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娟 肖方森 张玉娴 王顺花 陈政 王丽英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中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检出率和患病率逐年攀升。有研究显示,通过高分辨超声检查可以在20%~76%的成年人群中探查到甲状腺结节[1]。但患者的早期结节通过普通触诊检出率较低,且通常无疼痛等主观的异常感觉,因而常被忽视。虽然甲状腺结节多为良性,癌变率仅约5%,但仍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2]。目前西医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方法尚存在较大的局限性[3]。而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中医学将甲状腺结节归属于“瘿病”,强调体质证型因素对其的作用,中医体质可影响甲状腺结节的易感性及转归变化。所以,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体质类型进行辨识,有助于“未病先防”,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本研究通过对福建省闽南地区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的辨识和甲状腺结节发生发展相关因素的调查,旨在分析该疾病的易感体质类型及体质类型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改善体质偏颇,为临床高风险人群的防治提供依据。
选取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门诊就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5 例,其中男性118 例,女性487 例,年龄18 ~74 岁。纳入标准:彩超检查结果符合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标准;年龄≥18 岁,具有独立行为能力且有一定理解能力的成年患者;自愿接受本次调查,获得充分知情了解并能如实回答调查问卷者。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心血管、恶性肿瘤、肝肾和血液系统疾病者;存在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其他原因导致不能理解调查问卷者;未控制的甲亢、甲减患者;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
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基础资料采集,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腰围、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心率等一般资料,同时参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诊断标准[4]设计调查问卷。由富有临床经验的中医内科学医师充分告知患者本次调查研究的相关内容,对患者进行调查,进行体质判定。
1.3.1 甲状腺功能相关检查
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4,FT4)、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ree thyroxine 3,FT3)、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 促甲状腺受体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antidoby,TRAb)均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进行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机器为Simens centaur(型号XP)。试剂盒和测定仪器由广州宝迪有限公司提供。
1.3.2 中医体质判定
中医体质量表是以中医体质理论为指导[5],对体质类型进行科学评价的测量工具,其包括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湿热质、痰湿质、特禀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9个亚量表,共60 个条目;各亚量表评分为0 ~100 分,评分越高,体质倾向性越强。除平和质之外的8 种体质类型为偏颇质。
采用双人数据输入、录入,保存并备份数据,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SPSS 20.0 数据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体质类型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此次调查共计605 例,其中男性118 例(19.5%),女性487 例(80.5%),男女比例约1 ∶4,平均年龄(46.74±12.36)岁。年龄<40 岁192 例(31.7%),年龄40 ~59 岁307 例(50.7%),年龄≥60 岁106 例(17.6%)。甲状腺结节多见于女性,且主要分布于40 ~59 岁的中年人群。
单一体质254 例(41.9%),兼夹体质351 例(58.1%)。所有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情况见表1。其中,非平和质的偏颇质居多,即气虚质、气郁质、湿热质、痰湿质、特禀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共480 例(79.3%)。
表1 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例(%)]
选取例数前3 位的偏颇体质分型,即气郁质、阳虚质、阴虚质,作为主要偏颇体质目标因变量进行相关性探索。自变量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家族史、腰围、体质量、BMI、TSH、FT3、FT4、TRAb、TGAb、TPOAb。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TSH 与气郁质的发生相关;年龄、病程、体质量、腰围、TSH 与阳虚质的发生相关;年龄与阴虚质的发生相关(P<0.05)。将单因素分析P<0.1 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引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是气郁质发生的促进因素(OR=2.286,95%CI1.173 ~4.456);随着年龄、病程和体质量的增加,阳虚质的发生风险增加(OR=1.039,95%CI1.015 ~1.063;OR=1.005,95%CI1.001 ~1.009;OR=1.021,95%CI1.011 ~1.039);随着年龄增加,阴虚质的发生率增高(OR=1.034,95%CI1.011 ~1.058)。见表2 ~表7。
