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中国古代青铜文物,其中有春秋时期齐国君主为女儿出嫁所做的4件铜器—鼎、盘、敦和匜。尽管这四器的外观相当朴素,但学界对其铭文评价颇高,此“齐侯四器”清光绪十九年(1893)出土于河北易县,始为清朝宗室盛昱所藏。1913年,“齐侯四器”被福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购至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齐侯四器”概述
“齐侯四器”是齐侯盘、鼎、敦和匜的组合,铜器外观略显朴素,但极具春秋时期齐器特色,铭文为六行,每行各五字,加重文计三十四字,四器铭文中除器名二字各异,其余皆同。
齐侯盘 高8.3厘米,直径43.8厘米,带耳宽47厘米,盘足直径27.9厘米。齐侯盘为矮圈足,腹较浅,环形耳,素面,盘内铸铭文:“齐侯作媵宽廌孟姜盥盘,用旂眉寿万年无疆,也也巸巸,男女无其,子子孙孙永保用之。”
齐侯鼎 高28.9厘米,直径26厘米。齐侯鼎形制极具齐器风格,附耳,耳高出唇际三分之二,浅腹,缘以夔纹,三蹄足,子母口,盖为平顶盖,上立三长方形铜片,各缺左角,中间为一环形钮。
齐侯敦 高18.4厘米,宽29.8厘米,直径24.1厘米。敦形浅腹,唇下敛颈,颈有弦纹,平底,两旁有环形耳,盖微隆,盖顶立四环形钮。
齊侯匜 长32.7厘米,宽20厘米,高14.3厘米。匜之流略高、短平折,鋬端有兽首,旁有兽首衔环,四足短且皆圆如车轮,福开森形容“其制尤为罕见”。
“齐侯四器”年代
民国时期,学界对“齐侯四器”的研究偏重于铭文的考释,依靠铭文确定器之所及(孟姜夫家),缺乏相对年代范畴的考证。1949年之后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我们从考古类型学上可推断出“齐侯四器”年代为春秋晚期前段,而时间是解开孟姜夫家的关键节点。
春秋时期海岱地区附耳平盖鼎器形演变
春秋时期,周王朝对诸侯国的统治地位已经逐步丧失。反映在青铜器上,各诸侯国逐渐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春秋海岱地区附耳平盖鼎颇具齐国特色,归纳其演变趋势:“盖由平至隆,腹部逐渐变浅,足部渐高”。
滕州薛国故城铜鼎M2:104,平盖,腹微鼓,平底,蹄足粗短,为春秋早中期的典范;临朐杨善公社墓葬出土的平盖鼎、西安发现的“鲍子鼎”与齐侯鼎,形制几乎相同,较薛国故城M2:104鼓腹部更浅,足变高,为春秋晚期前段;左家洼LMZ1:1,盖已微隆,蹄足较高,年代在春秋战国之际 。
在这几件海岱地区附耳平盖鼎中,有2件有明确的年代界定:临朐杨善公社墓葬平盖鼎以及西安发现的“鲍子鼎”。1963年临朐杨善公社发现一座春秋晚期墓葬,出土鼎、壶、敦、舟、编钟等多种铜器,其中平盖鼎与“齐侯四器”中的平盖鼎形制相同,同一墓葬出土有铭文“公孙灶壶”,高诱《吕览》注:“子雅,惠公之孙,公子栾坚之子灶也。”可以推断出杨善公社墓葬这批铜器的年代在公孙灶当权时期,即公元前545—前539年(春秋晚期前段)的齐景公时期。2007年,西安发现春秋晚期齐国鲍子所做青铜鼎,据铭文考,此鼎为齐国大夫鲍牧为鲍氏与郑国公族通婚所做媵器,年代为齐景公到齐悼公时期。两件纪年明确的平盖鼎与“齐侯鼎”形制相同,说明“齐侯鼎”的年代应该在春秋晚期前段。
春秋时期海岱地区平底敦器形演变
春秋时期海岱地区平底敦的演变趋势为“隆盖由矮变高,盖上圈状捉手变为多个环钮,腹部由深变浅”。
曲阜鲁国故城M202虽然被盗,但仍出土敦、盘、匜等青铜器。其敦隆盖较低,盖上为圈状捉手,与洛阳中州路M2415中的敦形制相近,年代为春秋中期偏早。海阳嘴子前M1中的敦,盖上仍为圈状捉手,但隆盖有所增高,年代为春秋中期。至淄川磁村M01:2,敦盖上圈状捉手演变为环钮,与齐侯敦、长清仙人台M5:79形质相同,年代为春秋晚期前段。
“齐侯四器”中,鼎与敦的形制把年代界定在春秋晚期前段。除了鼎、敦之外,齐侯盘与长清仙人台M5:46形质相同,与莱芜西上崮墓出土盘形近,但腹较浅;匜属西周晚期旧制,短流上仰,前端平折,足作车轮状,与夆叔匜形制相同。三器综合,确定为春秋晚期前段。
