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华 陈长贤 庄琼霞 刘明玲
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知晓率直接影响患者的护理安全及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推拿科患者理疗多、平均住院天数短,责任护士常疲于临床治疗与护理任务, 往往忽视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患者康复指导的全面性与连续性受到影响。责任护士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较强的病情观察和判断能力,熟练掌握患者病情,才能更准确地进护理评估,提出实用的护理措施,更好地落实责任制护理。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一种质量管理理念,是一组由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相同、相近或互补的人们自发构建而成的团队,以自我启发及相互之间的启发作为原则,统计和分析处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障碍和问题。品管圈强调人人参与,它突破了原有的管理范围,向着更高的技术、管理方面扩展,同时也可以提升每个成员的满足感、集体感、荣誉感,找到工作价值所在[1]。近年来,品管圈活动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医疗行业,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科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并实施“医护康一体化”[2]工作模式,如医护共同查房、医护共同交班、医护共同指导康复训练,一来可以加强医护患三方沟通,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二来有助于责任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了解各项信息[3]。本次研究中,针对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知晓率低的情况,泉州市正骨医院推拿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学科带头人的组织下自发成立品管圈,利用管理七大工具和一系列活动程序推进,最终形成标准化,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1.1 护理人员基本资料
泉州市正骨医院推拿科共有护理人员20 名,均自愿参加本次品管圈活动。年龄25 ~46 岁,平均(33.89±5.67)岁。学历:本科17 名,专科3 名。职称:高级职称1 名,中级职称11 名,初级职称8 名。护龄2 ~25 年,平均(8.78±5.14)年。两组研究时间为同一批护理人员。
1.1.2 患者基本资料
选取泉州市正骨医院推拿科2022 年1—6 月收治的颈痛病患者80 例,干预前(2022 年1—3 月)颈痛病患者为对照组(n=40),干预后(2022 年4—6 月)颈痛病患者为试验组(n=40)。两组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其中男性43 例,女性37 例,年龄18 ~60 岁,平均(38.57±7.63)岁;均符合颈痛诊断标准者;3 个月内均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诊断标准、治疗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运用品管圈活动进行管理。本研究已经泉州市正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1.2.1 纳入标准
(1)符合颈痛(颈椎小关节紊乱)诊断标准者(参照《脊源性疾病非手术治疗》)。(2)年龄18 ~60 岁。(3)3 个月内均未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2 排除标准
(1)与纳入标准不相符合者。(2)有颈椎先天性畸形及退行性改变者。(3)颈椎骨折或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者患者。(4)孕产期女性以及有精神障碍患者。(5)伴有重要器官如:严重的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患者。(6)已经接受其他相关治疗,存在影响本研究的指标观察者。(7)不愿意签署同意书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责任护士评估患者病情,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做好责任护士交接班工作。试验组运用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进行,实施如下。
1.2.1 成立品管圈
泉州市正骨医院推拿科全体护士共同参与,采取民主投票方式选举圈长,由护理学科带头人担任辅导员。在辅导员、圈长的组织下,有序安排推进各项工作。
1.2.2 确定主题
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了6 个主题,分别为轮转护士的带教、病区环境、提高病历书写正确率、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知晓率、提高治疗室物品放置规范率。根据“上级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和圈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估分析,采用“5-3-1”的评分方法进行汇总,分值最高的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本次品管圈的活动主题为“提高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率”,并绘制活动甘特图。
1.2.3 现状把握、目标设定
1.2.3.1 针对主题 制定相关的原因型鱼骨图(图1),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泉州市正骨医院推拿科收治的病种,制订出相应的检查表。调查的内容包括“责任护士未全面评估病情,遗漏有效信息、没有针对专科进行健康教育,未关注患者异常情况,辅助检查了解不全,患者未按预约时间检查”等6 项主要因素。本圈运用“(5W1H)”[4]数据收集方式,于2022 年4—6 月下发检查表进行数据收集。利用柏拉图进行数据的分析,并根据80/20 法则[5],确定本次活动的改善重点,见图2。
图2 柏拉图进行数据分析,确定改善重点
1.2.3.2 设定目标 按照目标值计算公式计算得出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率由70.00% 提高至88.83%,改善幅度为26.9%。目标值=现状值+(1- 现况值)×改善重点× 圈能力=70%+30%×80.99%×77.5% =88.83%。改善幅度=(目标值- 现状值)/ 现状值=(88.83%-70%)/70%=26.9%。
1.2.4 对策拟定与实施
1.2.4.1 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一是完善评估内容,责任护士对新入院的患者实行全面性整体评估;二是制定交接班流程,责任护士相对固定,与患者的经管医生同组,以“医护康一体化”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要求责任护士每周至少1 ~2 次跟医生查房;三是各班次责任护士应主动巡视病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患者沟通交流,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四是加强责任护士床边检查考核,纳入责任护士每月绩效考核。
