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历史与实践的统一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

2024-01-09 10:27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3年4期
关键词:苏俄进程生产力

赵 培

党的二十大明确了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五个方面的重要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从理论、历史与实践的统一,全面准确把握“五个坚持”实践原则的科学内涵,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的三阶段理论

现代社会从何而起?中外学界对此并未形成统一认识。思想、文化、生产、交往、政治、宗教等领域中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诸如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城市化、市场经济、全球贸易、资产阶级革命和宗教改革等,似乎都能作为现代社会的起点,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着眼,这些标志性历史事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联系,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中,现代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同义语。正如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现代社会’就是存在于一切文明国度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它或多或少地摆脱了中世纪的杂质,或多或少地由于每个国度的特殊的历史发展而改变了形态,或多或少地有了发展。”[1]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社会的基本认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可以合逻辑地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现代社会的生成阶段;二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阶段;三是未来社会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现代社会的生成阶段,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阶段。在历史上,集中表现为西欧各国,特别是英、法等国,从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进程。在这一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尚在形成过程中,未获得统治地位。因此,现代化的核心问题,表现为资本的生成问题。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说:“资本生成,产生的条件和前提恰好预示着,资本还不存在,而只是在生成。”[2]在现代社会的生成阶段,处于生成中的资本,特别是在中世纪就已经存在的商人阶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了详细论述,不断发展的商业,将分散的农村副业转移到城市,吸纳失地农民到工场手工业工作等。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分工的发展,进而改变了封建所有制结构,使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得以形成;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引起生产方式、社会结构、阶级关系和国家职能等发生深刻变革。这些变革又进一步促进生产力发展,为资本生成创造了条件。生产关系的变革,创造了资本得以生产的具体条件。例如,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彻底分离,市场、劳动力成为商品、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等。最后,封建统治者和资产阶级运用暴力实现阶级利益,促进了现代社会的形成。正如马克思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3]

现代化的第二阶段,是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马克思认为,不论在哪一种社会形态中,都有一种生产部门占主导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4]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形成,并获得统治地位。资本,“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5]。资本,是社会生产的主导,决定并制约着其他一切生产和生产关系。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阶段,其核心问题,是资本逻辑主导的资本增殖问题。一方面,以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进程,表现为资本的增殖过程,蕴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6]另一方面,资本逻辑自身的矛盾,是资本增殖和现代化进一步发展的制约。资本增殖,以占有剩余价值为前提,也是贫困积累和社会分化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它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马克思指出:“资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在资本本身的性质上遇到了界限,这些界限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7]

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生产力发展的促进因素逐渐变为阻碍力量,“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创造的财富”[8],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会走向灭亡,以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也随之终结。到那时,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将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现代化阶段。当然,马克思也强调,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要经历一个过渡阶段,即“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9]。在这一阶段,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持续变革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在所有制上,未来社会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劳动与生产资料分离的状态消失了。社会生产,是在集体的、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所有制关系中进行。所有制关系的变革,带来一系列社会关系的变革。劳动“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这些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10]。分配上,必然生产“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11];在国家上,随着资本主义消亡,“现代国家制度”也随之消亡,在资本主义社会向未来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12]。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特定时代,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规律,着眼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运动,揭示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科学描述了未来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任务和特点,是科学把握现代化一般规律的重要理论资源。

二、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战争与革命”逐渐成为时代主题。帝国主义战争积累着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因素,处于帝国主义统治薄弱链条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条件迅速成熟。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苏俄,率先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当时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仍没有改变,加上苏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使苏俄的现代化表现出既不同于西欧各国也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特征。对此,列宁有明确的认识,他在《论我国革命》中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前提。”[13]

首先,苏俄现代化的特殊性在于,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帝国主义战争在俄国造成的局面,“是饥荒,经济失调,即将临头的崩溃,战争的惨祸,以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惨痛的创伤”[14]。列宁指出:“经济破坏和战争造成的危机愈深,就愈需要最完善的政治形式。”[15]所以,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是苏俄走向现代化的前提。第二,苏俄的现代化,仅靠政治上的变革,是不够的。在苏俄社会经济成分中,小农经济占主导,农民是社会主体。因此,苏俄现代化的特殊性还在于,如何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迅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列宁指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16]“只有当国家实现了电气化,为工业、农业和运输业打下了现代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时候,我们才能得到最后的胜利。”[17]第三,苏俄生产力落后,旧生产关系的物质基础依然存在。因此,向新的经济关系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从小生产向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过渡。列宁强调,如果“采用急躁轻率的行政手段和立法手段,只会延缓这种过渡,给这种过渡造成困难”[18]。最后,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以资产阶级社会消亡为前提,是现代化的新阶段。但着眼于当时的时代特点,苏俄的现代化,只能在两制共存格局下进行,必然面临着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

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有特殊性,也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19]从一般规律看,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社会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建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列宁指出:“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20]第二,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根据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两者相适应。列宁清醒地认识到,在生产力发展落后的俄国,是不能用政权或人为的手段,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至于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列宁认为:“凡是在经济现实中和在绝大多数人民的意识中还没有绝对成熟的改革,公社即工农代表苏维埃都没有‘实施’,也不打算‘实施’,而且也不应当‘实施’。”[21]第三,苏俄现代化建设,要遵循扩大开放的原则。特别是在两制共存的格局下,苏俄必须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22]第四,苏俄的现代化,要关注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刚刚获得执政地位的苏共,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力量,自身能力不足,缺乏文化领导力的问题十分突出。正如列宁所说:“我们所缺少的主要的东西是文化,是管理的本领……问题‘只’在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23]最后,苏俄的现代化进程,需要团结全体人民,朝共同目标接续奋斗。列宁强调:“只靠共产党员的双手来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幼稚的、十分幼稚的。”[24]“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25]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结束了现代化只有资本道路的历史,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新纪元。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反映了现代化一般规律,也彰显着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现代化的新特征,是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历史参照。

