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萍 李鸿菲 胡琴琴
中风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其中约50%以上的患者在发病后会遗留偏瘫,导致活动受限,生活无法自理,降低生命质量[1]。目前,针对中风偏瘫患者以对症治疗及功能锻炼为主,但仍有患者偏瘫症状无明显改善[2]。中医康复医学认为中风偏瘫多因脑髓神经受损,经血不达脑络,脑失所养所致[3]。针灸为中医常见疗法,用于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已获得良好效果,能够发挥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保卫机体的作用[4]。穴位敷贴是中医针灸与药物结合的一种方法,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将制备好的药物贴于可治疗疾病的穴位上,以刺激经络,起到疏通经络作用[5]。基于此,本研究就穴位敷贴联合针灸对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西医诊断:符合脑卒中[6]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风痰阻络、肝阳上亢、气虚血瘀等证型判定标准[7]。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2)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6个月;3)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4)患者或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严重器质性病变;2)凝血功能障碍及急慢性感染;3)针灸不耐受;4)伴有精神疾病,依从性差,无法配合临床研究。
两组患者均根据临床脑血管疾病治疗指南对症治疗,如调节血脂、降压、营养神经、抗凝、早期康复锻炼等。对照组实施针灸治疗,使用华佗牌针灸针(0.25 mm×40 mm),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取百会、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哑门、风府、四神聪等穴位,随证加减,痰热腑实者加内廷穴,气虚血瘀加气海、关元穴,风痰阻络者加丰隆穴等。常规消毒所取穴位后,行针,采取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治疗,敷贴药物由冰片、大黄、莪术、三棱组成,将药物研磨成粉,用水调和成膏状,制成厚0.3 cm的小药饼,将药饼固定在准备好的医用胶带上后,贴于心俞、肾俞、肝俞、脾俞穴位处,8 h/次,1次/d。连续治疗3周后,停止1周后再开始下一个疗程的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
1)中医疗效:治愈: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证候积分减少≥75%;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证候积分减少<30%。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共11个条目,总分42分,得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正比。3)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估,包括上肢(66分)、下肢(34分)两部分,总分100分,得分与肢体功能成反比。4)日常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共10个条目,总分100分,得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中医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NIHSS及FMA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NIHSS及FMA评分比较(分,±s)
组别例数NIHSS评分 FMA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4323.15±4.5513.68±3.67 56.48±4.1371.58±5.76观察组4323.21±4.6111.43±2.35 55.98±4.2480.46±6.43 t值 0.061 3.386 0.554 6.745 P值 0.952 0.001 0.581 0.000
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BI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BI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 43 54.64±5.85 70.25±6.65 11.5570.000观察组 43 55.43±5.91 82.16±7.16 18.8800.000 t值 0.623 7.992 P值 0.535 0.000
中风可分为脑出血和脑梗死两种,其中脑出血多与高血压相关,出血后会造成脑组织压迫,致使大脑细胞及组织出现损伤及坏死,而脑梗死发病因素更为复杂,多因动脉血管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诱发血栓形成及脱落,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使脑部神经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发生损伤[8-9]。中风两种类型虽然病因不同,但均会造成大脑细胞组织损伤,导致发病后遗留上下肢瘫痪等症状,丧失自理能力,增加患者身心负担[10]。
近年来,中医康复医学已广泛应用于中风后神经功能损伤患者辅助治疗中,其中以针刺最为常见,但针刺作用时间较为短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康复进程[11]。穴位敷贴则能够弥补针刺作用时间短这一不足,将针灸与中药完美结合,利于加速康复进程[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FMA、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中风偏瘫患者实施穴位敷贴联合针灸治疗效果较佳,利于受损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合谷穴为手阳明经原穴,针刺该穴具有健脾益气功效;太冲乃足厥阴原穴,可调气血,补肝肾,而肝主筋,具有调节关节功能[13]。太冲与合谷配合疗效增倍,为治疗中风后遗症主穴。曲池为手阳明与大肠经的合穴,可治疗上肢瘫痪,能够疏通上肢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供。针刺风府,且配以四神聪、百会,可疏通气血,使气血津液上行至脑,脑髓得养,起到开窍醒神,促进脑神经组织恢复作用。三阴交为保健穴,能够发挥保护脑神经的作用[14]。足三里可改善脑部血液微循环,促进受损神经组织恢复。穴位敷贴治疗药物中冰片可开窍醒神、清热生肌,莪术、三棱可行气破血,大黄可逐瘀通经,诸药合用共奏开窍醒脑、行气活血、祛瘀通经功效。中风的发生与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密切相关,敷贴心俞、肾俞、肝俞及脾俞穴能够使药物作用于机体各脏器,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机体血液循环,滋养脑神经。穴位敷贴药物能够直接经皮肤进入机体内,而在长时间敷贴过程中,所贴穴位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周围部位,继而可经经脉气血将药物有效成分运输至全身脏器,充分发挥药效,此外经皮给药刺激穴位可发挥疏通作用,调节机体气血瘀滞,阻塞经络状况[15]。而穴位敷贴联合针灸治疗,两者能够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濡养脑髓,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偏瘫症状。
综上所述,脑卒中偏瘫患者行穴位敷贴联合针灸治疗效果较佳,利于神经功能恢复,促进肢体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