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银峰 周洁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这一群体所具有的信念、道德、价值、素质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道德感召力、价值引领力和实践驱动力。中国教育家精神体现了扎根中国实际、担当民族发展重任、做好文化传承、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的多元诉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精神形成于扎根国情的求实创新
国情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及教育家应具有的精神内涵,教育家精神理应反映源于民族实际、扎根实际需求的国情。晏阳初、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形成直接源于当时中国的国情。
晏阳初从中国实际出发,重视乡村教育,首创以一个县为基本单位从事乡村教育,全力从事“彻底的、集中的、整个的县单位实验”,摸索出“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的一套成功经验。他的做法不仅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人们赞誉,在当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陶行知曾师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但他并未迷失于恩师的博深理论,而是立足中国实际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主张民主、共和、读书要与国家大事结合,时刻将教育与国家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在结合中国国情、批判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本体论、“社会即学校”的场合论、“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论。这些教育思想不仅指引了当时社会的教育发展,还让我们可以站在时空跨度上审视当今的教育问题和课程教学改革,找到了很多至为朴素的教育规律。
教育家精神形成于传承尊师重教的文化基因
综观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尊师重教的文化基因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
古代“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天地君亲师”等,无一不体现出敬师、尊师、爱师。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多个日期曾作为教师节。我国的教师节可以追溯到汉代,主要是为了纪念孔子,时间为农历八月二十七;唐宋时期,沿袭了祭祀孔子的礼俗,各地还从教师中选拔成绩突出者报送朝廷;清代,不但祭奠孔子的规模和范围愈加宏大,朝廷还会给教师“加薪”,成绩卓越者被授予官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定1985年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2020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应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论述及我国各项教育政策的出台,均昭示了尊师重教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对教育家精神形成的重要支撑。
教育家精神形成于担当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新时代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是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新时代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需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立德树人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阐述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关键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他的核心观点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新时代人才,通过全方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来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鼓励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树什么人”这一问题内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为培养人才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模式。
教育家精神形成于扎根教学一线的教育改革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落实学生的中心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扎根课堂教学一线,谋求教育变革,就是其具体体现。叶澜和裴娣娜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代表人物,深耕教学一线,通过改革促进教育发展。
作为“新基础教育”的践行者,叶澜教授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基础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强调了对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的持续研究,是教师发展的基本路径。叶澜教授深信,在当今的中国,教师有能力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和创造活力的人。同时,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将不断推动个人的成长,并为教育事业开辟新的道路。
深入基层,致力于“主体教育实践”的实践者裴娣娜,自从1992年带领团队在河南安阳人民大道小学开始研究主体教育课题,已经有30多年了。这段时期,裴娣娜教授和她的团队走访了全国很多学校进行教育实验研究。他们逐渐形成了一套主体教育理论体系,包括学生个体主体、学校群体主体和区域教育主体,这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教育家精神形成于肩负时代重任的教育发展
从“扫盲运动”“两免一补”到“优师计划”“强师计划”的政策变革,不仅仅是教育政策的修订与完善,更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教师的重视。教育家精神就形成于肩负时代重任的教育发展洪流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文盲率高达80%。为此,党和政府在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扫除文盲运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教育迈入新的时期,国家将科学和教育结合起来,做到农业生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三者兼顾。1986年4月,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2003年9月,我国开始探索实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首次超过3万亿元,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在基础教育领域实现了从“穷国办大教育”向“大国办强教育”的战略转变,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为缓解农村地区教师资源分配不均现象,2007年5月,我国决定实行免费师范生计划,随后“免费”更改为“公费”,虽然仅一字之差,但在政策文本上做了许多修改和补充,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对教师的重视。2021年启动的“优师计划”是我国公费师范生项目的延伸和升级。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提出要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既是在对我国传统的“为师传道”批判和继承基础上提出的新时代教师标准,也是对新时代教师素质的回应。
教育家精神形成于秉持且行且改的探索道路
教育的发展道路,总是与时代且行且改的探索同频共振,中国教育家精神的形成始终贯穿于我国教育改革对社会所需人才培养的不断探索中。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急需人才。面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提出要集中力量创办“重点学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自此,重点学校、重点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短时间内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与此同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越来越严重。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全文多次提到“素质”二字,并明确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提高,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2001年,基础教育第八次课程改革意图通过课程变革破解素质教育难题。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堅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22年4月,面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新课标正式发布,核心素养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和实践领域的热点话题,是对新时代教育到底培养什么人的进一步追问。基于学生所需的素养要求,国家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相应的具体要求。
(本文系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双减’政策下小学课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循证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2BSH057)
(晋银峰系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河南省教育学会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洁系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