三、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同一性

从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看,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不同特征。例如,有的民族国家,现代化是自发,而文明落后的民族和国家,是在世界历史的潮流中被卷入现代化的。从现代化的道路看,既有资本主义现代化,也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决定了领导和推进现代化的不同主导力量。但是,着眼于现代化实践面临的共同问题,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表现出鲜明的同一性,它们从如下五个方面体现:

第一,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阶级或政党,才能承担领导和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使命。从西欧各国现代化历史看,资产阶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主导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6]同样,从苏俄现代化实践看,在列宁主政时期,俄共(布)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实施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社会迅速从经济崩溃中恢复。1930 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1936 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通过苏联共产党的组织优势,集中力量,加速了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此时的苏联共产党,由于保持着较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有效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创立了苏联模式,对激活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现代化进程,需要生产关系持续变革。从西欧各国现代化经验看,现代化转型反映在所有制上,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彻底分离;在交往关系上,是普遍的商品交换,即市场的形成;在生产目的上,是使用价值向交换价值的转换等;在国家职能上,是一系列具有现代性的制度生成等等。马克思指出:“殖民制度、国债、重税、保护关税制度、商业战争等等——所有这些真正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嫩芽,在大工业的幼年时期都大大地成长起来了。”[27]从苏俄现代化实践看,苏俄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从崩溃中迅速恢复,是在深刻变革生产关系中实现的。从“军事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核心是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发展,承认市场经济作用,适时转变国家职能。正如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国家职能时所说:“现在我们的任务,与其说是剥夺剥夺者,不如说是计算、监督、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加强纪律。”[28]同样,从新经济政策到苏联模式的转型,是要解决新经济政策无法克服的粮食价格双轨制问题。正是通过政策上的持续改革与调整,苏联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显著加速。

第三,现代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不论是现代工人阶级,还是广大农奴,人民群众,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体力量。西欧各国的现代化,将分散的农民聚集到城市,通过工业生产吸收农村人口。虽然这一进程充满暴力,十分残酷,但极大地改变了农奴在小农经济下的分散和懒散状态,使他们逐渐适应现代工业生产要求的纪律,为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现代化进程,还推动着农奴的解放进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29]与封建时代相比,人的解放和自由程度更高了。从苏俄现代化的实践看,列宁执政时期的俄共(布),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作为执政党,布尔什维克兑现了让人民拥有土地和实现和平的承诺。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充分照顾广大中小农、中小生产者的切身利益,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在苏联模式的早期,克服了新经济政策时期少数富商利用市场盘剥农民的问题,又通过集中的方式,充分调动了社会整体的创造力;由此可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推进现代化必须遵循的一般规律。

第四,现代化是民族国家从地方性走向世界性的过程。西欧各国的现代化,开创了人类社会的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分隔和对立日益消失。”[30]西欧各国的现代化,使他们在文明上成为先进的民族。先进的文明国家,用最野蛮的方式,即殖民,将一切古老文明和民族卷入现代化进程。当历史发展到世界历史阶段,人类社会进一步解放的条件也逐渐形成。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31]。苏俄社会主义建设,拓宽了人类社会的现代化道路,现代化路径从一元走向多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共存的局面,更需要无产阶级从民族性走向世界性。列宁曾多次强调,无产阶级政党不能将自己封闭起来,要将无产阶级政权的生存、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联系起来。

第五,推进现代化,要克服各种逆现代化的因素和潮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从中世纪就已存在的商人阶级看,他们的发展一直受到封建农村制度和城市行会制度的限制。为了消除限制,革命在所难免。当然,“革命不是靠法律来实行的”[32],而是依靠暴力。推进革命,消除阻碍现代化因素,需要领导现代化的阶级和政党发挥斗争精神。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业骑士之所以能够排挤掉佩剑骑士,只是因为他们利用了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件。”[33]同样,在苏俄的现代化实践中,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来自政权内部的权力集中、党内不团结的因素,甚至思想观念的落后、保守与僵化等,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现代化进程。因此,现代化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当资本逻辑仍主导着现代化进程和趋势时,“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34]。规范、限制、约束资本逻辑,甚至“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35],同样具有现代化的意蕴。

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原则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同一着眼。党的二十大,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制定了“五个坚持”的科学实践原则,体现了对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本遵循,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

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现代化一般规律着眼,承担现代化历史使命的阶级和政党,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在复杂的现代化进程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第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本质上看,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其中,保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协调、相适应、相互促进,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关键在于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深植国情、完全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不断深化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进程中,促进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优势就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利益藩篱问题,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找到可靠的路径。因此,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反映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阐释了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回顾人类社会现代化历史,不论是西欧各国,还是苏俄社会主义现代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人民的主体性作用,但是始终没有解决好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发挥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力量,更要实现14 亿中国人民的现代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新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方位、全领域开放格局愈加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不断深化改革的进程,更是不断扩大开放的进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其内在要求。

第五,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始终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各种艰难险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面临诸多问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前进道路上,必须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猜你喜欢
苏俄进程生产力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信与疑:鲁迅如何看苏俄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与反思
Linux僵死进程的产生与避免
另一种“以俄为师”:民国基督徒苏俄观的转变(1918—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