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健 洪秀丽
随着现代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模式的转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预计到2045 年,糖尿病将影响全球6.97 亿人[1]。因糖尿病病程长且终身无法治愈,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2]。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患者疾病治疗的重点内容,血糖控制不佳则易并发心、脑、肾各大器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6]。当口服降糖药物无法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时,临床上常建议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7]。胰岛素是机体分泌的蛋白类激素[8],可有效降低机体血糖。如何正确使用、存储胰岛素,加强胰岛素注射知识宣教是当前医护人员工作重点。本研究选取厦门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胰岛素皮下注射知识知晓情况,以期改进胰岛素使用的合理性及规范性,为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提供健康指导。
选取2023 年2—5 月就诊于厦门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聚类抽样法进行调查。纳入标准:接受胰岛素皮下注射的糖尿病患者;意识清楚;自愿参与此研究。排除标准:不愿意填写问卷者。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调查工具
根据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总结的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 21—2021)—胰岛素皮下注射基本要求、评估及注射要点[9],结合国内外胰岛素皮下注射相关文献以及本研究目的,由研究者设计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调查问卷。为确保条目准确性及规范性,问卷初稿形成后由3 名内分泌领域专家逐个分析条目,最终完成问卷设计。问卷内容包括以下2个方面:(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征等内容。(2)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包括8 个题项。所有问题答对计1 分,如答错或不确定均不得分,所得分值用于评价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皮下注射知识的知晓程度(知晓率=正确回答题目数/总题目数×100%)。
1.2.2 调查方法
研究者以聚类抽样的方式调查厦门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行胰岛素皮下注射的糖尿病患者。在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研究者说明此次调查目的和问卷填写注意事项,由患者匿名填写并收回。共发放问卷80 份,收回有效问卷80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使用统计软件SPSS 26.0 录入数据并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与调查的80 例糖尿病患者中,不同人口学特征糖尿病患者知识知晓率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糖尿病患者知识知晓率比较
不同性别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征在胰岛素皮下注射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根据调查结果,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4.69±16.01)%,最低值为25%,最高值为88%,总体知晓率处于中等水平。各个条目中,“是否需选择皮下脂肪丰富的部位进行注射?”“胰岛素注射时,如皮肤表面到肌肉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针头长度时,是否需要拇指、食指和中指捏起皮肤?”的知识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7.5%和86.3%。而“胰岛素注射常用的部位?”及“胰岛素连续2 次注射部位间隔应大于几厘米?”的知识知晓率较低,分别为18.8%和28.7%。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见表2。
表2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n =80)
不同性别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知识知晓率具有统计学差异,女性患者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男性,这可能与糖尿病疾病病理生理的性别差异有关。研究显示,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对糖尿病的敏感度存在差异,且不同性别的糖尿病患者的脑区特性代谢性紊乱水平可能也不同[10]。此外,一项长达4 年的队列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增长速度显著高于男性[11]。这也从侧面提示,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远期并发症的风险可能较男性高,这会使女性患者对糖尿病并发症更为关注及重视,从而使女性疾病健康管理知识不断增强。男性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对胰岛素注射重点知识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较女性患者明显不足。因此,根据根本研究结果,建议加强男性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皮下注射知识宣教,着重了解男性患者胰岛素用药知识掌握情况。
不同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特征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的知识知晓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这提示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使用健康宣教已经普及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群众。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群众可通过电视广告,义诊活动及宣传手册等了解相关疾病知识。有效的健康宣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为居家注射胰岛素,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存胰岛素,如何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均是糖尿病患者在就诊期间需掌握的知识要点。
研究结果表明,只有18.8%的糖尿病患者能够正确回答胰岛素注射常用部位。
胰岛素注射常用部位除了腹部外,还可选择大腿外侧、上臂外侧以及臀部外上侧,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有利于胰岛素的吸收。高岩等[12]指出,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轮换部位并不乐观,大部分患者选择最多的胰岛素注射部位为腹部,极少患者能够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等进行有计划的更换。结合本研究调查结果,只有28.7%的糖尿病患者能够正确回答“不同注射部位宜每月进行更换。胰岛素连续两次注射部位间隔应>1 cm”。当前阶段,糖尿病发病率剧增,多数糖尿病患者行胰岛素注射,如注射部位选择不当,注射过深或过浅均易使注射部位产生硬结、皮下脂肪增生等各种并发症[13]。除注射部位外,不同体重指数、年龄、性别也会影响皮下注射部位的深度[14],从而影响血糖控制。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前国内外研发出多种胰岛素注射轮换工具,指关节联合时钟定位[15]、胰岛素皮下注射部位轮换提示卡[16]、五指定位教学法[17]、两部四区五指轮换方案[18]、新型胰岛素轮换注射腰带[19]、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图[20]等均可有效降低患者胰岛素注射皮肤不良反应。在此次调查中,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常选择注射部位为腹部左右两侧轮换,但具体轮换注射间距多数患者无法正确回答;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明白需要更换注射部位,却不知更换注射部位的具体距离;这也提示当前的健康教育还需细致到点,护理人员可向患者介绍讲解胰岛素注射轮换工具的使用。在对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注意事项讲解后,可让患者复述一遍,确保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根据总体调查结果,厦门市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皮下注射知识知晓情况总体得分为中等水平,胰岛素皮下注射知识掌握情况仍需继续提升。研究表明,胰岛素注射前没有排气、部位选择不当、针头的不规范处理均是当前胰岛素注射存在且急需解决的严峻问题[21]。胰岛素笔如果存储不当会降低其效价[22],而胰岛素注射不当会影响胰岛素药代动力学[23],最终影响机体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增加患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以及住院的风险;且胰岛素用量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给药,用量过多或导致机体发生低血糖。近年来,为了达到更好地降糖疗效,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出现了多种新型胰岛素类型。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胰岛素用药指导时,还需根据胰岛素类型以及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进行针对性讲解,这也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
综上所述,糖尿病作为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导致机体感染、视网膜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引发的后果极其严重,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成为每位糖尿病患者的必修课。结合此次调查结果,建议加强对男性患者的胰岛素用药健康教育力度,对不同疾病特征的患者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从而帮助患者稳定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