1.2.4.2 加强护士专科理论知识 培训内容以每月重点、特殊、疑难病例为重点考核知识点,开展床旁业务学习,落实专科护理知识培训。责任组长每周进行质控检查,并将存在问题上网,护理学科带头人每月负责总质控。
1.2.4.3 落实护患沟通制度 对全科护理人员开展护患沟通培训,提高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责任组长督促组员对制定工作流程的落实,提高护士的责任心.每月抽查住院患者对责任护士满意度。
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6]:采用泉州市正骨医院护理部设计的《泉州市正骨医院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情况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考核。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知晓率=查检期限内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项目数/查检期限内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应掌握项目数,应掌握内容包括:(1)患者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经管医生、护理级别。(2)患者医疗诊断、辨证。(3)患者住院原因、既往史。(4)患者目前身体状况(主要临床表现、饮食、睡眠、二便)。(5)患者目前心理状态。(6)患者各项抽血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B 超、CT、MRI 等)。(7)患者的主要用药目的和治疗措施。(8)患者手术名称及手术日期。(9)熟悉本疾病专科护理要点(体位、饮食、病情观察、呼吸道护理、管理护理、特殊专科疾病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为40 例,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情况项目数为360 项。活动结束后根据《泉州市正骨医院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情况考核评分标准》进行考核和统计,泉州市正骨医院推拿科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由改善前对照组的70.00%(252/360)升为改善后试验组的89.40%(322/360),改善幅度为27.8%。两组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比较,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098,P<0.001),见表1。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比较
通过品管圈活动,科室全体护士掌握了常作护理管理工具如柏拉图及鱼骨图的运用,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沟通协调能力均有明显程度的提高。
颈痛又称颈椎小关节紊乱、颈椎小关节错位等,以青中年居多,多因低头伏案、长时间劳累、姿势不当,导致颈部肌肉紧张,颈椎小关节囊松弛,关节紊乱、错位。有关调查显示,长期伏案工作者颈椎病患病率达19.22%,颈椎病亚健康者为28.86%[7]。在中医学根据其临床表现,颈椎小关节紊乱症属“颈痛”“痹证”等范畴。
在当今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患者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不断提高,不同的新型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应运而生,品管圈模式脱颖而出;其活动强调领导、技术、员工三方的合作[8],科学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9-10]。品管圈活动管理特点是自下而上、由点到面,调动每位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最大程度地发挥护士的潜能。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适合个体、更标准的护理服务,将护理管理渗透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进行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护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品管圈的应用对全科护理人员的专科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全面的进行培训与考核,由年资高的护士对年资低的护士进行指导与督促,提高低年级护士的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地改善责任护士交班内容及流程的合理性,促使交接班内容完整且条理化。采用反向交接班流程,规范床边交接班的步骤,做到无缝隙管理患者,让患者体会到护理服务全程的高质量、高效率及安全性。责任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地全面掌握,才能对患者实施个体化连续性责任制整体护理。泉州市正骨医院推拿科收治的病种都是慢性疾病,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品管圈活动能让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宣教内容,责任护士持续监督并及时给予纠正[11]。同时有助于责任护士了解患者的治疗方案、检查阳性体征、康复锻炼、心理活动等情况,并可以预防潜在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安全。
品管圈活动推进中实施医护康一体化模式,不仅能加强沟通,还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12]。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安全性及护理质量。责任护士必须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在护理过程准确地对患者进行评估,实施有效护理措施,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为医生诊疗提供准确的依据,让患者得到及时诊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并获得患者的信任,提升患者满意度[13]。
品管圈活动不仅能调动全员的积极性,还能最大限度发挥每个成员的潜能,提高责任护士的综合素质,降低工作压力,提升自我信心及成就感[14];有利于创造温馨和谐的医护患关系,增强医护团队的凝聚力,改善工作效率和品质[15];提升医院的整体品牌形象,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沟通协调能力均有明显程度的提高[16]。
综上所述,在护理管理中运用品管圈,能有效地提高了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率,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它适宜在临床护理中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