结合以上几点,“齐侯四器”为春秋晚期前段,春秋晚期大体相当于公元前558—前454年,春秋晚期前段一般是指公元前558—前500年,就春秋时期齐国而言,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皆在此范围,齐景公在位时间为公元前547—前490年,涵盖了这个时段的绝大部分。
“齐侯四器”出土地点
福开森记载齐侯四器1893年出土于直隶易州,易州即现在河北易县,春秋晚期前段的易县之燕下都乃为当时燕国国都。
春秋时期姬燕历史中,前后有数次迁都。第一座都城为琉璃河董家林古城,即历史记载“封召公奭于燕”之所在;由于受北部山戎侵扰,“桓侯徙临易”,临易即南阳古城,在今河北容城县内(第二座燕都);在齐桓公的帮助下,燕都返燕亳故地,迁都蓟城(第三座燕都);春秋晚期,北方戎狄又侵,燕都南迁,“燕文公徙易”,即河北易县燕下都(第四座燕都),之后三百年不曾迁都,而此段时间完全覆盖了“齐侯四器”的制作时间;战国末期,秦败燕,燕王喜弃蓟而退守辽阳(第五座燕都)。
燕文公时期(公元前554—前545年),戎狄入侵,燕国迫于无奈再次南迁。关于燕文公徙易,学界有争议:一种认为燕文公所徙“易”仍为桓侯所徙“临易”,今河北雄县;另一种认为燕文公所徙“易”为燕下都,今河北易县域内。本文认为燕文公所徙“易”即燕下都,其根据有二。
第一,燕齐之间关系的转变。进入春秋之后,燕国迫于戎狄入侵而南迁。《世本》载:“桓侯徙临易”,其年代在春秋早期。随后燕国获得齐国支援,“齐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还”。桓公越黄河、破山戎、灭孤竹,齐助燕国的行为,使得齐燕互为盟友,关系亲密。
但至春秋晚期形势发生了巨变。据张政烺《庚壶释文》研究:“燕文公三年、齐庄公二年(公元前552年),齐国曾联合山戎等戎狄部落之王共击燕师,迫使燕文公迁都”,此时燕齐关系已不同于以前,已从盟友变为敌人。昔日齐桓公出兵伐山戎以救燕,燕桓侯迁都临易,地近于齐,以便寻求齐的保护。此时燕齐为敌,燕文公迁都,必先考虑防御问题。燕下都地理位置介于北、中易水之间,其西北有险关紫荆关,西北至西南是山岳地带,东部和东南部是华北大平原,地理环境适合军事防守。
第二,考古发掘证实。燕下都文化堆积自西周初即始,春秋时期为姬燕文化替代,扩展为遗址群。现已出土的燕下都墓葬有31号墓、16号墓及其车马坑、29号墓以及44号墓,墓葬年代从春秋晚期延续到战国后期。特别是燕下都16号墓的发掘,证实战国早期已经有燕国贵族甚至燕侯葬于燕下都,“陶礼器使用九鼎八簋制,车马坑出土的车彗轊使用金线、金片等镶嵌纹样,显示了墓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应是战国早期一座燕侯的墓葬”,因此燕下都的建造时间应为春秋时期,而非郦道元所载燕昭王时期。
东周列国城内的墓葬大体反映了城址的建造年代,如洛阳东周王城,其贵族墓葬位于王城北部;齐国临淄大城东北河崖头村有贵族墓地。由此瓯燕认为:“东周时期有把死者埋在城内的葬俗,因此,燕下都城内墓葬的年代大体上也能反证燕下都城址的年代。”从燕下都墓葬有31号墓、16号墓及车马坑来看,燕下都的营建时间应该在春秋晚期,这与燕文公所徙“易”地相符。因而“齐侯四器”为齐侯嫁女之媵器,且出土于燕都,应是齐燕联姻之物。
“齐侯四器”的主人
对“齐侯四器”孟姜所嫁之人,还是要回到对铭文的释义上,其焦点在“宽廌 ”二字。以齐侯盘铭文为例:“齐侯作媵宽廌孟姜盥盘,用旂眉寿万年无疆……”
1928年,福开森认为“宽廌”为孟姜之名:“齐者,太公望始封之国也。侯者,第二等爵也。宽廌孟姜者,齐侯之女也。宽廌其名,孟其长幼之字。姜,其姓也。”福开森缺乏对具体年代的推断,仅以春秋晚期为界,认为此媵器为齐燕通婚之器,但“此器属于燕之何世,则不可得而考矣”。
1935年,郭沫若认为“宽廌”为齐女孟姜之夫家,而“宽廌疑即鲜虞”,“宽”字与“鲜”字古音同部;《说文》中,“虞”为白虎黑纹,食自死之神兽。而“廌”字周遭有迴纹,盖之“日行千里”之神兽。故郭沫若认为“宽廌”即“鲜虞”,春秋之时,鲜虞居定县,居易县之南境,亦有可能。
2003年日本学者白川静把“齐侯四器”的制作年代定格在战国初期,时间下限定于公元前379年,认为此器为齐康公嫁女于中山国的通婚之器,这显然和考古类型学上推断“齐侯四器”之年代不符。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1949年后考古发掘成果,本文确定了“齐侯四器”的制作年代。以此为前提,“宽廌”即燕慧公姬款,“齐侯四器”为齐景公嫁女孟姜于姬款的媵器。
