因素与实际挑战是什么,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未来发展的客观走势和基本样态是什么,以及如何精准地选择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等,尚缺乏深入、系统的回答,也未形成较为普遍的共识,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教育振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纵观世界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无一不经历了城镇化的历程。资料显示,美、英、法、德、日、澳等国的城镇化率分别为82%、84%、81%、78%、92%、86%。⑨ 也正是基于这一逻辑,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2000年,党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步入新时代以来,党的十八大报告则鲜明地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于2013年召开了专门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经过六年多的不懈努力,“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①的预期目标顺利实现。②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2022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缩小,到2035年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为贯彻落实这一规划,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同时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由此可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既定方针。仔细研读党和政府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文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其既给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机遇,也给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了严峻的压力和挑战。

1.新型城镇化给乡村教育振兴带来的动力与机遇

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③的基本宗旨,强调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这为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和机遇。

第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步伐,这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乡村教育振兴的社会基础和整体环境。相对于传统城镇化单向度地关注城市发展、片面追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则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实施,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双向互动、协调并进。这种政策取向无疑将大力地提升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整体水平,极大地改善乡村社会的整体面貌,为乡村教育振兴奠定了雄厚的社会基础。从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制约的基本规律出发,乡村教育作为镶嵌于浩瀚乡村社会中的子系统,其不可能脱离乡村社会整体环境的制约而孤立地振兴。从历史的维度看,我国乡村教育之所以落后,正是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导致的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巨大落差所致。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必将打破城乡壁垒,消弭城乡鸿沟,使我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和整体面貌获得极大的提升与改善,为乡村教育振兴在整体环境建设上注入了强大动力,带来了难得机遇。

第二,新型城镇化强调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这将促进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向农村聚集。相比于传统城镇化比较注重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城市聚集的倾向,新型城镇化鲜明地主张各类公共资源配置应逐步向农村倾斜和辐射,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补齐乡村社会短板,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这预示着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医疗、教育、社保、养老以及交通、水电、数字化建设等公共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升城乡之间的均等化水平。毋庸置疑,伴随着这一进程,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和要素必将会逐步地向乡村学校流入和聚集,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的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发展,必将带动县域经济的快速提升,增强县域经济的造血功能,这将为县域内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坚实的地方财力支持。

第三,新型城镇化强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这将极大地促进县城教育的兴旺并由此辐射和带动县域内乡村教育的振兴。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过度关注大中城市发展、盲目追求“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新型城镇化主张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同时强调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①并强调要促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这预示着,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国家将大力提升县城的城市化功能和现代化水平,增强县城对产业和人口的综合承载力、凝聚力,从而促进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就近城镇化。② 县城是县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联结城市和乡村的桥梁与纽带。因此,县城教育在带动县域内乡村教育振兴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很难想象一个连县城教育都不景气的县,其所辖的区域内能够有优质的乡村教育。反观现实,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在传统城镇化的影响下许多县城的优质师资和拔尖学生被大中城市更好的学校所吸纳,这既造成了县中的严重“塌陷”,也导致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只能在低层次徘徊。因此,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促进县城繁荣发展,县城繁荣发展必将带动县城教育的蓬勃兴旺,而县城教育的蓬勃兴旺一方面能够扩充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另一方面会辐射和带动县域内乡村教育的发展与振兴。正如增长极理论(GrowthPoleTheory)所揭示的,一个区域内资源聚集高地和增长极形成之后的扩散效应会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③

第四,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核心,这将有益于改善乡村教育振兴的社会生态环境。相比于传统城镇化注重“物态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人口规模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在理念上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重视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提升城乡人口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活方式,增强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尤其是主张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和处境不利人群,“增加乡村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④ 这意味着对人的生存权、发展权的尊重与保护,对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大有?益,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教育正是一项关乎人的事业,尤其义务教育是涉及每个公民发展权益的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公益性事业和公共产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必将有益于为乡村教育振兴营造良好的价值导向和舆论氛围。