表2 气郁质的单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表3 气郁质的多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表4 阳虚质的单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表5 阳虚质的多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表6 阴虚质的单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表7 阴虚质的多因素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内分泌腺疾病。中医上属于“瘿病(肉瘿、瘿、瘿瘤)”的范畴。《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轻水所,多秃与瘿人”,指出“瘿”与外在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与现代研究观察到的生活环境长期缺碘和碘过量均可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相类似。为了尽量避免地域偏倚,本研究选取了605 例闽南地区(厦门为主,部分病例源自泉州、漳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结果显示女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患者,这与先前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类似[6]。研究发现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与女性的妊娠、哺乳、月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此外,雌激素也被证明可显著影响甲状腺结节的增生[7]。中医认为女子自五七始,出现阳明胃腑气血生化不足;故女性容易出现肝胆疏泄功能失调,肝血统摄功能失常,阳明胃腑化源不足,冲任失养之态。这些生理特点使得女性更易罹患瘿瘤之证[8]。
本研究显示,平和质共 125 例(20.66%),非平和质的偏颇质共 480 例(79.34%),提示甲状腺结节患者多为偏颇体质,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一致[9-10]。另外,本研究中偏颇体质以气郁质128 例(21.16%)、阳虚质76 例(12.59%)、阴虚质73 例(12.07%)为主,具体的体质类型分布与其他研究有不同之处[11-13]。究其原因可能与地域环境不同、饮食碘摄入不同、体质信息收集方法的差异等有关。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气郁质在所有患者中的比例为21.16%,是甲状腺结节的常见偏颇体质类型,且性别为女性是促进气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女性性格偏于内向者居多,感情较为细腻丰富,“易伤以忧”,气机瘀滞,更易出现气郁质。赵学敏等[14]提出“诸结癖瘤,菱形发病,皆属于郁”“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外台秘要》云“女属阴,得气多郁”,又“女子以肝为先天”“怒则伤肝”。而“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连目系”,肝经之循行需要经过甲状腺,因此肝的功能失调会影响甲状腺的生理病理。本研究的结论符合传统中医学对体质认识,且与其他研究结论相一致[15-16]。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阳虚质在所有患者中的比例为12.59%,是甲状腺结节的常见偏颇体质类型。阳虚质主要是以体内阳气不足为特征。研究表明阳虚质的体质类型与多个自身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相关,其中包括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轴,因此阳虚体质更容易发生甲状腺疾病[17]。本研究显示年龄、病程、体质量是阳虚体质的相关影响因素,阳虚体质伴随年龄、体质量和病程的增长而高发。阳气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尤其是进入老年之后,因此老年人更易出现阳虚体质。再者,甲状腺结节的存在可能会增加一些患者的思想负担而引起焦虑、抑郁、恐惧的负面情绪[18]。随着病程增加,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可能易使人体阳气变弱而导致阳虚质的发生。此外,阳虚体质伴随体质量增长而多见[19],体质量增加是阳虚质形成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也证实了体质量是阳虚体质的危险因素。由于体质量越大,痰浊膏脂越多,瘀滞体内,阻碍气血运行,影响阳气生成,易使体质向阳虚质转变。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阴虚质在所有患者中的比例为12.07%,是甲状腺结节的常见偏颇体质类型。阴虚质是体内阴液亏少,外在表现为阴虚内热的体质状态。随着人体器官功能的衰退,容易引起肝肾阴虚,出现潮热、盗汗等症状。中年以后三阳脉、太冲脉逐渐衰弱,肝经咽喉被郁,气有余便化火,火易伤津耗气,损伤阴液无法濡养脏腑、充盈血脉,结于颈部而为瘿病。有研究表明,阴虚体质还可能通过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引起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受损[20]。本研究发现阴虚体质随着年龄增长而高发,与传统医学的认识相符合。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相对具有偏颇体质的人群而言,平和质人群更倾向阴阳平衡、脏腑气血功能正常的健康状态。本研究中,平和质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所占比例为20.66%,高于既往的相关研究[9-11]。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开展调查的地域不同。闽南地区,尤其是厦门市,处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人们对于甲状腺的健康更为关注,健康体检的普及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也更高。未来可考虑扩大调查范围,对全省多地区联合进行关于甲状腺结节患者体质的调研,以期得到更加全面的数据。
综上所述,中医体质类型与甲状腺结节疾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体质的偏颇对疾病的易感倾向有重要影响。中医体质的形成是在遗传和环境的联合作用下形成的,包括基因、饮食摄入、情志因素、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相对具有可调节性。本研究体现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家标准《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21]的临床参考,从中医体质学角度出发,首次调查分析了闽南地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体质分布规律,并探讨甲状腺结节常见体质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气郁质、阳虚质、阴虚质是甲状腺结节的常见偏颇体质,其中女性性别、年龄大,体质量超重、病程长是闽南地区甲状腺结节常见偏颇体质的危险因素。因此,提示对于本地区甲状腺结节的防治,应注意鉴别中医体质辨识,并针对疾病常见体质进行调节,纠正体质偏颇,改善发病倾向。比如应注意调畅情志,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并做好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鼓励积极参加户外活动,科学饮食,控制体质量;尤其关注女性和老年人等重点易患人群,必要时可配合进行中医体质的中药调理。从体质辨识的角度防治甲状腺结节可能有助于降低疾病的易感性,充分体现了个体化治疗和“治未病”的重要思想,可为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