“宽”为孟姜夫家称谓
首先提出“宽廌”为孟姜夫家的学者是郭沫若,他在《两周金文辞大系》中提到:“齐侯四器传以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于易州,盖齐女夫家,即铭文中所谓宽廌”,日本学者白川静亦认同。春秋齐国媵器铭文格式一般为“(做器者)+作+(出嫁的女子)+媵(陪嫁的器物)”,如“鲁伯大夫作孟姬媵簋”(《铭选》:1.481);也有在出嫁女子之前加夫国国氏的,如“中伯作亲姬孌人媵壶”(《殷周金文集成》:9667),“孌人”为中伯之女,姬姓,“亲”为夫家国氏;亦有在出嫁女子之前加氏名的,如“芮公作铸京氏妇叔姬媵鬲”(《殷周金文集成》:712),即“叔姬嫁京氏为妻”。由此推断“齐侯作媵宽廌孟姜盥盘”的铭文为“做器者+作媵+夫家称谓+出嫁的女子+陪嫁的器物”,即宽廌为孟姜所嫁之人。
“宽廌”即燕慧公姬款
“寬”与“款”古音同纽同部。作为“人名”使用,“宽”字更注重其发音,如:吴王诸樊名称按发音而书,《左传》称诸樊,《春秋》称谒或遏,《吴郡志》称“诸樊遏”;六安戈称“姑癹者阪”,泰安剑称“姑發者反”,襄阳剑称“姑發”,淮南剑称“姑發反”,榆社剑称“姑發反”等。因此作为特定人名“宽”通“款”。
周勤在《〈晏子春秋〉人名概况》探讨了春秋时期人名中的词素意义,“人名得名之由,主要是根据它们所指的对象在位时的政绩、操守”。而“款”字,《说文·欠部》曰:“款,意有所欲也。从欠,?省。歀,?或从柰”,从祟表示鬼神给人带来灾祸,从欠表示张嘴说话,合起来表示人诚恳地乞求避免灾祸。
燕慧公得此名,来源于其不同寻常的经历。《左传》载:“燕简公(慧公)多嬖宠,欲去诸大夫而立其宠人。冬,燕大夫比以杀公之外嬖。公惧,奔齐。”燕慧公因其臣下的反叛而被迫逃至齐国避难,从其自身或齐国的角度来看是不公、是灾祸,进而祈求神明给自己伸张正义、避免灾祸。
单音节词绝大部分为人名的省略形式。“宽廌”即“款廌”,略为“款”。“廌”,《说文》释:“廌,解廌,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解廌即为古代传说中的异兽,能辨是非曲直。“款廌”二字作为复音词,更确切地表达了燕慧公委屈外逃,祈求正义,明辨曲直,以及燕慧公归国复位的政治抱负。
鲁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齐国和晋国发兵护送姬款回燕复位,但不久燕慧公去世。由此可知姬款孟姜之婚,应发生在燕慧公逃逸到齐国的四年中(公元前539—前536年),而“齐侯四器”亦制作于此时间段。齐侯出于政治利益,为拉拢和控制燕国,把女儿孟姜嫁给尚在齐国流亡的姬款。
“齐侯四器”自北洋军阀时期就流落美国,至今已经110年。长时期的漂流使学界对“齐侯四器”的研究略显滞后。1949年后,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与“齐侯四器”形制相同的青铜器,特别是临朐杨善公社墓葬出土的平盖鼎(齐景公时期)以及西安发现“鲍子鼎”(齐景公到齐悼公时期)都有明确的年代标记,这对确定“齐侯四器”的年代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对研究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春秋晚期,“燕文公(公元前554—前545)徙易”至河北易县,齐燕联姻,葬于燕都,印证了“齐侯四器”是齐女嫁燕公的媵器。齐侯盘铭文“齐侯作媵宽廌孟姜盥盘……”中“宽廌”为夫家,即燕国燕慧公姬款。
本文为教育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课题“汉字文化传播(陈展)项目”(项目编号:G1916)阶段性成果;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后疫情时代博物馆展览传播研究”(项目编号:SKL-2023-1768)阶段性成果。
(作者为中国文字博物馆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