2.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教育振兴带来的压力与挑战

第一,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不断市民化以及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趋势,乡村学校的学生数量会进一步萎缩。促进人口向城镇流动是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据统计,伴随着21世纪初我国城镇化政策的出台,2010—2020年,全国乡村人口数量由67415万人减少至50979万人,年均减幅达2.76个百分点,城乡人口比例从1.01∶1增长到1.77∶1。⑤ 与之相伴随的是农村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也持续减少。2010年我国乡村小学和初中的在校生规模分别为5350万人和1787万人,占比分别达53.8%和33.8%。而到了2020年,这一数量分别降至2450万人和638万人,占比仅为22.8%和130%,在校生规模净减少2900万人和1149万人。① 盡管伴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力推进,尤其是2012年国家对乡村学校“撤点并校”的刹车和降温,农村中小学校衰减的态势有所放缓,但学生数量持续下降的趋势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如2012—2020年年均减幅仍高达4.8个百分点。②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放开二孩政策后曾出现了一个人口出生率小高峰,但之后则逐年下降,到2022年首次出现了人口负增长,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年我国新生婴儿出生人数分别为1786万、1723万、1523万、1465万、1200万、1062万、956万人。③ 因此,可以预见,伴随着以上两种因素的叠加影响,未来农村中小学数量以及在校生规模萎缩的态势会继续存在,乡村学校“小规模化”或“空心化”的现象不仅难以遏止而且会进一步加剧,这将在生源上给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严峻挑战。

第二,伴随着乡村人口逐渐减少和村落的日益空心化,乡村教育振兴的文化活力将被严重削弱。文化是影响人成长和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的社会环境因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是振兴乡村教育必备的土壤与气候。人类学家鲍亚士(F.Boss)指出:“决定人类行为习惯的不是遗传因素,而是文化因素。人的行为和信仰所反映的不是他与生俱来的智慧,而是他所生活的文化系统。”④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群体的进一步向城镇迁徙,乡村社会尤其是村落的老龄化、少子化、空壳化现象会进一步加剧,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日趋成为乡村社会的主要群体,这种状况将使得乡村社会面临着文化衰弱和活力丧失的危机,而这将给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严重的文化生态影响。

第三,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的数量会不断增加,这将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一步突出。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会率先向城市流动,他们一般会经历群居工棚打工、租赁简易房屋打工、购买房产或长期租房定居谋业等基本过程。这就决定了大多数农民工在最初进城打工的阶段,还不具备随身将子女携带进城里入园或上学的条件,而只能将孩子交由其爷爷、奶奶或亲戚托管培养,这就会产生出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资料显示,2000—2020年,全国乡村青壮年(20—44岁)人口数量减少了17198万人,约占乡村人口减少总数的62.8%。⑤ 与之相伴的是,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则长期处于千万人以上的高位状态。截至2020年底,普通小学和初中在校学生中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到1289.67万人,占比达8.2%。⑥ 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很容易因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健全而造成种种心理问题出现,这将给乡村教育的正常运行、健康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基本样态

在分析辨识了新型城镇化给乡村教育振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之后,就必须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科学理性地设计和拟定乡村教育振兴的目标愿景。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给乡村教育发展带来的客观影响和基本趋势出发,我们对未来乡村教育振兴的走势和样态做如下展望。

1.“量少质优”“城密乡疏”将成为未来乡村教育的基本格局

可以预见,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乡村学校的数量规模将会进一步减少,而质量水平则会显著提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将逐步实现。换言之,未来乡村教育的振兴,将不再表现为外延的扩张和数量的增加,而主要表现为内涵的充实和质量的提升。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到202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7%,2035年新型城镇化将基本实现。伴随着这一进程,乡村人口及学生数量必然会进一步下降,并由此导致乡村中小学数量持续递减,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代潮流和历史趋势。在学校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与之相伴的是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则会显著地提高。因为,一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实施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力推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将进一步向乡村学校流入和聚拢;另一方面在学校数量精减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以集中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全力以赴地办精办强办好既有的农村中小学,并使教育资源的集约化程度和规模效益显著提升。在这一进程中,每个单体乡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必将进一步改善,师资力量显著加强,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跃升。因此,由多变少、由弱变强、由虚变精,数量少而质地优,将是未来乡村教育发展、乡村学校振兴的基本格局和样态。

2.县城和建制镇将成为农村中小学校的主要承载地

如前所述,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并注重小城镇特色发展。这意味着国家将把城市化功能向县城和建制镇延伸,使其能够更多地承接、吸纳县域内的农业转移人口和生态脆弱区域的超载人口,让广大农民在不远离家乡的情况下就能实现就近或就地城镇化。这种人口流动趋势必将促使乡村学校的布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即县城和建制镇将成为农村中小学校的主要承载地,而村落中的学校将不可逆转地日益稀疏和减少。特别说明的是,无论我们在主观上、情感上对乡村教育拥有多么深厚的怀念与眷恋,乡村教育都不可能再回归到我们曾经记忆的样态,也不能将乡村教育振兴的希望寄托于“乡乡有中学、村村有小学”。

