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琳 陈 敏 张 燕
足跟骨刺是指足跟骨骨质增生,常见症状为足跟部疼痛,行走时症状加重,可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据报道因足部疾病就诊的患者中约15%为跟痛症[2]。目前,临床对足跟骨刺的形成原因尚不明确,多认为是由于跖长韧带与跖腱膜长期牵拉跟骨的骨质所引起,主要采用常规康复治疗、针刀或局部痛点封闭注射治疗及体外冲击波治疗等,以缓解炎症反应,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等。足跟痛作为足跟骨刺的重要症状,历代医家早有论述,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称“脚跟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地,世呼为脚跟颓”。元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称之为“足跟痛”。中医药治疗的主要原则为活血通络、温阳祛湿、消肿止痛。本研究就针刀联合通络祛痛膏治疗足跟骨刺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仁济医院宝山分院就诊的88例足跟骨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1)出现跟骨疼痛症状,以胀痛为主;2)X线检查显示无异常,或仅有轻度骨质增生及脱钙;3)少数患者的踝关节边缘出现骨质增生;4)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跖腱膜炎、足跟脂肪垫炎、跟骨滑囊炎、其他全身性疾病及运动损伤引起的足跟部疼痛;2)精神或神经系统异常;3)心、肝、肺、肾等器官器质性病变。
对照组给予消炎镇痛药物布洛芬缓释胶囊(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720)口服治疗,0.3 g/次,2次/d,饭后服用,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试验组采用针刀联合通络祛痛膏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针刀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脚踝部垫一个治疗枕,于跟骨结节前下方5 mm处为定位;于跟骨结节内侧突附近寻找压痛点,采用记号笔标记。常规消毒后,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选择一次性针刀(北京华夏针刀医疗器械厂,规格:1.2×40.0 mm),于患者标记处进行操作,刀体与皮肤呈60°进针达骨刺骨面,刀口转移到骨刺前方,通过跖腱膜,进入到骨刺及跟骨间切下2~3刀,以“十”字形状进行疏通剥离,直到针刀下出现松解感后拔出针刀,于针刀治疗处进行压迫止血,再用创可贴贴敷保护。术者可一手紧握患者足背部,一手按住足跟部,辅助患者反复做足部跖屈与背伸运动,以松解韧带。嘱患者手术当天保持刀口处敷料清洁干燥。2)贴敷治疗方法:针刀治疗后第2天给予通络祛痛膏(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00065,批号:191009)贴敷,将通络祛痛膏贴于患处,1次/d。根据痛处面积选择1~2贴,贴敷时间控制在12 h内,以防局部皮肤出现瘙痒过敏,连续治疗10 d。
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相关诊疗标准[3-4]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优:疼痛及压痛完全消失,行走自如,随访半年无复发;良:疼痛等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较远步行及负重时出现轻微疼痛,但仍能坚持工作;差:经治疗后疼痛未改善。治疗有效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2)治疗前后使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制定的Mary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对两组患者的足功能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说明足功能恢复越好[5]。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Maryland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ryland足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Maryland足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ryland足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ryland足功能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44 67.8±3.082.9±4.0 20.0320.000试验组44 68.4±2.492.2±3.4 37.9340.000 t值 0.855 8.938 P值 0.395 0.000
足跟骨刺为临床常见疾病,好发于男性,发作时以足跟部疼痛,行走时症状加重为主要表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足跟骨刺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从足部的解剖结构来看,跟骨为最大的跗骨,在跟骨结节处有一跖长韧带与跖腱膜一起维持足弓的作用。这两个附着部易形成骨刺,常会伴随滑囊炎症,从而引起疼痛。《症因脉治》卷三:“肾痹之症,即骨痹也”,中医学理论把足跟骨刺归于“骨痹”的范畴。西医表现为肢体关节游走性酸痛,关节屈伸不灵活,出现肿大,局部热痛,当属“退行性骨关节病”[3]。骨痹是因机体肝肾虚衰,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经络阻滞,不通则痛;或风寒湿邪,痰湿瘀血阻塞经络,营卫不和,气血不畅,客于骨髓,发面为痹,表现出筋骨失养,骨疏筋弱的证候。现代医学认为,足跟骨刺的发病与神经卡压、足跟脂肪垫病变、跟骨内高压相关[4-5]。也有研究认为,产生足跟骨刺的根本原因是长期负重后,引起跟骨附着点损伤和撕裂,损伤后人体自身代偿性修复,附着点逐渐钙化、骨赘形成,从而发生足跟骨刺的病理现象[6]。若得不到及时治疗,直接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及生命质量。
足跟骨刺治疗方法较多,西医对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足跟部压痛点封闭治疗以及传统手术疗法,但效果不确切,表现为停药后容易复发以及使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消化性溃疡、出血、骨质疏松等;此外传统的手术具有创伤大、对足底脂肪垫破坏大、感染率高、易损伤神经血管及形成瘢痕等诸多术后并发症[7]。随着中医针刀临床应用的发展,小针刀治疗方法属于闭合性松解术,介于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者之间。因其具有切口小、操作时间短、术后康复快、感染率低等优点,普遍被社会所认可,相关文献[8]也报道了较高的满意度及有效率。沈世英等[9]将73例痛性跟骨骨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足底跟骨结节前缘偏内侧进针,治疗组给予内踝下赤白肉际线跟骨结节前缘处进针,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针刀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跟骨附着点处的新陈代谢,加速无菌性炎症的吸收[10]。针刀直接作用于跟骨骨质增生处,剥离跟骨大结节附着点处的韧带及腱膜,可使紧张挛缩的纤维筋膜及韧带松解,解除持续性牵拉,降低炎性致痛因子水平及末梢神经兴奋性,达到抗炎镇痛的效果,从而缓解足跟骨刺疼痛症状,恢复足部功能。
中医药治疗足跟骨刺具有一定效果,方法多样灵活,而且具有简便、安全、低廉、疗效好、副作用低、复发率低的特点[11],配合针刀治疗可起舒筋活血止痛、通络散结的作用。中药药膏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可有效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软组织损伤的修复,达到持续消炎止痛的作用[12]。通络祛痛膏是由当归、川芎、红花、山柰、花椒、胡椒、丁香、肉桂等14味中药组成。方中当归、川芎、红花三药合用,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共为君药。山柰温中除湿,花椒、胡椒、肉桂温经止痛,补火壮阳,干姜温中回阳,荜茇散寒止痛,合以辅助君药,以祛寒湿邪气,共为臣药。大黄逐瘀通经,凉血消肿,兼可佐制辛热温燥之品耗伤阴津。薄荷脑祛风止痛,冰片开放郁火,消肿止痛,樟脑消肿止痛,三药走窜外达肌表,内透筋骨,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温阳除湿,消肿止痛之功[13]。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通络祛痛膏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管压力,增加血管通透性,消除充血红肿、炎症和水肿,中药外敷有渗透性,可减轻肌肉紧张、肌腱痉挛,从而达到松解软组织粘连的作用;还能软化骨刺,缓解骨质增生对局部神经、血管等组织的刺激,使关节疼痛得以缓解,通过抑制并消除关节炎症、骨质增生形成,进而改善足部功能[14]。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Maryland足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针刀联合通络祛痛膏贴敷治疗足跟骨刺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足部功能,疗效显著。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由于纳入病例数量有限,且本研究为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偏倚,因此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足跟骨刺患者采用针刀联合通络祛痛膏贴敷治疗可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足部功能,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