3.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将成为乡村中小学的新常态

推进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数字化建设和转型,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从新“四化”的内容来看,信息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要求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实施、协调推进。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来看,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数字化水平,既是其有机内容,也是其重要标志。《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数字化改造。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智慧县城……推行公共服务一网通享,促进学校、医院、图书馆等资源数字化。”由此可见,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步实施,我国农村社会的数字化水平将获得大幅度提升,这便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學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具体来讲,乡村中小学将实现与信息技术迭代升级相同步的高性能互联网的全覆盖,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应用将与城市学校毫无差别;乡村学校的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建设获得大力发展,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得到广泛应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视频、虚拟仿真、全息投影、数字孪生及5G技术等得以普遍运用;乡村教师与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大幅提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和通过网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素质显著提高,线上线下融合的OMO(OnlineMergeOffline)教学模式得以灵活应用,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信息的手段与途径更为便捷、灵敏。总之,城乡学校之间传统的信息化、数字化鸿沟明显弥合。

4.质量提升、内涵扩充将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主要标志

提高教育质量是各级各类学校永恒的主题,但不同类型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着力点是有区别的。就农村义务教育而言,21世纪初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任务和主要途径是通过促进基本均衡发展来改善办学条件,缩小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硬件条件上的差距,这集中表现为在生均经费、校舍建筑、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师资配置等方面实现与城镇学校基本均衡。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已经实现,截至2021年底,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均通过了国家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验收,并且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通过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整体验收。① 在基本均衡目标实现的条件下,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又进一步提出了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并于2019年启动了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评估验收工作。截至2022年4月,教育部已公布了135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② 在这种背景下,未来乡村教育发展的重点自然就转移到了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主要目标的优质均衡发展上。换言之,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由此保障乡村儿童能够享受到与城镇儿童同等质量内涵的义务教育,将成为未来乡村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同时这也将成为乡村教育全面振兴的根本标志。

四、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乡村教育振兴的实现路径

在展望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的客观走势和基本样态之后,就应当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战略谋划,科学地厘定促进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与策略。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积极地适应和抢抓新型城镇化建设给乡村教育振兴带来的动力与机遇,又要有效地应对和化解其给乡村教育造成的压力与挑战。

1.坚持城乡一体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应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原则,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努力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基层乡村学校延伸,坚决补齐乡村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短板。同时要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坚持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育教学质量要求统一、教师队伍数量质量配置规格统一,构建起城乡一致、相互融合、良性互动、动态均衡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是应以强化监测评估为抓手,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从前些年我国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有效做法与成功经验看,开展监测与评估工作能够起到“指挥棒”和“体验仪”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推进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监测评估的牵引作用。需要改进的是,应坚持监测评估主体的多元化构成,即在“谁来评”的问题上更多地赋予乡村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第三方话语权,确保乡村弱势群体以及民间力量具有充分的表达渠道;应完善监测评估的指标体系,即在“评什么”的问题上要凸显对农村中小学校质量指标要素的考核,尤其要以提升乡村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点;应优化监测评估的手段方法,即在“怎么评”的问题上应树立数据驱动理念,借助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建立常态化数据采集机制,特别是要重视对反映质量内涵数据的采撷;应强化监测评估结果的使用方式,即在“怎么用”的问题上应充分发挥评估结果“以评促改”的功能,并据此强化问责机制和反馈整改力度。③

三是应按照“弱势补偿”的公平理念,进一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的资源补偿。中央财政应一如既往地加强对中西部省份农村教育的扶持,接续强化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以弥补这些省份地方财政匮乏的问题;省级政府要加强对省域内尤其是经济薄弱县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确保教育资源向边、老、少、穷地方倾斜;市级和县级政府应统筹调配和应用好各类教育资源,确保优质教育资源由城镇向乡村倾斜、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倾斜。

2.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农村中小学校布局结构

如前所述,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未来我国乡村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量少质优”“城密乡疏”,并且县城和建制镇将成为农村中小学的主要承载地。循此出发,必须对农村中小学校的布局结构和布点数量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上应坚持以下基本思路:县域内的普通高中、职业中学以及一些中心初中、中心小学应主要布点在县城及一些经济文化发达、人口密集的重点镇附近;镇域内的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应主要布点在镇中心附近;对于广袤的乡村区域而言,在人口较为密集的村落,可以布点一些小型规模的学校,在人口稀疏的山区、边疆、草原等地带,可以布点一定数量的复式教学点。为此,一是应加大对县城普通高中、职业中学以及中心初中和中心小学的建设力度,即根据新型城镇化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人口流动趋势和学龄人口的分布状况,适时地扩建、新建县城内或县城周边的普通高中、职业学校以及初中和小学,较大幅度地增容学位数量,以保障入城儿童及时入学。二是应加强建制镇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的布点数量和建设力度,扩大单体学校的规模,特别是应完善有关寄宿制的学生宿舍、食堂、厕所、浴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农业人口向镇中心聚集的需要。三是应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办好村落间的小规模学校,在人口密集的村庄附近可以创办完全小学,在人口分散的偏远村落,应在适合学生走读的服务半径范围内保留一部分微型小学或复式教学点。

3.健全教师流动机制,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水平

教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主导性和关键性因素。在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实现的前提下,能否促进乡村教育全面振兴、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关键就取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素质和水平。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涉及诸多因素,目前关键是要通过强化政策供给、健全体制机制,促进和保障教师的正向流动,遏制其逆向流动。

一是应强化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特殊法律地位。这是因为只有明确了教师的这一身份,才能强化公办中小学教师的国家责任和社会义务,继而才能以行政调配的方式促进教师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流动。2021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十三条将过去“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明确地改为“公办中小学教师是国家公职人员”。此项改革十分重要,应予以坚定施行。

二是对于各地在促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过程中创立的一些促进教师轮岗交流的有效做法应予以积极推广。如北京、成都的教育联盟模式,山东的校际支援模式,杭州、西安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等,这些做法和經验对于建立城乡学校共同体,促进城乡之间教师、校长的合理流通大有裨益,应该予以大力倡导和普遍推广。需要注意的是,应切实加大对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轮岗交流力度,否则就起不到对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质量提升的带动作用;应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如在职称评审、提职晋级、评优选先、教育培训以及绩效工资核定等方面对轮岗教师出台硬性的倾斜政策;应认真解决教师在交流轮岗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和困难,如乡村学校周转房或教职工宿舍的建设、办公条件的配备、交通工具的解决或费用补贴等。

三是应大力提高乡村教师特别是边远艰苦地区从教人员的津(补)贴标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促进教师等各类教育资源的合理流通,既要发挥行政调配、思想教育、精神鼓励等方法手段,更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调节作用。换言之,只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物质待遇,才能从根本上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从教。关于这一点,笔者曾在20多年前就提出过明确的主张,认为这是改变乡村教育落后面貌的最为根本的举措。① 可喜的是,现在全国各省均出台了相关政策,②部分省份还明确了具体的津贴补助标准额度(参见表1)。但遗憾的是,绝大部分省份的津(补)贴标准普遍偏低,很难起到应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因此,较大幅度地提高乡村教师尤其是边远艰苦地区从教人员的津贴标准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只要这一点切实做好、做到位了,仅此一招就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乡村教育振兴。

除上述外,还应继续强化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公费师范生计划、优师专项计划、支教计划、“银龄计划”以及“国培”“省培”计划等的推进与实施。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一是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办学理念上要坚决摒弃唯分数、唯升学、智育至上的应试教育观,坚持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努力改进和提升德育课程质量,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使讲授内容真正能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要认真贯彻新时代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开齐开足开好相关课程,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增强学生的革命理想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厚植热爱家乡、造福桑梓、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使学生成为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应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效能。乡村中小学要认真贯彻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组织教师精准吃透新课标,深入浅出讲懂讲透新教材。应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倡导启发式,废除注入式,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学生动手实践;应严格落实各项“减负”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防止“课内损失课外补”;应强化运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实现跨区域、跨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是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做好寄宿制学生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对于留守儿童,乡村学校和教师一方面应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具体困难;另一方面应利用微信、钉钉等信息技术手段,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沟通,共同协调好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布局布点逐渐向县城和镇中心的聚集,寄宿制学生会日益增多,做好他们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应开展多样化的文体性、娱乐性活动,丰富寄宿生的课余闲暇生活;应加强学校的伙食、卫生和安全管理,防止校园欺凌行为,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应建立健全适合寄宿生特点的家校合作机制,构建家校共育的良好教育生态。

作者单位:司晓宏,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魏平西,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秦开凤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